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天長地久。
【註解】
“長久”,謂長而且久,時無盡已,永存之義。
【文義】
謂天地之生,長而且久,時無盡已也。
【論述】
河上公氏以“謂天地長生久壽,以喻教人也”為解。所謂“長生久壽”,卽長生也。所謂“以喻教人也”,喻聖人治國之道也。成玄英氏以“舉天地以況聖人”為解,其義皆是。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註解】
“不自生”,不貴己之生也。無私、無欲之義。“長生”,生存長久,永壽之義。
【文義】
謂天地之所以長生永壽者,以其無私無欲,生養萬物,而不貴己之生,無生之累,故能長生久壽也。
【論述】
河上公氏以“天地所以獨長且久者,以其安靜,施不求報;不如世人居處,汲汲求自饒之利,奪人以自與。以其不求生,故能長生不終也”為解。所謂“安靜”,卽無私無欲也。所謂“不汲汲求自饒之利,奪人以自與”,卽不害人之生而貴己之生也。所謂“長生不終”,卽長生永壽也。成玄英氏以“言天地但施生於萬物,不自營己之生也”為解。蔣錫昌氏以言天地不自私其生也”為解。所謂“不營己之生”,“不自私其生”,皆為不貴己之生也。
天地何以不自生?程俱氏論曰:“天、地、人一原耳。天之所以為天,地之所以為地,人之所以為人,固同。而天地之能長且久,而人獨不然,何哉?天不知其為天,地不知其為地,今一受其形而為人,則認以為己,曰人耳。謂其養生不可以無物也,則騁無益之求;謂其有身不可以不愛也,而營分表之事。厚其生而生愈傷,養其軀而軀愈病,其不為中道夭者亦幸矣。”所謂“騁無益之求”,“營分表之事”,皆所以自以有身而愛其身,以其有意志、有靈性、有私欲之故也。所謂“天不知其為天”,“地不知其為地”,天地無意志、無靈性之故也。有意志、有靈性則有私欲,無意志、無靈性則無私欲,此人與天地之所不同者也。經文之義,在喻人應法天地之無私欲,則可以長久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註解】
“聖人”,謂國君也。“後其身”,先以為人也;無私之義。“外其身”,為人而不為己也;亦無私之義。“私”,謂身先、身存也。
【文義】
謂國君以無私而治其國,先以為人,而不為己,以百姓之心為心,則萬民擁戴,而身先、身存;此以其無私之故也。以其無私之故,故能成其身先、身存之私也。經文之義,在喻人君之治國,應效天地之無私也。
【論述】
河上公氏以“先人而後己者也,天下敬之,先以為長”“薄己而厚人,百姓愛之如父母,神明祐之若赤子,故身常存”“聖人為人所愛,神明所祐,非以其公正無私所致乎”“人所以為私者,欲以厚己也。聖人無私,而己自厚,故能成其私也”為解。王弼氏以“無私者,無為於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為解。宋常星氏以“聖人體天地之道……先人而後己,不以爭先於天下,是以謂之後其身。天下亦莫不推尊仰望。既已推尊而仰望,其身未有不先於人者。以道德為本,幻身為末,不求榮顯於一身,是以謂之外其身,天下亦莫不尊親而永保。既以尊親而永保,此身未有不長存者”為解。其義皆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