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调查(总第10卷·村庄类第9卷·长江区域第2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杜家剅村的自然实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改造自然环境能力不断增强,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外部冲击,导致自然环境形态发生较大变化,不妨从水网实态、居住实态和交通实态方面进行分析。

一 水网环境

随着通江连河穴口支流的堵(淤)塞以及河流改道和洪湖隔堤兴建,境内各民垸堤由防江河高水位减轻为只防内渍水位,特别是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彻底改变了旧有水系。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集体化时期的水网建设。

一是修缮江堤。以前上13垸水渍汇入龙潭河,修建子贝渊闸放水入洪湖。解放以后,政府号召村民修缮沙洋河堤,上13个垸部分渍水从杨林关大闸流出河水改道时,淹没的不少水田都是沉入水里,小沙垸和陈大垸保留一点田。,汇入柴林河,流经下五垸,过小港镇,入洪湖里,再流出长江。同时,从建宁县开挖洪排河直通子贝渊,其他各垸渍水汇入洪排河出子贝渊入洪湖,不再流经杜家剅,附近水田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另外,最初,龙潭河与长江相通,每逢汛期,长江水涨,江水倒灌,会把垸子淹没。50年代,重修堤防,从襄河修至螺山镇,长度大概为1万千米,刚好构成一道屏障,江水进不来,也不需再上堤修堤,只需抢险防汛。


郭用文老人回忆,过去,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以前都是过荒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做堤就做了大概三个月,三年河五年堤,开了三年河,做了五年的堤,才把水网改造好。依靠洪湖县、建宁县、天门县、江陵县和监利县共同出工开河挑堤,如果没有完成任务,过年也要挑堤,因为天门县晚来,没有完成任务,过年也要出工。


二是开挖河渠。洪湖建县初期,经过裁堤并垸,综合治理,建成了“上引四湖长流水,下排洪涝出长江”的排灌水系,民垸堤业已消殆而被渠堤取代,80多万亩垸田解除了涝旱灾害的威胁,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集体时期,生产小队队长号召社员出工开河和开沟,将良田开成4~5米宽度的河沟,便于排水和灌水。同时,沔阳县、天门县、监利县、江陵县、潜江县5个县集体开河,比如戴电河和排涝河,6米宽,10万米长,都是依靠人工完成的,每个公社出水利主任和水利会计,由生产队长或者副队长担任,老人和孩子在垸里开挖小河,男子和年轻妇女到垸外开洪排河。见表2-23。

表2-23 新中国成立以后杜家剅水利设施建设情况

郭用文老人回忆,1958年建宁县、洪湖县等几十公社男女集体开挖大河,1~2个月,一般为10~12月。集体规划路线,插好禁杆,占用农田,规定开挖沟渠多少宽多少深,比如洪排河,竣工以后,上游水渍不汇入龙潭河,一部分涝水可以直接通过洪排河,经子贝渊入洪湖;另一部分接沙洋河河水,汇入三汊河,再汇入柴林河,过沙口镇,直接汇入洪湖,对杜家剅村民房子和农田没有威胁。

另外,修建水闸进行排水,有20几个闸门。比如修建新堤闸,闸在河堤处,为两孔,每孔宽2.50米的混凝土拱涵灌溉闸,钢质平面闸门,闸底高程有26.50米,设计流量21.30立方米每秒。1961年3月动工,翌年3月竣工,造价为42.83万元,灌溉田亩为24.10万亩,自1962~1981年共引水25519.66万立方米。


郭用文老人回忆,过去三年两水,遭遇水灾更是家常便饭,比如1954年发了大水,杜家剅村民逃到建宁县,后来,种田就有派任务,出工出力,集体修建了洪排河等人工运河和水闸等水利设施,排泄能力增强,至今长达64年没有发生特大水灾。


后来,三湖、四湖都修坝蓄洪,又开河排水,低地才能开荒种地。20世纪70年代后大部分被围垦成水稻田,少部分被围堤曹水养鱼。由于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削平垸堤,疏通水系,湖垸格局基本不存在了。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后的园田化管理。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开挖河渠,竹林村、百桥村、螺滩村三个大队在进行水田灌溉时,从电排河进水,从戴电河排水。改革开放以后,村庄进行土地平整,用挖土机把洪沟填平,500米一条开大沟,100米一条开小沟,水田灌溉便利,即使发大水,也只有少部分低湖田受灾严重。


李良望老人回忆,土地平整过后,进行园田化管理,没有田相隔开,多少田,就有多少沟,可以进水也可以出水,同时,设置电排屋,灌溉方便,基本实现机械化。


解放以前,需要人工修建大型沟渠,而现在,大型沟渠由国家出资洗沟清淤,用机械清理淤泥。村级水利设施建设或者小型水渠建设,需要用村级“两工”费用解决。村级“两工”费用,按照县政府规定,按照田亩收取,然后,根据总的“两工”费用,去年政府返回30%,今年返还20%。

二 居住概况

(一)村落规模:村界扩大

经济生活的需求,是导致散居作为一种原生居住方式的根本原因。除非当地村民生存的环境与经济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比如因更优越生产或者生活条件而迁居其他地方。直到20世纪80年代,原来仅一户、几户、十几户的小村庄,才发展成几十户或者最多上百户村庄的居民点,最大也只能算是中型村庄,即使现在都没有变成大型或者特大型村庄。见表2-24。


李良望老人回忆,沙口镇、小港镇大沙湖、杨沙湖都是洪荒之地,长满芦苇。解放以后,政府征地,纨堤建农场,鼓励村民前来开荒。当时,为了获得更多土地,杜家剅的吴成荒、杜子英、吴成蓝都到小港开荒,甚至建房居住,可靠近田地,便于进行生产。

表2-241983年杜家剅村落人口状况 单位:户,人

(二)房屋布局:集中居住

第一阶段,土改以后到集体经济时期,村民生活得到一定改善,出生率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医疗条件限制,新增人口数量有限,致使人均宅基地并不禁止,每家每户房屋距离仍旧较大,有几十米或上百米。同时,由于农业生产作为第一要务,而且村中道路建设滞后,水路运输仍旧占主要地位,导致杜家剅村民仍旧保留侍田而食和随水而居的习惯,以便于生产资料运输和进行农业生产。


李良望老人回忆,解放以后,村民可以吃饱饭,但是,生活水平不高,大多还是居住茅草屋,能住上瓦屋的没有几户人家。特别为了便于打鱼或者运送稻谷,大家还是选择在河堤上建房子,出行都很方便。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宅基地供不应求。每个村民小组要求统一屋台宽度,三间房宽度为11.6米,两间屋宽度为8.5米,进行土地确权时,每户屋台面积规定0.25亩。这时,各个房屋或各组房屋本来是分开的,只是随着人口的增加不断增添新的房屋,才使得它们连成一体。

现在村里年轻人中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的很多,赚了不少钱,生活条件大大改善,98%的村民都修建楼房。有的房子选择在新旧河堤上修建,也有的房子选择在村道旁边,大概有20户。不过,这些长形或块状村庄中间,一组房屋与另一组房屋之间,很可能仍然保留着一些间隔(菜园),各个房屋之间也相对松散,留下一些空隙。


据郭用文所述,现在仍旧保留父子别居的传统。老人不太讲究卫生,生活方式与年轻人不同,即使帮忙照顾孙子或重孙,也不敢住在儿子家里。但是,年老的父母居住条件并不好,蜷缩在不到30平方米的土房子里,如果条件好一点,就会盖上瓦,较差的只能盖上茅草,遇到大雨,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现实人口数量多,一旦分家立户,不能挤在一个地方居住,为了人口发展,由村委将老墩或者河堤指定为宅基地。另外,按照国家规定,禁止占用耕地建房。修建新房时,先要报批国土部门,由他们审查是否符合盖房条件,不同意不敢盖房子。不过,村委干部说,也可以灵活处理,因地制宜,适当选择一些白田(旱地),一户一户地盖房子,不能大规模建房子,这样,风声没有那么大。

三 交通概况

平原地区河流密布,以船代步,根本不需要修路。即使是农业生产,也使用船只。杜家剅屋后就是一条常流河——龙潭河,木船可北达戴家场、曹市集镇,简易机船可终年通行,东可到新堤镇和沙口集镇。它是连接四湖与柴林河、新滩口等老闸河的纽带,是村民对外物资交流的辅助航道之一。


李良望老人回忆,以前地主家产少,赶不上现在暴发户有钱,没有出钱修路,村里道路或者田间路都是泥巴路。不过,过去,龙潭河的河道宽敞,水量又大,家家户户都有船只,出行非常方便,根本不需要修路。


集体时期,巩固堤防,河流改道,特别开挖洪排河,龙潭河仅被作为排水河保留,部分河段甚至被填埋,不再通行水路。这时,就需要修建村间道路。修路时,有人为首,村民上功德钱,功德无量,钱多者多出,钱少者少出。特别是有钱的企业家,会出钱架桥修路,支援乡村建设。比如李传兵出钱搭桥和出资修路。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加快对新农村建设步伐,特别是以项目形式嵌入乡村治理。村庄要筹办公益项目,首先要摸清村集体的家底,有多少集体资金,再加上当年预算的结余,以及每年的“两工”和“一事一议”的费用,比如修建路或者生产用桥等基础设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能盲目上马。而且每筹办一个公益项目,都要召开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联席的理事会,进行讨论和表决,可行不可行,紧迫不紧迫,只有通过才能将项目提上日程。


据村干部文熙娇所述,当初,土地平整时,只修了3条生产用路,其他村组没有修路,大多数是村民小组集体出钱铺一些石子。近10年村庄道路或者生产用桥等设施资金支出较多。4、5、6、7组修有水泥路,而没有出资修建路灯,其他1、3都修有路灯,因为这些小组有村民在外面做干部,帮助到民政或扶贫办跑到项目修建,2组是村民自己出资修建,8组依靠新农村建设,政府出钱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