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研究:以社会—生态系统为框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摘要

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Governance)是指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等在内的多元主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引导或激励人类与环境有关的行为,以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性。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中国环境治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出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对理解环境治理的方法论关注不够,导致不同学科开展的研究缺乏有机联系,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构建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成为当前中国环境治理研究亟须思考的问题。

本书基于制度分析的研究视角,首先回顾和综述了治理理论下的环境治理研究及分析框架。本书发现,国内外学者基于治理理论开展的环境治理研究虽然极大地丰富了环境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发展,但其理论逻辑、分析框架和方法论等并没有体现出环境治理的异质性特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存在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成功环境治理的关键是:需要与当地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条件相匹配的多样性的制度设计来化解各种具有不同特质的风险。这就要求在跨学科或者多学科基础上将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整合起来,去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在不同空间、时间和组织层级上的复杂互动。

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发了一系列将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及其相互关系都考虑在内的综合性分析框架,本书从中选择了人类—环境系统框架(HES)、管理转型框架(MTF)和社会—生态系统框架(SES)三种典型框架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本书发现,人类—环境系统框架、管理转型框架和社会—生态系统框架都尝试将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进行整合研究,综合考虑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提供了清晰的数据组织结构。但是,相对而言,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对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的解构更为均衡,数据组织结构更为精细通用。因此,本书将其作为案例研究所采用的框架。

接下来,本书选择了草原治理和跨流域水环境治理两个不同层次的环境问题分别进行案例分析,以检验和测试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对于中国环境治理问题适用性、通用性和应用潜力。在草原治理案例中,本书利用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对内蒙古阿巴嘎旗、乌审旗和四川省红原县三地的草原治理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检验其适用性和通用性。本书将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作为一个分类系统,利用已有文献资料展开案例比较分析,重点甄别不同草原治理案例之间的异质性。结果显示,社会—生态系统框架的变量组能够很好地将不同学科已有研究成果系统组织起来,不仅可以实现不同草原治理案例之间的比较,还可以有效识别出影响其可持续的关键变量。在跨流域水环境治理案例中,本书选取三峡库区为案例,尝试利用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对三峡库区水环境治理进行系统性的诊断分析,以测试其应用潜力。结果显示,社会—生态系统框架的变量组可以很好地将三峡库区水环境治理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系统组织起来,识别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并且,社会—生态系统框架还能够对库区的水环境治理与水资源治理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治理系统的互动与结果。这表明,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可以应用于更为复杂的环境治理问题域。

综上,本书认为,社会—生态系统可以作为中国环境治理研究的一个基础框架。本书同时也总结了几点应用社会—生态系统框架进行案例分析的经验:第一,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中的二级变量都是一般性的,需要根据案例的实际来选择合适的解释;第二,对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中所有的二级变量进行分析非常困难,应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变量数量;第三,很难确定某一个变量所造成的后果,但是比较容易识别出几种变量组合在一起的产出。运用社会—生态系统框架的关键,是追踪不同的变量组合及其造成的结果。

此外,本书在应用社会—生态系统框架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发现,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对不同行动者之间互动及其结果的二级变量设计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中国环境治理动态转型和政府主导的特征。而管理转型框架在这方面的设计相对优于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一是将治理过程解构为管理过程和转型过程,二是在行动情境的互动结果中增加了新制度和新知识。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在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和管理转型框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一个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分析框架,并依此为依据建立中国环境治理案例(数据)库。这无疑将有助于促进中国环境治理研究跨越“万能药”陷阱,并最终发展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环境治理;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