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21
子鱼论战
《左传》
楚人伐宋以救郑①。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②:“天之弃商③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及楚人战于泓④。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⑤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⑥。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⑦,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⑧,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⑨可也。”
一、注释
①楚人伐宋以救郑:鲁僖公二十二年夏,宋襄公为了与楚成王争霸,出兵攻打依附楚国的郑国。楚国为了救郑,于是派兵伐宋。宋:西周建立后封商王纣的庶兄微子启于宋,建都商丘(河南商丘南)。郑:国名,在今河南新郑。
②宋公:宋襄公,名兹父,宋国国君。曾企图与楚争霸。大司马:掌管军政、军赋的官职。固:人名,即公孙固。
③商:宋为商人后裔,所以商即宋。
④泓:泓水,在今河南柘城西。
⑤门官:一种意见认为,门官即门子,由卿大夫的子弟充任,实即亲军侍卫。
⑥二毛:头发有两种颜色的毛发,这里指头发花白的敌人。
⑦亡国之余:商为西周所灭,宋为商人后裔,所以说是“亡国之余”。
⑧胡耇(gǒu):年纪很老的人。
⑨儳(chán):指军队进退混乱,不成阵列。
二、译文
楚国人攻伐宋国来援救郑国。宋襄公准备应战,大司马公孙固规劝说:“上天抛弃我们商地人民已经很久了,您准备振兴它,这是不能赦免的罪过啊!”宋襄公不听。
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作战。宋国军队已排好阵势,楚军还未完全渡过泓水,司马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等到他们没有全部过来时,请让我们攻击他们。”襄公说:“不能。”楚军已经全部过河,但还没有排好阵势,司马又把刚才请求出击的意见告诉宋襄公。襄公说:“不能。”直到楚军已经布好阵势,然后才去攻击他们,宋国军队大败。宋襄公伤了大腿,左右门官尽被歼灭。
都城里的人都怨恨宋襄公。宋襄公说:“君子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捉拿头发花白的人。古人指挥打仗,不在险隘处阻击敌人。寡人虽是亡国的殷商后代,也不肯击鼓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军队。”子鱼说:“您不懂作战。强大的敌人,隐在险隘的地方而不能排好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们啊。阻截并进攻他们,不也是可以的吗?这样还怕不能战胜呢。何况现在的这些强劲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敌人即使到了老年,抓获了就带回来,对于头发花白的敌人有什么值得顾惜的?向士兵讲明战败就是国耻,教给他们战术,就是要求他们努力杀敌啊。受伤而没有死的敌人,为什么不再一次去击杀他们?假如怜惜再次受到伤害的人,那么何不干脆不去杀伤他们;怜悯头发花白的人,那么何不干脆投降他们。军队是凭借有利时机来作战的,鸣锣击鼓是用声音来鼓舞士气的。得到有利的时机就要利用它,在险隘的地方阻击敌人是可以的。鼓声大作而使斗志高昂,擂鼓攻击没有列好阵势的敌人是可以的。”
三、作品简介
这篇古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左传》,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晚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本文讲述的是僖公二十二年,宋楚泓水之战,宋襄公指挥失误,导致战败。宋襄公不但不吸取教训,反而强词夺理。子鱼针对宋襄公的错误进行了逐层反驳并提出战争的制胜之道。
四、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君将兴之( )
(2)门官歼焉( )
(3)国人皆咎公( )
(4)公伤股( )
2.翻译下列句子。
(1)楚人伐宋以救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有于二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文中“胡耇”一词的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地处边境的人。
B 穿着胡服的人。
C 穿着胡服的老年人。
D 年纪很老的人。
4.阅读全文,你认为宋襄公的作战原则是怎样的?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么看待宋襄公的作战原则的?试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