和谐社会论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科学发展路径选择本文撰写于2012年,是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2011Z006)《科学发展路径选择》的总报告,由作者执笔。

一 科学发展路径选择的重大意义与基本原则

(一)科学发展路径选择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已提出多年,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丰富内涵,但在各层面的落实成效,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机遇,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对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提出更加迫切的任务。因此,如何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加强对科学发展路径选择的研究,对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实现科学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1.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总体小康目标也基本实现。回顾我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历程,展望世界和未来,我们可以发现,以30年发展成就为基础,我们又重新站在一个成败攸关的战略选择的关键历史节点上。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民经济极度衰退,经济体制僵化,人们思想观念落后,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开辟改革开放之路,必须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寻求发展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是硬道理”很快成为全国人民的普遍共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高昂的改革发展热情中,我国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飞跃,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充分利用各种国际、国内有利因素,发挥制度优势,继续保持甚至加快了增长势头。但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我国与世界经济体系关联的日益密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因素也与日俱增。

应对这种变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多年来,科学发展观已经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得到了贯彻落实,产生了许多有目共睹的实际成效。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冲动以及与之相适应所形成的体制机制导向,尤其是在中观决策和操作的层面,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老套路还相当普遍地被运用,不可持续的发展势头并未得到根本的遏制,真正实现发展方式转变,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结构也正在和面临新的发展和调整,各种利益诉求和矛盾也将更加复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不断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如何深刻认识这一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牢牢把握我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真正伟大的复兴,引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考验中华民族智慧的又一历史关键点。我们应该重新站在一个足够的历史高度,放宽眼界,放眼长远,脚踏实地地寻找出一条足以维系今后几十年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子。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指导方针和战略思想,已经为这样一条路子指明了方向。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沿着这一方向探索、设计一条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清晰路径。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路径的选择,是一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战略性抉择。

2.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多边外交、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成为未来世界格局的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绿色革命成为时代潮流。同时,世界生产与消费方式的不合理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世界各国竞争与合作并存。

从世界经济的基本面看,当前世界经济正笼罩在部分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和经济疲弱及失业率上升的阴影下,至今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下行风险犹存。其一,美国经济虽有步入新的增长周期的可能,但增长率有所减缓,失业状况难以根本改善,消费疲软仍将是难以化解的难题。一旦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灵,美国经济可能再度衰退,世界经济将受到冲击。其二,欧洲债务危机缓解艰难,欧元区经济波动有可能出现反复。其三,虽然日本经济正在逐渐摆脱长期衰退的困境,但地震和海啸以及紧随其后的核泄漏危机又将日本经济带入了一个非常时期。其四,新兴经济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不断升温的通胀压力和加剧的贸易保护主义正严重影响着新兴经济体的发展。

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世界可能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时期,绿色发展成为一大趋势。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在兴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有些领域,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缩小。尽管近一个时期主要新兴经济体为缓解通胀压力纷纷采取紧缩措施,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但长期增长动力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且,这种经济态势的此起彼伏,显然对进一步缩小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差距是有益的。

总之,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内外相互联系更为紧密、互动加深,为我国在全球范围提高配置资源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提供了机遇;全球科技产业变革趋势,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和产业整体跃升创造了条件;国际经济体系和治理结构进入调整期,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多样性更加受到重视,使构建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事务成为可能。在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只有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以更加开阔的视野,精心谋划,选择恰当的发展路径,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全球经济分工中正确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才有可能再次抢占先机、赢得优势,推动科学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和平崛起和民族复兴。

3.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总体上说,国家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备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处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断呈现的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对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社会大局稳定提出了新挑战。虽说国家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国家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呈现新特点。全国经济规模虽已位居全球前列,但人均国民收入仍排在世界百位左右,在经济持续发展中瓶颈制约明显加大,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新挑战,突出表现在: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国际收支不平衡,外贸增长方式粗放;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消费率偏低;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核心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受土地、水资源、自然灾害等多重制约,主要农产品稳产增产难度较大;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在快速增长变动中,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经济结构升级的约束增多,社会结构不平衡加剧,亟待加强和改善社会建设。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有了新期待,但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总体上仍是现代化建设中的“短板”。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仍然不够。社会主体的多元性、独立性、选择性增强,而社会建设还不到位。因此,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形势发展变化中捕捉新机遇,在国际国内相互影响中把握主动权,在实践中尽快找到一条能够破解上述难题的发展路径,推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4.总体上说,中国仍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一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常住人口减少,产生大量“空心村”。据2012年3月26日发布的《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披露,目前,我国约有2.3亿农民工,到2020年,按城镇化率60%计,农村人口将累计减少2.8亿至3亿人。城市化导致城市用地扩张,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扩散,农村生活方式日益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二是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社会阶层发生了结构性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所构成的社会结构显著分化,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化。新的阶层结构在基本构成成分、结构形态、等级秩序、关系类型和分化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全新的体制,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虽然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但要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经历艰难的探索过程,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日益扩大,我国面临的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社会转型的这些阶段性特征从不同方面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警醒人们,以往粗放的、具有结构性矛盾的增长方式和发展道路,是不全面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必须找到一条科学的路径,大胆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才能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科学发展路径选择的几个原则

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以国际国内形势为宏观背景,以省级区域和主题功能区为中观层面的切入点,通过微观实证研究予以论证。总体而言,要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到“四个更加重视”,贯彻“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继承性原则。即这一路径是承继新中国成立60多年成功与失误的总结,特别是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发展方式转变寻找准确的路向。

2.可持续原则。即所选择路径必须是管长期、可以越走越宽的,完全适应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而非短期的对策。

3.实践性原则。既符合全局宏观理念,又适应中观的区域发展诉求,可以在实践中有效掌控的策略体系,而非流于观念阐释的理论性原则。

4.制度化原则。即选择路径必须是基于制度和法规稳定保障的一种长期导向,而非领导人个性化的发展策略。

5.有效协调原则。即选择路径在统筹发展方面必须做好垂直系统与水平层面的有效协调。垂直系统的有效协调包括社会经济的宏观全局、中观局部与微观细胞等;水平层面的有效协调包括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发展的不同领域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等。

二 科学发展路径选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路径选择,涉及发展本质问题、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全面发展的关系问题等。根本上就是抓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发展的“三型”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应主要解决以下重大问题。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全民的科学发展意识是实现路径选择的前提,要重点从价值观层面上解决作为科学发展主体的人的现代化问题。尤其要从干部路线着手,切实转变各级组织者和领路人的观念和行为。科学发展的核心是解决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必不可免要唤起全社会的科学发展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重视加强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更加重视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更加重视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设。

1.科学发展是对人类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科学发展观是由发展目的论、发展中心论、发展整体论、发展协调论、发展持续论、发展动力论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的一个科学思想体系;围绕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类社会主体的活动和地位、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以及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发展之间的关系、社会整体的有机联系和内在作用、人类文明发展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而唯物史观是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结构的理论、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和社会有机系统的理论是“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根据。唯物史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根据。唯物史观关于事物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理论是“统筹兼顾”的理论根据。正是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把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殊性相结合,形成新的规律性概括。

2.科学发展的核心是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科学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科学含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其一,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的肯定。它既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其二,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依靠人、解放人、为了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类的价值、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需求、能力差异、人的平等、创造个性和权利,尊重人性发展的要求。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潜能和能力充分发挥的体制和机制。塑造人,就是既要把人塑造成权利的主体,也要把人塑造成责任的主体。其三,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并运用人的尺度,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要关注人的普遍性与人的个性,要树立起人的自主意识并同时承担责任。由是可知,以人为本其实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源性原则。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体现和贯彻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一方面它强调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另一方面也强调了人民群众同时也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所有者和享有者。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它特别突出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我们制定一切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但人民利益和要求的实现有一个过程。以人为本无疑是科学发展观首要的基本内涵,同时,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也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规定和基本内涵。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这是在继续肯定“发展是硬道理”的基础上,对第一要义的具体化,它再明白不过地告诉世人,我们正在进行的发展就是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统筹兼顾的发展而绝不是单纯追求GDP指标的经济数量增长。这种全新的阐述,异常清晰地划清了科学发展与单纯经济量的增长的界限。

3.深刻把握科学发展理念的三个关键所在

其一,解放思想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先导。多年来,在实现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中,我们形成了许多推动经济快速增长行之有效的办法。这其中有许多东西对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但也有些具体思路和做法随着我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而不再适用。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一味墨守成规,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就无法解决,甚至会愈演愈烈。因此,推动科学发展必然首先要求继续解放思想,打破新的思想束缚。

其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性。以人为本不是一个抽象的学术命题,它是针对我国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现实紧迫问题,为在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贯彻党的根本宗旨而提出来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在当今时代的具体体现。做不到以人为本,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可能偏离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党的根本宗旨就会落空。在当今时代,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体说来,在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胡锦涛所强调的,“在生产和分配两个环节都要正确把握资本、技术、劳动之间相互替代和依存的特点,妥善处理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实现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的有机统一,提高劳动参与分配能力,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其三,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说到底就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但这需要深化、具体化。关键是发挥人类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我们今天发展面临的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说到底都是由于主客观条件所限而偏离或违背发展规律的结果。一些片面追求物质财富和GDP的做法客观上使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排他的偏颇的行为。这就迫切需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市场机制的有效性结合起来,完善实施“共同控制”的体制机制,从而尽可能“合理调节”发展中诸如投资与消费、城市与农村、区域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4.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

我们党是执政党,科学发展观把进一步提高组织管理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设中的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放在突出地位,明确了发展的根本保证。推动科学发展的大政方针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性因素。科学发展,归根到底要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及党的干部来组织、推动和落实。科学发展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之后,如何在思想认识、工作作风、能力素质、体制机制等方面提高党员以及党的干部队伍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能力,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学发展把“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纳入了发展观范畴,有助于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骨干力量,不断提高党执政和领导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关键是建立起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正确的政绩评价导向和用人导向,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及正确政绩观,切实增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政绩考核是广大干部从政行为的“指挥棒”,是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保证。无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都离不开考核这根“指挥棒”。首先,在考核指标设置上,注重科学性。在干部实绩考核指标设置上,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做到“科学、合理、具体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进而不断地改善考核的科学性,使结果更合理、更真实,更能反映部门、地区、干部的工作状况,更进一步推动工作的开展。其次,在考核方法上,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干部考核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听取述职报告、组织民主测评、进行个别座谈以及研究数据报表、查阅资料等。这些考核方法的好处在于短时间内就可以了解掌握干部的主要现实表现、工作业绩以及地方、部门发展的显绩与问题,但是干部思想深处和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以及地方、部门发展的潜绩与问题却难以了解和考核准确。因此,要改进这种传统的考核方法,进一步优化考核手段,完善考核数据库,延伸考察视角。一是要优化考核手段;二是要建立健全干部考核数据库;三是要延伸考察视角。最后,在考核认证上,注重实践性、公认性。进行干部考核,要把干部全部的工作或实绩是否经得起实践、群众、时间和历史的检验作为根本标准,考核测评结论一经形成,将及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的内在动力,真正使其才有所用,劳有所得,功有所奖,劣有所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按照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坚持不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而言的。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以实体经济为依托,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是一种新型增长方式,是一种集约型增长、质量型增长、内涵挖潜型增长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在于突破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是根本。

当前,全球经济都在结构性转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完成工业化是近期最主要的任务,但这个工业化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而是新型工业化。

1.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良性互动

(1)以高新信息技术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一是用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武装和改造农业。在新品种和良种培育与推广,设施农业的发展与标准化种植,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测报与防范,生态、观光农业价值的实现以及农业生产过程的物流组织,应充分发挥城市的信息辐射能力,尽快增加农村各种产业的信息含量。扩张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商品交易网,引导农民掌握市场信息,发展网上交易。促进生产过程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推广精准农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业经营水平。二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要加紧信息技术利用,紧紧围绕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要素利用率,在能源、冶金、化工、轻纺、机械、汽车、建材及建筑等行业,有重点地改造骨干企业,提高其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依托重点技术改造和重大工程项目,提高设计和制造水平,推进机电一体化,为各行业提供先进和成套的技术装备水平。三是加快推进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实现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装备和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通过集成创新,在我国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效益好的数字化企业,提高它们的综合竞争力。

(2)建立支撑信息化的新的产业体系。一是建立我国自己的信息技术产业。当前,要加快推进大规模集成电路、高性能计算机、大型系统软件、超高速网络系统、新一代移动通信装备、数字电视系统、太空信息系统等核心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使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从而为制造业信息化提供强大后盾。同时,要以发展软件产业为核心,以软件产业的突破带动硬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二是建立新的信息化装备制造业。在发展一般装备制造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新的信息化装备制造业。三是全面启动“企业信息化工程”。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企业管理理论、方法与体制的更新与适应的过程。

(3)走“工业化的信息化”道路。一是以工业化的方法推动信息化。工业化方法的核心是规范化和标准化。要特别重视信息化应用层级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二是以工业化的观念推动信息化。应鼓励和引导信息化过程中专业分工和对外协作的形成。三是以工业化的企业规模推动信息化。必须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形成一大批相当规模的信息化企业。四是坚持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方向,大力发展面向实体产业的现代服务业。要着力推动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物流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生产服务业发展,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和服务水平,不断推动产业向高质、高端、高效方向发展。

2.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一是调整“城市偏向”战略,统筹城乡发展。要尽快切断城市剥夺农村的一系列渠道,如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财政支出过度向城市倾斜、农村金融资金过度流出、农村土地增值收益转移等。二是调整工业化战略,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要充分利用市场功能调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由市场决定各地的主导产业和产业布局。用财政转移支付来调节区域差别,从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保护生态平衡。三是统筹处理好城镇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机械化的关系。集中发展工业园区,把城镇工业精加工与乡镇企业初加工、区域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相结合,通过发展农产品的梯次加工,带动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和升级。要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不仅使农民从生活上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成果,而且彻底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四是调整城市化方针,统筹处理好发展大中城市和发展小城镇的关系,统筹处理好发展城镇与美化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互为依托、平衡的人居分布与生态关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成本核算的制度,科学布局大中小城市的规模和小城镇以及城乡的协调发展。

3.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它主要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社会经济活动,本质上是将环境与经济结合起来。我国人口多、资源禀赋少,特别要重视新技术的开发运用和法制手段的强化来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使政府生态目标、循环经济目标内化为企业的目标。具体说来,我们一是要通过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消耗型、破坏型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生态养护型的利用方式,积极扶持发展环保产业,使传统产业结构向低消耗、轻污染、高素质的产业结构升级。二要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一方面要认真贯彻落实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依法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生产过程零排放、清洁化和再循环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的研究,抓紧制定相关法规和规章。三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企业绿色会计制度、政府和企业绿色审计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四是要有效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适度进口战略性资源,开发国外资源供应基地,开拓我国的资源配置空间,使我国已经遭到过度利用的自然资源系统得以休养生息,确保国家的战略资源和经济生态安全,维护我国的长远利益。

4.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

“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是指以尽可能多的人为主体,满足尽可能多的人的需求的工业化。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得当将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宝贵财富。我们应从发展劳动力资源优势角度出发,注意把握经济增长和就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第三产业与工业化协调等方面的关系,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容量大的区域,如各类城市、城市带和产业聚集区等;优先发展有利于创造就业岗位的适用技术和中性技术;适当加大“公共工程”建设,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建设和国土整治,在农村进行大江大河治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鼓励出国留学和工作,组织劳务输出,并促进跨地区的劳务协作等,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工业化或就业的岗位。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形成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加强就业服务,健全再就业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推进“再就业工程”;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发展非正规劳动组织实现就业等,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工业化或就业的机会。我们要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积极开展劳动年龄人员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培训等,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工业化或就业的能力。总之,我们依靠国民的主体(包括农民)来推进工业化,才能让尽可能多的国民分享工业化的成果。

(三)持续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就业矛盾、调整城乡经济关系、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资源节约等问题的关键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仍然要持续推进城镇化。当前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在于突破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城镇化,必须立足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立足于城乡社会均衡格局,立足于人文和生态合理性分布,立足于生活和建设成本的承载能力,正确处理好城镇化所涉及的诸多重大关系,包括:破解二元结构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关系,农村人口转移与城镇扩张的关系,城市的扁平化发展与立体化发展的关系,城市形态与主体功能区关系,城镇化与土地管理、耕地保护的关系,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城镇化的关系,公共服务均衡化与预防“城市病”的关系等。从兼顾这些关系出发,当前着重要从以下方面寻求对策。

1.以城市群发展为契机,加大统筹城乡力度

城市群发育时代的城市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中心城市所发挥的作用,更多的是资源的辐射力而非摄聚力。以这种转变为动力,推动城市化不断向周边区域辐射,并与附近相关城市形成有机联合,共同促进城区、郊区、农村的景观形态、产业分工及社会形态相互呼应而形成一种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使城乡鸿沟和生产生活方式差异趋向模糊,从而实现全区域整体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城镇化,带动甚至包含了部分农村、农业的现代化。中心城市主要成为设计、研发、金融、贸易、营销、物流的枢纽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而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则向外转移,在区域内扩散和合理配置,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不同功能的城镇之间相互整合,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同时也避免中心城区人口高度密集,使二级城市及小城镇人口密度逐渐上升,形成合理的城镇、乡村人口分布,从根本上避免“城市病”愈演愈烈。

2.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为重点,改善中小城市发展条件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终究要依托发达的县域经济的支撑。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一要资源下沉,通过深化财税、土地政策改革,改善生产要素在城镇集聚的条件,同时加强交通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要发挥优势,明确定位,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点;三要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土地集约经营,扩大生产规模,破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四要利用现代交通和信息网络条件,大范围进行要素交流,跨县域建立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参与区域分工协作的通道,增强经济互补性,做大市场规模;五要鼓励创业,壮大民营经济。县域经济的发达,不但是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可以为地方性中心城市乃至省域次中心城市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3.以改善公共服务和宜居条件为引导,加快小城镇人口聚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财力的增强,我们已经有能力逐步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应以改善公共服务和宜居条件为突破口,引导人口向小城镇聚集,从而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形成星罗棋布的小市镇群落,一方面可以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强化小城市产业和服务功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同时,还可以大大减小乡村居民城市化成本。

4.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流动人口相对定居化

无论是从节约资源、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还是从提高劳动力素质出发,都应该大力促使流动人口相对定居化。应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契机,逐步打破城乡区隔的户籍制度,逐步放宽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条件,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一是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减少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要允许广大农民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全国各地自由选择自己的居住和工作地点,实行国际上通行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及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二是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就业障碍。要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三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产权障碍。一方面,要开发城镇商品房市场,不论人们是否具有城镇户口,均可购买与转让;另一方面,要探索市场化的农村土地有偿流转制度。特别是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作股参与小城镇建设的方法,对乡镇企业的建设用地实行有偿使用和有偿转让。住房保障是外来人口定居化的主要前提,也是最大的“瓶颈”,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城市化率达到50%后,将出现人口迁徙主要在大小城市间流动的趋向,而我国目前城市商品房,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未来城市化需求,差别仅在大中小城市之间流动造成的地区需求差异,最大的短板,在于公租房和廉价房供应。当务之急,是在各级各类城市规划建设中,大力加强公租房和廉价房建设,并建立完善公租房和廉价房申请和退出机制,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为外来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经济和生态双赢,对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温家宝总理来闽考察时指出: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在绿色可持续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必须处理好改变消费模式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的关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与有效控制碳排放的关系;加强法律法规政策支持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关系;加强土地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关系;规划引导好在城镇建设中公共设施与居家面积的比例关系;完善和空气、水资源等相关的环保科技及经济政策与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关系;建设防灾减灾体系与加强生态保护的关系等。从兼顾这些关系出发,当前着重要从以下方面寻求对策。

1.深化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持续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1)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在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成长力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是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的新型文明形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抢占竞争制高点的优先选择。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经济与生态双赢,持续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2)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绿色投资,发展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体系,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大力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产业,推广应用节能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认真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强化项目的环境评价和节能评估,加快重点节能工程和污染减排项目建设,突出抓好高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推进节能节地节水。

(3)进一步发挥森林在生态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森林是福建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保育土壤、森林游憩、积累营养物质、沿海防护林等方面具有极强的生态功能,因此,必须进一步发挥森林在生态省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林业建设,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强化森林的生态功能,增强森林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国土生态安全。

(4)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力推广“长汀经验”,进一步扩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推进生态建设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生态文明示范基地等创建工作,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园区和企业建设,加强区域环境安全危机防范,提高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和应对能力。以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为重点和突破口,积极实施“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工程,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力度,巩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成效,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把节能环保当作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提升企业社会形象的大事要事,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

2.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和环境政策创新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离不开体制机制和环境政策的创新。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法规体系与标准,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促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境保护的政策充分融合,建立并落实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推进环境政策的创新。

要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制定实施环境经济政策,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强化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政策,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产业和贸易等经济手段,形成科学合理的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和环境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机制、补偿机制、投入机制、约束机制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要在以往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跨流域、跨区域、跨海域协同保护。同时,还可以建立相应的引导机制,如建立淘汰补偿机制,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强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引进与应用;健全节能环保奖惩机制,完善差别电价、替代发电、以奖代补、区域限批等相关政策;我省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雄厚,可通过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

严格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构建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不同要求,制定环境准入配套政策,推动环境管理向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的方向发展。认真落实环保监管“一岗双责”,完善节能减排的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等,强化政府和部门监管的责任。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准入、验收和全过程跟踪管理机制及环评与验收联动管理机制,通过创新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充分发挥地区、部门、单位、企业、家庭和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3.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环境综合治理

环境问题关系群众健康和福祉,事关民生。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要牢固树立基本的、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也是不能退让的一条底线的理念,以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

一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相统筹,污染预防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环境保护与长远发展相融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寻求最佳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适当的环境治理成本,把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以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严格把好环境准入关,坚决遏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项目建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要坚持污染减排与加快结构调整相促进。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增加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快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加快重点节能工程和污染减排项目建设,突出抓好高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三要坚持环境优化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着力抓好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加强江河、水库等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监管,防范威胁饮水安全的突发环境事故,确保群众能喝上干净的水。积极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大重点污染物防治力度,强化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改善城市能源消费结构,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完善区域空气质量监管体系,加强空气质量保障能力建设,让群众能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强化农村环境保护,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突出抓好农村水环境治理,推进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建设清洁水源;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加强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建设清洁田园,让群众吃上放心的食物。加大城市内河、噪声的整治力度,提高城乡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水平,提高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和应对能力,建设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的幸福家园。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实际出发,引导城镇扩大公共生活设施建设,探索平均居住面积的梯级递进房屋税,形成大公建小家居的社区模式,既节约土地又有利于城镇服务业的发展,构筑良好的城镇规划环境。

(五)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

推进科学发展与注重民生改善,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不注重民生改善、不注重社会公正就谈不上科学发展,没有科学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

1.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改善,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改善,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应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尤其是社会事业发展这块“短板”应尽快补上,就如同大规模抓经济建设那样,社会事业也要有相应人、财、物的资源投入,这是新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之一。

一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重视道德养成教育,注重把经济发展建立在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基础上。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更加注重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和人才培养,使“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实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同时,高度重视家庭在道德养成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注重道德的社会教化,通过社会的道德养成教育,有效地化外在道德规范为内在的德性。要将道德品质的培养与知识传授紧密结合起来,充分重视家庭、学校教育与社会濡染的共同影响,强调纪律、制度、法律等对道德养成教育的保障作用。着眼于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借鉴吸收社会教化等优秀传统教育方法,融“艺术熏陶”、“行为训练”等于教育实践中,特别是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得到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二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树立现代择业观念,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就业体系。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好就业问题是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坚持走内发型发展的道路来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尤其在本国市场十分巨大,而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依靠扩大内需来解决就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只有行业分工需要和不同而没有等级和贵贱之分的现代择业观念教育,大力倡导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根据社会需求以及个体素质发展状况,合理确定就业期望值,将个人择业意向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

三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千家万户获得幸福的前提。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健全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加快形成开放的多元办医格局。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切实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执业环境,消除阻碍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确保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四是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文化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文化对人、对社会的引领作用,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注重立足当代中国实践,借鉴世界文明成果,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积极推进文化创新与进步。优秀传统文化要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最终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创造性演进,使人民群众在汲取文化营养的过程中感受幸福逐渐成为新的生活方式。

五是切实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大力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等社会保障房建设,通过建立科学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充分保障城乡居民基本住房需求。

六是大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加速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调节社会成员财富分配,促进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缓解利益矛盾。逐步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形成以中等收入为主体“两头小、中间大”橄榄形的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规范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促进机会公平。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予税,调节社会成员财富分配,避免阶层固化。

七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不断优化城镇人居环境,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城乡居民生态舒适感。大力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促使水土流失得到综合性、根本性治理。

2.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改善,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注重民生改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推进科学发展进程中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其实质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关系的问题。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注重民生改善要求正确处理立足“普遍性原则”的“尽力而为”与立足“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的“量力而行”之间关系。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当前应遵循普遍性、统一性和系统性原则,尽快建立起一个城乡统一、可持续发展、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型社会政策体系。同时,改善民生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注重量力而行,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关键是把握适当的“度”。

三是注重民生改善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增加政府投入与深化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注重民生改善,一要靠增加政府投入,二要靠深化改革。不增加投入,社会事业就不能加快发展,而不深化改革,增加的投入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所以,必须把增加投入和深化改革这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四是注重民生改善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需要确立合理的政绩观,即把效率与公平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来共享,其核心意义在于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既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高效率,又要高度重视公平,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切实把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照顾好,并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六)通过深化改革激活创新活力

要着眼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激活全社会创新活力,积极推进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根本保证。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必须把改革放到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来进行,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发展这个主题来搞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步伐,为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活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1.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和深化价格体制、财税金融体制、投资体制的改革。价格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和市场行为调节的有力杠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但在能源资源、公共事业、环保收费等领域,价格不合理的问题仍较突出。我国能源资源短缺,同时浪费和消耗严重,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要改变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从根本上说,必须通过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使其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把财税体制改革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结合起来,加快构建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按照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完善打破垄断,公平准入、鼓励竞争的政策和机制,进一步减少投资审批事项等,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合法权利,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3.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增进社会共识,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正确处理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管、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4.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促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旨归,进一步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安排。正确处理效率效益与社会公正的关系,既要高度重视通过效率来促进发展,又要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注意处理好坚持公益性目标和提高体制效率、增强组织活力与降低运行成本的关系,在确保社会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优先的前提下,注重提高社会资源配置和使用的效率与效益,努力实现社会公正与效率效益的有机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根本要求,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调动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力量,注重培育城乡居民的自治能力、社会组织的中介服务能力、民间资本发展社会事业和提供社会服务的能力,实现社会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三 基本结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加强对科学发展路径选择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科学发展路径选择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要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以往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打破和摒弃影响科学发展的各种思想束缚,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科技提升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是科学发展路径的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不能是唯一,不能是一切,更不能仅仅是GDP总量的增加。GDP总量的庞大并不等于国力的强大。对资源能源无度挥霍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坚持不懈地推进新型工业化,用新型的科技武装新型的工业,推动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来转变落后的产业发展方式。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科技进步的政策体系,建立和完善促进科技提升的社会评价机制、利益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引导更多的人投身科技领域,用科技的进步推动科学发展。

(3)以发展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重点,拱托大中城市,形成互为条件的城镇体系,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心,做强县域经济,是我国搞好宏观经济,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科学选择。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就业矛盾、调整城乡经济关系、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资源节约等问题的关键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仍然要持续推进城镇化。持续推进城镇化,必须立足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立足城乡社会均衡格局,立足人文和生态合理性分布,立足生活和建设成本的承载能力。要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为重点,改善中小城市发展条件,重点在于突破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坚持以人为本,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协调发展,注重民生改善和民族精神的树立和弘扬,增强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参与发展,共享发展成果,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科学发展的核心是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科学发展应是人文的发展而不能仅仅是物的发展。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中,人总是扮演主体的角色。与技术、自然资源、资本等物的因素相比,人是最重要、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经济社会越发展,人的因素就越重要。注重民生改善和民族精神的树立和弘扬,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激励群众、团结群众,增进相互包容,防止社会断裂,增强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科学发展的根本之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的终极目标,作为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二者构成了持续向上的良性互动。科学发展路径选择,既是为了科学发展,也是为了探索一条人类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