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古籍与西南边疆历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彝文古籍的史料价值

(一)掩盖在宗教迷雾下的历史与科技——部分彝文古籍简介

1.《迎祖经》

95页。彝族祭祖仪式经书。本书叙述以实楚、乍姆毕摩制定的毕摩礼仪,以先祖额索的礼制迎祭祖宗,为祖灵洗去污秽尘垢,祖宗安宁,即可享受尼能、实勺、慕靡、格俄、六祖传下的富贵福禄根本。该书并认为“以一代之功,使九代受益”。

2.《归宿经》

74页。彝族丧祭仪式经书。本书以指点亡灵归宿为线索,分段介绍武珠十二部:陀尼、德布、罗阁、武、乍、糯、恒、布、默、濮、阿龙等各支系的分布,并具体介绍各大部中支系的分布与关系,如曲涅四支、古侯三支、阿龙五支、武氏九支、德布三支、德施九支(九天君)等的活动地名,总结各部的指点归宿习俗差异。

3.《续根基经》

34页。彝族供祖仪式经书。本书叙述经海神之女的引见,约助阿史得到策格兹赐给的星斗,使凡间得到根基。人死后续根基的习俗由武洛撮兴起,并由六祖传承,六祖中的武、吐、纳三支系毕摩互相配合,分工负责,举行祭祖续根基仪式。属德施九天君统领的育布诺益、阿鄂德待氏、谷昌诺益、札吉布格氏等在阿芋路、芒布、阿哲、窦地甸等地传承着祭祖、续根基等礼俗。

4.《毕摩经》

22页。彝族丧祭仪式延请毕摩经。本书叙述毕摩的起源、发展与传承,毕摩起源于哎哺时代,普及于措舍、确目、妥替、毕波、恩敖、道朵、哲莫、鄂莫等各个氏族中,经尼能、什勺、慕靡、格俄、六祖等五个阶段不间断传承,从六祖分支到古侯乌蒙部,以父子连名为17代相传。同样系毕摩,南诏王室与乌蒙部存在习俗的差异。可供彝族毕摩文化与历史研究参考。

5.《丧祭经》

87页。彝族丧祭仪式经书。本书由《开场经》《人生经历》《诘责病神死神》《播寿命收寿命》《扫送经》《古侯毕摩根基》《鲁补鲁旺》《灾难分类》等8个篇目组成。叙述曲毕诺毕摩的威力,总结人生的一般经历,强调缅怀父母养育恩。记录古侯系的迁徙、从三支分为九大部、各部的去向、君臣师政权体制的确立、祭奠亡灵的次数、主祭毕摩的情况。支格阿龙奉天命以鲁补鲁旺定星野、分地界,隔离人神与妖蜮,造福人间,将灾难祸害分门别类逐一排除。

6.《毕摩献酒经》

47页。彝族大型丧祭或祭祖迎毕摩神仪式经书。叙述毕摩神、鹰神、虎神的无穷威力,毕摩保护神与各法具神的灵验。毕摩起源于哎哺时期,尼能、什勺、慕靡、格俄、六祖等五个时期,经传承发展,形成十大学派,其学派在乌蒙部以父子连名形式传承20余代。益那勾纪家(张乐进求氏与南诏蒙氏)不拘一格启用毕摩人才,使其基业发展壮大,成为号令一方的霸主。

7.《祭祖记》

28页。彝族祭祖仪式经书。叙述慕靡传28代至弄珠武时,生武洛撮等十二兄弟,因十一兄弟变俗过“泰液”河,武洛撮欲效法之,天神诺斯艺极力劝阻,武洛撮以穷为借口谢绝,诺斯艺认为一牛抵十牛,一羊抵十羊,一猪鸡抵十猪鸡亦可,武洛撮坚辞,不料由此染疾,百般医治无效。诺斯艺从天君皮武吐、天臣索哲舍处讨得不病不死药治愈武洛撮病。先后由雉鸡、梅花鹿上天请毕摩,均被烙上印,无功而返,蜘蛛以牺牲性命为代价,逼天君皮武吐、天臣索哲舍开恩派毕摩下凡,祭祖传下彝家根本,所以祭祖制度由此形成,并得继承。

8.《古候起源史》

58页。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抄本,祭祖大典时毕摩用书。古时为纪史而用。全书存五章,天帝格兹对天地高宽度心中无数,派大英雄支格阿龙去勘查,阿龙用鲁补鲁旺(九宫八封)分星野,划东南西北方位,打记号,命地名。原来六祖分支,古候形成,在易谋地祭祖分支为九大部,其中罗代有三子,乌蒙为幼子拓土窦地甸,建德歹尼舍勾政权于今昭通。此书对研究乌蒙历史有不可缺少的史籍价值。

9.《丧祭大书》

60页。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抄本,大丧时毕摩用书,古时为丧祭而作,叙述有生有死的道理。彝族先民在能沽(今成都一带)织绸,至德晋(今昆明一带)炼铜,铜与丝织另为祭祀所用,并将亡灵从今镇雄县中屯乡一带经贵州赫章、威宁、盐仓、草海、西凉山汇牛栏江入滇,再经会泽、东川、昆明到达大理的祥、苍山一带。此书对研究彝族历史有参考价值。

10.《且保迁徙记》

18页。禄劝则黑毕摩旧抄本,彝族历史书。本书记录了且保与其兄鲁特不合而另辟根基之事。糯鲁特、糯且保、糯普维三兄弟是云贵彝族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因祭祖时糯且保将其兄的祭铃丢失在湖里(一说为领马时掉到湖里,或者马争斗祭铃掉湖里),且保在湖里底朝天的捞了无数次,可是仍未找到,只好出走他方。其母在且保后面撒了一把青松枝、一块石头、一盆水,意为祝且保儿像青松一样万古长青,像红岩一样宽,像江水一样万古长流。且保就这样在古青俄更等地开辟基业,获得极大的发展,至今其后裔遍布云贵。本书前6页是且保和其母分别时的对话,既有文学色彩,又有历史价值。后面8页是彝族叙事抒情诗《普曲贺更婚嫁调》等,由摆奈呗更毕摩当媒人,歌颂彝女普曲贺更不为金钱与物质所诱惑,自己争取幸福的精神,情真意切,娓娓动人,极具文学价值。最后4页是彝族释梦书。书云:远古时候我们不知道,现在情况我来说,兹耄阿基,摆奈呗更在姑青俄更,解释所做的奇异梦的征兆,预测未来的社会状况。

11.《硕多乍颇叙谱书》

16页。武定是法窝乡硕多村杨家(乍颇)叙谱书。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该氏族迁徙超度祖先、祭祖取福禄水的次数、地名及所超度的祖先名单。二是叙谱接代书,记载父子连名的谱系:“祖先来自几夺世索诧得慕阿考,慕枯洛纽乍雅耄,鲁比阿麻紫木裔,紫俄得布兹考姑,董叨阿歹比得,类脑(富民)紫克涛克兹,取涛能涛泥福禄水,超度放补夫妇、阿歹夫妇;取法基福禄水,超度普谷夫妇、伍可夫妇;取所非福禄水,超度超谷夫妇、超兹夫妇;取普古福禄水,超度助冲夫妇、聂所夫妇、比矣劳夫妇;取兹老福禄水,超度乌等夫妇、毕高夫妇;取莫色福禄水,超度毕补夫妇、毕司夫妇;取本长(地名,今云龙乡幸邱村)福禄水,超度年叟夫妇、毕迟夫妇;取杉真福禄水,超度毕砸夫妇、稍送夫妇;取争古福禄水,超度毕□夫妇;取者施福禄水,超度阿而夫妇;取西撒福禄水,超度毕迷稍代夫妇;取斗迟福禄水,超度年色夫妇;取赫吐福禄水,超度沙洋夫妇;取本所福禄水,超度矣争夫妇;取宗作福禄水,超度考荣夫妇;取扫者福禄水,超度毕冲夫妇、毕能夫妇;取杉麻福禄水,超度普微夫妇。”接着记载叙谱接代书:慕阿考→考阿登→登阿但→但阿涛→涛武稍→武稍勒→勒尼乍→乍阿耄→耄阿麻→阿麻紫木→紫木考通→考通董叨→董叨阿能→阿能紫克→紫克涛克→涛克涛能→涛能放补→放补阿洋→阿洋普古→普古伍可→伍可俄古→俄古俄兹→俄兹宗本→宗本更冲→更冲聂所→聂所阿共→阿共矣考→矣考乌斗→乌斗毕高→毕高毕彭→毕彭毕索→毕索毕称→毕称毕钻→毕钻比所→比所阿而→阿而毕色→毕色聂色→聂色沙洋→沙洋沙峥→沙峥考荣→考荣毕宠→毕宠毕过→毕能→毕觉→杨斗。共计做了18次祭祖取福禄水,超度了25代祖先,父子连名谱祖先名字开头和篇末记录了祭祖的年、月、日。

12.《地震历算书》

8页。是书不是地震预测,而是地震后果测算。地震是破坏力较大的自然灾害,不但房屋、财产、人员有损失,而且往往会引发气候异常、饥荒、人畜瘟疫、匪患等连带灾祸。所以彝族毕摩非常重视地震后果的占测,提醒众人早做准备。其方法是根据地震发生年、月、日的属相生克关系进行测算。

13.《古代彝族六祖史》

76页。彝族历史书。本书记述了混沌中产生了宇宙万物,万物进化中诞生了人类,人类社会首先经历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社会,然后进入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所谓人类变化时代(人类变化成了各种动植物——氏族图腾分化),之后进入了父系社会即所谓的“人类(男性)六祖”时代(其实有七个男性,其中第五个笃赛查因得服用“不病不死药”而长生不死,但也无后裔繁衍,很似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因此,有后裔的就只有六人)。彝族公认的男性祖先即“阿普笃慕”是“人类六祖”中的老幺。是书重点记述了笃慕如何娶三房妻,每房各生二子,共育六子即彝族之六祖,六祖各自立业繁衍,因进一步开拓地域的需要,六祖在“罗尼山”举行祭祖分支仪式,从而形成了武、乍、糯、恒、布、默六支即六大氏族。然后武、乍两支向“天南”发展,糯、恒两支向“天北”发展,布、默两支向“赊矣”(金沙江)东西两岸发展。是书可能是彝族六祖默氏族后裔所撰,因此对各支各自的发展史记述详略不同,对默氏记述较为详细,一直记述到宋时西南“雄冠三十七部”的罗婺盛世时代。

14.《七十贤子史》

36页。彝族历史人物传略。本书记述了彝族六祖之第五祖慕阿齐后裔德勒氏族首领稿宗阿教在丕通照矣(今贵州省普安一带)当政的历史。稿宗阿教的理政活动,涉及洪阿齐、毛普阿教、招西阿教、阿教罗通、矣老罗单、阿细德从、阿比罗莫、阿高达叠、阿豪、阿罗、阿吉、阿彩等一批人物,这些都是德勒氏族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物,因此将他们统称为“七十贤子”。“七十”在这里并非指实数,而是形容数量极多。

15.《管天辖地书》

56页。彝族历史书。本书记载了彝族先民在古代是一个管天辖地的部族,先是在夷帛时代,以柴克与坪能二人为首领,柴克管天,坪能管地。后来到了策格兹时代,以始楚与乍姆二人为首领,始楚管天,乍姆管地。到武洛撮时代,他们共有十八兄弟,九人管天,九人管地,后来管天的世仲、涛仲、清仲、汶仲、恩仲、同仲六人变化成了树木类(氏族分化及图腾崇拜衍生),管地的平仲、万仲、透仲、咪仲、农仲五人变化成了爬虫类,另外还有纲仲、秋仲变化成了禽类,波仲、成仲、哺仲、烁仲变化成了水中动物,唯剩小兄弟武洛撮原来也要学众兄变化,后经天神罗尼、哺能、朋勒劝说才未变化,成了彝族的始祖。到笃慕时代,共有七兄弟,三个来管天,四人来管地。后来管天的笃侪克、笃阿钟、笃阿额变成了其他民族的祖先,管地的笃赛查吃了不死药,永远不死,但也没有后代,其本人却飞天而去,另两个笃阿鸟和笃阿突也变成了其他民族的祖先,唯有笃慕成为彝族的共祖。笃慕生了六个儿子,六个儿子都管地,其后武、乍二长子向南方开拓地域,糯、恒二次子向北方开拓地域,布、默二幼子向金沙江东西两岸开拓地域。是书同时还记载了彝族先民曾经管辖的地域中共有十三座乌蒙山(雪山),即台根、则年、纪夺、图黑、卓根、卧交、奢尼、科农、普纪、操很、更尼、采姆、租普等雪山。

16.《讲唱伦理教育书》

14页。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桑青撰。彝族传统伦理教育书。彝族是一个重视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除了父母、长辈进行家庭教育外,每逢喜庆众人集聚,老人往往通过连说带唱的方式对年青一辈进行传统伦理教育。是书即是以讲唱方式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用书。内容包括《做人要洁身自好》《忘了父母恩情的忤逆子》《不孝公婆的恶媳》《愚顽子的作为》《无大小、无羞耻的愚蠢子》五部分。教育年青一辈做人要洁身自好,讲诚信、勤学劳动本领、尊老爱幼、团结互助……无情鞭挞好吃懒做、酗酒、无孝心、无同情心、虐待公婆、无教养、滥伐树木、虐待家畜、滥杀野物等行为,目的是教育年青一代成为正直、勇敢、勤劳、善良、诚信、有作为的人。

17.《养牛饲牛书》

12页。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朱生复抄。彝族养牛传统经验书。内容为水牛、黄牛、耕牛、公牛、母牛、小牛等饲养、放牧的方法以及经验总结。例如书中说:“黄牛一般可以活28年,母黄牛到4岁可以怀胎下崽,一年一胎,一直到18岁,此后就不能再下崽;看牛的牙齿,可以知道有几岁了;如果母牛长包牙,说明这头牛不会下崽;公牛到6岁时大牙掉,此时力最大,又好斗;爱护耕牛要像爱护自己家人一样,拉犁耕地时要喂精饲料,还要让它劳逸结合,千万不能累坏它……耕牛老了要好好饲养,让它老死,千万不要杀来吃,否则会受到神灵惩罚,因为它为你出了一辈子的大力;耕牛为你耕了几年地,如果不中意了,要进行调换而出卖它,它走之前要向它磕头,表示不忘它出的力。”总之,是书撰者很诚恳地总结了彝族养牛的经验。

18.《养马饲马书》

12页。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赛东撰。彝族饲养马匹的经验书。本书先述说了马的种类,如母马、叫马(公马)、小母马等;又按毛色分黑、红、紫、灰、黄、杂毛等;至于相马,主要看毛色、牙、舌、旋毛、四足,特别是根据旋毛的位置、形状,可以判断一匹马的脚力、寿命以及与主人关系等;母马换牙后五岁时产的马驹特别的乖,通人性;驮马一般半岁时就要给它配鞍,使它有一个习惯的过程;母马怀胎及产崽期不能喂有花的饲料,如果喂了带花的饲料,产下的马容易受惊坏事;公马一般要在一岁半以后开始训练驮物和供乘骑,使它慢慢养成听话、通人性的好脾气;马的病很多,俗话说人有三十六病症,马则有七十二病症,要精心喂养,不能随便让它们过多劳累,随时观察它们的各种动作体征。一个家庭饲养马匹,是很容易致富的。

19.《古代(人)是怎样生活过来的》(人类生存发展史)

叙说在古时,白雁孵人类,人是靠鹤养大的。(那时人)一样不懂,也不会说话,向雁学语言,(并且)是吸吮鹤奶而长大的。凡吃的东西,都生吃,还不会用火,后来老天爷给火种,才会用火烧食物吃。后来发现铁,打铁做成铁锅,舀水来煮,会煮熟食吃。前30代只会吃生的,会用火以后(觉得)煮熟的才好吃。其后在九天君(年更兹)时代,会吃熟食,祖妣吃生的时代,不会煮熟吃,(但)那时吃生的也不会生病,不过肉吃多了会生病,其原因是吃多了打饱嗝。(这说明吃得太饱)也会生病的道理,吃饱就行,吃不饱也不行,不能心厚;吃的东西要煮熟,吃生的会生病。至于粮食呢,不熟也可吃,生粮也可吃,肚子饿时,不会生病。说到粮食,以前也是生吃,后来会烧吃,其后才安锅庄,用上泥土锅,其后再用甑子蒸。说到吃的(方法),以前用手抓吃,后来才用勺舀,装饭用竹箩来装,用木碗盛饭,一碗装肠子,一碗装肝子,一碗一碗的,一样一碗的分开装,并且用勺子来舀吃的;再后来学汉人,菜蔬凑够一桌子,一样做一点,放在桌子上吃,再斟上酒,喝一口酒,吃一口菜,学会那样做。凡是那些(吃法),是向汉人学的;盐巴、货物从汉地来。说到食盐,其他民族探测到卤水,舀卤水煮盐;三处新盐井:智耿敖盐井、沙咪敖盐井、阿万偶盐井,此三处盐井。说到食品呢,用粮食做的,白米、小麦呢,中间装红糖,用香油煎,做粑粑。麦面可做五六样出来卖,卖一斤顶三斤(价),卖一升顶三升(价),所说的食品就是那些。一斤酒呢,用酒药,是树木、草等做的,之前是脑西颖教,用酒药泡水成酒,如此舀来喝,后来因为人的良心不好,为此不再共同饮酒。能干的煮酒卖,富上加富,穷上加穷。脑西颖仙人用黄酒药里泡的,被他放回去,不再泡了,水中没有酒,酒药十二棵:六棵长河谷,放猪女发现;六棵长高山,放羊男发现;多种多样多次做的,在房中精选,整整十二样,足足十三样,最好的碓来舂,用最好的磨来磨,装罐里三月,(甜味)发酵呢声声,阵阵发苦味,装在大缸里,置于大地上,天地见酒喜,田地见酒明,杉草见酒开,鹦鹉见酒能言,喜庆见酒吉,吉卦见酒美,这些是讲人类怎样生活过来的。

这本书是清雍正三年(1725年)抄写的,属禄劝皎西赫他卡阿保的书,是阿保抄写的。

20.《关于牲畜生育周期饲养的书》

叙说牛孕九个月领儿;马孕则满一年领儿;山羊孕满六月领儿;猪满五月领儿;鸡孵二十二天孵出儿;鸭需孵一月孵出儿;狗满四个月领儿;猫满三个月领儿;鼠一月一窝;人怀孕满九个月生:胎儿在母体里一月似秋水,二月像尖刀草叶,三月像小青蛙,四月像小蜥蜴,五月像山壁虎,六月具人形,七月转母体,八月母气合,九月出生母怀抱。这是说人及牲畜孕期。

说到牲畜:水牛辛劳耕作,种出粮食给人吃,到死呢,不能杀吃,要深挖坑将它埋好,而杀吃则毁了阴德,庄稼土里,水牛卖力耕作给人吃,养一条耕牛,要让吃饱。牛厩里干草要垫厚些,到十一月,水牛过年时要喂饱,用猪板油切成块喂,如此养呢,春天要喂饱,春天草喂饱呢,到夏天入夏栽秧时,耕牛心顺,有力。到九月进“土黄”节时要不断地喂盐,盐水不断地喝,到春天变化季节,耕牛不瘦,到夏季栽秧心不烦;如耕牛瘦弱呢,地也犁不动,田地荒芜,栽种迟了,庄稼会收不着。耕牛要养肥,要耕作好,得养好畜,秧田要勤锄;耕种不好时,劣耕配劣地,顶一头牛力,劣夫配劣妇呢,生活一阵苦,要及早把秧田耕好,好好地做准备,好好地节约,好好地守住,种好秧,贤妇夫帮手,人人如此做,一生得幸福。

(二)彝文古籍《彝族源流》中关于夷人工匠等世系的记载


够阿娄、葛阿德的部族,在男人作战、女人管事的时候,制矛、造弓箭、铸剑、造刀,样样都精通。在列米妥冲作战得胜,凯旋归来时,善于奏钟鼓乐,民众顺从并拥戴君王,如树叶拥护大树一样,尽心竭力追求美的善事。阿娄阿德,修天安星斗;阿千苏纳,铺地播种草木;苏纳拉嘎,善于培育珠宝;拉嘎觉诺,会打铜织绸;觉诺阿俄,专门从事雕俑塑偶;阿俄阿乌时代,素俑和白偶塑造了十二重,供奉了十三重。一代葛阿德,二代阿德克,在笃佐能甸为六祖制造长矛和利箭;够克和觉诺在赫宰甸体,为恒支系制造长矛和利箭;在觉诺谷邹阿价时,制造的铜披肩上装饰着金饰,头勒的种类也造出许多,银桶上雕着日的形象,金勺上刻画着月的影像,辔头上日光生辉。这些全都出自工匠之手。世间出现工匠之后,就渡过茫茫天际的大海,到了远方,陪着外族居住,在点苍大城,称为卓罗纪。

(三)彝文古籍中的彝文谱牒的特点

谱系又称为谱牒、家谱或族谱,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正确认识彝文谱系学的独特地位,可充分发挥彝文谱系在研究西南边疆档案史籍中的作用。

谱牒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因为彝文谱系是父子连名,也可以说是彝族的DNA。

水有源树有根,彝族是最重谱牒的民族,彝人大部分都有自己的谱牒,每隔三至五代或九代均要按传统在举行祭祖大典时,续修一次家谱。谱牒多用彝文书写,也有汉文编修的,修好后,存放在各家支老大家中,并要求宗支的男子人人能够背诵,熟记于心,因而也形成了口传谱牒。彝族谱牒有加强支系内部凝聚力,便于远方认亲和警示后人的功能(因行为不端的人不能入谱),也是本宗支历史渊源、迁徙路线和发展历程的第一手资料。

彝文谱系记录了部落首领名字及迁徙路线中的地名的重要载体,其中不乏君长谱系,也是研究彝族历史、彝语支民族历史、西南边疆档案的重要材料。

家谱、族谱、氏族谱是以同宗共祖的男性(有的也含女性)血缘集团,以特殊的形式记载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记载始祖(本家支开山祖先)及每代祖先(含祖妣)的名字,彝族家谱按载体分可分为:

1.口传家谱;2.书本(彝文或汉字记彝音)家谱;3.岩碑家谱(如禄劝凤氏彝文摩崖石刻);4.祠堂碑(如寻甸多素村安氏族谱碑);5.墓碑(如武定上百座彝文墓碑,多数记述了始祖名字、分支情况、迁徙路线等)。

彝族家谱的显著特点是以下几点。

1.父子连名,即父辈的名字的后1~2个字作为下一辈的名字的开头。彝人“改土归流”前没有姓,有的是皇帝赐姓(如武定凤氏和贵州安氏),有的是本支图腾的谐音(如山改沙)。

2.彝族家谱第二个特点是按内容性质分,可分为:

(1)“蔺号苏”即支系简谱,始祖属哪个“蔺”,即哪个君长系统的大宗支,中间简略的叙述点几个名祖及主要迁徙过程,最后点明是哪个家支(家族)的子孙。

(2)“景特苏”,“景”是根,“特”是点祖名,“苏”是书,即寻根书。

(3)“齐咱苏”,全部祖先按辈分一代一代的连接,“齐”意为代,“咱”是连接之意。

(4)“咪方苏”也叫迁徙书,记载祭祖分支迁徙时的祖名、尼以,又译为“能夷”,即祭祖时取圣水(福禄水)的地点,地形地貌特征,是祭祖分支迁徙地名和路线的标志。

3.彝族家族谱的普遍性、广泛性。一般的世系谱只有帝王将相、名门望族才有,而且代数最多几十代,而彝族家谱最早也是氏族、部落、君长谱,但若干次分支后,每个氏族后裔普通彝人都传承有族谱,或口传或书面(彝文或用汉文音译),君长谱民众化了。

4.彝族家谱对族外的隐秘性。一般每个家族分支后,谱系只能由老大保管,很少示人。特别是放在岩洞里的祖灵筒里的彝文家谱,只有本家族知道。

5.彝族家谱体现男女平等。××夫妇,××夫妇,有父系谱、母系谱,即××夫人是谁,她是哪里人,哪个的女儿,土官如丈夫去世早,孩子尚幼,母亲可以代执政,不必“垂帘听政”。

6.与汉族大姓谱比较而言,彝文家谱注重祖妣名字、代数、分支祭祖、迁徙而少有谱序,个别的受汉文化影响才有凡例、遗像、恩荣、族规家法、祠堂、传记、族产、契约、艺文、年代、图表等,但仍然不失其文物价值、资料价值、寻根问祖价值,它是“信史”,可作为正史的补充。

7.彝文谱牒所记的历史人物有的与汉文历史相印证,如元明清土司头人、君长等谱可补充汉文史科的不足,弥补西南夷上百个君长史略的空缺。

彝文谱牒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独特性,不是效仿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舶来品,彝族自古就很重视谱牒的记录,直到清初或清中叶改土归流后受冲击较大,有的失传、流失,有的断代而难接上。彝文谱系是彝族祖先崇拜的产物、彝族孝文化的见证。

(四)彝文古籍关于青铜冶炼的记载

过去被外界视为“蛮夷”所居、“瘴疠”之区、荒芜之地的云南,而今逐渐被世人重新认识,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矿藏资源十分丰富,矿种多、储量大、分布广,如易门铜矿、牟定铜矿、大姚铜矿,还有“锡都”个旧、“铜都”东川。目前世界已知的760种矿产中,云南已发现127种,其中铅锌储量居全国首位。有色金属铅、锌、铜、锡4种占全国有色金属总储量的98.8%)。云南也可被称为一个青铜文化的王国,数量多、质量高、内容丰富多彩,以表现形式生动活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著称。古滇文化,源远流长。

目前云南青铜器出土范围多数在古滇国开发较早的彝语支先民活动地区。

据考,安阳殷墟5号墓出土的商代武丁王妻“妇好墓”部分青铜器的铜料来自云南(据推测来源于朱提郡的堂郎,即现今的东川铜矿),证明在3200年前云南的铜矿资源就已经被运入中原了。

1.口碑古籍《铜鼓王》道明了铜鼓的创制者

铜鼓是古夷人波罗和罗里芬夫妇创制的(波罗是古夷人制铜刀降妖斩魔的英雄,他和其妻罗里芬制造了铜鼓),请看流传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一带的彝族口碑古籍《铜鼓王》“铸鼓”一章:


波罗游异境,梦中见鼓形。深深受启发,从此开窍门。

决心铸铜鼓,不怕铸不成。就从这时起,烧火来炼铜。

可是炼起来,难关千万重。时时遭磨难,天天受苦辛。

炼了上百次,次次不成功。铜水变废水,难得成鼓身。

起初在地上,挖成土坑坑。铜水倒下去,遍地黄生生。

土坑漏铜水,此法不可用。另外想法子,他又再思寻。

想来又想去,用木做模型。做好木模子,再把铜水淋。

铜水淋下去,模上火焰升。过了不多时,木模成灰烬。

铜水满地淌,还是搞不成。铜鼓铸不成,波罗不灰心。

烧火炼铜水,时时都不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操心。

彝家好汉子,腰直骨头硬。就像岩上松,能穿半天云。

又像空中鹞,高飞破雾行。埋头炼铜水,不怕火烟熏。

若苦宽额头,熬红大眼睛。吃睡无定时,肉也掉几斤。

脸上黑又瘦,壮体变了形。波罗的妻子,名叫罗里芬。

平时少言语,天资最聪明。波罗铸铜鼓,总是铸不成。

她虽看在眼,却是痛在心。偷偷打主意,暗暗动脑筋。

自动当助手,用泥做模型。先用黄泥巴,加水拌均匀。

揉搓成软泥,做成铜鼓形。等到晒干后,模子算做成。

再把铜水灌,冷却成鼓身。铜鼓铸成了,夫妻最高兴。

但是厚度大,敲起发哑音。样子不好看,声音不好听。

用来做铜锅,煮饭慢腾腾。烧火费柴草,看来不称心。

后来夫妻俩,几次再改进。模子空隙小,轻鼓才铸成。

虽然较粗糙,但也很好用。敲起咚咚响,四方听得清。

样子也好看,声音也动听。用来煮饭吃,米饭香喷喷。

烧火不费柴,只用一小捆。铜锅煮饭吃,是个大事情。

历史添新章,到处都传闻。彝家有铜鼓,用处多得很。

敲鼓发号令,煮饭省柴薪。结实又牢固,落地不毁损。

波罗铸铜鼓,他是发明人。这个好消息,传遍雪山境。

你用我也用,便利彝家人。铜鼓处处响,彝家多欢欣。

个个唱颂歌,歌颂铸锅人。人人颂波罗,还有罗里芬。

唱歌又跳舞,用力击鼓身。铜鼓咚咚响,百里都传音。

整个雪山地,都有铜鼓声。整个彝家寨,都有好歌声。

彝家有铜鼓,不忘波罗恩。为我转乾坤,上山能捉虎,

下海能擒龙。

历尽千般苦,才把鼓铸成。铜鼓当铜锅,铜锅当铜鼓。

一鼓能两用,喜煞彝家人。年年敲铜鼓,彝家庆升平。

铜锅煮饭吃,同度好光阴。彝家有铜鼓,不忘罗里芬。

虽是妇道人,手巧心又灵。为了铸铜鼓,大力助夫君。

贴心贴肝话,说给丈夫听,苦苦劝丈夫,要把鼓铸成。

自己出主意,亲手做模型。铜鼓铸成了,她也有大功。

好话说不完,颂歌唱不尽。波罗、罗里芬,恩情比海深。

男女和老幼,都感大恩情。誉称“铜鼓王”,波罗、罗里芬……

公鼓波罗铸,众人记得清。母鼓谁人铸?就是罗里芬。

两个“铜鼓王”,都是彝家人。同铸夫妻鼓,从此出大名……

金木水火土,分明是“五行”。又有三大圈,代表日月星。

三个圈圈旁,画着两个人。一男和一女,相爱又相亲。

男的是波罗,女是罗里芬。再看鼓身上,画着许多人。

有男又有女,老少一大群。个个手牵手,歌舞庆升平。

鼓上多图案,走兽与飞禽。代表我彝家,六畜多旺盛。

旁边画谷穗,象征粮丰登。样样有由来,件件有起因。

看我彝家人,勤劳又聪明。铜鼓当铜锅,传了几代人。

煮饭很方便,敲起又好听。节日敲铜鼓,彝寨闹腾腾。

鼓声添喜气……部落开战火,鼓声传号令。

铜鼓是号角,作战把鼓鸣。铜鼓最珍贵,一鼓值千金。

铜鼓价值高……


这首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彝族倮支系世代传唱的《铜鼓王》古典英雄史诗,直接说明了铜鼓的制造者、艰难的制作实验过程、制作方法、装饰图案、铜鼓的用途价值等等。

2.彝文古籍《滇彝正史》揭示了青铜文化的起源,记述了古代彝族先民进入铜器时代后,铸造祭祀铜器的情况


地依宇宙转,日绕大地行(彝族认为,天地万物产生于宇外妮纳,地球绕妮纳转动,日月又围绕地球运行)。天龙来推动(天龙指清浊二气合化后产生的精气,彝人认为这种精气推动了宇宙万物的周转变化),衍变青幽幽(天由青气上升变化而成,地由黑沉沉的雾块沉降),世物这样传(万物由衍变而来)。青柱高顶天(据传,天产生时有一棵阳性青柱顶着天,即一团青气形成的雾柱,今滇南彝人祭天时用石头代替顶天柱进行开祭,滇东北彝人祖灵筒里则用铜或铁柱代天柱),铸铜来做成,塌妮比尔山(古夷人第一次开采铜矿铸造铜鼓、锣、钹等器物的地方)。铜雁哪里铸(铸出雁鸟,祭祀季节神),海鸟栖侯突(侯突,塌妮比尔山边的一大湖泊)。龙鸟那里居(鹤类鸟),浑水消退时,清澈见水底。四季龙鸟飞,冶银那儿传,冶铜那儿始。有铜匠银师,铜饰做出了,罗人来使用(古夷人自称尼罗,上古音同,今指彝族)。取南方朔树(乔木类,古夷人用这种树叶清洗铜器银器),擦铜亮铮铮。自非来创始(指自屋、非审,自屋是古代彝族毕摩,非审是君王),铸祭天器物。先把铜锣铸(指铜鼓、铜锣等),打金器银器,让儿做装饰。铸鹤形金花,白鹤昂首鸣(古夷人妇女头饰),制金链银锁(小儿项链)。如春季太阳,紫光霍霍闪,制铜十五样。献天龙神祖,贡君王先祖,银器献祖先(指彝人送丧时取银含于死者口中的习俗)。鲜肉十二堆,祭妮颇铜师(铜最先由妮部族开采,银由俄部族开采)。献吾祖占魂,炼铜那儿传,铜器来祭天,铜器嵌鸟头,铜王做出了(指铸出的第一件铜器)。铜鸟更逼真,铜饰献自审(指自屋、非审,毕摩和君王)。把铜饰制作,徐玉波陆他(古人名)。父亡献银棚(彝俗,父亡由匠师制银棚献祭,亡母用金棚献祭)母逝立金棚(金,这里指铜,今用白黄二纸做成摇钱树代替)。杆柱绕白线(指用麻绕),铸金虎银豹,虎豹形如生,银链铸鹤雁。如同天上飞,打金链银锁,映日金光闪,银饰嵌衣服,似繁星闪烁,动物饰衣妆,华衣现物形,细细嵌上边,赛过苏西娥(传说中的美女),华衣银饰闪,银饰有规矩,银鹤似真物,铜虎映日光(圆形太阳铜镜背面嵌虎)……打铸金银地,西赛传开来,书上这样说,说到炼铜事,四方传来啊,塌木阿自澈(地名)。圣君非审他,贤臣柯西他,智师妮全他(古夷人的三位首领)。冶铜铸银时,制金虎银鹤,铸银雁展翅,哪里传了来,阿自澈地方。

此段说明了青铜器的根源、产地,使用者的身份,各种飞禽走兽的图案纹饰,用铜器的人(铸鹤、雁象征彝族君臣)。

3.彝文古籍《物始纪略》等书中对青铜冶炼、产地、用途的记载


金银根生在,霭都洛矿山,银矿亮晶晶,金矿亮闪闪,受日光照耀。阿娄匠的办法多,够阿娄师颖(够阿娄,古夷人名匠;师颖,聪明),到霭都洛矿山,拾得碎矿,炼制出银,炼制出金,制银如闪电,如闪电一般。炼金火焰红,熊熊红焰冒。制银保寿龄,寿树亮闪闪;炼金添寿龄,寿树明晃晃。仇河皮耐君(仇河和皮耐,古夷人中名君长),建九重银屋,造九重金屋(铜房),策举祖(天君),恒度府来住;彼余华德臣(古夷人名臣),造六重银屋,盖六重金屋,努娄则来住;始楚乍姆师(古夷人名毕摩),修三重银屋,建三重金屋,奢武图、洪哲舍来住。天下凡间,银树开繁花,金海浪翻腾,分布在彝地。有时舅来用,做婚聘财礼;有时甥来用,做金银首饰,就是这样的。后来有一天,鲁朵的金光,闪出一道来,天王不害怕,地王不惊慌。银发展后铁生,金发展后铜生,铜铁出现了,纪都遇矿(纪都彝语铜矿之意,疑为今东川铜矿),大岩样现出。匠人办法多,锻铜建房屋。


《物始纪略·工匠的根源》云:


话说手艺人,说来也久远。在那个时候,打石来做刀,用石刀砍物,剐兽皮做裙,羊皮做衣裳。那后来之时,他们常商议,越议技越高。工艺传人间,手艺渐渐多,工匠更多了。自己挖铜铁,打金又打银。打银白花花,打金黄锃锃,君臣重匠人,匠人担重任,八十八匠人,他们又炼银,他们又打银。六十六匠人,他们来炼金,他们来打金。金银冶炼后……


此段文字记述了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器时代的过程,依靠集体,群策群力,使制青铜工艺不断提高和发展。

《物始纪略·铸剑》载:


在那远古时……剑未产生时,至尊策举祖,派天匠安阿娄,地匠里阿德,要他们铸剑。天匠安阿娄,使用金和银,铸造九种剑,剑上铸日像,剑上铸月像。地匠里阿德,使用铜与锡,铸成八种剑。剑上铸鹤像,铸上杜鹃像。在麻列俄嘎(地名),抽出一柄剑,就好比闪电,树木排排倒,只见人头滚,从此以后,尼剑天威高,能剑地势大,什剑名鼎鼎,勺剑用的广。所有剑产生,就是这样的。(尼、能、什、勺均为古夷人部族名称。)


此段讲述剑的制造者、种类、纹饰、图案,剑的运用功能等。

《物始纪略·铜鼓由来》记载了制造铜鼓的工匠是够阿娄、葛阿德师傅:


够阿娄、葛阿德两人,闲着无事时,去到铜矿山,矿山拾铜块,拾九驮铜块,用来铸铜鼓,铸大鼓小鼓,大鼓铸日像,小鼓铸月像,大鼓铸鹰像,小鼓铸虎像。男人作战,女人管事,作战凯旋日,打铜鼓藤鼓,打马杀牛贺,擂鼓响如雷,击钟如闪电,人吼惊苍天。铜鼓的根源,人们这样说,就是这样的。


此段讲了铜鼓的制造人、制作经过、日月鹰虎饰品、铜鼓作用等。

《物始纪略》第三集还记载了阿娄工匠的谱系:“叙工匠的谱,够阿娄一代,娄阿德二代,阿德苏纳三代,苏纳拉嘎四代,嘎皤皤五代,皤皤葛六代,葛斯迤七代,斯迤阿武八代,阿武那九代,工匠往下传”……古夷人阿娄、阿德,又称阿勒、阿来,心灵手巧,什么都会做,一代传一代,有了接班人。

4.《裴妥梅妮》也有类似记载


铜匠格阿勒,银匠各阿德。把铜制成锁,锁住害人精,用银铸成链,拴住恶鬼神。银匠打银饰,铜匠炼铜时。昼夜不能停,四时无闲时。浓烟如雾腾,火舌似闪电,火星炙伤人。铜器铸出来,银饰打成功。君王和臣子,仙女和妃子,佩戴多美丽。匠师好手艺,古代的成客(古夷人君长),塑成了铜像。立在祖庙内,年年来祭奠。用银铸神仙,铸出突托神(黑云神),适时来供奉。炼铜的技术,向四方传扬。铜器到处有,银饰八主卖。匠人的功勋,世代无相忘……


《夜郎史传》中《夜郎工匠史》的记载更全面:


远古的时候,巧匠告阿娄,和着各阿迭,男的打仗时,妇管后勤日,他们造镖箭,设防御工事,他们是巧匠,说的是这样。亥俄弭妥作(古地名),在庆功之时,在祝寿之日,要铸钟和锣。钟有银树图,君说式样好,臣说声音好,这样发展了。有修理工匠,有翻新工匠。阿娄和阿迭,观天定星位……拉刮鸿诺呢(古夷人打铜织布的匠师),打铜织布匠。鸽诺阿卧呢,雕塑偶像师。阿卧乌妆,做雕塑之工,雕像十三尊,塑像十三尊。说来还不止,一世各阿迭,二世阿迭克。在杜作能底(古地名),给六祖打镖,给六祖造箭(彝族六世时代约在公元前5世纪),克安鸪诺匠(古夷人打镖造箭的匠师),在恒宰底替(古地名),给八宗打镖,给八宗造箭,说的是这样。在那时代里,鸽诺作尊一,作尊阿格二(古夷人开矿炼制铜的两位匠师)。开矿炼金铜,炼成多高兴,银照日影生,金映月光闪,说的是这样……告阿娄长子,一天清早起,他去了北方……可是北地,已住许多人。是谁来居住?工匠来居住。那些工匠们,居住着九寨,九寨人当中,能干的很多。这些工匠们,凡是能干的,都去捡碎银。碎石碎银呀,工匠们都捡。他们捡来后,就用火来炼。这些碎石呀,如像水样流,银水红彤彤,见阳光以后,变成白铮铮。炼成的银水,可制成长条。每条银子呀,日照金晃晃,月照亮晶晶。阿娄的长子,他和工匠们,一起来捡石,一起来炼银。阿娄长子呀,炼了不少银。说的是这样。阿娄长子呢,炼来银子后,把那些银子,带回了彝地。


古夷人的这些能工巧匠们,是一个群体,有组织、有首领、有工程技术人员、有明确的分工,有的造镖,有的铸钟和锣,有的造箭,有的塑像,有的拣矿石,有的冶炼,有的炼银,有的炼金(铜),然后带到彝区发展经济。直到南诏大理时(唐宋时期),曲靖地区马龙县仍住着能工巧匠的手艺人后裔,所以马龙县被称为东爨乌蛮三十七部之一的纳垢部(纳垢:意为手艺人)。

各地彝文古籍样本

(五)彝文古籍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法律篇·苏巨黎咪》表明彝族这一古老民族已有古代“国家”和法律的雏形。

既有卢夷、蜀、滇、夜郎、罗殿(又称罗甸)、罗施、南诏、自杞一类成建制,并号为“天子之国”形态的政权,又有若干“以什数”的“西南夷君长”形态的政权,也有唐宋时期“乌蛮三十七部”形态的政权这种格局。或称“革”,或称“谷”,或称“诏”“勾”“蔺”“尼”,不同规格、不同层次的政权形态的形成,都积极要求强化政权这部国家机器,为巩固“国家”这一形态安定和维持社会秩序,就必然产生和形成与之相适应、与之匹配的一系列对伦理道德的要求、规范和法律制度。它既带有传统性,又具有普遍意义,这是历史及其时代的需求。彝族社会历史运转到唐朝中叶这一时期,属于笃慕(或作笃米、祝明、仲牟由等)系统,即“六祖”后裔的“乌蛮”各部在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从大渡河、雅砻江、安宁河、金沙江流域到点苍山麓、洱海之滨,从哀牢山、红河流域到滇池周围,从南、北盘江流域到广大的乌蒙山区,建立了一个个部落政权。这些具备着各种形态的政权,要有规范成文的法律制度为它服务是必然的。《法律篇》即汇集了这方面的精粹。这部《法律篇》还反映了在古代彝族社会存在“礼法合流”与“教人于刑”的情况,还从法律探讨的角度,反映了彝族古代的安邦策略与等级观、价值观、人才观、审美观、伦理道德观等。从整理彝文古籍的角度上说,《法律篇》的面世,也是这一工作的新起点之一。

《估哲数·农事篇》反映了彝族古代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是进入国家形态的根本与基础,彝族中的农业族群,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农业古国里,使彝族成为最早进入农耕的民族之一,标志便是水稻和荞子的种植生产。《估哲数·农事篇》着重记述了农业与历法、农业与气候、农业与物候、农业技术及其生产工具、农业与生态、农业与水利、不同时期的农业、农业发展带动副业、农业生产与畜牧业、农业管理形态与模式等十个方面的内容,所反映的时间从哎哺、尼能、什勺、米靡、举偶到六祖及其后裔等各个时期,跨度至少在4000年以上。《估哲数·农事篇》等彝文文献的记载,得到了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贵州威宁中水考古发掘的印证。

作为古代文明标志的历法,主要源于农业生产实践的总结和创造,彝族的历法又从它的功能与功用角度印证了彝族的古代农业文明,后人用先人创造的历法有规律地规范和指导农业生产。作为《历法篇》的《土鲁窦吉》,记录了彝族十月太阳历和十二月阴阳历两种历法,并分析归纳了这两种历法的原理、规律与创制等,这也是彝文文献历法专篇的第一次整理翻译面世,其意义不言而喻。

《教育篇》则从礼仪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社会教育和以场所办学教育、师传教育为载体的各类教育的角度,反映彝族古代社会对教育的重视,教育类文献在彝文古籍中的地位等。

随着各个专篇的陆续整理翻译出版,《彝文文献经典系列》从文献学的角度所反映的彝族古代社会的历史、政治、经济、生产生活、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的相关价值必将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六)彝文古籍记载彝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彝文古籍记载了彝族和其他民族的关系,如同源共祖神话:传说一个葫芦里出来多个民族,夷变汉、汉变夷、夷变濮、濮变夷。据彝文谱系记载,武洛撮(相当于春秋末,公元前五六世纪之人),兄弟十二人分支,其他的变成不同的以动植物为图腾的民族(即应为彝语支各民族先民),只有武洛撮保持祭祖习俗,传下了彝族,可以这样说,彝语支民族有共同的源头或者说是有兄弟关系。

中华民族早期血脉来自于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族系,到秦汉之际形成中华民族的主体血脉。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族的代表,太昊伏羲是各族共同尊奉的先祖。即使在今天,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仍然保留着伏羲创世神话和祭伏羲的习俗。大约4000多年前的父系社会部落时期,彝族先民把远古天地形成到六祖分支,分为五个历史时代:第一,哎哺时代,即天地时代。第二,尼能时代。此时在蓝天下的大地上,生长出各种红绿颜色的生物,有了人类,同时也产生了各种灾害。第三,实勺时代。此时人类由穴居到建盖窝棚居住,但仍与猴类交往频繁。因受雁鹤的启示而能定居,种粮养畜,由此也就形成了君、臣、师、匠、民、奴的职能等级分工。第四,根英时代。此时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掌握了建筑、冶炼的技术,建立典章,兴起祭祀,订婚配,创字立论,大兴文化知识,达到了彝族历史上的极盛时期。第五,六祖时代(上六祖)。此前因族群内部的分裂导致部族逐渐衰落,连遭战祸兼并,最后只剩下武洛撮一支,接着又遭遇水灾,由四川避洪水到云南的洛尼山,以后繁衍为六祖分支(下六祖)。

从父系始祖希慕遮传至31世孙笃慕进入了父系社会,以父子连名方式,按血统关系记载谱牒,其间有三次大分支。第一次是希慕遮14世孙道孟尼,道孟尼有9个弟兄,8个兄长分别到各地开拓发展,因地域及语言差异而形成了各个彝语支民族。第二次分支是希慕遮29世孙武洛撮时代,武洛撮有12个弟兄,11个兄长渡河变成崇拜虎、猴、熊、蛇、蟒、鹰、马、树、蜂、鸡等为图腾的部族,12个兄弟即武啥、武色吐、武古寺、武德本、武濮所、武陀尼、鲁朵武、阿武吐、洛举、鄂莫、堵呗德、武洛撮,11个兄弟都变成彝语支其他民族或彝族各支系。云南六祖史中(译名不同的11个兄弟)世仲、涛仲、耄仲,变树木类;颖仲、勒仲、滴仲变虫类;多仲、由仲、成仲、探仲、鲁仲变兽类。这实际上是变成以动植物为图腾的氏族,后发展成不同民族。在《勒俄特依》中12个兄弟的称谓又有所不同,但都相似,只有武洛撮不变,传下彝族。彝族第三次大分支是“洪水”后的分支,笃慕的6个儿子,分为6个部,这就是有名的彝族六祖分支,即老大慕雅切(武部)、老二慕阿考(乍部)向南部开拓发展;老三慕雅热(糯部)、老四慕雅卧(恒部)向北方发展;老五慕阿克(布部)、老六慕阿齐(默部)沿金沙江南岸发展。其后“武乍”又分出若干氏族、亚氏族,“糯恒”分出若干氏族、亚氏族,直到现在发展到五百多个家支。“布、默”在滇东北、黔西北分化出数百个家支,分属若干个“勾”,“武乍”也分若干家支。下六祖共分出上千个家支。

(七)彝文古籍记录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天未产生、地未形成之前,万物也没有形成;五行生成之后,阴阳五行互相交合产生了黑空空、黑旷旷的景象;黑空空、黑旷旷两者又互相交合,产生了细微微、金晃晃的景象;细微微、金晃晃两者交合,产生朦朦胧胧的哎和哺,形成生成万物的哎。如此形成之后,由哎产生尼,哺产生能;哎产生斯,哺产生里;哎产生鲁,哺产生朵;哎产生迷,哺产生觉。此后,由哎哺生土,尼能生火,斯里生金,鲁朵生木,迷觉生水,五行的由来,金、木、水、火、土就是这样形成的。清、浊广大如海,五行是人的根本,给人以神志兴趣。五行变化后,分布到了中央。五行之中,金是人的筋骨,火是人的心、肚、肺,木是人的耳、目、脑,水是人的血和肾,土是人的肉。芸芸众生,若不是清、浊二气,延续不了生命;清、浊二气通神气,有气才能动,会动才有生命,有血有气,才产生出会说话的横眼人。好比天上的星星有八万八千八百六十四颗,人的毛发有八万八千八百六十四根;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天的度数是三百六十五度,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五节;哎有十二层,人的细肠有十二把;哺有二十四重,人的大肠有二十四把;鲁卦上产生人的胃;清气主人的心脏;浊气主人的生命;由水造成人的血,由血转化成气,气断血消失尽,无血之后人就死;人的根由就是这样。

(八)彝文古籍插画是西南边疆古代社会生活的“照片”和“录像”

彝文古籍有丰富的插画,它是彝族先民民间祭司毕摩因宗教活动的需要,以彝族历史文化为背景,以预测占卜人生命运福禄、择日等彝文经籍内容为题材,以彝经为载体,大部分用民间绘画艺术表现手法进行系统生动的图解、释意而再创作的绘画。目前见到的成套并已出版的有《彝族古代毕摩绘画》《彝族原始宗教绘画》,还有部分至今仍散存于民间的毕摩绘画,它有经书系列连环画式的插图,也有散见于经书的零星插图。各图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可独立成单幅画,不受任何形式的约束,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表现手法朴实生动、构思奇巧、简洁夸张,概括出一幅幅耐人寻味的图画,可以说是西南边疆古代社会生活的“照片”和“录像”。

1.具有鲜明的个性,是彝族古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由于过去彝族居住地多数在山区、半山区,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机会少,许多毕摩不识汉文,因而受其他民族的绘画、文化影响较少。所以彝族毕摩绘画多数是毕摩根据彝文经书内容,联系彝区生产生活习俗、祭祀礼仪,借题发挥,凭自己的想象绘画成相应的插图。这些绘画涉及彝族社会生活中的哲学思想、社会历史、伦理道德、天文、历法、文学艺术、风俗礼仪。有的反映传统人物、神灵、鬼神信仰、祖先神像、创世英雄、自然神像,有的表现彝人劳动生产、生活、祭祀习俗,有的描绘日月星辰、植物、家畜、飞禽走兽等方方面面,但都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同时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彝族等级社会生活的反映

在毕摩绘画中一般都以人为主,有君、臣、师、匠、百姓和奴隶的形象。君端坐于上堂,或骑马或坐轿巡视、狩猎,前呼后拥;臣端坐于案堂料理诉讼,案前有跪着的、受刑杖的案犯;师(毕摩)则立于祭场,一手持神铃,一手持彝经或神枝,面前插有神枝,或摆有祭品、祭牲,一派庄严肃穆景象,使我们仿佛听到阵阵神铃声伴着朗朗的诵经声;匠(工匠)打制铁农具或造刀具,做木活;百姓放牧、农耕或饮宴;奴隶则侍候主人于左右。此外,毕摩绘画也反映重大事件题材,如出征、打冤家、起房盖屋、膜拜神灵等。

3.彝区畜牧、农耕、商品贸易的再现

画面大多少不了耕作、犁田、插秧、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六畜兴旺的景象。在古代,牲畜象征或代表财富。在大多数签卦图辞中都有出门做生意顺不顺利,商品交换是否有利的词句。

4.关注家庭日常生活

如宴客、咂酒习俗,节庆习俗,也有反映彝人婚姻家庭生活的。

5.表现彝族原始宗教信仰

原始宗教的各种活动为毕摩绘画艺术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和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彝族毕摩绘画形象地展现了彝族原始宗教万物有灵、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各种场合,还有预测人生系列插图、测日子系列插图、敬祖宗的单幅土主画像、祖先画像、祭祀画、祭祀神枝图、八卦图等,也表现出彝族原始宗教向人为宗教过渡的倾向。

(九)关于彝文古籍与西南边疆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1.如何看待西南民族史研究

说到彝文古籍,史学家方国瑜先生在《彝族史稿》序言中说:“彝族,居住在祖国西南的川、滇、黔、桂诸省,人口共四百余万(20世纪50年代初数字),自古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成员之一。彝族与我国各民族一起,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的历史。在漫长的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统治下,彝族人民受尽欺凌压迫,长期贫困落后,尤其近一百多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族人民遭受到更加深重的压迫剥削。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革命胜利。彝族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得到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此彝族历史开辟了新纪元。”

方国瑜先生还说:“我们的祖先几十年来受尽凌辱,含冤莫白,希望历史工作者要把反动统治者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这也是我们最迫切的任务之一。”“要解决的,除了善于应用科学理论深刻分析已知的资料之外,还要充实材料,搜集尚未提出的文献及文物资料,还有大量的社会调查资料,其中语言文字(老彝文书)及生活习俗之类都是历史形态的,包含着丰富的历史资料。……还要留意邻近各地各族紧密联系着发展起来的关系,也要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由于经历漫长时期反动统治者的偏见,彝族横遭歧视,其历史是少且不确,就是可得到的各种资料,也还没有完全提出来,也还没有把问题研究好,有待于充实提高。”方国瑜:《彝族史稿·序》,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

方先生的真知灼见、严谨治学、言出必有据,可为后学楷模。但由于当时能看到的彝文资料很少,且是未公开出版的内部油印资料,又没有旁证,所以方先生还不敢大胆引用。

王文光先生在《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将古代对西南民族的研究归纳成五条:“1.在文献记载和史家的研究中,都从大民族主义统治者的角度,带有强烈的民族歧视和浓厚的政治色彩,缺乏客观性,表现出‘内华夏,外夷狄;贵华夏,贱四夷’的民族史观。2.注意族源的论述,经济文化反映不够,故一般性的叙述较多,缺乏深度。3.由于史家从大民族主义出发,从正统以治着眼,故文献中或以描写政治对抗为主,或以描写落后的“蛮夷”习俗为多,认识上有片面性。4.所有的研究还处于自发的、不自觉的阶段。5.虽然研究西南民族史的文献众多,但缺乏系统,加之民族融合现象普遍,故文献中难以看清西南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王文光:《民族史研究论稿》,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第164页。

过去除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御用文人有意污蔑之外,大部分史家是对少数民族不了解,连苗夷都分不清,混为一谈。另外负面的多,歪曲的多,譬如夷人不畏强暴,写成难治。记风俗中原始落后的东西,甚至是猎奇,譬如“尾濮”,说是长尾巴的一个族群,甚至说罗武人也有长尾巴的,他们坐在地上把尾巴折起来,或插入土中。这实际上是山地民族的一种服饰,他们穿着整张羊皮掛,背后就看见羊尾巴,远远一看好像是人长了尾巴一样。文人们凭想象的记录,缺乏科学的根据,人类确有尾椎骨,可早已退化了。也有个别有人类返祖现象,如“毛孩”脸上都长满毛,这是个别现象,不能作为一个族群来写。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直到民国时期,西南联大等有一部分学者将眼光转向边地去“探险”,开始探讨西南边疆,如陶云逵、杨成志、丁文江、林耀华、马学良等。深入了解、接触彝人后著书立说才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彝族的看法。

2.如何看待彝汉文典籍

中国历史或中国民族史,基本上都是用汉文写的,除了少数史官站在反动统治者的立场上有意歪曲历史之外,绝大部分史官是有良心、正直的,如司马迁等。无数史官文人为中华民族写下了浩如烟海的史书,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留存下来的少数民族史比较少,而南方民族史比北方民族史少,彝族史就更少。彝文古籍尽管也有许多不足,如缺年代、缺年号、缺作者,但有比没有好,可填补西南边疆史籍的不足。

至于彝文文献没有历史纪年的问题,“因为中国历史纪年传统年表以‘年号’为其收录标准,在历史上凡建有年号的政权,无论多么的短暂弱小,一律收录;凡未建年号的政权无论影响多大,一律不收;这样以传统年表以‘年号’作为标准收录,无形中就将很多民族政权的纪年摒除在年表之外”参见于宝林《中国纪年表研究》,《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早已向世界表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辉煌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少民族在我国边疆地区以及中原建立过规模或大或小,时间或长或短的政权,都是中国不可分的一部分。相当一部分民族政权在纪年上与汉族不同,他们或一直不采用年号纪年。‘年号纪年’虽在我国历史上占重要地位,但从年代学的角度而论,也仅仅是一种纪年方法而已(其他还有干支纪年法、王位纪年法、动物纪年法、公元纪年法等)。我们在编撰年表时必须要从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历史事实出发,既要看到立年号的政权,也要顾到不立年号的政权,这样才能全面。否则,作为中国历史纪年表将是不完整的,因为它不能反映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整体风貌。”参见于宝林《中国纪年表研究》,《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彝族地区基本上是西汉以后才被纳入中央王朝版图的,之前不知“汉孰与我大”,更不知中原的夏商周三代年号;汉代以后虽属中央王朝郡县,但隶属关系也是松散的;唐宋时期是相对独立的地方民族政权,也不用中央王朝年号;元明清实行土司制度,直接隶属中央王朝,碑刻等逐渐才开始用年号,清代的彝文墓碑及彝文经书抄写者才开始常用皇帝年号。彝文古籍一般都不署作者姓名,一部分有抄写者的名字,大多还是不留名,也想不到要扬名留传后世,只是尽毕摩记史义务,因之不能以抄写年代来说明经书形成的时代。彝文古籍是叠加式的,每代抄写者可能会联系当时的史事续写几句,如某属相年抄、抄者时年有几岁等属于“摩史”集体的记忆,就像考古的文化层,越积越厚,以最后的表层为下限,一般到清改土归流后。

除了有意歪曲以外,对于彝汉文典籍记载的某些失误是正常的,特别是古代没有先进的设备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能实地去考察,即使在当今社会,以现代化科学手段来考察都还会有失误,今后也很难避免,但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汪宁生先生在《云南彝族氏族谱牒译注·序》中说得好:“夫修谱之风原不限于内地,边裔民族亦重谱牒。彝族素有文字,其谱牒流传予世者尤多;自丁文江《爨文丛刻》以来,译为汉文者已不下十余种。而彝族谱牒每与创世神话英雄故事相混杂,史学家面对如此大量新颖史籍,欲加利用而踌躇。然攀附古帝名贤,侈陈祖先德业,乃古人之通病。王莽自云舜后,曹操托始黄帝,早为识者所笑。顾亭林言及氏族之书有云:凡溯及秦汉以上者,大抵不可尽信。(《日知录》氏族相传之讹条)。诚哉斯言!故利用谱牒以考史,端赖学者自有善于鉴别之眼力,取其可信者而舍其不可信者。谱牒如此,一切古书无不如此。若古书所述一处虚妄而断言处处虚妄,则无书可用,无史可考矣。”汪宁生:《云南彝族氏族谱牒译注·序》,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当代史学家蒙默在《试论彝族起源问题》中曾说:“过去在探索彝族族源时,除少数同志外,一般多局限在汉文献上,而对本民族的文献和民间传说都没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无可讳言,这些民族资料常常带有神话色彩,甚至矛盾抵牾,但若结合其他方面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是可以发掘出其合理的内核的。”马长寿先生也说:“彝族在西南各族中是最富有历史知识的民族之一。他们自己创造了彝文,其经典主要由巫师(毕摩)掌握。彝文经典虽然是为祭祀祖宗和鬼神服务的,但有许多经典或祭祀经典里的若干章节记载了历史的事实。”这些话都是很中肯的、实事求是的。我们要取其可信者而去其不可信者,还其历史本来的面目,发掘其合理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