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企业能力理论
一 企业能力理论溯源
一般认为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直接源于20世纪50年代Penrose和Selznick等学者们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Penrose在其著作《企业成长论》(1959)中以企业内在成长论来分析企业,她认为企业固有的、能够逐渐拓展其生产机会的知识积累倾向特别值得重视。Penrose认为企业管理就是一个连续产生新的非标准化操作规程和非程序性决策,并不断把它们转化为标准化操作规程和程序性决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成败依赖于企业内部的能力资源。可以说,Penrose的研究为后来的企业资源基础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Philip Selznick(1957)的研究中,他认为,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他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质就是组织的能力或特殊能力。也有人认为George Richardson(1972)是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Richardson在《产业组织》一书中,使用“能力”的概念来描述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他认为,产业的各种活动需要由具备适当能力的组织来开展。
在企业能力研究中,企业资源基础论也称为资源依赖学派。企业资源基础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企业是各种资源的特殊集合体,每一种资源都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的用途,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对稀缺的、有价值资源的拥有。当企业资源具有价值性和稀缺性,且难以模仿和难以替代时,便形成了持续竞争优势,这些竞争优势会由于要素市场不完全和资源有限流动而具有持久性。Wernerfelt在《企业资源基础论》(1984)一文中首次应用“资源”的概念来概括个体企业所具有的实力和弱点,该文后来成为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经典文献。企业资源基础论从企业资源的角度出发,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然而,资源基础理论无法回答“企业是由各种不同的资源组成,但如果没有人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静态的资源能单独形成实际的生产力吗?”这一问题。
20世纪80年代后期,部分学者在资源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开展了以能力为基础的理论研究,产生了企业能力理论。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在本质上是一个能力体系,主张从企业的能力和资源出发,探寻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被看成是单个企业拥有的能够比竞争者更加卓有成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企业成长是和使企业可能拓展生产领域的知识和能力积累密切相关的。相对于企业外部条件,企业的内部能力对于企业占据市场的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企业内部能力的积累、保持和运用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
由Prahalad和Hamel提出的企业核心能力以及Teece、Pisano和Shuen提出的动态能力在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二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Prahalad和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Prahalad和Hamel认为企业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的学识。核心能力具有三个主要特征:①价值性,核心能力应对客户所长期看重的价值,即客户的核心利益有关键性的贡献;②独特性,指核心能力应有明显的特色,并且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替代;③延展性,核心能力应有延伸到更广泛市场领域的扩展空间。
Prahalad和Hamel的观点激发了众多学者不断丰富和发展核心能力这一重要概念。但也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内部对价值创造贡献最大的关键能力或特殊资源,如Honda的发动机设计、Sony的微型化技术、Philip的可视媒体技术、Canon在光学成像和微处理器控制方面的技能等;另一种观点认为核心能力是一种整合能力,是能为企业带来持久竞争优势的能力组合。当然在实际中,多数学者认为后一种观点更接近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主旨。Teece、Pisano和Shuen将核心能力定义为提供企业在特定经营中的竞争能力和优势基础的一组相异的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规则。Leonard Bartond(1992)认为核心能力是一个系统,是辨识与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集合,其内容蕴藏于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技术系统、管理指导系统和价值与规范四个维度之中。Hamel认为,核心能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组织的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一流水平的能力。Coombs(1996)等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各种能力的组合,Durand等人(1997)提出核心能力是企业内各种资产与技能的协调配置。核心能力以价值观、能力、知识、制度、专长、诀窍或资源等形式,存在于组织成员、资产、设备、环境等不同的载体之中。卓越的知识、技能及技术系统构成核心能力的本质以及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
三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人们在努力探索和阐释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的研究和实践中发现,即使企业具备了不易被模仿的异质性资源和能力,但由于环境的动态变化,企业的核心能力也不能长期维持,甚至核心能力所体现的“核心刚性”会激化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产生负面影响。在技术飞速进步和消费者偏好多变的超竞争环境中,竞争优势的来源正以逐渐加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或被侵蚀掉。仅仅满足于单纯依靠已有的竞争优势来源的企业,很快会被更富创新性的竞争对手所取代。因此学者们认为,在超竞争的环境中,用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的观点来构建企业竞争战略的思想是颇有益处的。
在此背景下,Teece、Pisano和Shuen等人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动态能力理论一方面秉承了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的思想,认为企业只有通过其动态能力的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吸收了核心能力理论的许多观点,如企业的动态能力同核心能力一样也具有价值性和独特性。但动态能力从本质上分析,与企业核心能力存在着区别。Teece等人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建立以及重构企业内外部能力以便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其中,“动态”是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能力”强调的是整合和配置内部和外部资源以使企业适应环境变化需要的能力。Teece等人在1997年提出了著名的动态能力框架。他们认为,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框架中包含三个关键性要素,即组织和管理流程、企业专属资产地位和发展路径。组织和管理流程在企业运行中具有内外部协调或整合、学习和重构以及转变三方面的作用。企业的竞争地位不仅取决于组织和管理流程,还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特定”的资源,即企业专属资产地位,如技术资产、财务资产、声誉资产、结构性资产、市场资产等。企业动态能力的发展路径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即企业的出路是其目前位置和将来路径的函数。动态能力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企业的动态能力能够使其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动态能力是企业组织长期形成的学习、适应、变化、变革的能力,包括组织惯例、技能和互补资产。由于其中包含了特定企业的大量隐性知识,所以动态能力是难以被复制和被模仿的。动态能力理论强调,如果企业仅仅具有有限的动态能力,那么不能够培养竞争优势并使竞争优势的来源适应时间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企业的竞争优势将逐渐消失,最终可能会失去其生存的基础。而具备很强动态能力的企业能使其资源和能力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积累和增强,并能够有效捕捉市场上新的机会来创造竞争优势的新源泉。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不仅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更加关注企业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适应性以及能力的自我更新和发展。动态能力理论还强调建立从外部途径吸纳知识的特殊能力。吸收新知识不仅涉及新的资源与能力,也可能涉及新的市场机会,其在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和能力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相对于强调企业能力内部化积累的标准能力论,动态能力论则强调通过其开放性而获得灵活性,从而降低了能力中的刚性。在高度变化的超竞争环境中,动态能力的本质就是促进企业能力持续地开发、培育、运用、维护和更替,即通过不断的创新而获得一连串短暂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整体上保持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动态能力对于处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以往研究动态能力的相关文献已经显示了企业可以从动态能力中获益。动态能力的构建要具有适度性,过度的动态会使得企业处于高度不稳定的组织环境中,而导致发展受阻。此外,动态能力的培养和运用都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因此,从经济成本方面权衡建立动态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四 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评述
源于企业战略研究的企业能力理论,将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在使用资源的效率方面的差异归因于企业能力的差异。企业能力理论突破了传统研究中只用外部产业环境来探讨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以及企业间绩效差异的视角,转而关注企业内生能力。该理论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揭示了产生竞争优势的深层次因素,对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本质提供了更好的解释。尽管企业能力理论将关于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其局限性也日益显现。第一,对企业能力的内涵界定难以表述清楚,至今尚无统一的核心能力以及动态能力的概念。例如Di Stefano等(2010)的文献计量研究表明,在40篇有影响力的关于动态能力的文章中,就有13种动态能力的定义,而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为Teece等(1997)、Zollo和Winter(2002)及Eisenhard和Martin等(2000)的三个定义。企业能力理论是建立在能力的概念之上,但在对企业能力进行界定时一直使用模糊的描述方法。学者们从不同研究视角对“核心能力”以及“动态能力”进行表述,形式大不相同,对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第二,尚未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企业能力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依附于企业组织、技术、知识、文化以及管理等各个层面。然而现在的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展开,相关的研究也是相互交叉、从不同角度的描述。第三,缺乏可靠的定量化工具进行实证研究。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对核心能力与动态能力的研究较多关注的是内涵概念、理论基础、结构、维度划分及形成演化等理论性研究。当前关于动态能力识别与测量的研究还是非常之少。如何测量核心能力与动态能力,不同学者采用了各不相同的研究方法与指标,缺乏有效的实证分析加以验证。第四,忽视了对企业能力存在基础、形成机制以及作用路径的分析。这也将是以后学者探讨企业能力理论的焦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