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当今中国“社会思想动态”的双向维度
要实现中国社会的良性、和谐发展,需要科学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为充分、有效地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引领,必须对社会思想动态予以整体性研究。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从“水面下的冰山”和“水面上的冰山”两个维度把握“社会思想动态”的三个组成部分——社会思想、社会心态、社会舆情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对挖掘和把握蕴含于当今社会思想动态中的固有智慧和本质,将社会思想动态的整体性研究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发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从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抑制和消除一切消极因素,并最终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社会思想动态是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
社会思想,是一个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综合性抽象反映,它不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能够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对社会思想的研究,不仅仅是研究社会思想史中关于社会认识的思想脉络梳理,更主要的是对社会成员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集合的研究。
社会思想动态是党和政府重大决策的参考依据,更是检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面镜子。社会思想动态是一个整体概念,是一个时期内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群体情绪、行为意向、舆论热点等发展变化的综合体现,既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影响,也反映了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还反映了社会成员对现实社会变迁和社会矛盾的思想心理变化过程,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研究社会思想动态总的目标和方向是促进社会整合、社会和谐、社会成长和社会进步。我们认为,一方面,社会思想动态的整体性研究,必须突出重点,切合我们的现实需要和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从社会思想动态本身的特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出发,社会思想动态的整体性研究最根本的应该是其内容体系的整体性,要突出建设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把握社会思想动态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思想动态三个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把握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研究社会思想动态的关键。
从社会思想在社会思想动态中所处的层级来看,它处于思想动态的最深层次,反映的是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会在较长的时期内存在;从社会心态所处的层级来看,它处于思想动态的中间层次,反映的是人们的情绪、心境等,会在一个时期内存在;从社会舆情在社会思想动态中所处的层级来看,它处于思想动态的表层,反映的是人们的观点、态度等,存在的时间较短。当前,社会舆情、社会心态、社会思想的产生,也都直接与社会现实相关。而社会心态和社会思想的传播,不但会借助社会热点事件引发的争论而传播,而且会直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传播。在当前环境下,社会舆情、社会心态、社会思想彼此之间的关系已经更加紧密,相互交织。
社会思想动态是一块“整钢”,社会思想、社会心态和社会舆论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构成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想动态朝积极、健康方向发展的主要路径。“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实在主体仍然是在头脑之外保持着它的独立性;只要这个头脑还仅仅是思辨地、理论地活动着。”所谓主流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正确引领社会思想动态的发展方向,把握时代的思想脉搏,使人们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并最终通过人们对四项基本原则、党的方针政策的认同,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由此可见,只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政治引导功能,才能引领社会思想动态朝良性方向发展。
“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就是马克思的学说。反映可能是对被反映者的近似正确的复写,可是如果说它们是同一的,那就荒谬了。意识总是反映存在的,这是整个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看不到这个原理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有着直接的和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不可能的。”总之,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是研究社会思想动态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社会思想动态就会迷失发展方向。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指导,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在改革开放的短短30余年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也不可能促进社会整合、社会和谐、社会成长和社会进步。
二 社会思想动态的整体性研究与当前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理论源于实践,同时也服务于实践。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本土实际特征,特别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它本身就来源于实践,接受实践的考验,并最终化为推动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因此,社会思想动态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它能反过来指导实践,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化解社会矛盾,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才能更好地把握社会思想动态的正确方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而主流意识形态也将在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引领社会思想动态的发展方向并不断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是社会思想动态的某个部分,而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构成的整体。所以,社会思想动态整体性研究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突出解决实践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理论问题。塞缪尔·亨廷顿指出:“无论从静态或动态标准来衡量,向现代性变化的速度越快,政治上的不稳定性就越大。”社会思想动态的整体性研究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解决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社会思想动态整体性研究必须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实践,以解决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的各种重大现实问题为中心,深化对我国政权合法性、民主与专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执政党理论建设的新飞跃,用发展的社会思想动态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这个伟大实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只有将社会思想动态整体性研究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结合起来,社会思想动态的整体性问题才有其真正价值,从而能使社会思想动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发挥它应有的决策参考价值。总之,只有真正了解和把握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才能从整体上理解社会思想动态,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也有助于对社会思想动态的准确把握。
三 隐性维度:社会思想与社会心态之维
从隐性维度研究社会思想动态,即窥测“水面下的冰山”,即社会思想动态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部分——社会思想和社会心态。社会思想是社会成员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集合,而社会心态是一个时期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某些社会群体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当今中国的时代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在社会心理、群众情绪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反映,无不体现了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思想的社会关系不过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的社会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是人维持生存的活动的(结果)形式。”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对当下社会心态产生越来越深的影响,同时直接牵连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整合功能,通过整合价值观念使人们在多元价值中选择接受并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彻底改变了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社会总体上同质性的利益状态,在唤起人们追求利益的热情、给社会注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引发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并给社会安定团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进程中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多元文化的并存与冲突,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受其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明显的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的特点。但是,人们的价值取向越多样,就越需要坚持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和整合。而主流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炼出来的核心价值观。要正确引领社会思想动态中“水面下的冰山”,就必须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主流价值观来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具有真正的价值整合功能。
如今,全球化与中国自身改革带来的社会思潮激荡和矛盾频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呼之欲出。那些在文化中仍有生命力的价值理念,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社会稳定方面,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三大紧张,即人与自然的紧张、人际关系的紧张、人自身心灵的焦虑与紧张方面,在以中华民族在多元基础上形成一体的历史经验启示世界各民族逐步认同一个人类共同体方面,将起到其他思想与价值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社会思想动态应成为我们的源头活水,应看到其传递给社会并释放出来的正能量,而绝不是负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也正是将社会思想动态的正能量最大化,并且调动一切积极有利的因素抵制和逐步消除其释放的负能量。社会心态处于思想动态的中间阶层,它将社会思想和社会舆论连接起来,汲取社会思想中富含主流意识形态的时代元素,并积极通过各种社会舆论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内涵,是实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最重要的价值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深刻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新价值观。现在,全世界都感叹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功,但不愿承认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是中国经济成功和软实力上升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包含了文化、价值观念等巨大的精神驱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程度地融入人们的意识或灵魂深处的结果。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们在外部环境上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多,其实说到外部环境的挑战又可以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纯粹的周边安全环境,包括大国关系上遇到的挑战;另一方面就是软环境的挑战,坦率地讲就是我们心态的挑战。作为一个正在走向大国行列的国家,我们的国民的心态,我们的心胸,我们的责任感有没有准备好,这是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然而面对国家的迅速崛起,背负着过去几十年弱国背景的中国人是否已经具备了大国国民所应有的素质和心态?国民素质是国家软实力的载体,国民心态是提升软实力的重中之重。伴随着大国风范的建立,什么样的国民心态才是当今中国最需要的?如何培养自信、平等、包容的国民心态?中国又该有着怎样的大国胸怀和大国责任?在应对国际事务和国际冲突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国际感召力仍有待提高。一个国家国民的心态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有一句话叫存在决定意识,中国人应有大国国民心态,即自信、平等、包容。
四 显性维度:社会舆论之维
从显性维度研究社会思想动态,如同看到“水面上的冰山”,即社会思想动态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特征。显性维度视域中的社会思想动态,主要是指社会舆情,既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群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又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见和要求的综合表现,更是社会发展状况的温度计和晴雨表。马克思主义社会舆论引导的实质,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指导社会舆论引导工作,采取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管等方法,由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工人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而树立正确舆论导向,达到正确舆论引导人的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和必然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根本保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发展,我国社会生活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政治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动,利益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在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思想日趋多元、多样、多变。思想共识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达成思想共识的科学见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建设的伟大实践,对于加强我国社会思想动态的引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人们的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社会变革和转型,不能及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发生动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有深入发展,又面临着各种社会思潮的袭扰,受到思想多元化的严峻挑战;文化软实力和创新能力虽然不断增强,但是总体薄弱的状况难以在短时期内扭转,民族文化凝聚力难以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虽然成绩显著,理论武装和理论教育有长足进展,但是思想理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明显增大,以致诱发信仰危机;新时期党的建设虽然有巨大发展,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虽然不断增强,但是社会转型期党组织的社会整体功能明显弱化,致使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下降;反腐倡廉虽然常抓不懈,阶段性成果突出,但是党政官员腐败的频发和高发趋势难以有效遏制,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影响人民群众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虽然举世瞩目,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许多方面未能充分有效地转化为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效果显著,但是对错误思潮的批判和抵制不力,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引导力弱化;网络媒体的发展和普及,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现代化的平台和手段,但是也使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减弱;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回答,增加了意识形态建设的难度;等等。
因此,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社会舆论引导机制建设,如加强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社会舆论传播的引领机制、社会舆论引导的应急机制、社会舆论引导工作的监督机制等机制建设,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提出的新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坚持方向性、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坚持正面引导为主与社会思潮批判相结合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正确分析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舆论环境,牢牢掌握社会主流舆论的主导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培育核心的社会心态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
五 社会思想是构架意识形态之基石
社会思想是意识形态的低级形式,同时也是构架意识形态之基石,而信仰是思想的强大支柱,信念是力量的根基源泉。当前处于意识形态攻坚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相当激烈,社会思想动态走向也亟待坚定的信仰引领。只有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才能夯实共同奋斗的精神根基,才能守住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毋庸置疑,社会思想动态三个部分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的,集中反映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现状,指明了“顶层设计”必须有利于推动社会思想共识的形成,占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制高点,把握时代脉搏,真正规范社会实践和社会秩序。
“顶层设计”必须与改革发展“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到哪里去”的历史大局相适应,从而牢牢把控意识形态领导权,正确引领社会思想动态,才能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社会思想动态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往往报道一些负面消息和虚假新闻,迎合大众口味甚至低级趣味。有些媒体甚至置社会效益于不顾,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底线,误导民众,激化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比如人民关注的住房、民生、医疗、教育改革等问题,依然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要凝聚社会思想共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关注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解决的社会焦点问题。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社会思想动态导向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所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是凝聚社会共识的需要。社会思想动态发展的终极导向将是达成社会思想共识,只有凝聚共识,才能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当今社会思想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的情况下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当今社会脉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强国梦。
六 发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确保社会思想动态的正确走向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思想动态出现了巨大变化,社会心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变化,社会舆论随着科技手段日益发达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我国的社会关系也开始呈现紧张状态。当前社会矛盾急剧升温,诸如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大,贪污腐败日渐严重,国际争端频发,资本市场在国际上也逐渐形成反差的格局,国际国内矛盾警钟长鸣。“中国30多年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以及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迅速崛起,充分证明通过中国人民艰难的理论创新和卓越的社会改革实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仍然是我们对未来理想社会和文明形态追求的基本价值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基本共识,但没有社会稳定就不可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航向,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达成了思想共识。于是,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当今中国社会思想动态开始自下而上地兴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在社会思潮多变、社会价值多元、社会思想多样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最终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推进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频发时期。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结构的调整、利益格局的变动,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价值观开始呈现多元化的特征。我们在抓住和平发展大好机遇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些领域的社会主要矛盾开始出现甚至激化。如“国进民退”引发的经济热议、官员腐败引发的官民矛盾、“暴力强拆”引发的强烈社会反弹、2013年出现的“史上最难就业年”等。要实现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就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化解社会的突出矛盾。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凝聚社会共识,构建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重要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提高引导能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和方便,作为处在意识形态前沿的社会思想动态,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党和政府引导社会思想动态的能力正在经受全新的考验,迫切要求不断提高社会思想动态引导能力。引导社会思想动态的有效路径即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社会稳定就会受到威胁。“任何思想体系都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可是,任何科学的思想体系(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思想体系)都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因此,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发挥在多元价值观及其冲突中的引领作用,体现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变化的特点,要全面分析产生社会矛盾的原因,引导人们理性地面对当前的矛盾和问题,维护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