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创意经济学基本原理
创意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框架,由思维(Thinking)、创意(Creative)、经济(Economy)、价值(Value)原理构成。英文缩写为:TCEV。TCEV即创意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基础。然后由TCEV进行逻辑转化,即自然思维(Natural Thinking)转化创意思维(Creative Thinking);创意思维(Creative Thinking)转化创意经济(Creative Economy);创意经济(Creative Economy)转化经济价值(Economy Value)。从而构成创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创意经济学基本原理结构如下图。
图2-1 创意经济学基本原理结构
本节首先对思维原理、创意原理、经济原理及价值原理分别进行阐述,然后对大脑思维转化为创意思维、创意思维转化为创意经济、创意经济转化为创意价值之间的逻辑转化关系进行分析论述。
(一)创意经济学原理的构成
1.思维原理
(1)思维的概念
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以“理性即存在”的观点开始了“以思维研究思维”的历程。但在现代心理学诞生之后,学者对于认知的研究逐渐深入内部结构及过程,对“思维”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但迄今为止,“思维”在学术界仍未得到统一的定义。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学者对于“思维”的理解与阐述逐渐明确:笛卡尔(Rene Descartes, 1596-1650)提出了灵魂与身体相互作用论,认为思维是灵魂的唯一功能,人的所有其他活动是身体的功能。华生(Watson, John Broadus, 1878-1958)指出思维与人类其他的机能一样,也是感觉运动行为,并且这种行为一定包含内隐的言语活动。Bruner(1957)将思维定义为“对给出信息的超越”, Newell和Simon(1972)将思维理解为在问题表征基础上的内部系列操作过程。此外,中国学者普遍认同的是,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反应,反映了事物本质属性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思维是指发生在人脑中、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进行的整理加工已知信息,并联想、创造的意识活动和心理过程。即思维是一种基于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探索行为,这种探索行为是内在洞察力的体现,并且其目的在于理解和扩展经验。
(2)思维的特征
①概括性。人类需要对已经掌握的基本知识或概念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并从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加以归纳,这个过程称之为“概括”。一个人的知识系统性越强,概括性越高,则其智力、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就越强。
②间接性。间接性是指思维凭借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反应。人类早上起来,通过发现院子里的地面湿了、房顶也湿了,就能判定昨天晚上下雨了,这是比较简单的间接反应。而人类根据自己所处的现实环境、个人兴趣及目标制定自身的未来发展计划,并指导自身未来的实践活动,这是较为复杂的间接反应。
③逻辑性。逻辑性指的是思维过程具有一定的形式、方法,并按一定规律进行的特性。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经验,这些经验推动人的认识活动进一步深化,从而产生了理论上的总结,即概念。人类在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构成判断和推理,这一过程体现了思维的逻辑性。
④深刻性。人脑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思维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等过程,掌握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认识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性集中地体现在人类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等方面。
⑤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体现在,其可以从不同角度、方向来考虑问题,全面而灵活地综合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⑥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体现在活动过程中善于严格地估计信息、精细地检查并发现思维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人类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善于客观地考虑来自各方面的依据,不断地分析解决问题所依据的条件并多次验证已经拟定的假设、计划和方案。
⑦独创性。这一点主要通过思维个体间不同的智力品质差异来体现。人类对高度概括的信息进行集中而系统地概括,并进行新颖的分析、组合,找出新的层次和交接点,创造出有价值的具有新颖性成分的智力成果。
(3)思维的类别
思维是一种人类大脑中既复杂而又基础的活动,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思维进行不同的分类。由于本书中的侧重点在于大脑思维的创新性,所以根据思维的创新成分,可以对思维进行如下分类。
①常规思维。常规思维指的是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有的程序、惯常的方式、固定的模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完全不含创新性,所使用的方法完全基于前人的研究。例如,学生运用已经学会的公式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这是最常见的常规思维的体现。
②创造性思维。狭义上的创造性思维指的是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的新领域,开创新成果的思维活动,表现为发明新技术、形成新观念、提出新方案和决策、创建新理论等;广义上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包括上述内容,还表现在思考问题的方法或技巧上,或者在局部的结论和见解上具有新奇独到之处的思维活动。例如,学生提出用更加简便的方法解决现有的问题。
2.创意原理
(1)创意的概念
本书第一章中已对创意的概念做过定义:创意是人类大脑具有独创性的灵感意念、构思等。创意既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创意的静态是指灵感、意念的产生。创意的动态是指灵感与意念的延伸思维过程。
(2)创意生成的步骤
①信息。在这一阶段,创意者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或被动接受问题,或者主动提出问题,这是创意生成的原点。
②酝酿。在酝酿阶段,创意者通过各种途径积累大量的材料,做好知识准备工作,并依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经验等找出问题的关键,这是否定原有样式、酝酿新样式的过程。
③启发。在创意启发阶段,创意者集中精力,围绕现有的问题进行综合思考,在否定原有样式的基础上建立新样式,并进行不断地修改,使新样式以“鲜活的结合和全新的关系”出现。
④生成。在创意生成阶段,创意者一般会受到灵感的启发,在意想不到的瞬间产生对新样式的修改想法。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其外在形态是对问题突如其来的顿悟,具有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是创意者完成新式样、实现重大突破的关键。
⑤推广。在推广阶段,一个创意的产生往往不能立即被社会或市场所理解并接受,这时需要创意者通过阐述自己对于新样式的想法,表明新样式相对于旧样式的优越性使之推广开来,并实现其价值。
3.经济原理
(1)经济的概念
同样,本书第一章中已对创意的概念做过定义: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交换、分配、消费等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总和。
(2)经济的两大要素构成
①物质。这里的物质包括人类活动接触到的、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
②管理。经济是人类进行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的过程。这里的主体是“人类”,没有了管理物质的主体,就不能产生经济。
经济是对物质的管理,没有物质就没有所谓的经济,但是如果没有管理的主体,空有物质也不能称之为经济。
(3)经济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经济进行多种形式的划分。
按照社会发展阶段,可以将经济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
①自然经济是传统社会封建经济形态下主要的经济形式,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②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③产品经济是指通过社会中心机构集中的、统一的分配来获取产品,满足自身需要的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以全社会经济利益的一致性为前提,是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的设想。
人类的发展历程目前只经历了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两种经济形态,最主要区别是两者进行生产的目的不同。自然经济强调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商品经济强调利用劳动换取经济利益。随着社会的发展,按照资源配置方式可以将经济划分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④计划经济又称为指令型经济。在这种经济体系下,用政府计划指令等方式配置生产、消费等资源,从而实现经济的运行。
⑤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在这种经济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由国家所引导。
4.价值原理
(1)价值的概念
价值(valu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valere,在14世纪进入英语。在19世纪之前,该术语几乎只与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有关,意指物的价格,或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定义为: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通俗来讲,价值泛指人们认为是好的、因为其自身的缘故而值得估价的东西,这种东西具有人所欲求的、有用的、有兴趣的特性。此外,价值也是主体主观欣赏的或主体投射到客体上的东西。基于对价值认识之上的价值判断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认识思维活动,是人类面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认识和采取人体行为并加以何种处置方式的基准。
著者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价值亦即财富的抽象化。物质财富=物质价值,精神财富=精神价值。
物质价值:指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东西,如经济利益、物质生产,维持生活、生理需要的物质条件、生态条件与社会人身安全保障条件等等。
精神价值:指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东西,人的心理上的满足,思维、情感、信仰、理想,知识与信息,文化生活,包括科学、伦理道德、审美等精神产物。
(2)价值的特征
①抽象性。价值是抽象的信念、理想、规范、标准、关系、倾向、爱好、选择等等,它看不见、摸不着,却每时每刻都在指导着人类的思想,支配着人类的行动。
②奥妙性。价值是一个深奥的、微妙的概念,包容量大而且含义模糊,其内涵和外延难以把握,其精神实质难以领悟。
③整体性。正如爱因斯坦的意义整体论中所指出的,诸多价值的集合或系统成为整体,其中的每一个价值都无法独立于整体,孤立的价值像孤立的事实一样是无意义的。
④虚潜性。价值是虚存的,而不是实存的;是潜在,而不是显在的。要使它从前者转化为后者,就要求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或相互发生关系。
⑤客观性。价值尽管抽象但并不是玄虚的,并且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普特南指出,至少有些价值观是客观的,如理论评价中的融贯性、简单性等。它们不仅仅代表使用这些词项的人的情感,而且代表了它们所适用的那些事物的属性。至少这些词项具有某种客观的用法,即某种客观的正当性条件。
⑥可变性。价值是非永恒和非绝对的。价值随人、时代、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价值能够被创造,也能够自然地或者人为地消亡,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不过价值系统一旦确立并被世人接受,它也具有相当的稳定性,除非受到强烈而持久的冲击,否则不会轻易改变。
(二)思维、创意、经济、价值逻辑转化的方法和要素
1.自然思维转化为创意思维
人的大脑与创意思维是创意经济的基础与源头,没有人的大脑与创意思维,就没有创意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著者认为:大脑自然思维结合创意方法,最后由大脑自然思维转化为创意思维。
(1)大脑自然思维的基本思维方式
大脑自然思维包括非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及集中思维。
①非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主要包括直觉、灵感、想象、联想、形象等思维形式,这些思维形式往往是创意者在进行创新时频繁用到的、受启发程度最高的思维方式。
②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认识现实的结果,它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逻辑思维是具有严密科学性的思维形式,它必须完全符合客观规律。这种思维能力的强弱,与知识广泛性密切相关,它直接涉及创造成果的成功率以及时间的长短。
③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对某一问题或事物的思考过程中,不拘泥于一点或一条线索,而是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向多方向扩展,而不受已经确定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围等约束,从中产生多种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
④集中思维。集中思维是以一个问题为中心,利用已有的信息,以发散思维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和方案中找到最后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创意的思维方式。
(2)产生创意思维的八种方法
①头脑风暴法。这种方法的主旨是鼓励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从而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②类比发明法。类比发明法是根据两个/类对象之间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来获得好的创意。
③联想发明法。联想发明法是依据人的心理联想产生创新设想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将没有关联的事物进行联系,从而产生新的想法。
④模仿创造法。模仿创造法是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模拟而得到新成果的一种方法。
⑤逆向发明法。逆向发明技法是运用逆向思维,从常规的反面来思考问题,从事物的构成要素、位置、结构、功能和属性等的反面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意的一种方法。
⑥列举法。列举法就是要求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创意对象的属性、特点进行列举,以此产生创意和发明创造的一种方法。
⑦设问法。设问法是为了激发人们的创意思维而提出具有创意性问题的方法。
⑧组合法。组合法是通过组合产生新的创意或新事物的方法。组合是有目的而非任意的组合,组合的产品必须具有单一的主要功能,简约、轻便,而且是实用的。
大脑是人类最重要、最高级的部位,是人类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人类的左脑是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理性的脑,而右脑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和感性的脑(本书的第二章将详细介绍人脑的结构和功能)。右脑所获得的形象、直觉、对整体的感知等是产生创造性设想的源泉,并且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左脑所特有的语言符号的抽象化组合能力是创意产生的基础。运用大脑的四种思维方式,可学习和掌握上述列举的各种产生创意的方法,实现由大脑思维向创意思维的转化。
(3)自然思维转化为创意思维的三要素
自然思维转化创意思维,首先需要建立创意思维的基础,包括强化的感知能力、保持积极的心态、多样化思考、独立思考;其次需经过自然思维→筛选→加工→提炼→创意思维这几个环节。
大脑思维转化为创意思维的过程,是由常规思维向创新型思维跨越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创意经济的基础,要实现这种转变,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素。
①创设情境,激活气氛。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相对宽松的环境和氛围,可以激活大脑,引起人类的求知欲和创新欲,使思维进入一个十分活跃的状态,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正如生理学家发现的,决定智力的高低,不是大脑细胞数目的多少,而是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良好的创作氛围可以使人类大脑中左右脑的细胞处于协调状态,充分发挥创造的威力。创设情境,激活氛围,是开发大脑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②设置悬念,质疑求异。根据脑科学的原理,开发大脑,就要不断地给其刺激,设置悬念,质疑求异,这样可使大脑呈现高度灵敏感,具有常态下不具备的潜在优势,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设置悬念就是给人的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期待情境,创新思维的活力随时也会激发出来。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由此可见,疑就是问题,疑就是点燃人类思维探索的火种,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质疑求异就是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敢于质疑,善于发问,只有抱着这种怀疑态度和好奇心态才能激发大脑的创作热情和创新型思维。设置悬念,质疑求异,是开发大脑、培养创新思维潜在活力的关键环节。
③引导好奇,形象诱导。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奇特的事物能使人产生强烈的刺激,好奇心是研究思考问题的内部动力,是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脑科学和思维科学研究还表明,创意思维能力的形成,必须要把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思维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新的形象、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创意能力和效率才会成倍上升。
2.创意思维转化为创意经济
创意思维转化为创意经济的过程,是创意者根据一个创新型的想法,考虑到各种现实因素并进行详细规划,最终形成可以取得经济利益的商业计划、生产和交易的过程。创意思维能否转化为创意经济,需要从经济转化与经济体现两方面来考虑。
(1)创意思维向创意经济转化的三要素
创意思维不等于创意经济,要实现创意思维向创意经济的成功转化,创意思维必须具备人类社会需求性、客观实现的可行性、具体实现的科学性三个要素。
①人类社会需求性。
人类社会的需求主要为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国际第三代心理学开创者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曾提出了人类需求的五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基本内容如下。
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等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
安全上的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等方面的需要。
感情上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得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
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但概括来说,人类社会的需求不管分为多少层次,实际上还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求。
创意者必须考虑人类社会对即将转化的创意思维是否具有需求,这种需求可以来源于人类生理、安全、感情、被尊重、自我实现等各个方面。如果该创新思维在各个方面都不具有社会需求,也就没有了转化为创意经济的必要性。
比如说:某个人有一个创意思维,要制作一种让人类爬着走路的用具,即使这个创意思维再独特,再新颖,也不能转化为创意经济。因为人类早已站起来走路了,对此没有需求。
②客观实现的可行性。创意者必须考虑产生的创意思维是否具备切实可行的要求,不符合人类生存客观规律的创意思维不具备客观实现的可行性。
比如说:某个人有一个创意思维,要研究一种让人类不吃饭,不喝水,就可以活着的方法。即使这个创意思维再独特,再新颖,也不能转化为创意经济。因为这个创意思维不符合人类生存的客观规律,不具备客观实现的可行性。
③具体实现的科学性。这是创意思维能实现成功转化的科学保证,创意者虽可以进行天马行空地创作,但必须受科学的束缚。
创意思维虽然是充满想象、幻想、抽象、多维的,但要具备能具体实现的科学性。
比如说:某个人有一个创意思维,要研制一种能让人吃了就能活到800岁的仙丹妙药。这个创意思维不具备实现的科学性。因为人类的基因决定了人的寿命年限。因此,这个创意思维再伟大、再诱人,也不能转化为创意经济。
因此,创意思维能否转化为创意经济,是由以上需求性、可行性、科学性这三个基本要素决定的。
(2)创意思维经济体现的三要素
创意思维向创意经济转化后,主要通过人类社会的认可度、社会需求的消费度、经济体现的价值度三个标准来衡量经济成果。
①人类社会的认可度。当创意思维转化为创意经济后,必须得到社会大众的接受和认可,这是创意经济实现其经济价值的基础。
如当今人类社会,人口增长与汽车数量的增多,使道路拥挤,人类社会希望能发明一种会飞的汽车。从20世纪初期,曾有汽车与飞机制造专家研究制造过,但都不很成功,不被使用者和政府的交通管理部门认可。
到了21世纪初期,美国在飞行汽车研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9年,美国马萨诸塞州Terrafugia公司制造了一款名为“Transition”的飞行汽车。这种会飞的汽车能在30秒内完成从汽车到飞机的变形,驾驶员在车内即可完成操作。处于“汽车模式”时,其时速可达145公里;双翼展开进入“飞行模式”后,依靠推进器作用,速度可达185公里,加满一次无铅汽油可飞行805公里。双翼折叠后可以在普通车库停放。动力方面,该车只有一台100马力的活塞发动机,在地面模式和飞行模式均由该动力模块驱动。变形车可以在跑道长于2500英尺(约为762米)的任何普通机场起飞或降落。而想要驾驭这款车,你不仅需要有汽车驾照还需要有“运动飞行员执照”或以上飞行执照。这款飞行汽车受到了美国航空主管部门认可,允许这种会飞的新型汽车投入商业性生产。
②社会需求的消费度。当创意思维转化为创意经济后,生产的产品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一般情况下,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产品进入市场后,就越容易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美国研制飞行汽车的创意思维得到社会认可后,转化为创意经济进行研发设计与样车制造。然后要进行市场调研与开发,确定社会需求量与订货的消费者。那么这个创意思维转化为创意经济的社会消费需求度就体现出来。
③经济体现的价值度。当创意思维转化为创意经济,并进行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后,必须能够体现其经济价值。
美国已将一个飞行汽车的创意思维变为了现实,已经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了这种飞行汽车,现在在试运行之中。但是目前还没有进行市场销售。据说销售可能定在19.4万美元。如果这种飞行汽车定价在市场销售后,这个由创意思维转化为创意经济的价值就体现出来。
创意思维是人的大脑以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揭示客观事物内在及外在以及发展的思维活动,从而产生前所未有的创意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经济转化的三个要素衡量了创意思维是否能够转化为创意经济,经济体现的三个标准则从人文和经济的角度衡量了该创意思维的价值。在创意思维向创意经济转化时,只有满足上述六个要素标准,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转化,产生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
3.创意经济转化为经济价值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神仙用法术可以使石头变成金子。后来用“点石成金”来形容那些得道高人稍费一点功夫,就可以把不值钱的东西变成珍贵的东西。用经济学的语言讲,叫“创意成金”。就是把没有价值或者价值低的东西转变为有价值或者价值高的东西,也就是创意经济的价值转化。
创意经济不等于经济价值,创意经济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才能实现价值。就是依赖人才、资本及文化等各种要素的衔接,通过创意生产、交易、消费等关键环节的运行,最终实现经济价值。
(1)创意经济向经济价值转化的三要素
要实现创意经济向经济价值的成功转化,创意经济必须具备抽象概念的有形化、实用化、价值化三个要素。
①创意经济抽象概念的有形化。创意经济往往只是一种存在于脑海中的想法,虽然创意者对自己的创意如何实现经济价值已经有了整体的把握,但仍然停留在抽象概念的层次,而由这个创意经济的抽象概念变为实实在在的创意经济产品(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的过程,就是实现创意经济抽象思维有形化的过程。这是一个按照规划好的蓝图进行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有可能遇到未预期到的困难,但也是创意经济价值化中最关键、最基础的一步。
②创意经济概念的实用化。创意经济抽象概念有形化后生产的产品必须具有实用性,或者是可以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或者是可以丰富人类现有的精神世界,满足文化生活的需要。即有形化产品(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在人类社会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就是创意经济概念的实用化。这也是对创意者在创造进行创意经济时所必需面临和考虑的问题,是创意者进行创意经济的根本宗旨。只有满足实用化的标准,创意产品才能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才能创造经济价值。
③创意经济概念的价值化。创意经济抽象概念有形化之后(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在人类社会中发挥实际作用,根据其产品成本、相关因素以及社会的需求,为创意者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这就是创意经济的价值化。这一要素的受益人是创意者,其根据自身创意经济创造的经济价值,实现经济收益。
(2)创意经济价值体现的三要素
创意经济向创意价值转化后,主要通过创意经济有形化的预测价值、实际价值及增值价值三个标准来衡量创意价值成果。
①创意经济有形化的预测价值。创意经济在转化为经济价值后、进入市场前,需要对产品的经济价值进行估计和预测,确定预测价值。
②创意经济有形化的实际价值。创意经济有形化后,包括创意、研发、设计、制作、销售成本在内的所有成本构成了产品的实际价值。
③创意经济有形化的增值价值。创意有形化后的产品在其原有的包括创意、研发、设计、制作、销售成本在内所有成本的基础上,可以对产品进行再创意形成价值增值。
当代的陶瓷制品经过创意、再创意、不断的创意,在其实际价值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增值价值将翻倍提高。如:一件陶瓷制品创意制成实用品,它的价格也就是几百元。如果将它创意制成奢侈品,它的价格就是几千元钱。如果工艺大师将它创意制成艺术品,它的价格就是几万元。如果对这件工艺大师创意制成的艺术品进行拍卖收藏,它的价格可能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这就是创意、再创意、不断创意而产生的增值价值。
创意经济向经济价值转化的三要素是衡量创意经济能否有形化生产的主要标准,创意经济价值体现的三要素为有形化生产后,产品进入市场价格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创意经济向经济价值转化可验证创意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意义,也是创意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