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自然是好事,但是自作聪明就是另外一回事儿。那些高估了自己智商的人,总是接连不断地承受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痛苦。很多人都对自己的头脑非常有信心,可是这些人经常陷入困境陷阱还不自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哈佛教授巴罗告诉我们,一个人冷静理性地将一件事情算计得面面俱到,甚至详细地规划出后续的每一步甚至几十步时,最终他得到的结果可能会与自己预期的实际所得相去甚远。
巴罗教授在研究囚徒困境时,又引申出一个新的困境模式,叫旅行者困境。大意是两个旅行者在一个城市各自买了个花瓶,但是最后取行李的时候,他们发现花瓶碎成了渣渣。于是,两人向航空公司的行李托运部门提出了索赔申请。航空公司派人着手处理,负责人判定这花瓶的价格不到一百块钱,但是两个旅行者具体花了多少钱,他也不得而知。负责人为了防止旅行者狮子大开口,就对两人说:“你俩各自写一个100元以内的价格。”
负责人的想法是,如果两人写的价位一样,那说明花瓶确实是这个价钱,不存在漫天要价。反之,如果两人给出的价格不一,那就按照出低价者的价码赔偿,并且还对出低价者奖励5元钱,同时还要罚没写高价的旅客5元钱。
是不是很眼熟?有没有发现和之前两个犯人的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没错,一场心理博弈又开始了。
和囚徒困境一样,如果想要获得最大的赔偿,两个人都应该写100元,这样双方都可以拿到100元的赔偿。但是旅客甲突然发现,假如自己写了99元,对方写了100元,那么自己除了99元还能获得额外的5元,这样一算还赚了!只是他没想到,旅客乙也不蠢,旅客乙估摸着旅客甲没安好心,于是偷偷把自己的报价写成了98元。当然,旅客甲或许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会再次压低价格,把99改成97……于是,一场没完没了的价格博弈开始了。两个人都自以为聪明地觉得掌握了对方的心理,所以就这么重复地博弈了下去,他们都觉得自己理性地看穿了对方的下一步,直到最后两人都把价格改成了0元……
当然,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现实生活中自然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是,这个故事并不是为了嘲笑自作聪明的两个旅客,而是在向我们传达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当我们在考虑自身利益时,还是不要太过“精明”为好,这种精明并不代表高明,可能还会让事情朝相反的方向发展。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模型对理性行为假设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理性是对的,但不是唯一的。如果每个人在任何事情上都保持着绝对的理性,那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成本就会大大提高。因为每个人在说出一句话之前,都会重复甚至无休止地琢磨对方的意图。
所以,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要用辩证的方式来看待“理性”,每一局博弈需要我们进行很多观察与调整,揣摩对手心理的同时,也要先摸清自己的心理。否则,很多事会脱离我们自己预演的框架,最终相差了十万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