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技术、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历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突破型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定义

技术(Technology)是指人类在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过程中通过创新所积累的经验、知识、技巧以及为某一目的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工具和规则体系。技术的任务是改造和控制自然,它包含两个层次——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技术科学是介于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各种现代学科群,它揭示同类技术的共同规律,但并不能完全解决某一生产部门的实际问题。工程技术则更接近生产,它综合应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就研制中的技术问题,为生产提供专门指导。然而,工程技术领域内的发明创造并不等于社会生产,技术创新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组合,其本质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的有效组合。

“创新”的概念是由熊彼特(J. A. Schumpeter, 1912)首先提出的,其将创新视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该理论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企业家通过提出创新方法,引进新产品、采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改进生产组织等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又发展出经济学理论的两个分支。一是将技术进步纳入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成果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二是基于技术创新经济学,侧重研究技术创新的扩散和技术创新的“轨道”和“范式”等理论问题。国内学者傅家骥(1998)指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经营者重新组织各种生产条件和要素,构建具有更高效率及更低生产费用的生产经营方法,目的是推出新的产品和生产方法、开拓新的市场、取得新的原料供应渠道,是融合技术、企业、商业和货币资金活动的一整套系统流程。

技术创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技术创新是指创造新技术并把它引入产品、工艺或商业系统之中,或者创造全新的产品和工艺以及对现有产品和工艺的重大技术改进,并将产品引入市场(产品创新)或使生产工艺得到应用(工艺创新)。1982年,弗里德曼提出,技术创新是对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编制的《技术创新调查手册》中,为收集数据而推荐的国际标准将技术创新定义为“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产品创新),或者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工艺创新),那么创新就完成了。因此创新包括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和商业的一系列活动”。由此可见,OECD所指的创新是比狭义的技术创新更广泛的综合性的概念。

基于广义视角,技术创新包括技术变化引起的一系列营销、管理、金融、技术、市场、组织变化乃至产业和经济体系的演变。广义的技术创新更加强调新技术(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等)的首次商业化等具有经济意义的概念。

技术创新的研究和实践离不开创新水平的测度问题。技术创新水平的测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建立创新指标体系和收集指标使用的数据。当前可用来进行技术创新水平测度的数据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关于R&D投入的数据,在OECD国家中按弗拉斯卡蒂(FRASCATI)手册加以采集;二是专利的申请、授权和引用等数据,其中主要的部分来自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等;三是创新调查数据,OECD国家按照奥斯陆(OSLO)手册的定义和方法,通过大规模的技术创新调查进行搜集;四是基于文献的创新产出LBIO指标数据,它反映科学出版物和引文的情况以及从技术和行业期刊报道上获得的有关企业创新产品的数据。这些科学技术指标数据在测试技术创新活动方面各有优势,但同时也都有明显的局限性。由于数据的可得性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使用的是R&D数据和专利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