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认知的研究范式
2.2.1 基于认知主义的认知观
传统认知主义(cognitivism)的认知观认为认知是可以计算的。这里的“计算”意在强调认知的过程是对符号进行加工的过程,具体体现为对符号信息的处理、操纵和加工。认知主义认为大脑对信息的处理类似于计算机对符号的加工,这一过程是以神经网络结构和并行加工原理为基础的联结主义模式,它关注的是内部心理过程和调节行为的认知机制。(叶浩生2010)认知主义者有以下一些基本观点:1)认知的过程是表征的过程;2)心智通过计算来处理符号信息;3)大脑是认知活动发生的场所;4)身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不大;5)意义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牛保义2015)
由此可见,认知主义的认知观认为:认知是一种独立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内部的心智活动;外部的客观世界为感觉刺激的发生提供了源泉,这一外部世界同时也是行为反应得以发生的表现地;身体只是认知发生的底座,接受刺激和执行反应,大脑只是认知活动发生的场所。
2.2.2 基于具身认知的认知观
与认知主义的计算表征的认知观不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具身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Varela, Thompson & Rosch 1991; Lakoff &Johnson 1999)使得认知科学进入了“后认知主义”(post-cognitivism)的时期。(Gomila & Calvo 2008: 7)“认知科学的上空出现了一个具身认知的幽灵”(Goldman & Vignemout 2009: 154)。具身认知也因此被认为是认知科学领域的一场新革命,有着与传统认知观不同的理论主张,如认为认知具有具体化、嵌入、生成、延展和情境等特征,即“4E+S”认知模型。该模型强调影响认知的关键性因素不只是身体,还指出认知是认知主体的大脑、身体以及主体所处的环境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不同形式的身心(身体和心智)相互作用、不同形式的身心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4E+S”的认知模型具体来说是指以下几个维度:具身认知、植入认知、生成认知、延展认知和情境认知。(赵小军2015)以下我们将详细阐述这一模型中的各个维度的认知观点。
借用叶浩生的话来讲,具身认知的一个基本主张是:“身体是认知的身体,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叶浩生2014: 1037)这一观点强调了身体和认知的高度融合关系:认知依赖于身体,除了大脑,主体的身体和五官也是认知形成的重要源泉;也就是说,大脑的神经元以外的身体结构是认知活动得以进行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比如身体的属性和感觉-运动系统都参与了认知的形成。(Shapiro 2011; Clark 1997; Wilson 2002)
植入认知认为,认知主体是植入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环境里的,他不能脱离这种环境;另外,身体以外的一些环境因素也是影响认知进程的重要参数。(Rowlands 2010: 3)
生成认知认为认知是生成的,这与传统的认知的表征观大有不同。瓦列(Varela)(1991)等持这样的观点:我们的身体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虽然语言、社会和历史等知识储存于我们的大脑,但生成于人类和世界的交互活动中。(牛保义2015)作为认知的主体,人类离不开他所处的(situated in)世界;人类的发展带来了世界的发展,世界的发展也惠及人类,它们处于相互影响的网络之中。总之,生成认知认为认知是生成的,具体说来是在人类和环境的互动中生成的;人类的心理过程不仅包括神经过程,从广义来说,还包括主体作用于环境和环境反作用于主体的过程和方式。
延展认知认为认知具有延展性;纵然大脑是认知发生的重要场所,但认知活动也会以不同的方式渗透到认知主体所处的环境中而不仅仅局限在大脑里,这也是延展认知被如此命名的原因。换句话说,延展认知强调的是认知的发生可以延展到认知主体所处的环境。(Clark &Charmers 1998; Rowlands 2009)总之,延展认知认为,除了大脑这一重要的活动场所,认知也离不开人类和环境相应作用形成的耦合系统(couplet system)。(Clark 2008)
情境认知的基本观点是认知具有情境性。这里的情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既包括大脑等身体所处的环境,也包括外在于身体的环境(Rowlands 2010),如语境。因此,在情境认知看来,认知(系统、能力、功能和过程)是依附于主体活动的情境的。
上述五个维度的认知立场是“4E+S”这一认知模型的主要观点;“4E+S”认知模型也因此被认为是认知科学进程中的一场新革命。(李建会、于小晶2014)
通过上面对“4E+S”认知科学范式的介绍,我们认为具身认知有着不同于传统认知的一些观点,如传统认知观认为认知是客观的、表征的、内部的,而具身认知观则认为心智不只是大脑活动的结果,更多情况下是大脑、身体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认知科学的这些新认识为我们进行语言研究提供了先进的理论指导,从而使得语言研究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