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人类行为的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可以被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科,包括对人的性格、信念、自我观念等方向的研究。说得更准确一些,就是将一个人的所有行为特征搜集起来作为一个群集。
一、理论介绍
人格的形成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根据因素的不同以及发展方向的不同,又分支出许多不同的分析理论。比如精神分析论、社会认知论、人本主义论、人格特征论、生物学论等。不同的分析理论采取不同的切入角度,来分析在同样条件下不同人的人格形成原因,以及他们应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
1.精神分析论:
在心理学界,精神分析论指的是精神分析和无意识心理分析的体系。它产生于精神障碍的实践治疗中,其理论具有详细的临床资料支撑,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研究人在无意识过程中的行为的心理学理论,所以也被称为“深层心理学”。
精神分析论最开始由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所以早期精神分析理论也被称为弗洛伊德主义。
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研究和治疗神经症的方法,二是对于人们心理过程的理解。他认为人的心理领域深不可测,其中充满着难以被人捕捉到的神奇意识。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他将意识分为三个层次,即无(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第一层是无意识系统,是人的一切本能反应的根源。第二层是前意识系统,也叫下意识,让人在保证本能选择的同时,也服从现实状况,在心理活动中起到检查监督的作用。第三层是意识系统,统治着整个精神世界,使之尽量与现实保持协调,是心理活动的最外层部分。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中,以这三个层次划分人格,并且按照人格结构,详细地用本我、自我、超我来进行解释。
后来,为了加以区别,该理论在弗洛伊德之后的发展被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或者新精神分析理论。
2.社会认知论:
社会认知论被用来解释社会学习的过程,是对人们的信念、记忆、期望、动机以及自我强化等认知因素的关注研究。
社会认知论最初是由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认为人的行为不仅会受到个人心理活动的影响,也会受到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即“相互决定论”。人们面对事物的反应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将知觉、思想与信念在心理层面组成各种形式,去影响我们的外在表现行为。所以,每个人的观察能力都会对其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3.人本主义论:
人本主义论最大的贡献,是指出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存在一致性,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必须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人本主义论与弗洛伊德主义不同,认为对神经症与精神病人的心理研究过于片面,正常人的心理活动才是最关键的问题。所以,该理论与其他心理学理论的最大区分,就在于它反对将人归类为近似动物的行为主义相关心理研究,认为人的内在本性并不能诠释人的行为。
小知识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代表作品有《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所以,人本主义学派对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与自我实现方面尤为关注,并且将如何达到自我实践的问题归类到人的潜能与本能中去。
小知识
卡尔·罗杰斯,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首创非指导性治疗,强调人具备自我调整以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罗杰斯在研究中提出了人格发展的“自我理论”观点,指出人类对“自我实现”有一种天生的趋向性。
4.人格特征论:
人格特征论的理论支持在于可以从人的行为中推断出他的感受、思考以及表现方式,且这种推断具有综合性与持久性。人的特质决定着他的个体行为特征,这种特征可以成为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人格的重要依据。而特质就是人们的品质和特性,这种特质并不是一定时期的,而是稳定和持久的,它让个体会习惯性地选择同一种方式来面对刺激反应。
所以,每个人根据不同的特质就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而人与人的差异,就在于不同特质的表现程度。
5.生物学论:
生物学论又被称为心理生物学,是一种利用生理学的方式来解答心理问题的学科,如用对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物化学反应、脑组织的功能区分等方式来解释人类行为。所以,生物学论从本质上解释,是研究人类的意识从何而来,以及行为的生物学原理等问题。
生物学派认为,人格的特质可以通过基因遗传来影响到子女。心理学家艾森克将人格分为了三大维度,即外向与内向、神经过敏症倾向以及精神症状倾向。
二、四大特征
三、两种常见的人格划分方式
1.“大五”模型
“大五”模型是当代人格心理学的新型特质理论,是将对人物的描写词汇分类挑出,然后进行比较和匹配,根据语义进行不同的筛选分组,并根据分组尝试进行自我或者对他人的描述,以最后得到的结果作为人格的基本因素。
不论是用哪种语言词汇,是自我还是他人的描述,最终结果都被锁定在了五个主要因素上,即外向、有活力、热情(Extraversion);愉快、利他、有感染力(Agreeableness);公正、拘谨、克制(Conscientiousness);神经质、消极情绪、神经过敏(Neuroticism);直率、创造性、思路开阔(Openness to experience)。“大五”系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以其首字母“OCEAN”为这五个因素的代表。
2.八种类型
荣格将人格划分为八种不同类型:
外向思考型:
外向思考型人格的人,对于知性生活十分偏爱,在生活中也会趋向于知性结论。会保持客观,不独断任性,处处以知性为规范准则来约束行动,能够分清事实和条件的区别,仔细思考之后才会下最终结论。他们会用相同的基准对待自己和他人,与人相处时,能够明显区分善恶、美丑等。
外向感情型
外向感情型以女性居多,生活中处处以感情为标准,以感情取向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价值观念也受到感情的左右。
外向感觉型
外向感觉型的人处事比较客观,对具体的事实有敏锐的捕捉,多数人为具有高尚情趣的唯美主义者。此类人以艺术家居多,总是致力于将感觉提升到至高至美的境界。
外向直觉型
外向直觉型的人能够洞察客观事物背后的可能性,他们并不会被客观事实牵绊住,总是能够预估后续发展。安定的生活环境会让他们觉得十分不舒服,所以会对无限可能有狂热的追求。
内向思考型
这类人与“外向思考型”人格相反,虽然都是追求理念,但是他们只会在内部建立一个符合自己理念的世界,然后再积极地实践出来。不管别人怎么看,他们都不会因为怕麻烦、危险、受伤等理由而选择放弃。
内向感情型
这种类型以女性居多,感情常常会受到主观因素的支配,即便她们的感情深度使别人难以捉摸清楚,甚至容易对他们产生误解,但是她们内心依旧坚持对于喜欢的人或者事物的标准。
内向感觉型
内向感觉型的人时常沉浸在自己的主观感受中,对客观世界会有一种距离感。他们看重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带来的效果和给自己带来的主观感觉。这类人以艺术家居多,带有很大的倾向性。
内向直觉型
内向直觉型人格的人以预言家或者艺术家居多,当他们的内在感觉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产生的心理活动完全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