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制造业产业间协同集聚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
制造业产业间协同集聚由两个制造业细分行业之间的产业特征、产业联系以及各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地域范围、区域差异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作为经济活动在空间层面的表现特征,产业间协同集聚现象在不同制造业细分行业之间以及不同空间单元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一方面,各制造业细分行业的产业特性各不相同,不同制造业细分行业之间的产业关联也存在差异,因此,两个制造业细分行业间的协同集聚程度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节约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投入产出关联较强的两个制造业细分行业通常更倾向于在同一区域内协同分布。同样,为了共享劳动力市场,降低劳动力寻求成本并实现劳动力之间的相互流动和技能交流,劳动力需求,即所需劳动力素质和技能较为相近的两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往往倾向于在空间上协同布局。而考虑到知识或技术溢出的地理局限性,为了分享和交流创新成果,实现知识、技术和信息等的互通互换,两个制造业细分行业也希望能够彼此邻近分布。与外部规模经济相反,两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在资源需求和要素投入的类型和程度上存在差异性,进而会受到自然资源禀赋和要素供给的区域差异的影响而在空间上呈现分散布局的趋势。
另一方面,对某两个制造业细分行业而言,考虑到不同空间单元的区域属性和特征的差异性,两者之间的协同集聚程度也会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具体来说,首先,交通运输条件和交通运输成本是各制造业细分行业在区位选择过程中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信息传输成本可以通过影响一定区域内的知识或技术溢出效应而作用于制造业产业间的协同集聚;最后,受到政府力量和产业政策对各制造业细分行业空间分布的影响,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间协同集聚程度也会随之呈现一定的空间差异性。制造业产业间协同集聚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如图2-1所示。
图2-1 产业间协同集聚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