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在历史的年轮中坚守光荣的使命
五十二载韶华飞度,五十二番四季交更。五十二年激荡岁月,华侨大学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步、停滞和发展,引领了华侨高等教育的创办、改革和勃兴。五十二年间围绕“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这一永恒的使命,一段段故事在闽南华园交替上演,一个个楷模在海西温陵奉献不息,一次次探索在清源山麓披荆斩棘。
有太多坚持的侨教故事停留在时光深处需要我们去寻味,有太多执着的侨教楷模淡泊于荣耀背后需要我们去探访,有太多宝贵的侨教规律隐匿于往事丛中需要我们去凝练。《华侨大学年鉴》的编纂给了我们一次机会,让我们可以漫步史海沙畔,用思绪将零落的往事谱成以侨而立的史诗,感受几番荡气回肠;用信仰将卸任的先贤铸成因侨而兴的山峰,体味些许巍峨浩然。
华侨大学五十二年的发展,历尽坎坷,饱经风霜。回首往事,我们无法忘记1960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廖承志先生怀着爱国、爱侨、爱教的赤子心铁肩担使命,白手创华园,在海西温陵植下了华侨高等教育这棵幼苗;我们无法忘记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华园遭遇劫难,华大人流落四方,奔走呼告,忘却了身心的疲累,忘却了个人的荣辱,唯一不能忘却的是对华侨高等教育的执着,对海内外侨胞和中华文化的担当;我们无法忘记改革开放之后华侨大学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的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办好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意见》(中共中央〔1983〕24号)的精神为华侨大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从此,海内同心,师生一德,放眼万年,不负朝夕,华大人夙兴夜寐,奋起直追,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当然,我们更无法忘记新时期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领导下,在海内外侨胞的支持下,学校努力完善学科设置,开展科学研究,创办厦门校区,引领华文教育,华侨大学成功升格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学术力量雄厚的综合性大学,向基础雄厚、特色鲜明、海内外著名的高水平大学昂首迈进。
廖公承志,董事会制度,两校区办学,侨捐工程,这些注定是华大年鉴中鲜明的历史坐标;“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一元主导、多元交融、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使命,“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这些注定是华大年鉴中响亮的时代宣言;“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华侨华人蓝皮书”“中华文化大乐园”“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华文教育论坛”“世界华语文教学研究生论坛”“中泰战略研讨会”“华大讲堂”“华大男篮”,这些注定是华大年鉴中耀眼的文化品牌。
抚览年鉴,品味沧桑,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侨教的史诗回荡,看到先辈的足迹绵延,更可以明了有一种使命因为塑造了华园的性格需要我们去坚持,因为牵系着侨胞的期待需要我们去传承,这就是“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
五十二年来,“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这一使命的内涵在华园一圈又一圈的历史年轮中日渐丰富。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历史的年轮中坚守这一光荣的使命。这就需要我们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钩沉往昔,汇事成诗,雕琢未来,泼墨作画,让使命在历史的传承中生生不息。
展望未来,高等教育改革惊涛拍岸,协同创新时代不期而至,内涵发展道路迅速展开,在如此汹涌澎湃的时代浪潮中继承历史不易,开创历史尤其不易。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守使命,历史会昭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的方法,年鉴会给予我们探索改革方向的路标。让我们以五十二年的历程为起点,以五十二年的厚重为动力,立足人才、制度、环境三大支撑体系建设,着眼于科学发展、长远发展、跨越发展,向着基础雄厚、特色鲜明、海内外著名的高水平大学继续迈进。
祝愿华侨大学长风万里,祝愿华大年鉴气象万千。
是为序。
华侨大学校长 博士生 导师 教授
贾益民
2013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