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出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见闻
七七事变后,冯玉祥将军被任命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那时我在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任中将参议,始终追随着他。关于这一段历史经过,就个人当时所见所闻,回忆如下:
一 坚持抗日,众望所归
冯玉祥将军早在一九三三年就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坚持抗日,多次向蒋介石提出个人的主张和建议。他曾公开地向朋友们说:“我在中央见到的即说,当局未必全听,亦未必不听,我为我的责任,不能不说。”七月下旬,北方军事正吃紧之时,冯关心宋哲元第二十九军的作战,曾致蒋一函云:“国家多难之时,凡想到的、见到的不敢不说。若有所隐,则对国为不忠,对友为不诚。兹本举尔所知之义,分陈于下:一、北平、保定等处防空器械应提前发给。二、平、津、保三处之军械弹药应早日发给,并特别补充。三、黄村至永定门之铁路再补一条,可避免丰台之扰乱。四、长辛店以南至大灰场到门头沟应速补修铁路一条。”其时,宋哲元、韩复榘向南京请饷、请械等事,多分电冯请予促成,冯均爱护关怀备至。
当时,京沪发生一个谣言,盛传在中央会议上,蒋介石不主战,冯玉祥坚决要抗战,争执不过,乃拔出手枪,愤欲自戕。对此,冯一再辟谣,但从中可以看到人民渴望抗日的心情和对冯寄予希望。的确,在人们的意愿和推测之中,莫不认为,指挥北方军事,统率西北军抗日,冯是一位最理想、最可能的将领。所以,每日到冯的陵园寓所访问者踵迹相接。有一天,杨伯峻来访,问北方战况。冯说:“北方谣传我已赴保定,此不过一般人之想象。”又有一次,邹鲁访冯说:“既然要抗,北方军队应由您指挥才好。”冯说:“北方军队复杂,总以蒋先生为宜。”邹说:“现在大家已下定决心了,非您莫属。”当时由冯主持北方军事的呼声实有水到渠成之势。但一九三七年八月上旬,南京政府忽命冯玉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出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这不能不说是南辕北辙的决定。
斯时,第三战区的辖区是京沪线周围。初期主要人事配备是:司令长官冯玉祥,参谋长鹿钟麟,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在京沪线;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张发奎,在沪杭线。
二 决献身于国难,几遭敌机袭击
八月九日以后,淞沪局势日益紧张。张治中电贺冯玉祥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并欢迎他早日履新。冯复电除表示钦佩之革命功业及学识外,有“此后共在一区,抗敌救国,互相策勉,尤愿一致在大元帅领导之下,牺牲小我,而谋民族复兴”等语。冯痛心国难,忧愤日深,决心不惜为国牺牲,写下遗嘱七条,留给家中。淞沪战起,冯于八月十五日由京率部分员兵进驻无锡。未几,据报白沟堡方面日舰及商轮百余艘企图登陆,仍欲演一·二八的故伎。冯立即通知各警戒区域有关部队,令其注意防范。又闻日军在淞沪地区向我军猛烈进攻,冯极愤慨,决定亲往视察。
十六日,冯带长官部少数幕僚及随从人员赴南翔前线,十时许到昆山即闻炮声隆隆,震动大地。冯精神奋发地向左右说:“我年来奔走抗日工作,今日始听到我民族的怒吼声,何等痛快!”旋有敌机来袭,飞行很低,冯与左右分避树下,敌机去后,复乘车前进。甫出街,又有敌机二架疾飞而来,在上空盘旋不已。冯与左右下车避在一所茅屋里,只听到机声轧轧,震动屋壁。冯态度自若地安慰左右说:“当战事初起,我即抱定牺牲决心。现虽处危险环境,心情转觉舒畅。”敌机在周围投弹十余枚而去。冯于硝烟弥漫中冒险前进,行不多远,敌机又至。冯与左右至一瓜田里暂避。敌机飞行甚低,机上的人和枪都清晰可辨,盘旋了几分钟后逸去,冯等始乘车前进。行不久,张治中、张发奎、杨虎等来迎接。冯与张等同到一个小村里叙谈。冯说:“诸君为国拼命,至堪嘉尚,我故亲冒矢石到前方来看看诸君。”张治中说:“副委员长公忠为国,我们素所钦佩,决竭诚听副委员长指挥。”张发奎亦在图上将部署情形报告,并说虹口汇山码头之敌大举反攻,我警察总队不支,第八十七师正增援中。当即决定将戴民权一师归张发奎指挥,钱塘河以北地区归张负责,以南地区归刘建绪负责。是日下午,冯始遄返苏州,刚进街,有六架敌机来袭,大肆轰炸。冯等一行避于树下,敌机久不去,似有所察。冯不顾一切,命左右驱车前进,敌机跟踪而来,低飞几擦树梢,势极危殆。冯在车中从容不迫地对左右说:“敌机如果投弹,自难幸免,我当高呼中华民国万岁的口号,虽以身殉,必留这壮丽的口号作为我民族祈求解放的最后呼声。”幸天色渐晚,敌机遂去。其时,各处汉奸活动频繁,冯的行动当然是一个显著的目标。这一天四次遇到敌机来袭,均极危险。后来冯很不安地对当地官员说:“我对不起苏州老百姓,敌人因我在这里,屡来轰炸。”
十七日,冯玉祥乘汽车往嘉兴视察,抵双桥站,张发奎来迎接。相见之下,张陈述两事:一是前方事权不统一,恐误大事,深为忧虑;二是所部缺乏炮兵,如敌登陆,非至近距离则无法射击。其实说到前方的事权问题,冯何尝不具同感,不过现在他以战区司令长官的身份替部属说话,谋求解决,那还是可以的。当时,冯答应张一定向蒋介石商量,分别予以调整和补充。后来,张的要求均得以如愿,曾向冯表示感谢。是日夜间,冯回到无锡,始知下午三时许曾有敌机四架来袭,炸弹皆落于距冯住处二华里之小山上,山下的长寿桥被炸坏。当我去察看时,有数百尾被炸死的鱼漂浮于水面上。
不久,冯得到南京电话,说蒋介石已派陈诚为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参加第三战区作战。冯在华藏寺召集随员说话,发表此项消息,并用好的言词对陈诚介绍了一番。
三 蒋介石亲临前线,冯玉祥为部属解难
二十五日午后,蒋介石忽然来电话,约冯于当夜九时在南翔会晤。冯于四时许乘汽车前往,过灵岩时大雨倾盆,仍冒雨前进。九时赶到南翔附近徐公桥,蒋介石携宋美龄、顾祝同、陈诚、钱大钧等已在先。移时,张治中及各师长亦陆续来到。当即举行会议,首由各师报告战况,接着张治中亦缕陈各方面情形。蒋在听取各人汇报之后,目光向场内打量了一下,加以讲评说:“综观近日之战况,我军伤亡奇重。战争固不能免于伤亡,然指挥失当,致增伤亡,牺牲殊无价值。我军缺点在于攻击实施之先,未能充分考虑,率尔从事,牺牲遂大。今后应悉心研究,当攻则攻,当避则避。其次是炮兵分割使用,不能发挥威力,此点宜急改正。”夜半散会,冯回无锡锦园。
二十六日上午,冯玉祥携带幕僚多人在锦园湖滨柳荫下欣赏大自然景色,其时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次长熊斌(冯的老幕僚)亦在座。冯兴趣盎然地和大家闲话。他说:“我们只要能抗日,不必军队一定要听我的指挥。我们只要能救国,不必一定自己处很高的地位。此间军队,我都不甚熟悉。若必处处听我指挥,必致败了大事。故蒋先生亲临指挥时,时而嘲骂,时而激动,无不如意。这是历史关系,绝非编组的形式所能制约的。所以我前见二张(张治中、张发奎)时,曾向他们说,你们有什么意见和困难,我可设法;我有什么意见就随时说给你们。必须这样处置,才算得体。现在我们的目的是怎样战胜敌人,怎样使国家转危为安,怎样使民众出诸水火。至于斤斤唯名义权位计者,应该引以为耻。”会后,有人说:“这两天先生(僚属称冯为先生)像有什么感触似的。”
是日傍晚,蒋介石由南京来电话请冯谈话。蒋说:“前方的将领都太年轻,勇敢有余,经验不足,望大哥多多指教,不要客气。”冯答:“绝不客气。曾记得日俄战争的时候,日本的大将乃木将所有的指挥计划的重要事务都委之于他的参谋长,自己却每天骑自行车和打猎。别人问他,你的任务是什么,怎么这样消闲?乃木说:“我的任务有二,一是骑自行车和打猎,二是等着死啊!”现在我们前方的各将领都是有血性、有良心、勇敢善战的革命青年。他们在前方拼命、流血,我在后头的任务也正和乃木大将相同,一是骑自行车和作几首歪诗,再一个就是等死罢了。”
蒋说:“大哥,无论如何,您不要客气,请尽量多加指导。”冯说:“当然的,我见到的就说,绝不客气,请您放心吧!”
冯虽以乃木大将的闲适生活自况,仍席不暇暖地出入前线各阵地。除给各指挥官一些指示外,并颁布破坏敌坦克车战法。一、在屋中布置炮位,俟坦克车过时,击其侧面。二、用麻袋包地雷,俟坦克车过时轰炸之。三、用长短铁轨埋插地下,作参差不齐状,使坦克车易于颠覆,甚至不能通过。四、用松香等易燃的药剂投掷车身,令其发火以燃之。此外,又拟订构筑工事的一些办法,决定战壕须有四丈宽、二丈深,每隔二十里筑一道,前后设置假阵地。本区第二、第三防线之构筑皆参照进行,并叫我到苏州协助构筑工事。适南京大本营的德国顾问富肯豪森来访冯,对一般军事部署设施多所建议。他的意思处处要标榜现代化以与日本较量。冯说:“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工业赶不上日本,因此战术等项应不同于敌人。如在喜峰口作战,第二十九军的大刀也能特别奏效。”富肯豪森又说,你亲自来前线,未免太危险了。冯说,我出入于前线,常以危险为娱乐。
的确,冯玉祥将军常不避艰险,奔走前沿。因此他了解情况,对战争中出现的问题能结合实际,提出可行的办法,加以解决。如给养方面,采用以煮饼为主,耐久适用;精神教育方面,颁发了《对日本作战特别办法》;作战方面,提出对日军阵地破坏办法,以及给各指挥官其他一些临时措施和指示,在当时都能行之有效,为各方所乐于接受。同时,前方将士激于民族义愤,莫不英勇作战,如张治中部攻击杨树浦,张发奎部肃清浦东敌人,均打得有声有色。再说到群众支持的热烈,亦属空前,各界爱国人士赴前线慰劳官兵者络绎不绝。
四 赤诚相见,痛陈利害
当时关心国家民族并对冯玉祥寄予厚望者颇不乏人。九月八日,郭沫若来访,赞冯为中国的兴登堡,并问冯有什么事需要他做。冯说:“先生有一支生花的笔就够了。”郭说:“我有两事为我的日课,其一为吃饭,其二为写文章。”冯说:“我也有两件事,你晓得吗?”郭说不知,冯说:“其一待日本人之杀我,其二即用我的秃笔作几首骂日本人的诗。”言毕相视而笑。
未几,徐谦、李济深、柏文蔚等来访,倾谈之下,他们以蒋介石对孙科尚抱成见,其他可知,因而对大局前途表示忧虑。据闻,徐等回京后,向蒋痛陈利害,认为国难当头,各方非精诚团结不足以救亡,应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议冯到北方主持军事。适马厂失守,北方局势剧烈变化,这就促成了冯玉祥由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调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的新命。九月十二日,冯玉祥由锦园回到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