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财务管理改革准备
财务是一个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机构运行状况最客观、最准确的反映。当中国扶贫基金会确定自己是社会市场的一个组成实体,并进入市场经营领域时,财务问题就变成了机构的核心问题。
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改革中,财务管理改革是所有改革中最关键也是最复杂的一项任务,同时也是启动最晚的一项改革。
早在1999年8月何道峰接任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法人代表时,他关注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财务账目,了解、分析机构的财务运行状况。然而,他所看到的情况很不乐观。第一,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一直没有制定适用于公益机构的财会制度,所有的公益组织都沿用国家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而这个制度并不能适用于公益机构的管理需求。第二,是整个机构既没有建立财务管理的概念,也缺乏懂得财务的管理人员,致使机构自身的财务管理简陋、混乱。因此,机构面临着建立财务管理理念,学会财务知识,构建财务管理体系,包括招聘、培养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设置新的财务管理工具和建立新的财务管理制度的重大任务。
要完成这个任务,中国扶贫基金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秘书长何道峰因为具有企业家的身份和经历,因此他有一般公益组织领导人所缺乏的财务理念、知识和管理经验。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财务管理改革,就是在何道峰的策划、指导下,历经5年左右的时间,逐步推进完成的。
2000~2002年的机构改革启动时期,是机构摸索建立新的财会体系,并在全会员工中逐步树立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理念,打造机构管理基石的时期。该时期机构在财务管理方面进行了功能扩充和新的管理手段的探索,也为机构在2003年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做好了准备。
一 建立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理念
从1999年下半年到2000年底,何道峰秘书长不断在机构中反复强调和进行对员工的财务培训。从2001年开始,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全体员工中,逐渐树立了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理念。这种理念的核心要素有以下三个。
第一,明确认识中国扶贫基金会是一个市场化经营的社会公益机构,机构和员工的所有行为必须有成本概念和投入产出概念,要讲社会效益,同时必须关注经济效益。
第二,逐渐学会并应用财务制度和财务工具来覆盖机构和员工的工作全过程。逐渐学会以财务数据来分析、评价、改进机构和员工的工作。
第三,树立对捐赠人、受益人和全社会负责和经得起任何人检验的透明财务理念,实现将机构财务运行状况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的目标。
二 建立新财务管理体系的尝试
在全机构建立了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理念后,中国扶贫基金会进行了创建中国公益机构适用的新财务管理体系的尝试。鉴于机构内缺乏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实际情况,秘书处特别聘请了华夏西部经济开发有限公司财务主管人员雷蕾担任计划财务部会计指导,长期驻扎该部,帮助和培训该部人员建立起机构新的财务管理系统和掌握新的财务工作方法,从而为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财务管理改革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财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
1.尝试建立机构财务经营管理体系
该体系的核心要素是将财务管理作为机构所有活动的核心,即每个人、每件事,从始至终都要以财务手段进行指导和约束。为此,秘书处做出了以下重要决定。
(1)提升计划财务部功能。改革前,财务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现金的收支算账和报销,发挥的是简单的会计、出纳功能,谈不上财务管理。从2000年改革开始,秘书处就将原财务部更名为计划财务部,赋予计划财务部参与机构运行全面管理的责任和功能,尤其是赋予财务部参与机构所有项目及活动的财务监督管理责任。由于计划财务部在机构财务管理改革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而财务部员工也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在2002年底前,计划财务部多是在何道峰秘书长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探索参与全机构管理的方法,为2003年之后实施的全面预算管理积累经验。
(2)建立财务分析报告制度。该制度要求计划财务部以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和年度分析的方式,向秘书处和全会员工报告和分析机构及各部门财务运行情况,其中包括各部门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各项目资金到账收入和拨付使用情况、执行财务制度规定情况以及风险预警等,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3)建立项目财务全过程管理机制。该机制是对机构最大的资金流——项目资金的运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使扶贫项目的财务管理完全纳入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管理和监控轨道。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建立包括项目资金和财务管理的完善的项目组织机构;二是以合同方式明确项目执行相关各方的经济关系和法律责任;三是制定并实施项目资金、财务管理细则;四是对项目县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实地监测。
(4)进行机构事业基金保值增值经营。经过10年积累,到2000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已经有了一定量的属于机构自有资金性质的事业基金。从2000年开始,会长会议授权秘书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这部分事业基金进行市场化经营运作,以求得一定的收入,使这部分资金实现保值增值,从而增强机构的积累,扩大机构的实力。2000 ~2002年,在秘书处运作下,机构实现了年平均12%的事业基金运作收益。
2.尝试建立四级财会科目
为了满足公益组织的管理需要,探索建立能与中国公益组织业务特点相匹配,跟国际接轨的财务制度和报表,2000年,何道峰秘书长带领财务部员工,开始改变原有的只设收入、支出两类流水账方式的简单粗陋的财务系统,设计了由全机构业务活动总成本、部门活动成本、部门业务活动各科目成本、每个员工活动成本构成的四级财务科目,使机构的财务记录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机构各层级、各部门的收支情况,并能细化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上。
由于当时在机构的收入中,物资占有很大比重,物资的财务管理也成为难点。为此,秘书处带领财务部和综合项目部建立了物资接收的评估制度,物资入库、出库、受益人签收等一整套会计制度。
这套新的财务报表和会计制度的建立,基本上满足了机构的管理需要。在这套新的财务管理制度推行过程中,秘书处对全会员工进行了财务培训,要求基金会全体员工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学会看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必须逐渐建立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成本概念,必须遵循财务管理的基本规则——严密、精确、严格。秘书处还在员工考核活动中设置了有关财务知识的试题,以督促和检验员工对财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中国扶贫基金会独自设置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配的各种报表,不仅在提升机构自身管理水平上发挥了作用,后来还成为国家财政部起草基金会相关财务制度时的参考和借鉴,为中国公益机构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