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数字时代的数字不是0, 1,更不是数学;数字是语言,是机器与机器的交流语言,是机器与人类的交互密码。数字化意味着机器具有能够与人类进行交互的能力,构筑了“人脑+电脑”的新型智慧体系,并且,电脑的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正在成为人类智慧的延伸,计算深度和记忆广度正在弥补人类智慧的不足。数字生产根本上是智慧生产,信息科技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文化科技。数字时代标志着人类新的智慧体系对传统生产生活的全面变革,标志着文化科技登场对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
网络通信以从未有过的快捷方式改变了人类交流交往的方式;网络购物以崭新的购买方式,改变了人类的商业模式;无人工厂以高度智能自组织方式,改变了工业生产模式;网络空间联通了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社交和生活方式;计算机以高速计算和高容量记忆协同人类思维,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数字化高新技术正在成为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构筑了真正意义上的新文化、广义概念上的“数字文化”。数字鸿沟也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鸿沟。
科技不仅改变了生产生活,也在改变文化。电脑作为具有记忆、计算、思维能力的智慧产品,不仅读懂了人类语言,也开始介入人类的情感体系,并且创造了人类情感交流的新媒体。网络媒体构建的社交网络,构筑了人与人精神世界相通的新兴数字文化;现实世界日益数字化的物联网,构筑了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相通的第三空间。数字时代,人类正在创造人类智慧原本不能感知的新方式,也在创造人类精神世界原本没有的新世界。数字文化以创造智慧的方式正在改变人类的致思模式、情感模式,推动人类精神世界的根本性变革,并正在创造人类从未体验过的精神享受。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数字化赋予民族血脉新鲜血液,赋予民族鲜活的生命力,激发民族新的创造力。当民族的血液失去传统文化的滋养,便会失去民族的色彩和性格,失去民族原有的特质。传统文化数字化正是基于民族文化继承下的文化创新。没有继承便会失去民族的特质,没有创新便会失去旺盛的生命力。“让收藏在故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就是要促进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型升级,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既需要民族文化传承,也需要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性的推动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同样重要。
源于美国的数字科技革命,始终引领数字科技创新,形成以美国为轴心的世界数字文化。当今的美国,正在以强大的云计算、大数据等不断推陈出新的技术魅力,携带着美国的世界观、价值观,深刻影响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自有文化体系,呈现无法回避的美国软实力,显现无法躲避的文化旋涡。当西方的新文化湮没各民族自有文化,当传统文化不能成为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这个国家的民族性就意味着将被取代并走向消亡,国家品格、国家性格、国家精神也意味着从内到外开始变质。中国需要文化数字化的超越,更需要民族文化数字化转型升级。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和中华文化素材库建设显得如此迫切。
电脑源于工业制造,工业制造的却是新工业;新工业创造了电脑,电脑创造的却是新文化。与其说电脑工业改变了传统生产生活,不如说“电脑+人脑”改变了人类文化。从精神世界到物质世界,文化因电脑与人脑的协同而全然转变。数字时代的终极结果是新文化时代,信息科技的背后是文化科技。为了建设文化强国,我们不得不站在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数字化与文化的重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