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香花仪式及其宗教艺术象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香花仪式的传播与梅州地区的自然地理概貌

(一)梅州的自然地理概貌

梅州是广东省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这一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梅州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达700多万人,海外客家人尊称其为“世界客都”、“客都梅州”。我国台湾地区500万客家人中,就有约180万人祖籍在梅州。

梅州全市山地面积占24.3%,丘陵及台地、阶地面积占56.6%,平原面积占13.7%,河流和水库等水域面积占5.4%。市境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地势北高南低,山系主要由武夷山脉、莲花山脉、凤凰山脉等三列山脉组成。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140多座,其中位于丰顺县的铜鼓嶂海拔约1560米,是粤东第一高峰。从空中俯瞰,境内有三大盆地和若干小盆地:兴宁盆地,面积320平方公里;梅江盆地,面积约110平方公里;蕉岭谷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汤坑盆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梅州虽有三列山脉,却水源丰富,境内主要河流有韩江,全长470公里(梅州境内长343公里),流域30112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4673公里);梅江,全长307公里(梅州境内长271公里),流域面积13329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0888平方公里);汀江,全长323公里(梅州境内长55公里),流域面积11802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333平方公里);同时还有琴江、五华河、宁江、程江、石窟河、梅潭河、松源河、丰良河等。此外,东江亦沿市境西北的兴宁市边境流过,在梅州境内河段长24.8公里,流域面积达260平方公里。

从以上梅州地区的地理风貌来看,其虽身处内陆腹地,多山地丘陵,但水系发达。看似被山岭阻隔无法进入腹地,但由于水系发达,使身处三省交界地的梅州地区,有着通达三省、出入方便的天然通路。相对有隔的一个个大小盆地,既造就了客家人的迁徙聚居和群落文化传统,也塑造并保持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而丰沛的水系又为中原文化的流入与本地文化的流出提供了有利的自然地理条件。

(二)梅州香花仪式的传播路径

1.历次迁徙携带而来的中原丧祭习俗

客家人历经六次大的迁徙,从中原千辛万苦,几经波折来到现在的居住地,无数人在途中死亡,亲属不忍他们的尸骨流落他乡,将他们的骨骸背负在身,总想有朝一日返回故里,将其埋葬,让其落叶归根。当他们停留下来,就会采取中原传统的丧祭仪式,为亡魂超度,表达对亡魂的尊重和敬畏。经过长期的融合,梅州香花仪式与中原传统的丧祭仪式已有很多相似之处。

(1)过仙桥

在中国古代周、秦、汉、唐时期,仅在陕西“咸阳塬”上就有800余座王陵,当时的都城均在渭河南面的长安和咸阳,皇帝驾崩后要移灵柩去渭河北面安葬,必须要经过临时搭建的“渭桥”,所以老百姓也以“过渭桥”作为亡魂升天的必经之路。另根据佛教的说法,佛法能使人渡过生死之河,犹如桥梁。任继愈主编《中华佛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787页。这座桥被魔鬼控制,阻隔了亡魂通往新生之路。为了帮助亡魂过桥,僧侣们会在亡者家门前用桌子和木板搭起一座模拟的桥。卢公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陈泽平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第105页。过仙桥的仪式一般在夜幕降临时举行。这一仪式需要僧人和孝子共同参与完成。

(2)破地狱

破地狱是以佛力、法力脱离地狱之苦,为破地狱所唱的诵文,称破地狱文。任继愈主编《中华佛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1048页。破地狱在佛教和道教度亡仪式中的主要目的是将亡魂从冥府统治者阎王手中解救出来。整个仪式的过程基本相似,即在仪式现场悬挂十殿阎王的图像,供奉祭品,画出五张符咒,根据罗盘对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悬挂符咒,第五张悬挂于坛场中央。仪式结束后,奏乐并燃炮,这五张符咒都会被焚烧从而转寄到冥府,以便解救地狱中的亡魂。卢公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陈泽平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第105页。

(3)血湖

据《太一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所载,血湖是酆都罗山诸狱异名九幽之狱八万四千幽狱之中,由血湖大神主管的硖石之狱的第五种(另外四种为血、血冷、血汙、血资之狱)。《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太一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卷一。血湖之狱主要囚禁的是死于生育的妇女或有了孩子几年后死去的已婚妇女的亡魂,她们被认为是不洁净的,因此会被投入污秽的血湖之中永不超生。亡魂的孝属们为了让逝者的灵魂不受煎熬,就会邀请僧人和道士举行宗教仪式,将亡魂从血湖中救出。具体的做法是先备好亡妇的画像,画像的末端书写她的生辰八字。然后将其贴在僧道用的钟上,通过钟声亡魂可以从满是泥浆和血污的湖中逐渐获救。僧道们有时还会焚烧纸船,即“生命之船”,以此船帮助亡魂渡过血湖。

以上这些仪式,我们在梅州香花仪式中都能看到,说明梅州香花仪式是有渊源的,许多都是来自佛道教的度亡仪式和中原传统的丧祭仪式。

2.由佛教传播而来的丧祭仪轨

丧祭仪式是死亡观的外化形式,既是对个体生命的最终定格,也是对生者情感的安抚。它提供了人生最后超越的切实道路,同时又体现着特定人群对于死亡的看法。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的丧祭仪式程序细致繁复,在《礼仪》、《礼记》、《周礼》中都有记录,包括殡殓死者、举办丧事、居丧祭奠等流程,被称作历代丧礼的指南。佛教的相关仪式所以能够融入丧祭习俗之中,既有其文化心理基础,也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佛教的死亡观念在中国影响十分深远,佛教对中国传统丧祭仪式的改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思想上加入中国传统儒学中的孝道,将中国传统丧祭礼仪的对象由血亲扩展到了六道众生海波:《佛说死亡——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第56页。;另一方面则是在形式上加入了斋会、法会和各种追荐度亡的方式,为中国传统丧俗注入新的内容。

佛教的参与,佛教仪轨的引入,使香花仪式更加规范,有矩可循,并逐渐演变成客家人遵循的丧祭仪式。这是佛教与中国传统信仰和儒家观念交融的重要结果,它将超度亡魂、孝养父母、净土往生、升天享乐和现世利益合而为一,为世俗社会普遍接受,流传至今。

3.本地改革发展而来的香花仪式

梅州香花形成于明末清初,儒生何南凤是梅州香花仪式的集成者。他儒释道兼通,创立了“横山堂”或“黄山堂”。学界关于何南凤创立学派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以梅州当地学者李国泰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是“横山堂”;另一说是以北京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王馗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是“黄山堂”。由于何南凤创立学派的名称不是本书所讨论的主题,笔者在此不作评判。在当时一批高僧如木陈和尚等和当地的大儒李士淳等知识分子的支持下,何南凤将当时流传广泛的佛教俗讲经本、儒家思想中孝悌观念、佛道教度亡仪式,以及民俗丧祭仪式中的各种元素进行整合与集成,规范了香花仪式程序,同时又引用大量通俗的客家山歌唱词和客家方言,使梅州香花仪式中的《香花经》经文通俗易懂,更贴近梅州当地民众的审美喜好。梅州香花仪式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演进,不断加入新的唱词、唱腔以及新的民俗艺术形式,最终形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梅州香花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