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已经形成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高技术的载体,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所有发达国家都将发展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上,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其整体水平决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影响着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增强企业创业能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以及提升企业绩效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彼得·德鲁克(2009)指出,知识是关键的经济资源,而且是竞争优势的主导性来源。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就是人们通过劳动将知识与物质资源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对产品生产的贡献度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几乎全部由知识凝结成的知识产品。在这一全新的以知识为资源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系统中,传统企业依靠规模数量增长的外延式成长方式已受到了挑战。企业财富的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等无形智力资源的作用,开发与利用有形物质资源,因此区域竞争的焦点也从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移,高技术产业正在逐步成为社会产业结构中的骨干和先导。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的不断加速,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得到了快速增长,成为拉动GDP增长的有力因素。以知识为基础的高技术企业,其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地增长,尤其计算机、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成长。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已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形态下的重要标志之一。2010年我国共有高技术企业28189家(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201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74708.9亿元,实现利税6753.1亿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已达到9.2万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占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9.4%。作为高技术产业的微观载体,高技术企业具有高知识、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面对内外部环境中技术、市场、管理等各方面新知识爆炸式增长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高技术企业面临着发展环境变化的严峻挑战。基于知识的竞争已成为高技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时面临的主要挑战。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及其获取、创造和整合知识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能力,即将企业的知识资源转化为应对环境风险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
任何组织都生存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包括企业及其赖以生存的商业生态系统。在知识经济、全球经济和网络经济的推动下,企业的经营环境正从原来相对稳定的静态环境向日益复杂多变的不确定环境转变。相对于稳定的环境,不确定性环境以高度的动态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为特征。从企业自身看,产品种类增多且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管理层级和职能部门的设置更加灵活,企业决策所需的信息量日益增加且更加复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边界日趋模糊。从企业外部看,技术变革加速,顾客偏好多样化,宏观和行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以及竞争对手的反应都存在不确定性。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企业生存息息相关的关键环境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过去需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变化,现在只要很短时间就完成了,而且变化通常是以人们意料不到的方式发生。企业经营环境的转变,不仅使得企业面临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相应也会扩大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规模。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一种新的超强竞争的观念和态势开始形成。超强竞争环境是一种优势迅速崛起并迅速消失的环境,不确定性导致每次企业间的竞争互动都会改变竞争的本质,企业维持其长期的竞争优势日益困难,管理难度不断增大。在如此不确定的环境条件下,企业的任何经济行为都会涉及风险问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愿望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抵御风险的能力成为动态环境下衡量企业中长期价值的最主要因素。
三 我国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
当今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顾客消费偏好的改变,使得企业生存的商业生态系统更加动荡复杂;另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竞争战略的调整日益频繁。这些都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加,风险因素是潜在的危机,一旦条件适合,风险因素便会被触发造成显性的危害。因此,无论是企业战略的制定还是能力的塑造,一旦脱离动态不确定环境的大前提,忽视风险,都会面临巨大挑战。企业都希望能够拥有持续竞争优势,但事实上很少有企业能实现长盛不衰、永续发展的愿望。美国学者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一书中所推崇的全球著名的保持长久旺盛生命力的公司,过半数在十年后走向了衰落。那些曾经卓越非凡的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败倒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的陷阱里。
我国大多数企业应对风险的行为还处于一种不自觉的被动状态,面对日益复杂的动态环境,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尤显不足。国资委以在A股市场上市的190家中央企业为样本,通过企业公开报表收集数据,数据跨度为2006~2009年第三季度,2010年发布的有关金融危机对中央企业的影响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央企业利润整体显著地受金融危机影响,有色、化工、建材、钢铁、包装、运输物流、计算机、电子信息、发电、纺织服装10个行业中50%以上的企业都曾出现过亏损。受危机影响较少的行业也主要是得益于我国居民的高储蓄率导致的市场消费惯性和政府的4万亿元财政刺激计划等一系列拉动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由于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有些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行业,如纺织服装、化工和有色金属行,紧随着世界经济的颓势,企业经营惨淡,有的甚至陷入绝境。深圳证券交易所2009年6月公布的《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影响分析》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该研究通过对273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企业的资产质量、现金流、赢利能力、杠杆比例等各项指标均大幅下滑,其中净利润增速从2007年的38.15%大幅下滑至2008年的6.36%。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是我国中小企业中较优质的企业群体,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尚且不足,其他中小企业的情况更不容乐观。据工信部的统计,从金融危机发生至2008年底,金融危机导致歇业、停产或者倒闭的中小企业已占7.5%。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基于对640个样本企业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企业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低已成为中小企业内部管理面临的十大难题之一。
特别令人遗憾的是,我国高技术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并未有良好表现。由于危机的影响,我国高技术企业各项指标全面下滑,以电子信息行业为例,2009年,绝大多数企业出现了亏损。究其原因,我国高技术产业尚未真正以“高技术”“新技术”的知识型产品作为竞争优势的来源。虽然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但大而不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加工装配的比重大,生产效率提升缓慢,产业规模的扩大基本依赖于制造和装配环节的增长。很大一部分高技术企业的主要发展动力仍然来源于国家扶持政策,还是依靠利微、量大、模仿的产品赢得市场,对核心技术掌握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差。在多个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尚有不小差距,企业面临内外部冲击时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对于高技术企业来说,面临更高水平的技术与市场风险,基于知识的技术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当今环境的复杂性加快了企业技术优势的溢出速度,因此企业如何在动态不确定环境下抵御风险、延续竞争优势的问题更加突出。
四 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
30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随着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不断增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在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的基础上,强调我国的经济在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同时,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国家层面的抵御风险能力离不开企业在微观层面的支撑,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国家抵御风险能力的主要来源和重要组成,企业抗风险能力的提升对国家抗风险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赢利能力和可持续成长潜力,而且更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