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
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很重要,这是中医心理学新学科建设的理论支撑,其研究内容包括指导思想、核心理论、心理现象的中医学阐释等。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应涵盖以上全部内容。框架的构建,有利于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的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该框架的构建,明确了中医心理学的指导思想是形神合一论和三才整体论,其核心理论是心主神明论,对心理过程的阐释是心神认知(感知)论、五脏情志论、心之意志论,此外还有阐述睡梦心理的阴阳睡梦论,阐述个性特征的人格体质论。
(一)形神合一论
整体观是中医心理学的指导思想,形神合一论阐述的是生命本体的整体观,形神合一论通过对形神关系的阐述,强调精神活动的物质性及神在生命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因而是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基础。
1.形神概念
这里所说的“形”,不仅是指宏观的形体,更重要的是指微观的形质精和气;这里所说的“神”,是人身之神,强调的是生命之“主”。“神”是一个象思维的概念,有标本之别,神之本是生命之主,神之标是生命现象,这就是我所总结的“人身生万象,象有主之者曰神”的概念。
2.形神关系
形神合一论所阐述的形神关系是,神本于形(精)而生,依附于形而存,但神又为形之主,驾驭着形气而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正如张介宾所言:“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类经》)因此从形神合一论来阐释生命的特征,就是《黄帝内经》所强调的“形与神俱”,而死亡则是“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3.形神合一论的临床意义
形神合一的观点对于中医学在临床上的诊断、治疗和养生,都相当重要。因为神为生命之主,所以中医学在望、闻、问、切四诊中,都特别重视对神的辨识。在临床治疗时,也特别注重神在生命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所以《黄帝内经》强调“粗守形,上守神”,始终要把治神放在首要的位置,即《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所说:“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既然生命是形神合一的,所以养生就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养神,二是养形。但神为形之主,因此养生应把调心养神放在首位。
(二)三才整体论
三才整体论,是将人的形神合一生命体开放到所生存的外环境中,去探讨人的生命活动,包括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与天地自然和社会变化的关系,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人与社会和谐的宇宙整体观。这是运用《易经》的“三才”学说来阐述这一命题的,所以称为“三才整体论”。三才,指天、地、人而言,在《易经》八卦中以上、下、中三爻为代表符号,上为天、下为地,人居天地之中,展示的是人与天地相应的宇宙模型。但这个模型未能体现出阴阳变化,因此是一个不完善的静态的模型。“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将三才皆加以阴阳变化,则这一模型的三爻变成了六爻,从而形成了能反映天地人三才阴阳运动变化的64卦动态模型,即“三才之道”。此即《易传·说卦》所言:“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显然,三才之道中的人道已不是个体的人,而是具有不同人性的群体所组成的社会。因此,三才之道所整合的是人与天地自然及社会环境的整体观。以下我们主要讲一讲天道、地道、人道阴阳变化对心理层面的影响。
1.天道阴阳变化与心理
天道的阴阳变化主要指日月运行、星移斗转而致昼夜晨昏、月之盈亏、四时更迭、五运六气的变化,这些变化通过影响人体的阴阳气血变化,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昼夜晨昏的阴阳变化,影响着睡眠的生物钟,也对一天情绪的起落有一定的影响。月之盈亏的阴阳变化,对情绪的影响更加明显,月圆之时是人体血气最旺盛的时候,血气方刚之时情绪容易激动不易控制,往往会出现一些越轨的行为,因此有的国家把月圆之夜称为“魔鬼之夜”。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四时阴阳变化影响人体气血阴阳,必然会影响人的精神活动,因此《黄帝内经》提出要“四气调神”。五运六气是关于60年一甲子的大周期的阴阳变化,在《黄帝内经》运气学说中所记载的不同干支年的病候中,都有不同的情志异常病证。而异常天气变化所发生的天灾,是造成心理创伤很重要的原因。异常的天象变化,影响着动物的行为,因此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有人提出,由于在此时认知能力可能会受到干扰,所以对重大事情不宜进行决策。
2.地道阴阳变化与心理
地道的阴阳变化,主要体现在水土刚柔,因此《易经》曰:“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水土刚柔与地域方位、地势高下以及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水土柔刚不同,人的体质禀赋有所差异,其气质和性格也会各有不同特点。《素问·异法方宜论》讲到东南西北中不同方位,由于水土刚柔燥湿不同,人们的体质不同,其发病也多不同,因而所运用的治疗方法也随之而异。这里虽然没有谈到气质,但根据“形神合一”的理论,其气质在不同地域肯定也有所差异。“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西北为刚燥之地,人的性格豪放、粗犷,性情豪爽耿直;东南为阴柔之地,人的气质也是阴柔的,做事显得比较精细,说话的声音也比较纤柔。这种差异在人文方面也得以体现,比如昆曲、越剧,与秦腔、梆子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西北的《黄土高坡》和东南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两首完全不同风格的曲调,就是“地道柔刚”对心理影响在气质方面的反映。
3.人道阴阳变化与心理
“人道”这个概念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范畴有不同的含义。在佛学中,人道是指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轮回中三善道之一;在伦理学中,指为人之道或社会规范;在人文学中,则指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人格和权益的道德,也就是所说的“人道主义”。在中国古代,男女阴阳交合之道,也被叫作人道。
《易经》三才说里面所提的人道是和天道、地道相对应的概念,也是阴阳之道。《黄帝内经》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道虽无形,但知天文可明天之道,知地理可明地之道,知人事可明人之道,因此,此处人道是指人事而言,即人情事理,泛指人世间的一切事情。《易经》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是儒家思想在“三才”人道中的体现,是借用了人性中的“仁”和“义”这对矛盾而又统一的概念,来表述人道也有阴阳变化。
人道的阴阳变化,体现在大至社会变革、战争祸乱,小至个人生活事件、人际关系世态炎凉等社会人事诸因素。这些原本就是心理应激的最重要的应激源,都会影响人的心理。或大喜大悲、恐惧思虑,或忧愁郁怒等不良精神情绪,都会严重地影响心身健康,也影响了人与社会的和谐。
此外,社会中不同的人文环境也在影响着人的心理。教育环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风气的熏染等,都影响着后天气质和人格塑造;音色世界,也在影响着人的心理。早在《礼记·乐记》中,就详细论述了音乐对心理的调适作用。音乐通过对意志的影响,可以灭国也可以兴邦,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鼓舞人的志气,建立了汉天下;一首《国际歌》鼓舞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义勇军进行曲》不仅在抗日时期鼓舞着全民的抗日斗志,因其激奋人心的旋律,作为国歌在当今仍鼓舞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进。色彩世界对人心理的影响,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据报道,英国伦敦曾建了一座黑色的桥,由于黑色是使人忧郁、恐惧的消极色彩,所以自建起来后在这座桥上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后来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将桥身的颜色换成蓝色后,跳桥自杀的人明显减少了。所以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切忌幽闭室内,要多出去看看辽阔的大海、蔚蓝的天空、绿色的草坪和森林,这样的环境和色彩,能使人心情豁然开朗,解除抑郁。音乐、色彩对心理的影响,成为中医心理治疗中音乐疗法和色彩疗法的理论依据,也开创了中医心理学的音乐养生和环境养生。
(三)心主神明论
心主神明论,是运用心的脏象,一元化的阐述人体复杂生命活动的调控整合,从心理学层面更强调了心神对精神活动的主导作用,以及心身相互影响的机制。心主神明论是中医心理学的核心理论。
1.心的概念
关于心的概念,我在前面已经多次提到,这个心不是血肉之心,而是脏象之心。其概念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融进了更多的哲学和心理学的内涵,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含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中医学,儒学、佛学、道学,也都把心纳入到精神范畴。
2.心主神明的实质
心主神明的实质,就是在形神合一思想指导下,将人身之神依附于脏象之心,行使“神为生命之主”的作用。这个“生命之主”的作用,实际是藏之于心的神所行使的。心藏神,心为神所依附之形,神为心所发挥之用,两者之间是“形质神用”的关系,正如范缜在《神灭论》中所描述的“舍利无刃,舍刃无利”的利与刃的关系。心之用即心所藏的神的作用,简称心神,或仅以“心”代之。
3.心主神明的内涵
心主神明的内涵包括两大方面,即“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具体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1)心神主导、调控脏腑功能:此即《黄帝内经》所言:“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2)心神主导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即后面所要阐述的“心神认知论”“心神感知论”。
(3)心神主导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体验:这种内心的体验表现于外就是情志,因此情志过程也是由心神主导的,此即《类经》所说的“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
(4)心神主导意志行为:意志的产生源自于动机,即心中的打算,而意志支配的行为是由心神所主,包括随意运动和语言行为,因此“心之意志”。
(5)心神总领众神:心神为众神最高统帅,魂魄、意志都是在心神统领之下进行的各有分工的精神活动。此即喻昌《医门法律》所言:“心……总统魂魄,兼赅意志。”
4.心主神明的临床意义
通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心主神明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我的临床理念——治病先治人,治人先治心。
(1)治病先治人:对于疾病,我们应当看到这是发生在人身上的事件,人应当是这个事件的主体,因此临床诊治时,不应当只见病不见人,只针对病原而忽略了人,应以人为主体进行治疗,重视调动人体的自稳调节和抗病御邪能力。
(2)治人先治心:治人怎么治?人是形神合一的有机统一整体,神为形之主,主导着人的生命活动,人的自稳调节和抗病御邪功能皆由神所主导,所以要重视治神。神藏于心,心主神明,所以治神即治心。
(四)心神认知论
心神认知论是中医心理学的认知理论。
1.认知的概念
认知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在哲学范畴认知理论又称为“认识论”。认知在中国古代称谓“知虑”,或简称为“知”。这个“知”又可分为两种:一是“见闻之知”,即看到的、听到的“知”,实际上就是人们认知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即感性认识;另一是“德性之知”,是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见闻之知又可分为“真知”与“常知”,真知是指亲身体验、亲身经历过的直接经验;常知则不是亲身体验、亲身经历的,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间接经验。
认知的高级阶段又称为“虑”。虑是思虑的意思,就是思维、思考已经感知的东西,将其形成概念。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虑”的认识很深刻,又将其分为“思”和“虑”两个层次。思就是思考,反复深入思考即“深思为虑”,进一步又认为“思虑久后睿自然生”。但“睿”尚不能视为“智”,只有通过实践验证了这个认识是正确的,方可认为是智,即所谓“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2.认知的产生
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需要两个因素:一个是主体,一个是客体。主体是指人必须要具有的正常的认知器官,包括感知器官和思虑器官。目、舌、耳、鼻、身是感知器官,而思虑器官现在大多认为是大脑,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则定位于心,即孟子所言“心之官则思”。认知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外界事物,这虽然是客体,但却是认识的源泉,认知过程没有这一客体是不能进行的,这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除此之外,认知还需要一个条件,就是主体与客体要互相接触,即所谓“接物”“任物”,既要有物可接,也要有物能接,如此方能如荀子所说“精合感应”“外物感心而来应也”。
3.认知过程
《灵枢·本神》篇详细阐述了人的认知过程,谓:“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一认知过程从“任物”开始,最后又落实到“处物”,既强调了认知过程的物质第一性,又强调了认知需要通过实践检验,因此这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这段论述,将认知过程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任物、意、志、思、虑、智6个层次,阐述了感知→印象→经验积累→概念形成→创造性思维→理论指导实践的认知全过程,强调了心为任物之所,认知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在心神主导之下进行,因此界定心为认知过程的中枢。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这一过程。
(1)“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有担任、担当的意思。在认知过程中,心一开始就担当对外界客观事物感知,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官来接受外物的信息。五官所接受的外部信息,只有传入到心以后才能产生感知。
(2)“心有所忆谓之意”:忆,记忆、记录。外部信息通过感官传到心后,心将其记录下来而形成了这个事物的映象,当感官脱离这一事物后,这个映象在心里还存在着,这就是印象。此时所产生的印象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并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可称为表象。我们从中医角度也可以叫作心象、意象,这就是心有所忆之“意”。
(3)“意之所存谓之志”:志者,誌也,记在心里而不忘却。这是在“意”的基础上,将心中感知所形成的映象存储起来,再次接收就再存储,积累将越来越多,相当于感知过程中的经验积累阶段。
(4)“因志而存变谓之思”:思,思虑、思维,这是由感性认识跃升为理性认识的重要过程。“物之极谓之变”,在“志”的基础上,随着存储材料的增加,心神可充分的对其进行加工,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而形成反映事物本质的概念。这个过程就是思维过程,因此称之谓“思”;这时的认知过程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已不再是表象,而是深入到本质了,因此称之为“变”。
(5)“因思而远慕谓之虑”:慕,《说文解字》释之“习也”,《康熙字典》释之“又思也”。因此“虑”是反复思考。思考什么呢?“远慕”,是指在思的基础上去筹划未来。因此这一过程是心神利用已形成的概念,对未来进行判断、推理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6)“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认知过程发展到“虑”,仍是处于理论的层面。这种认知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还需到实践中去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通过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去处物理事获得了成功,这个认知才是正确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以上就是《黄帝内经》关于认知过程的阐述。这里强调一点就是,整个认知过程一直都是在心主导下进行的,在感知阶段,要细心观察;在记忆阶段,要牢记在心,用心去记;在思虑阶段,要用心去思考、细心地分析;最后做到心中有数而牢记心头。
(五)心神感知论
心神感知论是在心神认知论基础上,侧重阐述心感物而生的感知觉过程,强调了心神在五官感知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人的感知过程是认知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外部信息通过感官的接收而传导至心,由心产生相应的感知觉的过程。在感知过程中,感官只是起到信息接收器的作用,而主导者则是心神。
1.五官感知
视觉信息的接收器是眼睛,眼与内脏的关系是“肝开窍在目”,但由肝之窍的目所接收的视觉信息,必须传导至心才能形成相应的视觉感知,因此《证治准绳》说:“目窍于肝而用于心”。听觉信息的接收器是耳,耳与内脏的关系虽然是“肾开窍于耳”,但耳所接受的外部听觉信息,必须内传至心方能产生相应的听觉感知,所以《济生方》指出:“肾气通耳,心寄窍于耳”。嗅觉信息的接收器是鼻,鼻为肺之窍,但嗅觉信息必须内传于心方能产生相应的嗅觉感知,故《东垣试效方》说:“(鼻)以窍言之肺也,以用言之心也”。味觉信息的接收器是舌,“心开窍于舌”,但味觉的产生并不在舌,仍需由舌将味觉信息内传至心,而由心生。
2.躯体感知
关于躯体觉,由于其深浅不同,性质有别,可有不同的感受器,但都位于躯体,故可统称为“身”。躯体觉以痛觉最具有代表性,痛觉有浅、深之分。浅部痛觉是肤觉的一种,其感受器位于皮肤。皮肤接收外界致痛刺激后,传导到心才会感知疼痛,即所谓“痛由心生”。深部痛觉的致痛刺激来自于体内,其疼痛形成的机制比较复杂,但同样也与心神密切相关。《黄帝内经》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王冰注曰:“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因此痛阈的高低与心神状态密切相关。传说三国时关公“刮骨疗毒”,因其是具有顽强意志的大英雄,坦然面对而毫无惧色,可见其痛阈之高。调节心神状态,对提高临床治痛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3.针感
在针灸中所出现的“针感”,是一种特殊的感知。针感又称为“得气”,“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因此得气是针灸疗效的关键。得气与否也与心神密切相关,“神动则气行”,故神易动则气易行,得气快而针感也强;反之,神不易动则气不易行,得气难。神之活跃程度,与人格体质密切相关,临床调神也至关重要,故《黄帝内经》强调“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4.感知异常
因为“心主神明”,所以感知觉是否能正确地反映所感知的客观事物,关键在于心神的感知是否正常。心神感知正常时,就能产生正确的感知觉;若心神感知出现了问题,则就会出现错误的感知。错觉是“有中生异”的错误感知,与感知的距离、方位、光线,以及物理、生物等诸因素有关,尤其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幻觉则是“无中生有”的错误感知,与心神状态密切相关。反复出现的幻觉,则是心神失常的表现,因此在神志病的诊治中,应予以严重的关切。
(六)五脏情志论
这是中医心理学的情志理论。情志是七情、五志的统称,是中医学对情感、情绪的概括。五脏情志论是运用中医理论具体阐述人的情感过程,以及情志与内脏相关及情志因素致病与治病的理论。因其强调五脏与情志的关系,突现了中医心理学情志理论的特色,故称之为“五脏情志论”。
1.情志与内脏相关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情志与内脏的关系。
1)情志产生于五脏气化活动
《黄帝内经》明确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这就是说,情志是以五脏气化为生理基础的情感过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志活动乃人之常情,当人体受到情感刺激以后,内在脏腑气机首先发生相应的变动,然后才产生相应的情志变化,并且通过各种表情动作外显出来。情感刺激,主要是指人的欲望、需求是否获得满足的内心体验。因“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这种体验将分别作用于五脏,影响其气化活动,表现于外则可产生表情、行为的相应变化。
2)情志与五脏的对应关系
“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情志的产生是脏先动于内而情再形于外,两者之间具有着五脏与五志相互对应的关系,即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忧)、肾在志为恐。这是由于心对不同性质的情感刺激体验分别作用于相应之脏,影响其产生相应的气机变化的结果。
3)情志过度内伤五脏
这个“过”有两方面含义。一是过强,即情志变化过于激烈;再一个就是过久,就是说强度虽然不激烈,但时间持续太久。情志变化不论是过强还是过久,都会内伤五脏而致病,这就是中医病因学说中所说的七情病因。七情致病有一定的规律,既然七情是五脏气化产生的,因此七情内伤首先是伤及五脏的气化活动,造成气机紊乱,进一步可伤及五脏。内伤五脏,在一般情况下也有一定的规律,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但是大家别忘了,因为心主神明,所有情的产生都首先是通过内心的体验,因此情志太过皆可伤心;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肝主疏泄、调达气机,情志太过首先伤气,必然肝要首当其冲。因此,七情内伤五脏,虽然有五志对应五脏的一般规律,但也有心、肝二脏最易受到影响的特点。
4)情志相胜治病的机制
情志相胜,是中医心理学传统的情志疗法。这一疗法就是在中医心理学“五脏情志论”的情志与内脏相关理论指导下操作的。五脏情志纳入到五行系统中,怒属肝木、喜属心火、思属脾土、悲属肺金、恐属肾水,运用五行相互制胜的规律,则可以总结出情志相胜疗法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悲伤肺,喜胜悲;恐伤肾,思胜恐。这种情志治疗的方法,在古医籍中有很多经典的验案,在民间也广泛地流传着。例如,“范进中举”的传说。
2.情志过程由心神主导
1)情志活动的本质
情志活动的本质,是以心神为主导的相互协调的脏腑机能活动的一种体现。其具体过程为,外部的情感刺激通过感官传导至心,通过内心的不同体验,主使某脏发生相应的气化活动,形之于外而表现为情。在整个情感过程中,心始终是处于一个主导的地位,正如《医门法律》所说:“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
2)心神状态影响情志变化
情志变化除取决于情感刺激因子的质和量以外,更主要是取决于心神的状态。心神状态因人及不同的病理变化而异,因而不同个体、不同疾病,皆可表现出不同的情志变化特点。心神的状态和人格气质密切相关,不同的人由于气质不同,心神状态也不一样。有的人心胸开阔,性格豪放,所以对一些不良的情感刺激无所谓,顶多一笑了之,即或是生气了,也很快就会释然;但有的人心胸狭小,稍有一点刺激就会发生明显的情绪变化。人患病以后,由于心神状态的改变,往往性情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比如一个平素性情温和的人,患病后变得烦躁易怒,怒为肝之志,病后烦躁易怒,多是肝气郁结或肝火旺盛所致。这是由于心神调控情志的能力受到疾病的影响所致,根据这种情志的异常变动,可进行情志辨证。
(七)心之意志论
这是中医心理学的意志理论,借用古代先贤“志者心之所之”“意者心之所发”的“心之”取义,强调人的意志是由“心”所主导的心理过程。
1.意志概念
意志是现代心理学的名词,是人的心理过程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意志概念的内涵,中国古代将其称作“志意”,或统称为“志”,也有统称为“意”者。关于志意,《黄帝内经》中存在着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灵枢·本神》载:“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这里的意、志,指的是由外向内的心理过程;而《灵枢·本脏》载:“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调寒温,和喜怒者也”,指的是由内向外的心理过程。从心理过程的指向性来看,这是两个完全不同范畴的概念,前者属于认知范畴,后者属于意志范畴。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是意志范畴的“志意”。但若细分,志和意还是有所区别的。张介宾在《类经·脏象类》中指出:“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志,为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这就是说,内心想要干点事,还没确定下来的时候叫意,表示有意向性;意已决,确定下来不改就这么办了,这叫志,表示已立志,下定决心了。在意志过程中,意位志之前,志是在意的基础上确立的。
2.意志过程
中国古代对意志过程讨论得很详细,并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论述。高觉敷先生在其所著《中国心理学史》中,总结了孔子对意志过程“立志”“笃信”“有恒”的三段论,认为这要比现代心理学意志过程“动机”“执行”的两段论更全面。我们在整理中医心理学意志学说时,提出意志过程是由心神主导的,由“意”到“志”“行”,最后到“功”。功,就是对意志行为效果的检验,源自于墨子的“志功说”。墨子对意志过程完成后的评价体系,提出了“合其志功而观”的光辉命题,认为应将动机和效果相互结合来评价意志过程之成败。意志的全部过程都是由心主导的,可将心在意志过程中各阶段的作用归纳为“四心”,即“动心”“决心”“信心”“恒心”。动心,是意志过程的初始阶段,对某些事情心有所动,可有多个意向,但都尚未确定,还在选择中,此即为“意”;决心,是在意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思考,最后选中一个目标,决心再不改变,这就是立志,从动心到决心,就是由意进展到“志”的过程;“信心”,是指立志后在执行阶段首先必须要具备的心理素质,信心是意志品质的重要体现,也是意志行为能否顺利执行的首要条件;“恒心”,是指执行过程中所具有的克艰攻难、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坚韧性,这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意志品质的重要体现。
3.意志功能
意志具有强大的动力作用,关于意志的功能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意志是克艰攻难的动力源泉:可产生“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勇气。《墨子》早就提出:“勇,志之所以敢也。”坚强的意志可以产生战胜一切的勇气。
(2)意志能调控人的行为:人的欲望在后天逐渐膨胀起来,因此孔子提出要讲道德规范,不能让欲望无限制膨胀,所以人要制约自己的行为。制约自己的行为靠什么?靠意志,没有意志就调控不了自己的行为。所以曾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就能够做到。荀子认为通过意志,行为举止都可以调控,“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调控自己行为的意志很重要,要没有意志调控的话,人就会为所欲为,整个社会都乱了。所以意志很重要,它也是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因为人能用意志调控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道德规范。
(3)意志能调控人的机体:心神主导着人的精神活动,“总统魂魄而兼赅意志”为“五神”之总领。但《灵枢·本脏》又明确提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由此可见,心神对精神魂魄以及情志的主导作用,只是发号施令,具体执行者则是意志。意志能够驾驭精神、收摄魂魄,调和情志,这是调控机体生命活动的精神方面,而“适寒温”,则是以机体对寒温的调控能力为例,说明意志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作用。在顽强意志的调控下,人的生理极限是可以突破的,如抗美援朝战争中邱少云烈士,之所以能经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烈火烧身的痛苦,突破生理极限一动不动地潜伏在敌人阵地前,就是因为具有一种为了胜利、为了战友安全而不怕自我牺牲的顽强意志。
(4)意志在疾病治疗康复中的作用:在疾病治疗和康复中,意志也起到重要作用。意志是能动的意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意志最突出的体现。这个意志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上。将其调动起来,就可以充分发挥意志“御精神”对机体的调控作用,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否则“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素问·汤液醪醴论》)。所以在临床,医生对患者不仅使用“针药”治病,更应充分认识到意志的作用,积极给患者做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增强其战胜疾病的意志力。关于这个问题,我曾撰文“中医心理学临床应重视意志的动力作用”,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这里就不多说了。
(八)阴阳睡梦论
这是中医心理学的睡梦理论,是运用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来阐述睡梦机理的具有中医特色的睡梦理论。人的生命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梦中度过的,因此讨论睡梦的心理问题,才能完善对生命活动全部心理问题的认识。
1.睡眠
现代心理学认为,睡眠不仅是觉醒的简单结束,而是大脑产生的一种主动抑制过程,睡眠并非完全失去意识,而是处于与清醒相对的意识状态。睡眠是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具有恢复精力、解除疲劳的作用。中医学将睡眠与觉醒分为阴阳,睡眠为阴,谓之“寐”;觉醒为阳,谓之“寤”。寤寐是阴阳动静两种不同的机能状态,寤寐的交替循环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最明显的节律,以使人能有作有息,有劳有逸,有张有弛,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1)寤寐形成的阴阳机制
(1)昼夜阴阳变化:这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寤寐昼夜节律形成的最基本机制。昼为阳、夜为阴,昼夜阴阳盛衰不同,人也应之,故“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灵枢·口问》)
(2)卫气阴阳出入:卫气在人身的运行规律是,清晨由内出外,也就是由阴出阳,白昼运行于阳分,神随之外出应景接物而寤;入夜则卫气由外入内,也就是由阳入阴,神随之也内归于舍而寐。故《灵枢·大惑论》说:“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简言之,即卫气由阳入阴则寐;卫气由阴出阳则寤。
(3)心神阴阳动静:寤寐是意识状态的不同表现形式,受心神的主宰,与心神状态的阴阳动静密切相关,神静则寐,神动则寤。正如《景岳全书》所言:“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简言之,心神处于阴静的状态则寐;心神处于阳动的状态则寤。
2)维护正常睡眠的关键
根据寤寐形成的阴阳机制,维护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首先必须要有符合昼夜阴阳变化的合理作息;还要经脉阴阳通利,使卫气阴阳出入道路畅通;更重要的是要脏腑阴阳协调、气机升降相因,使心神动静状态正常。因此,阴阳协调是维护正常睡眠的关键,阴阳失调则是发生睡眠障碍的根本原因,而协调阴阳则是睡眠障碍的治疗大法。
2.梦
梦是伴随睡眠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
1)梦的本质特征
梦是在睡眠中发生的,这是梦的重要特征之一。《墨子》说:“梦,卧而以为然也”,《荀子》说:“心卧则梦”,都指出了睡眠是做梦的先决条件,因此《说文解字》释“梦”:“寐而有觉也。”
梦是睡眠中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与觉醒状态下的以概念为基本要素的意识活动不同,是以“意象”为基本要素的意识活动。《荀子·解蔽》说:“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阐述了梦这种在睡眠中发生的心理活动,是自己不能“使”,即摆脱自我控制的“偷则自行”,是与在觉醒状态下,心神主“使”的思虑谋划等意识活动不同的特殊心理活动。
2)发梦与阴阳
梦的发生,与机体的阴阳变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1)梦与睡眠深浅之阴阳:梦伴随睡眠而产生,睡眠又有深浅的周期变化,直接影响着梦的发生。就寤寐而言,寤为阳,寐为阴。睡眠状态属阴主静,但阴中又可在分阴阳,深睡为阴,浅睡为阳。根据睡眠中脑电波的变化,可将其分为快波(FWS)和慢波(SWS)两类。快波睡眠比较轻浅,易受外界刺激而发梦,此为阴中之阳;慢波睡眠比较深沉,不易受外界刺激而少梦,此为阴中之阴。阴阳转化,故一夜间出现快、慢波的周期变化,而有多个梦的发生。
(2)梦与卫气行内之阴阳:卫气昼行于阳而寤,夜行于阴而寐。梦是在夜寐中发生的,也就是说在卫气夜行于阴分时发生的。但阴也有三阴多少之分,即太阴、少阴、厥阴。其中太阴为三阴,阴气最盛,为阴中之至阴;少阴为二阴,阴气次之,为阴中之阴;厥阴为一阴,阴气相对最少,阴消阳长,故为阴中之阳。因此从卫气运行的角度,梦是发生在卫气运行至阴中之阳的阶段,此时梦的活动不同于卫气行于阳分的自主意识活动,而是在睡眠中当阴气消长变化至不能完全制阳时所发生的无自主的意象活动。
(3)梦与神魂动静之阴阳:白日神动为阳,夜间神静为阴;阴中再分阴阳,则魂随神静无梦为阴,魂离神动发梦为阳,故发梦仍未离阴阳之理。
3)梦象与阴阳
梦象,是指梦中的景象,又称为梦境。影响梦象的因素很多,如四时寒暖、风雨雷电等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喜怒悲忧等情志的阴阳变化、饥饱予取等生理上的阴阳变化等。中医学认为,梦象还反映着脏腑气血的阴阳变化。脏腑气血调和,营卫运行正常,寤寐有序,多发“正梦”且醒后即忘;若阴阳失调,脏腑气血紊乱,营卫运行失常,可造成“淫邪发梦”的病梦,出现与阴阳失调密切相关的梦象,大多具有与病性、病位属性相似的特点。具体可参读《灵枢·淫邪发梦》。特别是疾病初期,在觉醒状态无所觉察的情况下,噩梦往往是其先兆,故有“噩梦兆病”之说,这种梦象在临床上具有早期诊断的意义。
(九)人格体质论
这是中医心理学的人格理论,在“形神合一论”思想指导下,强调人格与体质密切相关,所以称为“人格体质论”。人格体质论不仅从先天和后天两方面,阐述了人格与体质相关的物质基础,还介绍了《黄帝内经》按阴阳五行将人格分类为“五态人”和“阴阳二十五人”,因此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是中华本土的人格学理论。此外,还特别推出基于《黄帝内经》“五态人”而研发的薛-杨氏《五态人格测验》,这是我国首个自己研发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