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信息是文化、观念、舆论、政策的基础,传媒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中美传媒之间的交流反映了两个不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国家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是大国关系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两个不同民族间思想和意志的跨文化交流,更是中美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重要工具。此外,传媒在中美两国关系中也承担着传媒外交的功能,即政府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等渠道向他国公众传递信息,进而影响目标国公众舆论并且塑造本国国家形象,这一过程也是构建和加强自身软权力的过程。信息传播渠道是国家构建软权力的要素之一。一个国家若想获得软权力,除了在国内国际积极作为提高自身信誉度,还应该拥有高效的传播渠道,唯此才能拥有更强的话语权和解释权。因此,在中美关系中,传媒在塑造各自国家形象、影响中美两国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书名为《中美传媒互动与文化交流》,共分为四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时期内中美传媒交流情况做了梳理与分析。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前美国驻华媒体”对中美两国在彼此了解和认识都相对匮乏的背景下,由美国传教士在华创办的《中国丛报》和美国侨民在华创办的《密勒氏评论报》进行了细致的内容分析与提炼,彰显了新中国成立前中美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美国驻华传媒不容忽视的作用。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驻华官方媒体”描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两国间的新闻交流事业历经波折并最终开启的过程,将美联社、《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对中国事务的报道作为研究重点,着重指出美媒驻华记者在中美文化交流中起到的桥梁作用。第三章“美国华文媒体”简要回顾了随着华人移民的增加,华文媒体在美国150多年的发展历史,并以《星岛日报》《世界日报》《侨报》这三大兼跨美国东西海岸发行的华文报纸为例,分析了华文媒体的兴衰及与中美两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外交关系,尤其与双边的移民、教育政策,以及政府对民间交流的态度;着重介绍在美华文媒体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第四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驻美官方媒体”选择中国官方媒体中最有代表性的通讯社、电视媒体和纸质媒体(即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社)作为中国驻美官方媒体的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驻美官方媒体“走出去”战略及其面临的挑战,高度评价了中国驻美官方媒体为促进中美文化的交流所做出的贡献。
本书的作者(撰写章节)分别是:孙璐(第一章),张玭玭、王丹丹(第二章),张欣欣(第三章),孙璐、张娟(第四章)。其中张欣欣和张娟分别来自美国的学术界和传媒界,掌握着第一手的前沿研究资料。相信本书能从不同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中美传媒在不同时期的关系维度。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2012年度招标课题“中美传媒交流互动研究”的最终成果,感谢基地执行主任贾庆国教授、执行副主任王栋副教授以及余万里先生等对课题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此外,责任编辑的努力,也使本书增色不少,特此表示感谢。
本书的作者,大多是国际关系和中美关系领域的研究者,所以在一些传媒领域的细节和表述上,纰漏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肖欢容
2015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