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效用心理,靠近优秀的人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总是偏向于同优秀的人或者与自己有着相同价值观的人做朋友,因为人们都希望从对方身上得到一些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效用心理”。与优秀的人做朋友,可以做到以人为镜,通过对比,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之后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大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劣迹斑斑,人们通常都会与他保持一种比较疏远的关系;如果对方表现得非常优秀,人们则会选择向其靠近,因为他的优秀对人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所以在心理博弈的过程中,要学会适当地展示自己的优点,增强吸引力,扩大自己的人脉。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彼此都不认识的15个人住在一间房子里,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人的关系都不算亲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交际范围开始扩大,并形成了几个新的交际圈。等到心理学家询问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对方作为自己的朋友时,参加实验的人都会说:“我觉得对方人很好,跟他在一起我会觉得比较自在,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心理学家再次问道:“你觉得对方是个优秀的人吗?”大家无一例外承认自己新交的朋友是一个优秀的人。由此可见,向优秀者靠拢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
从世俗的角度看,选择优秀的人做自己的朋友会被别人非议,甚至会被当成一个“势利”的人。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但在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已经无法从对方身上学到东西或获得帮助,彼此间的友谊就会慢慢变淡。
《论语·季氏篇》中记载了孔子对朋友的看法:“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段话解释了什么样的朋友是优秀的朋友,是对自己有益的朋友,即正直的人、诚实的人、博闻强识的人,与这些人交往对自己是有益的。这句话虽是古人所言,但诚不欺我。与正直的人交朋友,可以帮助自己培养坚毅的秉性,让自己拥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定力;同诚实的人为伍,可以培养自己真诚的品格;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可以让自己的阅历慢慢变得丰富起来。
中国还有句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心理学的解释是:人性当中有趋近自己同伴的心态,和什么人在一起待得久了,或者心理上反复体验对某个人的崇敬之情的时候,就会努力让自己也拥有对方身上的一些习性和特点,两个人会慢慢变得相似。因此,我们要选择优秀的人做自己的朋友,而这些人的影响力,会让自己时刻处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当中,逐渐提升自己。
与优秀的人为伍,也可以说是要我们选择一个好的环境,来帮助我们自己不断完善。我们都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最初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经常有人上坟祭拜,时间一长孟子就学会了祭拜的事情,而且还玩起了办理丧事的游戏。母亲看到这种情况就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她带着孟子搬了家,这次搬到了集市旁边。集市上有人做买卖和杀猪,孟子又常去看人家做买卖和杀猪,孟母觉得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又搬了家。这次,他们举家迁移到了学堂旁边,孟子在这种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下,才开始专心地读书,最终成为一个大思想家。
这个故事并不是让我们挑剔自己的邻居,而是提醒我们要让自己处于一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中,汲取正能量,受到有益的影响,让自己不断进步,而不是停在原地,甚至开始后退。我们一定不能忽视所处环境的影响力,而朋友则是周围环境当中与自己接触最多、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我们要选择与优秀的人交往,不要误把损友当益友。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贵人相助,然后在贵人的帮助下取得自己梦寐以求的成功。其实贵人就是自己身边优秀的朋友,是那些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自己的人,能为自己指点迷津的人,能够让自己时刻保持进取心的人。但是,这些人并不会凭空出现,如果我们自己不够优秀,那又有多少人愿意和我们做朋友呢?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努力缩短与优秀朋友的距离,让优秀的人愿意和自己做朋友。当我们自己变得优秀时,别人就会自然地被我们吸引,从而建立丰富的人脉,促进彼此的成长和进步。
迪巴诺是纽约非常知名的一家面包公司,虽然它的面包订购一直都很红火,但是仍有一家非常知名的饭店对它不屑一顾。迪巴诺的经理对此非常不解,便通过正面和侧面多个渠道进行调查,甚至每个星期都去拜访这家饭店的经理,但是那家饭店仍然不为所动。直到有一天,他了解到饭店的经理是美国国会的议员,因为非常善于管理饭店,还担任了饭店协会的会长。于是,迪巴诺的经理就从饭店协会入手,表示自己的公司愿意与饭店协会开展合作,这样的说法果然引起了对方的兴趣,结果两人相谈甚欢,成功地签订了面包供应协议。后来别人问迪巴诺的经理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了一句话:“很简单,那就是让对方发现你对他是有用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人们只愿意跟那些优秀的、有价值的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