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9种心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新手到专家的三境界:技、艺、道

所谓专家,就是对某一事物特别精通,或者有着格外与众不同理解的人。它与匠人的意思大抵相同,因为专家可以是理论界的精通者,也可以是任何一个行业的精英。而匠人,则是以制造业、手工业为主的领先精通人才。

想要成为专家或者匠人,都需要付出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艰苦。因为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工种,从新手到专家,从工人到工匠,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时间的考验和经验的积累。可以这样说,匠人的成长历程,实际上便是一生的技艺锤炼过程。它既包括耐心、恒心,也须具备职心、欢喜心。

因此,一个登山者,只有走过山脚,攀上山腰,最后才能到达山顶。而一个匠人,也只有经历了技皮、术骨、匠心三个阶段的锤炼,循序达到技、艺、道的境界,方能完成生命中一次真正的涅槃。

楼婧婧,是浙江东阳某木雕工厂的“老师傅”,从16岁入厂做学徒,到成长为一个小有名气的木雕艺人,她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

东阳是木雕之乡,雕刻艺术非常盛行,楼婧婧出生在这里,自幼耳濡目染,对木雕自然也有着一种别样的感情。

因为家庭原因,16岁初中毕业后,楼婧婧便进了本地的一家木雕工厂打工,最初,做木雕对她来说就是必须完成的工作,是赖以谋生的手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慢慢爱上了自己的工作,沉浸在木雕的世界中,难以自拔。

楼婧婧刚进厂的时候,跟的是齐师傅。齐师傅是个很严格的匠人,不苟言笑,却是一个好师傅。和楼婧婧一起入厂的许多女工,在入厂三个月之后,通常就都学会了粗浅的雕刻,初入门径,成了一名雕刻艺人。但在入厂的前三年,楼婧婧根本就没接触过雕刻。日常,齐师傅只让她做一件事——把木板凿薄凿均匀。

这项工作看上去很简单,但要做到位却很难,它考验的不仅是一个雕刻艺人的手劲,还有艺人对各种雕刻工具的使用。

换句话说,一个基础不够扎实的艺人,是永远都做不到把木板凿薄并保持均匀的。

刚开始的时候,楼婧婧对齐师傅是有怨言的,她认为师傅很吝啬,不愿意把手艺传给她,甚至有了换师傅的想法。但20年后,谈到齐师傅当年的教导,楼婧婧却分外感激。她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正是因为当年师傅帮我夯实了基础,掌握了最基本的‘技’,之后,我才能摸索出自己的‘艺’,并朝着‘道’的方向,不断前行。”

“学徒需要靠自己的天赋,有自己的创意才能有属于自己的未来。”

多年来,楼婧婧一直把师傅的这句话当作人生的座右铭。

“凿木板”凿了三年之后,楼婧婧终于开始接触雕刻。

在正式学习雕刻之前,齐向东师傅送给她一套雕刻工具,这套工具,陪伴了楼婧婧17年。

楼婧婧说:“这辈子,我的工具永远都只能也只会是这一套。”

雕刻工具对雕刻师来说,是最重要的伙伴,楼婧婧的“从一而终”,体现的不仅是匠人的专注,也是匠人的坚守。

跟师傅学了五年的雕刻之后,楼婧婧出师了,出师之后,她开始“自立门户”。

虽然因为工作环境的限制,她不能随心所欲地发挥,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楼婧婧还是竭尽全力在每一个制式的雕刻品中都融入自己的风格。

现在,楼婧婧的工作是给唐代人物刻像进行头发和衣饰的细节处理:先用铅笔画出衣领等细节的线条,然后用V脚刻刀刻画出沟槽,质地较软的椴木丝丝脱落,铅笔痕渐渐被刻纹取代。每个仕女的服饰细节处理都各有不同,在她的雕刀下,纹饰、花朵风格各异,衬托出各有千秋的女人味来。

二十年的锤炼,锤炼的不仅仅是技艺,还有她的心。

从当年的青涩、浮躁、懵懂、彷徨,到现在的沉静、安详、喜乐,楼婧婧的身上,匠人气息越来越浓,浓得已经化不开。

“我们从事这项工作就是要持之以恒地做一辈子,也要传承下去,不断地学习。”楼婧婧说。

虽然现在她在业界已经小有名气,但却始终保持着谦恭、自省的心态。她知道,自己离“道”的境界,还很远很远。

当然,专家并不等同于匠人。众所周知,所谓专家也不过是在“艺”的层面比别人走得更早,走得更深而已。而匠人则不同,它比别人走得早,走得深,但又始终不曾停下脚步,从开始一直到死去。

从新手到专家,是努力、坚持一阵子的获取。它只能是到达匠人之目标的一步。而剩下的时间,剩下的路途则是以一生的专注,一丝不苟地走一辈子。

每一个匠人,一生都会经历技、艺、道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三个迥然不同却联系紧密的阶段,需要匠人用心坚守,用生命谱就,用情怀奉养。它的卓绝,注定着只有一部分人成功,而还有更多的人永远跋涉在走向匠心精神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