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走向全面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研究

黄群慧 李晓华 贺俊黄群慧,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晓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贺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摘要:在世界范围“第三次工业革命”不断拓展、全球投资贸易秩序加速重构,以及中国全面改革日益深化、“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积极推进的大背景下,“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功能、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都将发生深刻的转变。“十三五”及未来更长时期,工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将逐步由过去粗放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和模仿创新转向精益化生产和自主创新。工业发展战略的重点是提高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工业增长由人力资本和物质要素总量投入驱动向知识、技能等创新要素驱动转型,构建产业结构合理、技术水平先进、生态环境友好、附加价值高、创造高质量就业的现代产业体系。

关键词:“十三五”时期 制造业 转型升级 核心能力提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

“十三五”是我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关键五年,在世界范围“第三次工业革命”加速拓展和我国全面改革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十三五”时期我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功能、工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以及国家促进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将发生一系列深刻转变。工业对于国民经济社会的核心功能,将逐步由过去的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为主向促进新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从而提高整个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能力为主转变;工业的发展方向将逐步由过去的结构优化向核心能力提升转变,发展模式将逐步由过去粗放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和模仿创新向精益化生产和自主创新转变;国家促进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将逐步由过去的结构性扶持向普惠性的经营环境改善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