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视角:《澳门理工学报》专栏文萃(2015~2017)(澳门理工学报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学术期刊媒介融合的现状与路径

杜敏

以数字为语言的新媒介对传统的学术期刊带来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到目前已在技术创新、媒介运行、资金配置、政策支持等多个层面不断展开,使我们无法回避媒介融合这一实在发生并不断快速推进的现实。但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其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其他领域相比,却是推进缓慢、规模受限、路径不清。这既与学术期刊的性质有关,也受其制度机制影响,还与它固有的办刊方式相关联。改变这种状态,尚需我们多方吸取经验,积极探索路径与方式。

1.从现实层面说,媒介融合在当下是一种实践先行的状态。不仅出现了媒介融合的多种形式和各种趋势,而且这种融合的状态和趋势已深刻影响了媒介实践者、技术开发者以及媒介使用者,促使他们尝试着不断创新,进而促生更多、更新的媒介。因为融合而成的新媒介以它的技术优势、媒介优势、市场优势使人们看到了它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有的学者先前曾历数国外电视媒介融合的惨状、报纸融合的艰难,认为新旧“媒介融合犹如带橡皮的铅笔”是少数的,并以手机报为例断言手机报“现在是”、“将来也是边缘性产品”,但现实却与这种断言相反。自手机报出现以来,目前已发展成为由电信、网络和传统媒体等多家产业合作打造,通过彩信、WAP网站浏览模式及智能手机APP应用客户端等方式,以快速报道新闻、传播信息的新型媒介。手机报非但不是“小众”化的“带橡皮的铅笔”,而是走向了更多的大众。传统的报社非但没有舍弃手机报,而是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形成多层次、多行业的各种手机报。可以说,各种媒介的融合在当前及今后将成为无法阻挡的洪流奔向我们每个人,同样包括学术期刊人。

2.从理论层面说,媒介融合是多种因素交织产生的一种历史选择和必然。无论历史上还是当下,媒介融合一直都在进行着。一是媒介业自身受到来自同类媒介与不同媒介在市场上竞争的影响,带来媒介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无论是纸质媒介还是数字媒介,无论有线网络还是移动终端,都在寻找新的路径,运用各种方法占据尽可能广阔的市场。激烈时呈现出一种不创新就意味着停顿的和失败的状态。诺基亚的败北,三星数字的异军突起就是明证。二是技术创新为媒介融合提供各种支撑与可能。过往的印刷术为书籍、报纸、期刊等纸质媒介的广泛传播与发行带来了可能;现在的网络技术使各类数字新媒体广泛被大众接收与使用。三是政策上的鼓励与促进,是媒介融合顺畅发展的又一动力。据报道,新年伊始,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就曾举办“深化改革推动媒体融合建设 新常态下促进新闻文化发展”的学术研讨会。大家一致认为未来出版业将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内容与技术深度融合的全新业态,媒介融合发展是中国媒介业提升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可以说,从媒介人到政府官员,从学术圈到其他行业,这种认识上的提升必然促进媒介融合行动更加顺畅地进行。媒介融合作为媒介发展的主潮流是大势所趋,但媒介融合的速率在不同行业、不同媒介类型上的发展却是不平衡的。

3.就学术期刊的媒介融合而言,它与传统的报纸、电视的媒体融合既有形式上的不同,也存在效果上的差异,也有动力上的不一。学术期刊普遍存在着媒介融合迫切性不强、媒介融合创新性不足的情况;有的虽认识到了学术期刊需要与网络媒体有机融合,但仅仅是将纸质媒介内容放置到网上,或者是与网络机构进行简单的加法式合作。当然,这种情形的出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一是与学术期刊自身的媒介特点相关,如其受众面有限,不以市场盈余为目的,内容选择较为严格,读者有其固有的阅读习惯等。二是与学术期刊的运行机制相关。学术期刊往往分属不同的研究机构和不同的高等院校所有,编辑出版分散,出版规模有限;其媒介运行既受主管、主办单位限制,也受业已形成的系统的、严密的组织体系和行业管理机制的制约。尽管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学术期刊的出版从管理到技术都有了一定的改变,但仍然很难完全摆脱固有的影响和控制。三是与网络媒介的特点有关。网络媒介的优势在于海量信息的聚合与搜索,在于传播的高速度与超广度,在于信息的交互性使用。但传统学术期刊信息内容的创新性、深刻性、高学术价值在网络媒介上难以彰显其权威性。同样,网络的快速浅阅读方式也使学术期刊与网络媒介的深度融合受到一定限制。如何发挥网络媒介的长处并与学术期刊的优势相结合,这是学术期刊目前在操作上的困顿,也是未来发展路径不清的根本所在。

4.学术期刊媒介融合之路正在不断拓展,因为期刊界不乏创新思维。目前,对学术期刊的媒介融合已多有探索,有人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数字期刊联盟,形成期刊联合运营机构,结束数字期刊与学术期刊各自为政的状态。或者建立学术期刊的托管机制,除保留期刊产权外,将学术期刊人员、业务、财务交给数字期刊进行管理。实行编辑部业务的集约化运行,即将组稿、审稿、排版、校对、发稿、印刷、财务等进行集约化管理。这种建议可以让我们开阔视野,一定程度上符合网络媒介传播的要求,但对学术期刊自身的权益考虑不足。将学术期刊交给数字期刊在一定程度上丢失了学术期刊的独立性与特色性。与大多数学术期刊和中国知网或者同方等网络媒体的合作不同,中国社科院则根据自身的科研优势和拥有的学术实力、编辑出版力量,逐步锻造出报纸、期刊、出版社、图书馆、学术网、信息库、学术评价七位一体的学术传播体系。这种立体式、全方位、多媒体的自我整合与发展,是对过往的一种超越与突破,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各类媒介的优势与特色,但这样的整合与做法,是其他一些弱小、散在的学术期刊难以效仿与比肩的。同时,社科院目前所进行的媒介融合,更多是自我媒介的联合运行,也是媒介走向深度融合的中间状态,仍处在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中。但无论如何,我们以为学术期刊与新媒介的融合,首先应有主动融合的意识与观念,这是确保积极探索并进行实践的前提。其次,应明晰学术期刊以及其他媒介的优势与不足,以读者的需求为核心,以传播效果的最佳化为原则,以技术上的支撑为途径,要形成能扬长避短的新媒介。再次,学术期刊的媒介融合,应是一种多途径、开放式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可以学习西方的经验,可以进行自主性的新探索。最后,学术期刊的媒介融合,可使信息立体化呈现、多媒介传播、多媒介互生而共荣。如传统学术期刊与网络的结合,扩大了学术期刊传播的速度与广度,虽是一种最常见且价值非对称性的媒介融合,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术期刊的编辑、发行、反馈等多个方面。现在学术期刊又积极与移动终端结合,使学术期刊不仅可在平板电脑阅读,还可在微信上领略期刊的学术信息,还可以扫描二维码进而与学术网上呈现的信息进行互动,带来学术信息多途径传播与信息共享,多方受益的状态。总之,只要积极探索,不懈实践,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创新中的学术期刊人,一定会使学术期刊的媒介融合达到一个新的状态与阶段,也会使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度、广度以及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以及一定的经济价值。


作者简介:杜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刘泽生]

(本文原刊201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