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 创业式传承与家族企业现代转型的典范
方太在油烟机高端品牌领域的成功,在中国已成为一种现象,它已经不仅是战略定位和营销的标准,更是企业专注坚守产业精神的体现。在中国制造因为品质问题和低价竞争而受到诟病的问题之中,方太似乎是个例外。这一例外还在当下成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先行一步的典范,并给出了一个中国制造价值竞争的成功案例。同时,对关注中国民营经济成长,尤其对家族企业成长,特别是其传承过程感兴趣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来说,这无疑又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案例。
陈凌教授及其团队长期与茅理翔先生及方太集团合作,因此由该团队来写作方太创业式传承的案例研究,对方太进行系统性的个案研究,探讨其几十年的成长和管理过程,显然是非常合适的。两代企业家带领自身家族企业从一个乡镇小厂生产技术含量较低并以出口代工主导的点火枪企业,发展到高端品牌技术引领和品质至上的厨房品牌的现代企业,这一华丽转身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该案例显然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如今占中国民营经济80%以上比重的家族企业大多正面临着严峻的家族传承问题,方太案例演绎的历史无疑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该书跟踪了方太成长转型的几十年历程,在主题中尤其关注两个关键词——创业式传承和家族企业现代转型。从严格意义上讲,茅理翔先生创办了飞翔集团,而茅忠群则另起炉灶与父母共同创办了方太集团。在方太集团的发展过程中,茅理翔先生始终发挥着创始人和领导人的角色。尽管茅理翔先生为茅忠群创造了诸多的发展条件,但显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承,而是家族企业再创业的典型案例。在点火枪产品市场面临恶性竞争和前景黯淡的背景下,茅理翔先生及时地引入二代经理人,并将转型发展的大任交给具有现代教育背景、有着产业追求理想和乐于承担家族事业发展责任的二代企业家,是其创业式传承取得成功的重要战略选择,当然,两代家族企业家的素质、能力、战略格局也对此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方太的传承尽管有着特殊性,但其成功也有着一般性意义。首先,茅先生的家族创业传承实际上是很早就有计划地进行的,在儿女很小的时候,茅先生认真勤勉的工作态度、面对困难和问题百折不挠的毅力、抓住一切机会发展的创业精神、打造家族产业集团的抱负理想,这一切无疑是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了后代。最为难得的是,茅理翔先生的虚怀若谷,在与儿子的讨论甚至争论中,他能看到儿子的优秀之处和自己的不足,只要是能帮助家族事业发展的,他就可以放弃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转而全力支持儿子。其实,传承不仅在于计划,而更多地在于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甚至在理念和战略不一致的情况下,如何能达成一致性?创始人的作用和心态十分关键,本书则给出了不少细致的相关内容。
去家族化,建立现代家族企业,一直是茅理翔先生所倡导和推行的理想。在这一方面,茅忠群和创始人茅理翔先生之间有着高度的默契,同时,创始人在其中的角色意义重大。对待二代企业家,茅先生的三步走策略已成为一种范式,所谓“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或“扶上马、送一程”,既体现出中国家文化中的父慈子孝,更是传承过程中“共同治理”结构中有效的策略。创始人茅先生和儿子一起订下家族治理的制度政策条款,尽可能让亲属淡出高层管理岗位,由此为职业化和制度化管理奠定了制度基础。
方太高端厨具产品的发展既是产业定位和高品质、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同时也为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实际上,家族企业存在的理由首先就在于其长远眼界,不为一时的利益而失去其长期坚守的定位、价值创造和社会责任原则,其长期的质量、声誉、影响力远高于财务利益。方太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做高端厨具,专注、聚焦、创新,成为方太不断成长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这其中,蕴含着家族企业的长期生存发展之道。
茅理翔先生和茅忠群都是具有典型企业家精神和文化传统的企业家,我与他们也有过多年的交往。难得的是,茅理翔先生对家族企业传承的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并创立了“家业长青学院”,他希望将方太家族企业创业传承的案例和经验分享给大家。这样一位企业家就不仅仅是为自己的小家和公司着想,而是心怀“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商。这里,更要感谢本书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将方太的案例系统地整理出来,并对其进行了理论的探讨和分析。我相信中国当下众多的家族企业传承会从方太集团的创业式传承案例中得到启示,而诸多关注家族企业传承的学者和学生也将从中发掘家族企业创业式传承和现代转型的中国智慧和实践路径。本书功莫大焉。
以此为序。向方太集团茅理翔先生、茅忠群先生以及本书的作者陈凌教授及其团队致敬!
李新春
中山大学中国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部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
2018年9月20日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