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的再造: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创新案例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资助体制的历史考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资助体制是我国政府资助模式的典型,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个案,把政府财政拨款方式资助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阶段的划分,本没有固定的说法。为讨论方便,笔者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资助体制可以分作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研资助方式,第二阶段是课题制管理为主导模式下的科研资助方式,第三阶段是“强院战略”下的科研资助方式。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研资助方式

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我国以计划经济体制为经济模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科学研究管理体制也是借鉴和采用苏联的模式,资助方式采取事业单位拨款制,科研任务来自政府计划。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设立研究机构,研究任务来源于国家计划,经费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科研管理主要以行政方式下达任务和组织实施。研究所的科研项目立项也主要是通过行政审批确立。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研经费资助特点是:资助经费是按部门、按地区、按单位、按人头分配。科研管理采用行政审批制。中国社会科学院于1977年成立,是政府资助设立的人文社会科学国家级研究机构,资助体制完全执行国家计划,科研任务由国家下达,学科设置方案由国家制定,管理上采取行政审批制。

二 课题制管理为主导模式下的科研资助方式

20世纪80~90年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经济体制、财政体制、科研体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科学研究资助体制和管理方式也随之不断发生着变革。我国科研资助体制走进了课题制时代。

《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给出的课题制的权威定义是:课题制是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确立科学研究课题,并以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位来进行课题的组织、管理和研究活动的一种科研管理模式。

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包括五种类型:

(1)国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资助,采取课题制方式资助;

(2)科研机构科研业务费资助,采取行政事业拨款方式资助;

(3)公益性行业科研经费,由国家专项财政资助;

(4)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费用,由国家专项财政资助;

(5)《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费用,采取课题制方式资助。

中国社会科学院进入课题制时代是从1999年开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下设30多个直属研究所(中心),以课题形式承担着大量科研任务。中国社会科学院根据国家拨付的年度科研专项业务经费,在院内组织课题立项工作。此外,每年还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以及其他资助机构获得一定数量的科研课题。至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资助体制和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课题制区别于计划任务制主要是引入市场机制,其实质是“合同制”,特别强调人、财、物三者的统一,是基于市场机制的管理模式的全面进步,而不仅仅是一种科研经费管理方式的改变。课题制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人力资源配置:由于课题制加大了课题负责人权限,课题负责人可以自主组织研究队伍,课题研究任务的分配也由课题负责人协调、设计和实施。明确了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课题组成员的责权利,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2)财力资源配置:打破了计划体制下的经费管理模式,资金使用上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如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采取课题经费两上两下的管理制度。经费审批部门、课题主持人、经费管理部门、审计部门构成了系统化管理体系。

(3)物力资源配置:课题制对物力资源进行了整合,采取资源共享的方式,充分利用研究机构的物力资源。

(4)评价体系:从课题的遴选、论证、评议、审批,到课题的评估(含优、良、合格、不合格)结项(不合格不得结项)、验收等,都采用与课题制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学术委员会为最高学术评价机构,取代了行政审批。

课题制在人力资源配置、财力资源配置、物力资源配置和评价体系重建几个重要环节形成了新的管理模式,一个按照市场机制建立起来的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逐渐形成。

三 “强院战略”下的科研资助方式

2009年3月18日召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度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强院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将重点进行课题制改革,完善科研资助体系,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开展学术名刊建设工程,全面推开聘用制,改进非实体研究中心管理等。

通过资源合理配置来改革课题制和科研资助体系。主要有两项新措施。

措施一,科研资源配置方面,增加对学者个人的资助。科研资助体系和资源配置从资助课题、学科、出版“三位一体”的科研资助体系,扩展为课题、学科、学者、出版的“四位一体”的科研资助体系。

措施二,实施成果“后期资助”,该措施是对课题制的完善和补充,目的在于加强研究所和课题承担人的责任意识。“后期资助”思想不仅针对课题,还可以探讨扩展到学科建设上。

2010年3月23日召开的院工作会议上王伟光副院长代表院党组做了题为《深入实施科研强院、人才强院、管理强院战略,进一步开创我院改革发展新局面》的报告,再次提出深入实施“强院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强院战略”包括科研强院、人才强院、管理强院三个内涵,其中科研强院包括科研资助体制的改革,主要是针对课题制的进一步完善采取措施。从课题资助到人的资助的转变,这需要对课题制实践进行总体评价和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1999年实施课题制管理,仅仅经历了10年的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具有阶段性特点,课题制本身也在探索前进。根据10年课题制实施情况,我们总结出六个特点,概括如下。

(1)课题类别多样化。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内部管理的课题类别繁多,既有院级课题,又有所级课题,院所两级又分出更细化的课题类别(见下文表5“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类别情况”)。由于年度课题逐年长期立项审批,课题总体数量累计增多。

(2)周期性和循环性。每一项课题都经历一定周期:申报—审批—立项—中期管理—鉴定—评估—验收—出版。课题管理呈周期性,新旧课题呈循环性。课题活动成为研究所中心工作,课题管理成为科研管理最主要的工作。

(3)大型课题、巨型课题、系列课题不断涌现。原本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型课题形式,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某些A类课题,课题组人数达数十人,会集全国相关专业的科研力量开展研究。

(4)中长期课题不断涌现。课题组人员由于研究相关性,越来越团队化,科研团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长期性,与学科发展高度一致。

(5)国际化发展方向。课题活动常常包括国际研讨会和国际考察等内容,有的课题组还从国际范围聘请客座教授参与研究。课题资助活动扩大了研究者的国际视野。

(6)课题管理信息化。科研管理越来越制度化、规范化。科研局和研究所建立了科研管理信息平台,主要针对课题管理和成果管理。科研管理逐步走上信息化轨道。

以上六个发展特点,也是“强院战略”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课题资助新特点。为下一步科研体制进一步完善,以及管理措施制度化做了必要准备。值得关注的是,课题制还在发挥它的管理作用,只是需要改进,从管理的角度说,有许多新的问题值得探索,比如:根据人文社会科学特点,对课题的后期资助形式给以充分考虑;对重大课题,实施目标管理;对课题资助逐步转为对人的资助;对多元化资助方式的再研究;等等。从“管理强院”的战略视角来看,对于课题制管理模式而言,笔者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管理已进入“后课题制时代”。

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资助方式特点

我们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助体制、课题制为主导的资助体制和“强院战略”下的资助体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以政府为主要资助方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资助方式上越来越灵活,越来越“以人为本”,管理思路十分清晰,简要归纳如下(见表4)。

表4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资助方式特点

注:本表格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文献归纳整理。

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资助体制与内部管理机制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内部管理机制特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资助体制和内部管理机制密不可分。内部管理机制是资助体制得以实现的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研究机构的管理有着较为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特点如下。

(1)在领导体制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

(2)在业务管理上,科研管理采取课题制形式实施院所两级管理。课题负责人对课题享有自主权,经费自主核算,人员自由组合。

(3)在人事管理上,所长由上级主管机构任免,研究人员实行职务聘任制,专业技术职称仍然采取严格的评审制。

(4)在经费管理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经费以课题方式下达。由课题所在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接受审计部门监督。对于课题所需的基本建设费用和大型设备费用,进行专款管理。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室与课题制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室与课题制的关系是值得思考的管理问题。研究室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时候,根据学科建立起来的。在计划经济时代,研究室作为一级行政组织,负责管理研究所所属以室为单位的科研活动。根据层级管理的体制,研究室主任有一定的行政审批权限。在课题制模式下,课题组成为科研活动的主要形式,课题负责人对课题组的活动享有责、权、利。而研究室主任对课题的领导力相对减弱,甚至失效。有的研究室主任抱怨说,现在的研究室主任的工作角色基本就是工会小组长。因此如何加强研究室建设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组织建设和内部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课题。但是,研究室的设置和管理不能脱离开学科建设。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内部管理机制建设的方向

课题制是按照市场机制建立起来的科研管理机制,继续沿着市场化方向改革管理模式和资助体制是科研管理改革的方向。

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体制的研究,落脚点是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于课题制管理规律的研究,将直接指导科研管理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发挥内部管理机制作用,逐步完善课题制资助形式,同时也要逐步改进内部管理机制本身存在的缺陷,使之更为有效地实施科研管理,最终实现“管理强院”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