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城郭”与“边陲”
前面我们讲了原生态的社会发展过程和管理系统的形成与产生,讲了“尹”和“君”。这一节我们继续讲与国家有关的字与词。
有人可能会问:国家的“国”字,外面的“囗”字代表一国的国界。那么,里面的“玉”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要准确理解这个“玉”字,我们就要从另一个“或”(读yù)字说起。
这个“或”字看起来好像是或者的“或”字,但实际上它不是,它的本义是指地域的“域”。所以,繁体的“國”字里面是一个“或”字,它表示在国界之内,是一国的国土、地域。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国”字是一个简化字,所以,表示地域的“或”字,就变成了表示宝玉的“玉”字。宝玉的“玉”与地域的“或”,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同。字同音,则同源。玉,作为土中之宝,当然也能代表国土。那么,《说文解字》对“或”字是怎么解释的?“或,邦也。”表示国家。繁体的“國”字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一,代表土地;囗,代表国界;戈,表示守卫国土、疆域的兵器。
“國”字的原创形态,表达了古人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显然,从字形上看,“國”字直接告诉世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国家的基本国策是“和谐万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和谐世界,睦邻友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的军队(兵戈代表军队)布置在国界之内,而不是摆在国界线上,对外国造成军事威胁。我们不是世界警察,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防御外敌的入侵,又能维护国内的和平和安宁。
所以我们建议,当汉字再次规范的时候,最好能够回归“國”字的原创形态:用繁体的“國”字取代简体的“国”字。
另外,“国家”的“国”字与城郭的“郭”字相比,它们的读音也相近。而从字义上来讲,在都邑的四周修建的、用于防御的高墙称为“城”;在城的外围,又再加筑一道城墙,这道城墙就称为“郭”。在古代,城和郭的主要作用,都是用于对外防御外敌入侵,对内维护国家的安定,维持社会的稳定,是祥和的象征。所以,城和郭合起来称为“城郭”。其中,内城称为城,外城称为郭。最典型的城郭,当属于明清时代的北京城,内外共有三道城墙,其中,最外围的称为京城,中间的称为皇城,最里面的称为宫城,也叫紫禁城,现在我们称为故宫。
中国的万里长城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防御外敌入侵,而不是用来进行对外侵略。今天,我们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同样称为“万里长城”,依然继承着我们的传统思维,也就是:对内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和安宁,对外坚持睦邻友好的邦交政策。
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实行睦邻友好的对外邦交政策呢?我们可以从邻居、邻邦的“邻”字中找到部分答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邻”字。
从“邻”字的简体字形和它的繁体字形“鄰”来看,它显然是一个形声字:右耳旁“阝”为形旁,“令”与“粦”为声旁。右耳旁“阝”表示邑。在古代,这个邑既可以代表一个城镇,也可以代表一个地区,或者代表一个国家。但是我们从“令”与“粦”这两个字的字形和字音上,怎么也看不出它有邻居、邻国的含义。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追溯到古代,我们发现,“邻”字有几种不同的写法。
“邻”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两个并列的“囗”字——。这两个“囗”字,分别代表两个邑。这里的“囗”字,是“邑”字的省笔,它把下面的“巴”字省略掉了。然而在金文和楚简文里面,以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里面,这两个“囗”字的下面,又多加了一个“文”字——,意思是说:两个邑之间的相互交往,要以文化相通,这才是友好的邻邦。就像历史上的中日两国之间以文化交流为主,日本向中国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中国文化。
同时,这两个相连的囗字(),也表示邻里之间的友好往来,这种往来主要是文化的交流。一个村子里,为什么大家的生活习惯、语言是相同的?这就是文化交流的结果。这个“”字充分体现出中国文化里面以文会友、以文相交、以文为邻的文化意义。如果汉字再次规范的时候,如果把这个简化的“邻”字,恢复为带有“文”字的“”字,大家觉得怎么样呢?
甲骨文与帛文的“邻”字
甲骨文“丰”字
我们再来看一下“邦”字,它是由一个“丰”字和一个右耳旁(也就是“邑”字)共同组成的。这个“丰”字的甲骨文字形——,就像国界线上种植的一棵树,这种树在中国古代称为“社树”。国与国之间,邦与邦之间,在古代是以什么作为分界线的呢?是以社树作为疆界的分界线。所以,“邦”也可以用来指国家。邦和国合起来,称为邦国。
在古代,国与国之间的分界线、国界又称为边陲。那么,国界线为什么称为边陲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边”字。这个“边”是什么意思呢?根据《尔雅》这一古书的解释:“边,垂也。”看得出来,“边”和“垂”是同一个意思。所以,就把“边”和“垂”这两个字组合起来,称为“边垂”。那么,“垂”又是什么意思?
这个“垂”字的本义,是指在国界线上用泥土筑起土埂,然后再在土埂上种植树木。所以,“垂”字的篆体字形()是由“土”与“”这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所谓土,就是指土埂;而呢?与下垂的“垂”字读音一样,它的字形看起来就像草木的花叶下垂的样子。下垂的“垂”原本是边陲的“陲”,也就是国界线,后来再加上“邑”字作偏旁,也就是右耳旁(阝),就成为“边陲”的“陲”的专用字。而这个没有右耳旁的“垂”字,便代替了“”,专门用来表达下垂的意思。
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如果我们把边陲的“陲”字左右两边的字形相互调换一下,那是一个什么字?这就成了“郵”字。这个“郵”字的简体字形,就是邮局的“邮”字。在古代,国与国之间、邑与邑之间的书信来往、信息传递叫什么?叫传书。我们现在叫什么?叫邮递。边陲上用于传递书信、信息的大道呢?就称为郵道。所以,繁体的“郵”字也有一个“垂”()字作为偏旁。
我们现在把“边陲”称为“边疆”,那么,边陲为什么又称为边疆呢?我们来看这个“疆”字,它的篆体字形其实只有右边部分的“畺”,它的读音和“疆”字是一样的。这个“畺”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畺,界也。”表示边界。田块与田块之间、井田与井田之间,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有边界,这种边界就叫作边畺,又叫边陲。
中国古代,国界线上并不布置军队,没有士兵守卫,只是种植树木,以树木作为边界的标志。边界上所种的树,古人称之为丰,也可以叫作封。“丰”和“封”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字的甲骨文字形——、,它们非常相像,所以边疆(国界)就称为“封疆”。实行分封的这种政治制度就称为“封建”。秦汉以后,这种分封的政治制度基本上就结束了,国家开始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甲骨文“封”字
甲骨文“丰”字
由于是在边陲、边疆上种植的树,所以这种树又称为“社树”。为什么称之为社树呢?根据《周礼》的记载:“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这个“社”实际上是一种居民单位,相当于现在的村,只不过规模没有现在的村大。这个“树”是动词,表示植树的意思。“其土所宜”,也就是说,凡是种植在国界、边陲上的树,或者是二十五家边界上的树,就称为社树;种植这种树,必须要因地制宜,要与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情况相适宜。所以,社树就成为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象征。一个“社”字,既代表了一个地区,也代表了一个国家,我们现在则称为“社会”。
中国古代还有“社稷”一说,这个“社”又是什么意思呢?它所象征的是土地;而“稷”呢?它象征的是禾谷。从传统上看,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人们依靠种植农作物来维持生计。以五谷为代表的粮食作物,就是我们的日常主食。五谷需要种植在土地里面,所以有土地才会有五谷,有了五谷我们才能食用,才能维持我们的生存。古人敬奉社为土地神,又敬奉稷为谷神,所以“社”和“稷”合起来,称为“社稷”。后来,社稷又用来象征一个国家。中国古代是以农业立国,所以国家是以土地和五谷为本。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这一节讲了“国”“郭”“邻”“”“邦”,以及“边”“垂”“邮”“疆”“社”等字,还有“城郭”“边垂”“边疆”“社稷”等与国家有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