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中医名家十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近年来,学术界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趋势日益增长。传统中医看待人类心理过程、治疗心理疾病的理论方法与西方临床医学、精神医学、心理学皆不同,其理论闪烁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生存智慧和文化特色,治疗方法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现存最早的系统古典医籍《黄帝内经》,蕴含着丰富的心身医学和心理学思想,对现代心理学各大主题,皆有不同程度的相关论述,发展到现在,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医心理思想体系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情志调节方法手段。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王庆其教授,激励中医心理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们,学习有关经验,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结合中医学和心理学做了示范引领。

对为生理疾患所苦的患者,需明辨寒热、厘分阴阳、补偏救弊,对怀有心理困扰的常人亦应如此。倘若将心理困扰视为“心病”,将中医重点着眼于“患病之人”,而非“人患之病”的理念用于心理,通过文化熏陶教育,辅以情志调节手法,可调动个体自身能动性,扶正以使阴阳平和,增强身体抵抗力和心理抗挫力;对已为“心病”所扰之人,亦可明辨正虚邪实,结合来访者的先天禀赋和体质气质,讲究施行攻补的时机及力度,培本以调整失衡之阴阳,遏制邪气侵淫,眷护人体之正气,亦可取得良效。

朱惠蓉是我的学生,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医肿瘤科医生,她一直关注着患者心理这一领域。好几年前,她就开始关注包括中国台湾、香港在内的本土心理学专家的研究成果,最近几年,因为工作需要,她尝试着把大学的学生工作和中医心理结合起来,不仅自己做、带着队伍做,还以其影响力广邀诸多专家,共同推进有关工作,我以为是可赞赏的。

本书除了集合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庆其、何裕民、曲丽芳和李兆建的讲演录,还邀请了黑龙江王克勤、北京杨秋莉和山东张伯华这些优秀专家分享其多年来的有关成果,真知灼见凝聚于一本演讲录。相信阅读此书,会让读者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更多心理上的联结感,此书将助力于新一代学者们从本民族文化土壤中挖掘和提炼中国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取向,汲取能量。在此基础上,若将中医心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技术,用于维护和改善心理健康,集先贤之精华,发前人之未逮,形成规范化、个体化的处置方案,无论是对临床医生还是大学学生工作者,都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希望本书可以帮助中医学者、心理学者、学生工作者开拓思路,成为所有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者的一本重要参考资料,祝愿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中医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是为序。

2018年2月

刘嘉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终身教授,肿瘤科创科主任,国家中医临床基地(恶性肿瘤)首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也是我国中医肿瘤学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