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呈现一派祥和欢乐的景象。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时时刻刻常怀“防患”之念。和平年代,虽然提到“患”字似乎有点不合时宜,甚至为人们所忌讳,然而历史从来都是最公正的“裁决者”,它的“裁决结果”往往是:在歌舞升平之时切不可淡化了忧患意识。和平年代,“患”字更需当头!

一 人类最可怕的是对患情的漠视

我们要警醒的是,人类社会在和平与发展的道路上,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患困祸、挫折,“公”与“私”,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已由过去的局部,演变到整个世界,波及每个国家,国患、地区患、世界之患,可以说,各类阻碍发展的隐患、明患、小患、巨患、客观的患、主观的患乃至各类变形之患、无端之患……正日益形成不和谐的杂音噪音,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和谐发展进程。它们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使人类社会存在着太多的动荡不安的患源,它们让整个人类乃至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处处时时处于不可知的动荡和恐慌之中。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执政联盟中的决策人,“心”患偏激、独断横行,造成了从小到个人贪欲,大到一国、国与国之间乃至整个自然环境恶化的种种隐患、导致了整个世界的危机。

一是局部战争不断。21世纪以来,有规模的战争几乎年年不断。从2001年阿富汗战争到2011年利比亚战争,卷入战争并深受其害的人群也高达数亿之多。此外,中东问题、车臣问题等热点问题、局部战争的隐患也此起彼伏,随时可能“火山”迸发。二是恐怖主义泛滥。当前,以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跨国犯罪集团及政治恐怖势力为主的国际恐怖主义迅速发展,恐怖活动日益猖獗,危害性不断上升,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突出、最现实的威胁。近年来其呈现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恐怖活动再次泛滥,随时随刻,恐怖主义有再一次升级的可能。三是各种社会矛盾多发、高发、聚发。其一,贫富差距愈演愈烈,世界上不到10%的人口控制着90%以上的财富,古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样悬殊的财富分配,就像一把悬在人类头顶上的摩克利斯之剑!其二,独裁导致社会不公,社会矛盾空前激发。突尼斯政变未落,利比亚政变已起,伊斯兰世界诸多专制国家政权统治也是摇摇欲坠,如何解决这类社会矛盾,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四是金融危机导致政治动荡。2008年以来,以华尔街为首的贪婪饕餮们引发了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希腊出现了持续数年的骚乱,法国数百万工人走向街头举行罢工,2011年,伦敦甚至出现了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骚乱。一夜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世界陷入了不安的政治动荡之中。五是气候变化致使人类大灾不断。从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特大海啸,到2011年3月14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引发海啸,又导致核泄漏,乃至美国“龙卷风”和“热带飓风”等。气候变化引发的冲突和灾难,甚至迫使人类与各色物种远离原有的生长地,形成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迁移!

相对于这些已经发生的灾难而言,更可怕的是对这些患情的漠视。

人们通常对已经出现或者发生的各类问题比较重视,而对各种患情患灾都很陌生,实际上,用哲学的观点来看,问题既是患情或者患灾的一个表现,识患情患灾才是认识和不断解决问题的发端,对于已发患而言,识患、除患才是我们需要认识和解决的大战略问题,才是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大课题。

如果任由这些灾患发展的话,势必会形成“一蚁之穴,终溃千里之堤;一指之疖,终毁七尺之躯”的悲剧、惨剧!

我们来看看有关专家的预测:


大规模战争一旦爆发,仅美国的核武器就能让地球毁灭60次之多。

全球性经济危机一旦失控,经济会倒退几年甚至几十年,世界金融资本将带来莫大的灾难。

生态危机一旦恶梦成真,地球气温只需平均上升2℃,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谷物就将大幅减产,极地冰川消融,低洼地遭遇洪涝,亚马孙雨林也将因此崩溃,地球上20%以上物种将会灭绝。

各类能源如若无节制开采,石油45~50年、天然气50~60年、煤炭200~220年就将消耗殆尽。


而这些可能还仅仅是各类隐患的冰山一角,处置不慎,极有可能还会发生更多的甚至是始料未及的灾难。

所有的这一切,再一次证明了防患迫在眉睫!治患迫在眉睫!

追物需寻根,只有找到造成这些动荡不安的“患”之源,制定出积极有效的防患治患的对策,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也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确保人类社会安全和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 防患论是古今忧患思想的延续和发展

忧患意识古已有之。

自古以来人类在生产中就有占卜、祈雨、祭祀等活动,说明古人已经开始认识到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女娲补天就包含着忧患意识的雏形;《尚书》中许多篇目尤其是《康诰》《大诰》《召诰》《无逸》等对忧患意识均有论述。而“《尚书》之中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潜伏着一种浓郁的忧患意识”。

及至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提出了“反者道之动”的忧患辩证法论述。随即,孟子更是将这些道理提到人生哲学的高度加以总结,写出了自古以来中国人都熟知的一句名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其后,更多的仁人志士先后发表过类似的观点,而其中最著名的非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到的“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莫属!

最具指导意义的是,近现代以来,七届二中全会之时,毛泽东又提出了“两个务必”,再次强调忧患意识的重要性;江泽民在1991年参观西柏坡时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忧患意识。不仅号召全党同志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指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由此可见,忧患意识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已经成为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骨子里一种内在的民族精神。

正是有了这些世代相传的宝贵理念渊源,防患论的提出也就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它的产生应该说是适时而生!

防患论的核心思想在于: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是发展顺利的时候,越要增强忧患意识。正如一个人在乱石滩上行走,只要小心翼翼,也能够走得稳当;而当他走在平地上时,却常常容易被一块小石头绊倒。

“防患”和“发展”恰似人类发展链条上的一对并蒂莲:抓防患是谋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谋发展又是抓防患保安全的要求和目标。只有遵循两者之间的科学统一,才能实现真正的“又好又快”的和谐发展!

防患与安全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它们是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证。从做好“防患安全”到实现“安全发展”,不仅是思想内涵的扩展,更是思想观念上的进步。

三 构建防患论的三大灵魂

(一)常怀忧患事业兴,粉饰太平患害生——有防患之念是健康发展的基石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用古埃及“不死鸟”浴火重生的传说,来说明人类的历史就是在一连串灾变、苦难中不断前进的。

恩格斯也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第519页。这种“取消”,这种“报复”,有时会形成相当严重的灾难。从这样的认识出发,对于有可能危害环境,最终危害民生的各种隐患因素,应当慎之又慎。

1919年,毛泽东同志曾专门起草了一个《问题研究会章程》,列举了当时中国需要研究的144个问题,他要人们“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问题”,把问题当做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通过问题明确方向,而成绩则是问题之树结出的硕果。

本书中,忧患意识贯穿于书中的各个章节、各个段落,其最大的目的就在于提醒世人,要善于在工作中、生活中充满忧患意识,对各类的隐患时刻要防,甚至是未雨绸缪,未患先防。一旦我们真正做到防患工作始于隐患萌发之前,各类灾患自然会被化于无形,无处藏身,无所遁形!

死于安乐,千古名言,其哲理亘古不变!

(二)常识患业成吉安,总享平安患无边——有识患之智是谋求发展的关键

有问题和患情认识不到、看不到才是最大的问题和患情,有患险看不到是大之患,古人就曾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如果只盯着事情好的一面,眼中无患,心中无险,或者像鸵鸟那样只知把头埋在沙子里,就必然会错失把患情解决在萌芽中的大好时机。

患或有千种,但其规律并不是无迹可循!万变不离其宗,抓住了它们共同的DNA,它就无形可遁!

识患就需探究患之源:患之源可谓多姿多彩,有心之源,有行之源,有意识形态之源,也有文化背景之源,有政治、社会之源,亦有自然生态之源,我们都将给予一一剖析,以期取得庖丁解牛之效。

识患就需了然患之形:患之形体现得更是森罗万象,有形者体现在大自然的各种灾难,如风火雷电、地震海啸等,无形者则暗藏潜伏于道德危机、理念危机中,相对于有形的、易辨的隐患,这些更需要我们具备一双慧眼加以识别。

识患就需洞察患之害:患的惨烈在于害,患的可怕在于害之广,人生、社会、宇宙的各个领域无不受其害、遭其殃,明了这些患害于心,防患才具备大动力。

书中我们将用上百个具体事例,详尽地对患的各种特性、体性加以立体性地阐述,我们坚信,有了识患之基,防患势必也会水到渠成。

(三)患灾前决策“防”为大之策,患灾后决策“防”为小之策——有避患防患之策是防患论的核心

中国有句古话: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识患于将来。

从防患角度来说,至少有以下三种境界:

上士治患于未萌,就是待隐患未出或刚出之际,消灭隐患于萌芽,不让其有发展扩大的机会。

中士治患于初发,虽然没有止患于未然,但毕竟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下士止患于爆发,就是等灾患已经发展到不得不治、不得不管的程度,即使采取措施,也不过是“左瓢刚按右瓢起”, “顾此失彼”,此时只能达到修修补补甚至于事无补的效果!

在本书中,对如何治患于未萌、治患于初发方面的论述是核心所在。此外,对于防患的具体内容,又分别从“本”“道”“策”“术”四个层面予以细化及剖析,并辅以古今中外数十个经典案例加以佐证和细化。

本立而道生,防患必先树其本。防患之本在于立公,在于立德,在于立法。此三者共立并存,缺一不可,只有这样,防患之本方能真正具有精气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防患也需知其“道”。防患之道在于和谐。而和谐则是门大学问,大到国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小到家庭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都需要我们去用大智慧、大胸怀来构建。

策是指引,防患急需定其策。这部分的内容包括患前的科学预测,患后的精准决策,以及具体解决隐患的安全对策。

术是保障,防患必要有其术。本书中将详尽地对防患教育、防患机制、防患体系以及具体的防患手段,加以一一阐述,其用心就是为了让读者有迹可循,有章可依。

四 防患论确保安全发展的四大关键点

(一)得在观念,失在观念——没有科学的防患理念,就没有安全发展的正确思路

1.观念滞后的防患理念

一是“防患与安全工作虽然影响中心,但毕竟不是中心”。二是“安全工作虽然影响全局,但毕竟不是全局”。三是“抓防患的安全就难以保发展,抓发展就难以保安全”。这些观念要么把防患边缘化,要么把防患和发展对立化,势必会产生一系列的恶性连锁反应和事故,极大地阻碍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抓防患促安全就是讲政治

发展需要良好的安全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势头较好时,如果发生重大患之灾,不但社会民众士气会受到重创,前期的发展成果也会受到质疑,而且既定的工作思路、决策、措施等都会被迫改变和动摇。

3.立足防患就是保安全

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中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以牺牲生产力为代价消极保安全;也不能疏于防范,以发生事故案件为代价单纯赶进度、求发展。

(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没有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就没有化解患险的前瞻之策

1.防患的基本特性

一是客观性。所有隐患和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就必然会发现隐患的蛛丝马迹。二是动态性。古云:反者道之动、福兮祸所伏。越是取得成绩时,越是要谨防乐极生悲;越是发展势头好时,越是要注意避免盲目冒进。三是可控性。自然因素虽然不可抗拒,但通过严密防范,完全可以规避;人的主观行为虽然优劣不同,但通过防患教育,完全可以修正。

2.化解患险的前瞻之策

一是机制先行。要建立安全防范和规避患险的教育机制,要建立患险的定期排查治理机制,要完善风险评估机制,要建立应急处置机制,要建立群防群控机制。二是关口前移。著名的海恩法则认为:一起重大患灾事故背后,必然会有300起左右的事故苗头,以及上千个事故隐患。因此,要将工作重点从“事后治患”转移到“事前预防患”和“事中监督排患”上。三是科技保障。特别是要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实现对人员、勤务、装备、经费、物资等的透明管控,把远的拉近、虚的管实、动的管住,最终真正掌握安全技术防范的重点和方法。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有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就没有排险除患的积极作为

1.当前影响安全发展的主要忧患

社会形势的严峻复杂是忧患。主要体现在,西方敌对势力对我挤压力度加大,国内各类社会矛盾凸显,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21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此外,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增多趋势。责任意识的淡化倾向是忧患。有些同志使命感缺失,事业心不强,缺乏忘我工作精神和不懈追求;有的同志认为讲责任太重,担责任太累,不愿承担责任。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忧患意识的牢固树立。安全底数的若明若暗是忧患。主要体现在虽有忧患之心,但不清楚其来龙去脉;不清楚隐患所在,不知道其发展动向,不清楚应对措施。

2.防患、治患、除患之要

防患、治患、除患必须深刻认知、抓住不放。管理学的墨菲定律对于排险除患有借鉴意义,其要义是只要有发生患事的可能,不管可能性有多小,这件患事肯定要发生;因此,要把无患当作有患抓,把小患当作大患抓,把苗头当作患灾防;不管何时、何地发现何种隐患,都必须露头就治、就地铲除。防患、治患、除患必须着眼患变灾、变难的结果去防、去治。“鹳鸟迁巢”的典故对于防患、治患、除患有着启发作用,说的是一种鹳鸟预知天将下雨,就把巢穴稍稍迁高,后来雨下得出乎意料的大,但巢穴最终还是被淹没。这个典故启发我们,整治隐患必须立足最复杂、最危险、最糟糕的情况,采取最紧急、最有力、最放心的措施。排险除患必须软硬兼顾、全面施治。一起事故案件的发生,必定有其硬件和软件的双重原因,对此必须两者兼顾,全面施治,任何厚此薄彼的措施和行为,都可能引发新的灾患。

(四)空谈空转,实干实效——没有求真务实的防患作风,就没有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

1.作风不实之患

一是搞形式。只会照抄照转或“穿鞋戴帽”,以不变应万变,层层作“决定”,搞文字游戏,这种形式主义,必然会加大加重对各种患情的防治难度。二是粗疏。有的干部不了解情况,又不深入调查,蹲点调研走马观花,检查指导浮光掠影,掌握情况若明若暗。三是拖拉。以致小患的苗头拖成大患而致灾成难,新问题变成老大难。四是欺瞒。导致一个患情变成多个患情,一般性“常见患”变成“危重患”。五是玩假。六是违规。比如,有的领导为“政绩”不惜一切地搞建设求发展,用严重的生态污染换取发展政绩,有的领导干部受贿腐败,还有的插手基层敏感事务,极大地伤害了广大群众的感情,败坏了社会风气。

2.改进作风是防患之举

一是要端正指导思想,树立大安全观。所谓大安全观,其核心是以自身的安全稳定和职责使命的高效完成为中心,来促进、服务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一种先进观念。二是要转变指导方式,推进工作落实。要把握抓防患保安全、防事故的关键,把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工作的具体矛盾搞清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追逐名利,不好大喜功,不搞花架子,摒弃一切形式主义;要不怕揭短亮丑、不怕得罪人、敢较真碰硬,盯住问题做工作。三是要抓住重点要害,坚持常思患、常查患、常纠患。保安全千日不足,出事故一夕有余。要定期分析形势,查找问题,拿出具体管理的防范措施和解决办法;要紧盯重点要害部位、重要时期和重点人员不放;要全程跟踪问题,多搞几次“回头看”、多杀几次“回马枪”,做到不解决患情不撒手,不见成效不撤兵;要常思患不忘、常讲患不烦、常防患不疏、常抓不懈,防止工作出现空当和盲区,确保社会安全和科学发展。

善治患害事业宽,心无患害祸害连!此是防患之道,也是醒世之言!

围绕以上这些核心理念,本书作了试探性的探讨和延展,但笔者亦深知防患是一项需要全民、全社会参与的系统性工程,是事关人类发展的大视野、大智慧、大宏图,我们的探讨也仅仅处于初步阶段,至多只是通往罗马大道的第一步,如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之效,能引起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共识,能引起更多的智者的共鸣,则笔者幸矣!民族幸矣!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则社会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的构建指日可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