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趣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墨者缘起

墨家学者简称为墨者,这就像儒家学者简称为儒者一样。《墨子·小取》篇多次批评论敌说:“世有彼而不自非也,墨者有此而非之。”《庄子·天下》篇曾谈到“南方之墨者”,《吕氏春秋·去宥》篇曾提到“东方之墨者”和“秦之墨者”。本书的主题就是趣谈墨者即墨家学者的智慧精华。

关于墨子的生卒年,历史上没有留下确切可靠的资料。从古书上记载的墨子活动与其所交往的人物来间接地推测考量,其生卒年约在孔子死后、孟子生前这一段时间。墨子的辩论对手多是孔子的后学,而未及孔子;孟子的辩论对手是墨子的后学,也未及墨子。孔子卒年在公元前479年,孟子生年约在前372年,墨子的生卒年,据清孙诒让考证,约在前468年至前376年之间,这大概是可信的,诸家考证与此差别不甚大,不过是生年或略早,卒年或略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西周王权的衰落,出现了文化下移、民间知识阶层兴起的新现象,于是春秋末、战国初就显露出诸子百家争鸣的端倪。生活于春秋末期的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广收门徒,传播儒学。墨子继孔子之后,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墨家学派。他对儒学经历了一个先学习、后批判的过程,在批判中有一定继承。

西汉淮南王刘安说,墨子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发现孔子关于礼的学说烦琐而不易实行。孔子主张厚葬,浪费钱财,使百姓贫困,长久服丧,又损伤生者的身体,妨害百姓的事务。墨子不赞成孔子所称颂的周公之治,而推崇夏禹的风范。墨子赞扬夏禹手持畚箕木锨,带领百姓疏通江河湖泊,顶风冒雨,劳苦身躯,服饰简易,节财薄葬。墨子要求门徒效法夏禹,身穿粗制衣,着木麻鞋,日夜不停地辛劳,把自我刻苦作为准则,并说:“做不到这点就不合乎夏禹的道理,不配做墨者。”(见《淮南子·要略》、《庄子·天下》)

墨子提出一套跟孔学不同的学说,经常把儒者作为批判驳斥的对象。《墨子》中有《非儒》一篇,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给予尖锐批评。

然而,墨子并不对孔学采取一概排斥的偏激态度,他对孔子学说中的真理成分斟酌汲取。有一次,墨子跟程子(程繁)辩论,在论证中称述、引证孔子的话,程子敏感地抓住这一点反驳墨子说:“你不是批判儒家学说吗?为什么引证孔子的话?”

墨子说:“这是因为孔子的话也有恰当而驳不倒的呀!比如鸟儿遇热旱之忧则高飞,鱼儿遇热旱之忧则深游,对这样的真理,即使有夏禹、商汤帮助谋划,也是不能推翻的。鸟儿、鱼儿可算是愚蠢的了,夏禹、商汤也还有听从的,现在我怎么不可以称引孔子的话呢?”墨子用比喻说明,批评儒学并不妨碍肯定儒学中的真理成分,于是把程子驳得哑口无言。(见《墨子·公孟》,以下引《墨子》,只注篇名)

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不可能跟前人的思想完全割断联系,都不可能不利用前人所提供的思想资料,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继承性。淮南王刘安说,“孔丘、墨翟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论,口道其言,身行其志,慕义从风”(《淮南子·主术训》)。孔墨都打着古先圣王的旗号来推行自己的学说,都利用传统文化技艺,都倡导仁义道德,只是理解和实行的重点有所不同。墨子曾把“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言而察其辞”(《鲁问》)作为自己的职分,不过他所谈论的先王之道或圣人之言,已经经过他的选择、解释,来作为论证自己学说的论据。《吕氏春秋·当染》篇说,墨子曾从精通周礼的周天子史官的后代学习过,无疑墨子也熟知传统的礼制,只不过他又以自己独特的学说来对传统加以改造。墨子对传统的这种继承和改造的关系,是理解其思想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的钥匙。古人说,水火相灭亦相生、相反而相成,无疑墨家与儒家也是处于相灭相生、相反相成的制约关系中。

在众多的先秦思想家中,墨子应该说是具有较多智慧素质的一位。他对自己的学说有坚守、执着的一面,也常常表现出机智灵活的一面,其思维之敏捷、谋虑之深远、技能之多面以及口舌之灵巧等,在先秦诸子中都应是属于佼佼者。所以我们说墨子是一位大智者,这大概是没有错的。

墨子之所以在先秦能成为跟孔子齐名的显学领袖,产生重大影响,不是靠他单枪匹马地奋斗,而是有以他为代表的智者群体。

孔子号称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墨子也有许多弟子,其弟子又有弟子,代代相传,兴盛于整个战国时期。到战国末吕不韦编《吕氏春秋》时还说,“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吕氏春秋·有度》)又说,“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吕氏春秋·当染》)这说明在战国时期墨子跟孔子一样,都有许许多多传人。

二者所不同的是,墨者似乎比儒者有更多的集团意识,具有早期民间结社的性质。墨家集团的简称叫“墨者”,或更简称曰“墨”。墨家集团有共同拥戴的首领,叫作巨子。墨子在世时,这首领自然是墨子,禽滑厘大概相当于副首领。《庄子·天下》篇把墨子、禽滑厘作为墨家集团的两位代表性人物。以后孟胜、田襄子和腹等人都曾当过巨子,即领袖。(见《吕氏春秋·上德》、《吕氏春秋·去私》)

墨家集团有共同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墨子的基本学说。从战国初期到战国末期,墨家集团的思想虽有重大发展变化(如从墨子的有神论到部分后学的无神论等),但却始终坚持墨子的大部分学说,如兼爱非攻、非命尚力和重视功利等。他们有共同诵读的教材,如墨子之后墨者虽也分为许多派别,但却都诵读《墨经》,维系墨家集团的基本信仰,决定了墨家学术思想的特色。

墨家集团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崇尚艰苦朴素,强调赏善罚恶,成员到社会上工作要交纳社团费用。墨子弟子曹公子自述在老师门下,穿着短褐之衣(短粗布衣),吃着“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即喝野菜粥,早上吃了,晚上还不一定吃得着。(见《鲁问》)《庄子·天下》篇说墨子要求后世之墨者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并说做不到这点就要被开除出墨家集团。

墨子派管黔敖推荐高石子到卫国当官,卫君看在墨子的面子上,叫高石子做卿相的高官,给予丰厚的俸禄,但高石子看到卫君不听从自己从墨子那里学来的道理,于是愤而离职。高石子此举受到墨子的表扬,墨子还特地把副领袖禽滑厘也叫来,对高石子大加赞赏。(见《耕柱》)

墨子派胜绰做齐将领项子牛的随从,以便阻止项子牛领兵侵犯鲁国,但胜绰却为项子牛的厚禄所收买,屡次跟着项子牛进犯鲁国,墨子派高孙子把胜绰辞退回来,当着众弟子的面狠狠批评胜绰背义向禄、明知故犯的错误。(见《鲁问》)

墨家集团内部有所谓“墨者之法”(法规)。《吕氏春秋·去私》篇载,墨者巨子腹说:“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腹的独生子杀了人,腹不听秦惠王赦免的劝告,坚持按所谓“墨者之法”把儿子处死,足见墨者纪律之严格。

墨子派耕柱子到楚国做官,耕柱子省吃俭用,节余俸禄,没过多久就特地给墨子送去200两金子,作为集团活动经费,墨子表扬他干得不错。(见《耕柱》)

通过墨子的教导和弟子们之间的切磋琢磨,墨家集团聚集了一批智能超众的精英之士。墨子的及门弟子跟随在墨子周围,记载发挥墨子讲演游说词,叙述评价墨子的社会活动与军事活动,对墨子学说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墨子死后,相里勤之弟子五侯等人,苦获、已齿、邓陵子等人,综合墨家与其他各家争鸣辩论的成果,编撰了一部微型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墨经》,对中国与世界科学文化事业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