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妃与杨贵妃争宠的神秘结局
她是杨贵妃势均力敌的情敌,曾深受玄宗宠幸。她淡雅明秀,神采风韵。她性情孤高,精通诗文,常以东晋才女谢道韫自比。一代丽人才女将梅品的清雅脱俗、孤傲高洁融入了灵魂,到头来遭遇却是如此不幸……
江采苹是福建莆田人,出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生长在书香门第,生性爱梅,自小饱读诗书,能吟诵诗文。
身处遥远南国的江采苹为什么会进入皇宫为妃呢?这得从高力士替唐玄宗选美说起。当时正值玄宗开元盛世,才识不凡的唐玄宗李隆基治国有方,国家兴盛,四海承平,内有贤相,外有名将,一派昌荣之景。志满意得后的唐玄宗渐渐开始追求享乐,于是扩建宫室、广征美女。接着,深受玄宗宠爱的武惠妃因产后血虚突然离开了人世,虽有后宫佳丽数千人,他却对武惠妃情有独钟,武惠妃的卒亡使唐玄宗不胜悲痛。
江妃泣雪梅
于是清雅丽质的江采苹被高力士发现,诏入宫中。江采苹言语文雅,性情温柔,使唐玄宗感到一种温馨的抚慰,从此对江采苹爱如至宝,大加宠幸,封其为梅妃,命人给她所住之处种满各式梅树,并亲笔题写院中楼台为“梅阁”、花间小亭为“梅亭”。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唐玄宗被儿媳、寿王妃杨玉环的美艳和娇媚所迷,天宝四年(745年)八月,终于册立杨玉环为贵妃。从此,杨贵妃与梅妃成了并立于玄宗后宫的两株奇葩,如果说梅妃像一株清雅高洁的梅花,杨玉环则宛如一株艳丽富贵的牡丹,两人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杨贵妃与梅妃开始了后宫中的明争暗斗。
杨贵妃接受册封后不久的一天,梅妃写了一首诗送给玄宗,诗云:
撇却巫山下楚云,南宫一夜玉楼春。
冰肌月貌谁能似,锦绣江天半为君。
诗中表面上赞叹杨贵妃的美貌,其实际上是在讽刺她从寿王府中转入皇宫,迷惑皇帝,耽误朝政,并讥嘲她如月般的痴肥。
这首诗被杨贵妃看到后,随即取一锦笺,也写下了对梅妃的评价:
美艳何曾减却春,梅花雪里减清真。
总教借得春风草,不与凡花斗色新。
唐玄宗为她的诗鼓掌称好,梅妃却深知诗中的含意是说她瘦弱不堪,哪能与新春的鲜花争奇斗妍呢!而事实也是如此,此时唐玄宗的感情重心已由梅妃转到了杨贵妃。
梅妃日渐感受到了冷落。然而性情泼辣的杨贵妃并不就此罢休,终于让梅妃被迫迁入上阳东宫,过着形同冷宫的凄清岁月。
可见,在这场争斗之中,梅妃注定是失败一方,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是杨贵妃像一团火,撩拨着唐玄宗的情欲,使他为之心惑神迷。而且杨家姊妹纷纷得宠,她们简直就是四株奇香异花,环绕在唐玄宗四周,奇幻万千,使得玄宗感受到了一种新鲜而强烈的刺激。再是梅妃天生清高孤傲的性格,在爱情上不善于主动进攻。一次,唐玄宗命左右密封一斛珍珠赐给梅妃,梅妃此时已是心冷至极,见到赐品,委屈与怨恨同时涌上心头,竟然冒着忤旨之险,断然拒绝接受赐品。同时还附上诗一首:
柳叶蛾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后来,梅妃在上阳东宫作《楼东赋》给玄宗,希望能给自己带来些命运的转机,但终究是石沉大海。
安禄山叛乱,长安城陷后,唐玄宗携杨贵妃逃往四川避难,把梅妃留在长安。随后,杨贵妃被逼死在马嵬坡。后来唐军重振,平息了战乱,收复了京城。等玄宗从蜀中返回长安,梅妃已不知所终。
对于梅妃的下落,史书没有记载,一说是被杨贵妃杀害,一说是叛军进入长安,梅妃不忍受辱而自尽。而《梅妃传》中说后来在华清宫汤池边的梅树下找到了梅妃的尸骨,肋下有刀痕,是为乱兵所杀,玄宗号嚎大哭,以皇妃礼仪安葬了她。
在对往事的追忆中,唐玄宗最多的就是思念杨贵妃和梅妃。杨贵妃已无缘再见,而梅妃下落不明。高力士从一个擅长绘画的旧臣手中求得一幅梅妃画像,神情酷似,献给玄宗聊慰思念之情。已经身为太上皇的李隆基,面对画像,触景生情,于是亲笔写下七绝一首——《题梅妃画真》: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懒御得天真。
霜绡虽似当年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华清池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