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优化城市区域功能
优化城市区域功能要服从和服务于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强化首都核心功能、统筹区域发展的需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底线,以优化首都功能配置为主线,优化调整区域功能定位,进一步推进各类区域差异发展、集约发展、联动发展、协调发展,形成城市功能由中心城和新城共同支撑的格局。
一、提升城六区服务保障能力
城六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是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主承载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重要区域,也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关键区域。要推进实施老城重组,优化调整行政区划,强化政治活动、文化交流、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等服务功能。
坚持调整疏解与优化提升并重,集中力量实施东城区、西城区301项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提升项目,推进老城区平房院落修缮改造、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着力提升综合承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城区。积极推进朝阳区、海淀区内涵、集约、高效发展,优化完善丰台区、石景山区城市功能,为首都核心功能提供承载空间。促进金融管理、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进一步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品质。疏解非首都功能,降低人口密度,控制建设规模,提高企事业单位在城六区扩张的门槛,促进城市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加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环境整治,创建宜居的城市环境。
二、增强平原地区功能承载能力
城六区以外的平原地区,包括通州区、顺义区、大兴区以及房山区和昌平区的平原部分,是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地和新增首都功能的主要承载区,是首都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国际交往服务功能和“高精尖”产业的重要集聚区,也是面向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沿区。要发挥区位条件优、发展基础好、发展空间大的优势,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承载力,缓解城六区功能过度集聚的压力,逐步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问题。围绕首都核心功能,主要承接和集聚国际交往、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高端资源,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更好地支撑首都城市战略定位。
三、强化山区生态涵养能力
山区,包括门头沟区、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以及房山区和昌平区的山区部分,是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都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保护地,也是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主要功能是生态保障和水源涵养。要坚持把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放在第一位,继续推进山区搬迁工程,完成宜林荒山造林,加强森林抚育,进一步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因地制宜提升旅游休闲等服务功能,发展生态服务型沟域经济,建立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有序承接中心城疏解的部分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提高公共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