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肉牛的生长发育规律
1.肉牛体重的增长规律
(1)肉牛体重增长一般规律
① 出生前体重增长规律 胎儿在前4个月生长速度较慢,以后生长加快,分娩前的速度最快;胎儿阶段各部分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用以维持生命需要的重要器官。如头、内脏、四肢发育较快,而肌肉、脂肪增长较慢。由于初生犊牛的肌肉、脂肪和体躯等发育较差,所以,初生牛犊作肉用是很不经济的。
② 出生后体重增长规律 在保证充足营养的条件下,体重在性成熟时呈加速增长趋势,到发育成熟时增重则逐渐变慢,即12月龄前的生长速度较快,以后逐渐变慢。一般肉牛在体成熟1/3~1/2时屠宰即是此理。
③ 生长速度与初生重和断奶重呈正相关 初生重越大,断奶重也大,增重越快,加强妊娠母牛和哺乳母牛的饲养,可提高犊牛的初生重和断奶重。
④ 初生后生长速度与饲料利用率呈正相关 能量(饲料)利用效率越高,生长速度较快,达到出栏体重所需时间就越短。
⑤ 体重增长规律因品种、性别、类型等不同而异 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当饲养到相同的胴体等级时,大型晚熟品种所需时间较长,小型晚熟品种所需时间较短。公牛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要比阉牛高5%~10%,阉牛比母牛约高10%,母牛增重最慢。肉牛前期生长速度较快,后期较慢,在由较快到较慢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转折,称为生长转缓点。生长转缓点出现的时间早晚,与牛的品种有很大关系,一般大型牛种前期生长速度较快,转缓点出现得较早,而小型地方牛种生长转缓点出现相对较迟。如夏洛来牛一般出现在8~18月龄,如秦川牛出现在18~24月龄。
(2)肉牛体重的补偿生长规律 幼牛在生长发育阶段,因饲料或饲养条件比较粗放,造成营养不足而使生长速度下降,当在育肥期恢复高营养水平时,则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经过一段时期后,肉牛仍能达到正常体重,肉牛生长中的这种特性叫补偿生长。肉牛补偿生长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补偿生长。在生命早期(胚胎期或初生至3月龄)增长速度受到严重影响时,往往会形成“小僵牛”。此外,低水平饲养时间(超过6个月)越长,则补偿生长越难,效果也越差。
(3)肉牛生长的不平衡性 表现在12月龄以前的生长速度很快。在此期间,从出生到6月龄的生长强度要远大于从6月龄到12月龄。因此,在生产上应掌握肉牛的生长发育特点,在其生长发育快速阶段给予充分的营养,使牛能够快速生长,提高饲养效率。
(4)肉牛的限制生长 在营养供给充足、饲养管理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肉牛的增重呈缓S形曲线。而当营养物质摄入量不足或饲养管理比较粗放时,其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生长的需要,肉牛就动用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用于维持需要,导致肉牛的体重不但不增加反而减轻,使肉牛本身的生长潜力不能发挥出来,生长受到限制,称为限制生长。严重程度取决于饲料的组成、饲料的供给量、气温以及肉牛的品种等多种因素。
2.肉牛体组织的生长规律
(1)肉牛体组织的一般生长规律 牛的骨骼发育较早,在胎儿期间发育较快。初生犊牛的骨骼已能负担整个体重,占整个胴体重的30%左右。随着体重的增加,骨骼占体重的比例逐渐下降。肌肉的生长在胎儿期间发育较慢,初生犊牛的肌肉占整个胴体重量的60%左右,当体重达到200kg左右时,比例达到70%左右,而后逐渐下降。初生犊牛的体脂肪只占胴体重量的7%左右,体重达到400kg时,脂肪大约占胴体重量的20%。从初生到12月龄期间脂肪生长较慢,仅稍快于骨骼的生长,以后逐渐加快。初生犊牛机体的含水量可达70%以上,而随着牛的生长发育,含水量逐渐下降。体重达到400kg时,含水量可降至50%左右。此外,体组织的生长与品种和性别相关。早熟品种体重较轻时就能达到成熟年龄的体组织比率;晚熟品种达到成熟年龄体组织的比率较晚,因此育肥期较长;公牛骨重、肌肉较多,脂肪的生长延迟。
(2)不同部位体组织的生长规律 脂肪沉积强度的顺序是肾脂肪、骨盆腔脂肪和肌肉间脂肪,最后为皮下脂肪。各部位肌肉的发育顺序为最初四肢肌肉特别是后肢肌肉较大,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颈部、背腰部、肩部肌肉的比例增加。高水平饲养时,脂肪所占比例很高,肌肉比例下降;低水平饲养时,肌肉的比例较高。骨骼所占的比例以低水平饲养时为最高。瘦肉与骨之比是表示瘦肉增长的重要指标。一般在(3~4.5)∶1。当饲养水平很低、体重减少时,一般先是脂肪下降,而后是肌肉。当体重恢复时,肌肉恢复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