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形态研究
摘要:村落是人类精神凝聚物化的产物,承载着人类的生产、生活等行为。江苏传统村落注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的外部整体环境、形态风貌、道路水系网络、建筑构造都是江苏先民自然环境观、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的重要体现。江苏沿海地区的传统村落是海盐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了村民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造就了特有的人文景观风貌,形成了独特的肌理形态特征,成为中国乡土社会的重要组成。但是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在发展的同时也逐步出现了以下问题:所依赖的自然和文化环境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目前关于沿海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本文根据对现有的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的调研,在比较分析后归纳总结出一些它们的基本空间肌理形态特征,希望能给今后的村落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江苏沿海地区 传统村落 空间肌理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村落是人类精神凝聚物化的产物,承载着人类的生产、生活等行为。传统村落较为完整地保留传承了祖辈生产、生活的空间。江苏传统村落注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的外部整体环境、形态风貌、道路水系网络、建筑构造都是江苏先民自然环境观、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的重要体现。江苏沿海地区的传统村落是海盐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了村民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造就了特有的人文景观风貌,成为中国乡土社会的重要组成。
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在发展的同时也逐步出现了以下问题。
第一,由于城市更新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及自然环境的恶化,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所依赖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一些传统村落由于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及村民的不合理拆建而导致空间序列和历史文化遭到破坏。因此,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和村落文脉的传承问题迫在眉睫。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仅针对建筑单体,更应该考虑村落整体的环境风貌。
第二,目前,关于沿海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从村落保护过程中面临的空间格局的延续、历史文脉的传承和物质资源再利用等问题来看,针对性地提出适宜的传统村落保护策略十分必要。
村落的发展,在我国已经绵延数千年,传统村落所蕴含的地域文化与精神,常常打动着我们。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经济以及科学研究价值,是古建筑等物质文化与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的有机结合体,更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村落的空间肌理形态作为特定时代生活方式在物质空间上的投影,也是其社会经济、意识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行为方式和社会心理等在地理空间上的折射。传统村落作为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具有不可再生性及脆弱性,一旦遭到破坏就无法恢复。为避免这种破坏活动的继续蔓延,我们必须认识到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本文希望对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形态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形态的地域特征,归纳总结其现状特征,揭示村落选址与肌理形态、布局与结构、内部建筑空间等的共性特征,最终提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形态的优化策略。
2.研究意义
对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形态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1)为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江苏沿海地区的传统村落具有传统建筑保存较完整、传统文化传承有序、富有地域特色的特点,成为江苏一张特殊旅游名片。但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保护资金缺乏、保护措施不到位、保护与村民发展需求矛盾等问题,同时部分传统村落缺乏正确合理的引导方向,导致村落空间形态的破坏,村落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因此,对沿海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对传统村落进行全面的现状调查并做分析总结,对其空间形态发展提出见解,可为当地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2)为江苏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江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江苏对新农村建设也做了大量前瞻性的研究,但依然处于探索阶段。而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村落做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必须要对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有清晰的认识,要掌握其演变特征和规律,否则该类研究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虽然江苏有部分村庄做了规划,但很多是模式化、无地域特色的城市社区化规划,缺少对地域环境和村落文化的基础调研和清晰认知,可实施性差。因此,本文通过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可以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农村提供理论和规划支持,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导。
(三)村落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国内村落研究
村落空间形态方面。我国村落空间形态方面的研究起步晚、内容少,主要包括以下文献。彭一刚编写的《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村落的演变历程,分析了自然环境、民俗习惯等因素对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刘沛林撰写的《古村落——独特的人居文化空间》一文较为系统地叙述了古村落的空间意象特征,并第一个提出了建立“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体制的理念。[2]李秋香、楼庆西和陈志华也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及地域建筑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出版《中国乡土建筑:郭峪村》一书,书中详细叙述了阳城县的地域建筑特点,涉及村落整体形态、民居建筑等方面。[3]同时还著有《村落》一书,书中将我国的历史文化村落划分为九大片区,针对不同片区的村落空间形态及民居建筑进行研究。[4]
村落形态与发展演变方面。我国在最近20年才逐渐开始村落空间形态方面的研究。研究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是村落空间形态构成,包含村落内部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它们与外部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第二是某个聚落整体的形态,包括村落的发展演变等。村落的整体形态特征和发展演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学者对其中的某些因素进行了研究。伍家平撰写《论民族聚落地理特征形成的文化影响与文化聚落类型》一文,文中阐述了聚落的类型及分布,得出风水学说与村落布局形态之间的关系。[5]林世超著有《传统聚落分析——以澎湖许家村为例》,深入研究了许家村空间形态的特征及演变方式。[6]
2.国外村落研究
在早期,国外学者对历史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是关注村落物质空间形态、建造技术、材料等方面,后来由于地理学介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文化习俗及宗教等因素对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发达国家关于聚落的研究起步早且涉及面广,综合了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如从地理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现象学和形态学、考古学等方面展开不同方向的研究,主要分析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各种人文地理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及地域组合方面的规律。
早在1841年,德国的地理学家科尔(Johann George Kohl)就已经在《人类交通居住与地形的关系》一书中对不同种类的聚落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且阐述了地形对村落区位产生的影响。发展到20世纪,聚落地理的研究遍布全世界,并且在不同的地域、国家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方向。随后,关于聚落的研究更加广泛,学者们的注意力开始放在探究影响村落的各种因素上。其中,查尔斯·柯里亚提出“形式跟随气候”等一系列的看法。他关注的另一个方面是地域和气候,他认为客观存在的地域条件、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自然气候,让长期栖息于此地的人们通过生活、生产沉积出独特的地域文化,也造就了各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村落。
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逐渐重视历史村落空间形态方面的研究,他们对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与组成要素及村落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例如,日本学者原广司所著的《世界聚落的教示》对世界范围内历史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做了描述。[7]另外,Beard Rudolf所著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试图通过对历史村落及地域建筑的评价,扩展建筑学层面的关于历史文化的研究。[8]
(四)相关概念界定
1.传统村落
学术界根据自身研究需要从不同角度提出“古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等相似名词。“古村落”是指留存至今的古代村落,强调村落的历史悠久特征。“历史文化名村”为官方定义的明确概念,有严格的、明确的评定标准。2012年9月,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意义。
“传统”在《辞海》中的解释为:“谓帝业、学说等世代相传;世代相传的具有特点的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社会因素;指世代相传的,旧有的。”它强调了动态性和延续性。本文以村落为对象,主要研究其空间肌理形态的特征。因此,本文用“传统村落”的表述更为贴切、更为直接地体现了村落的研究价值。
传统村落应该具有历史价值、使用价值、研究价值和遗产价值。本文所指的传统村落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村落历史悠久,即村落形成于明清前;二是村落历史遗产丰富,即村落既有丰富的建筑、设施、格局等物质遗产,又有丰富的民俗风情等非物质遗产;三是村落延续至今,即村落仍为现代百姓沿用和居住。
因此,本文研究的传统村落是指形成于明清前,拥有集中反映地域特色的传统格局、传统建筑等物质形态以及风俗习惯等非物质形态,并延续至今的村落,它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使用价值和研究价值。
2.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是指传统村落中各空间要素相互关联后所体现出来的整体形式,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方面。本文所研究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包括物质层面的空间位置、形制,也包括非物质层面在传统文化观念影响下的村落精神,以及村民对空间的接受态度从而产生的主观空间形态。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村落的位置、形态、街巷水系布置、建筑形制、肌理形态,组织方法等。
第二,村民由于心理认知所反映出的主观形态,是村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所感知的传统村落。包括村落的传统文化及价值观、审美观所形成的村落文化特色等。本文从城市规划的学科特点和理解出发,认为村落空间形态是指村落的空间物质形态,不包括社会文化等非物质形态,主要指村落的外部形状和结构,具体包括村落的总体格局、街巷、节点、建筑、环境等。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村落空间的深层结构和发展规律的外在特征;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村落历史、文化、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 研究区域概况
(一)江苏沿海地区概况
江苏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南通和盐城三市,陆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54公里。地处我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
江苏沿海地区是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淮河两岸东部与黄海相接壤的平原地带,属于历史上泛称的两淮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随着海水的侵退,中华民族先人在滨海地区进行共同的开发历程,曾创造出辉煌的历史,孕育有独特个性的文化传统。由于海岸线的反复变迁和自然环境的闭塞,其历史面貌、文化特色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全面认识。所幸的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围绕这一地区海岸线的变迁、史前文化面貌、海盐产业历史、地方文化特色等,地理、考古、历史、文博、地方志、文化等各方面学者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尤其是海盐文化的研究,为全面认识江苏沿海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江苏省传统村落现状
由表1可知,江苏省现有传统村落26个,其中第一批3个,第二批13个,第三批10个。由此可见,传统村落的保护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但从现存数量来看,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各方没有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的重要性,因此传统村落消失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能够完整保存下来的也是极少数的。
表1 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单(按批次划分)
从地理位置上看,26个传统村落中苏南地区有22个,苏中地区和苏北地区各有2个。这个数据可以看出,苏南地区村落保护的情况明显优于苏北和苏中地区。从村落兴起的缘由上看,大部分的村落是因为农业或商业发达兴起的,也有个别村落是由手工业起家的。目前,除了苏州市东山镇、金庭镇仍由农户个体生产瓜果、茶叶等外,其他大部分村落农民的土地流转给了政府,再由政府承包给大户经营。没有了土地的农民或在外地或在本地的乡镇企业打工,或者自主创业,或者靠土地流转费、养老金、子女的赡养等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
(三)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
本文主要研究江苏沿海地区的传统村落,针对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但由于连云港地区没有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所以本文以盐城和南通的传统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包括盐城市大丰市草堰镇草堰村、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余西村和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广济桥社区。
三 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的形成及其空间肌理形态特征
(一)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形成的影响因素与选址
1.影响因素
(1)自然意识
5000年的农耕文化使先民们很早就形成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村落从选址、空间整体布局到群体组合、单体建筑的空间结构等,都体现出一种朴素的生态意识。在江苏这个鱼米之乡,村落选址一般位于近水源、背山面水并广阔的自然腹地;村落空间布局契合山形水势,道路街巷随地形或水渠曲直而赋形,房屋建筑沿地势高低而组合;建筑群落往往以庭院为中心,以连廊为纽带进行组合;等等。这些建造方式都是人们崇尚自然的意识形态在空间上的反映。
(2)伦理观念
中国传统村落主要是以宗族制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因此,村落布局讲究伦理关系,注重等级制度和长幼尊卑,崇尚“中”的空间意识(居中为大)。祠堂、宗庙作为宗族权威的载体,大多占据村落的中心位置。建筑的群体组合往往强调一种源于伦理关系的结构秩序:堂屋、厢房中轴对称,一重或数重进深,众多建筑通过中轴线和院落的组合,显得主从分明,条理清晰,表现出一种惊人的世俗理性和人间秩序。
(3)风水思想
传统村落的空间肌理形态也深受风水学说的影响,村落的选址、村落形态结构、建筑朝向以及理水的手法都深受风水的影响,如用“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五诀来确定选址,布局讲究“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因“得水为上”而非常重视水的营造,即“理水”。同时,风水树、风水林、风水池等,如同村镇守护神,不仅起到遮挡视线和引导的作用,还能在心理上给村民安全和庇护感。
(4)民俗信仰
与风水相关而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是民俗信仰,它植根于村民的思想中,就像血缘和地缘一样是连接村民的纽带,如同氏族聚落的祠堂、宗庙一样,民俗信仰的物质载体也往往在村落整体布局上占据中心位置,它们作为村寨的标志和灵魂,往往在空间上起着统领全村的作用。
2.村落选址的基本条件
传统村落的研究提出,村落“选址定局最基本的考虑便是要使自己和子孙后代能有效地、可靠地、方便地从事生产劳动和经济活动,能健康地、安全地、富足地生活。简单地说,便是村址一要有利于生存,二要有利于发展。”[9]换句话说,村落的选址就是要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影响村落选址的因素有很多,如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文化条件等,很多因素相互交织共同起作用。本文重点从空间特征上研究,水源是影响村落选址以及形态发展的重要条件。无论是传统农业社会还是变革后的现代农村生活,水源都是农村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村落的选址首先便要求邻近水源。在江苏沿海地区村庄中,大部分村子内部或边缘有面积不等的河流或水塘,村落周边也有较好的对外联系陆路通道。研究发现,伦理观念、水源、道路是影响村落选址及其形态发展的重要条件。无论是传统农业社会还是现代农村生活,它们都是村落建造时所考虑的重要条件。
(二)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形态分析
1.人文因素对空间形态的影响
由血缘和宗族派生的“空间关系”,数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使村落的空间布局具有内聚性。宗族为血缘关系的典型表现,宗族制度最典型的反映是村落中的各级礼制中心,如祠堂。其实,传统的院落布局和以风水树、牌坊等为内聚核心的广场,也体现了向心内聚性。这种内聚性符合中国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要求,是中国人内敛性格的反映,是自古以来的中华民族精神之一。另外,江苏沿海地区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成和发展受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尊卑有序的观念的长期影响,因此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呈现空间严整有序、层次分明的特点。
这一特点在村落的建筑院落空间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传统的院落有堂屋、正房、厢房、倒座等房屋安排,通过建筑的分级满足家庭内部复杂的伦理关系要求。另外,从村落整体空间结构上看,也存在类似的等级秩序关系。不同类型的建筑占据的位置、发挥的作用都不尽相同;道路有明确的等级划分。村落中的祠堂、庙宇以及大宅院等一般占据着最为重要、风水最好的位置,是村落基本风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地说,重要街道的临街区域都被大宅院占据,而其他民宅小院的位置选择则相对随意。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村落不断向周边扩展,发展方向不断变换,但宗祠、庙宇等建筑始终居于村落的重要核心位置,其格局的动态变化体现一种等级次序。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中的道路主次分明、等级明确,一般村落会有一两条连通全村的主街道,通常用石板铺砌,可走车轿,较为宽敞,是红白喜事和对外交通的必经之路;低一级道路为巷道连接主街的道路,通常由碎石或青砖铺砌,较为狭窄,连接各个宅院。
例如,草堰村传统格局以盐运文化为核心,传统古建筑主要分布在古盐运河两侧以及龙溪古街道、袁家巷、太平巷、钱家巷、朱家巷等建筑群,所有建筑迎巷而建,巷中道路以青砖石板铺设而成,从而形成了五街十二巷。
2.村落整体肌理形态的核心要素:水系与道路
从肌理形态特征上来分析,可以发现水系与道路对村落的空间形态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江苏沿海地区的传统村落,如草堰村、余西村和广济桥村都是依附于周围的河流水系发展形成的,由此可见,水系与道路和村落空间整体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
(1)村落依附于水系发展
河流水系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有重要的影响,水源作为生命之源、生产之源,在村落的形态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居民房屋的建造首选是近水,方便取水。因此,传统村落呈现沿着水系的边缘展开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最终形成了“水在村边”“水在村中”“村在水中”等多种肌理形态。
江苏沿海地区的传统村落受到了自然环境条件和海盐文化的影响,皆依附于河流水系发展而成。草堰村形成了“水在村边”的形态,余西村属于“水在村中”这一空间形态,而广济桥村的空间形态属于“村在水中”的典型代表(见表2)。
表2 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水系与村庄空间肌理关系
(2)道路划分村落空间
道路作为村落的骨架,承载着村落对内对外的联系,对村落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江苏沿海地区的传统村落依托道路等级布局,形成组群发展、均质拓扑等村落肌理形态。草堰村、余西村依托道路分为多个组群,形成组群发展的格局。广济桥村被道路均质划分,并向外拓展,形成均质拓扑的空间肌理(见表3)。
表3 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道路与内部空间关系
(3)村落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分析总结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可以发现其内部空间呈现组群发展和均质拓扑两种基本特征。
组群发展。由于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多为历经一定时期自发建设发展的自然村,村落内部空间的发展是一种自发的、缓慢的过程。相同或相近的地域文化、生产方式、经济水平影响了大部分农户以相近的生活方式居住在村落中。因此,出现了关系密切的农户建房时布局相对紧凑的现象,从而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建筑组群。
和传统村落大规模的建筑组群相比,现代发展的建筑组群的规模有缩小的趋势,并且组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到外力的影响(如农户分家、水系分割、交通条件的改善、承包地位置变化等),会出现跳出去发展成新组群的情况。这也与宗族势力的弱化、血缘关系的淡化和农村土地政策变化有一定的关联。
均质拓扑。就组群内部而言,呈现高度均质的空间特征。这主要是因为农户个体建筑组合方式相似、高度相近、体量相仿。而在组群之间进行比较,由于拓展的基本空间要素相同,其组合方式根据地形地貌的不同也呈现一定的拓扑关系。
3.村落内部建筑空间
就村落内部建筑个体空间来看,它们主要分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两种,具有领域感强、功能复合、朝向丰富三个基本特征。
(1)公共建筑功能复合
村落中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住宅建筑,都充分体现了功能复合的特征。村落中的道路空间或公共广场既可供村民平时休闲娱乐,也可以在农忙时节转化为生产空间,诸如打谷场等。村部、学校等公共建筑平时是办公、学习场所,当村民家中有大事时也可兼作宴会空间使用。住宅建筑中主房与辅房以及院落的布局形式,更加强化了功能的复合。主房用来居住生活,而辅房和前后院落则兼顾了饲养牲畜、堆放杂物等功能。这些都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特性相结合而产生的。
(2)住宅建筑领域感强
从前述均质空间的分析中可知,同一村落中的每户住宅建筑的组合方式基本相近,一般情况下由主房、辅房以及院墙、树木或其他构筑物共同组成,而这些空间实体要素的建成(即便是没有实体的院墙)进一步限定形成了较强的个体领域空间,相邻的户与户之间这种领域的界定尤其清晰。
(3)住宅建筑朝向丰富
建筑物的朝向也是建筑个体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体来看,村落内住宅的朝向以南向为主,但并不拘泥于南向的要求。朝向往往与周边空间环境中的水系、交通、建筑物、构筑物等要素密切相关,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建筑朝向,从而体现了村落空间有机生长的特征。具体来看,有以下三个特征:相邻的建筑朝向基本一致;相同组群内的建筑朝向基本一致;建筑朝向的改变一般是受到了自然环境(如水系、树林等)、外部交通等因素的影响,总体上建筑朝向与道路或者水系边缘形成平行或垂直的关系。
四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村落的选址与形态、布局与结构、内部建筑空间三个方面分析了江苏沿海地区的传统村落,其空间形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伦理观念影响村落整体空间结构的形成,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呈现空间严整有序、层次分明的特点,重要街道的临街区域被大宅院所占据,而其他民宅小院的位置选择则相对随意。
第二,水系与道路是影响村落选址和形态发展的核心要素。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人们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将逐渐减轻,村落内道路形态布局的变化将成为村落形态布局变化的首要影响因素。
第三,村落内部空间呈现组群发展、均质拓扑等特征。关系密切的农户建房时布局相对紧凑的现象,最终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建筑组群,就组群内部而言,呈现高度均质的空间特征并具有一定的拓扑性。
第四,村落内部建筑空间有较强的领域感、空间利用普遍存在着功能复合的情况,并且建筑物朝向根据水系、道路、组群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村落空间发展的特征是多样的。本文所阐述的只是根据现有的江苏沿海地区传统村落比较分析后判断得出的一些基本特征,隐藏在这些特征背后的原因或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发现,通过多学科的联系比较分析加以研究。但作为一种归纳或总结,希望能给今后的村落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 刘沛林:《古村落——独特的人居文化空间》,《人文地理》1998年第1期,第34~37页。
[3] 李秋香、楼庆西、陈志华:《中国乡土建筑:郭峪村》,重庆出版社,1999。
[4] 李秋香、楼庆西、陈志华:《村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 伍家平:《论民族聚落地理特征形成的文化影响与文化聚落类型》,《地理研究》1992年第3期,第50~57页。
[6] 林世超:《传统聚落分析——以澎湖许家村为例》,《华中建筑》1996年第1期,第50~58页。
[7] 原广司:《世界聚落的教示》,于天祎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8] 伯纳德·鲁道夫斯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高军译,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9] 闾海:《村落空间发展的基本特征调查分析——以江苏为例》,《江苏城市规划》2011年第9期,第38~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