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研究意义
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中国政府正在尝试开辟一条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资源生态效益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生态强国之梦的重要内容,它对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 理论价值
1.揭示了与生态强国之梦的关系
生态强国之梦的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的生态发展观。马克思从抽象与现实两个层面,把社会发展、人的生存发展、自然界的意义三者联系在一起。这是资源生态效益的重要理论基础。资源生态效益丰富的内涵又构成了生态强国之梦的重要内容,主要源于资源生态效益具有环境驾驭力、资源决策力、资源执行力和资源创新力。资源生态效益实现的核心要素或者说核心范畴包括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小康社会的构建、节能减排、产品创新、低碳经济发展、绿色知识经济制度创新以及资源生态效益评价体系等,这些构成了生态强国之梦的生态基础、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也是实现“生态强国之梦”的动力源。
2.深化了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已经享受了工业文明给人类创造的丰厚物质财富,同时人们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工业发展给环境和生态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使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增强,水、土壤和大气的污染都是高碳产业发展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必须构建真正绿色的生态资源,实现真正的“深绿色”发展,坚持资源绿色共享,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态环境安全体系;注重资源禀赋、低碳技术、消费模式的核心要素;遵循生态规律,维护生态平衡,实现资源生态效益目标。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学界、政界和企业界,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3.强化了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解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个复合体系,包含社会、经济与环境三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和战略思维。人口、资源、环境诸要素之间存在普遍的共生关系,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基础上的一种低碳发展和生态发展,并坚持在生态规模上要足够,在社会分配上要公平,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培植上要效率“三核心”原则同时起作用,以相对满足当代人的经济要求、生态需求和环境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构成危害。其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维护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实现资源生态效益提升;维护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经济三个方面优化集成的目标。
4.拓展了人与环境、社会和谐相处的思维空间
我们不是自然界的统治者,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一等公民”,人类不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特殊主人,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只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协调的生物因素,或者组成部分。如果运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人类经济活动的边际成本在上升,而边际收益则在下降。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这种条件的优化和恶化取决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态度和理念,取决于民众的生态效益思维。如果对环境置之不理或者治理不当,那么就会带来环境恶化的结果,经济发展的潜力就是零,资源生态就是负效益。如果遵循生态规律,就会增强自然环境的功能,包括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地球对于污染的吸收和缓解能力以及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
二 实践意义
研究资源生态效益问题,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生态小康社会的建设。值得注意的是,加强生态强国建设,只有立足于资源生态效益的提升,结合时代发展的脉搏,才能具有应用的实践价值。因此,在生态和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资源约束日趋紧张的当前,资源生态效益观是一种全新的生态观,以此来指导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书的研究将有助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定生态发展战略,进行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寻求实现生态发展战略的途径,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