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氏为何死后才被追封为皇后
“墙外只道宫中好,谁知宫中何人老。庭内枯草犹可发,庭上鹦哥白头早。”民间一首小诗,道尽深宫之中多少苦楚,然而这份苦楚,却并非是每一位传唱之人都能理解的。这本是前朝不知哪位宫娥所作的东西,叹的是那些深锁在后宫中的女子们的心事,但放在本篇的情景上,却又有了另一番意味。
独孤氏出身名门,其父是左威卫录事参军。独孤氏不仅容貌秀丽,肤若凝脂,而且性情十分宽仁,与人为善的她在宫中被赞扬有加。
李隆基派人去选士家女子进入东宫伺奉太子,独孤氏因其才貌双全入选,并且十分受太子李豫的宠爱。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唐肃宗受惊吓而死,太子李豫于柩前即皇位,史称唐代宗。独孤氏养子育女,娴雅贤淑,所以代宗觉得她是最可信赖之人,每遇朝廷有不顺心之事,总想与独孤氏商量。但独孤氏总是再三避让,丝毫不肯干预朝政。就连皇上欲赐官爵给她的子侄们,都被她婉言拒绝。正因如此,她的这些行为反倒让李豫对她更加爱怜。
独孤氏墓志
尽管代宗如此宠爱独孤氏,但却并没有册立她为皇后,仅仅在大历三年(768年)二月,封独孤氏为贵妃。代宗为什么要虚皇后之位呢?
天宝年间,北方战乱,代宗的皇后沈氏失踪,代宗十分悲痛。沈氏是吴兴人,出身江南太湖流域名门大族,祖辈世代为官,父亲沈易直曾任秘书监。沈氏于玄宗开元末年,以良家女子入选东宫,被当时的太子李亨赐予广平王府,成为时为广平王的代宗的王妃。安史之乱中,玄宗仓皇离京城南逃,除自己的妃嫔、皇子、皇孙及公主之外,其余的人皆被丢弃于长安。沈氏被安禄山乱兵拘捕,送往东都洛阳城掖庭。后来李豫任天下兵马元帅,收复洛阳,在皇宫之内重遇沈氏,悲喜交集,十分伤感,与她倾吐离别之苦,然后将其暂时安置于洛阳宫中。不久,史思明再陷洛阳,代宗第二次收复洛阳时,沈氏却已不知去向,生死不明。
此后李豫一直怀着对沈氏的愧疚,并且一直在等待着沈氏能够被寻找回来。
难得的是,独孤氏不仅没有计较这些,反而十分理解李豫的一片苦心,甚至被他对沈氏的痴情所感动。
独孤氏入宫不久,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李迥,后来被封为韩王,几年后又生了华阳公主。华阳公主漂亮妩媚,聪明可爱。大历九年(774年),华阳公主突患重病,代宗心急如焚,但多方治疗均不奏效。束手无策的代宗只得将华阳公主舍入道观,取名“琼华真人”,希望出家为道能够让华阳得到上天的垂怜。然而,华阳公主的病情仍旧一天天地加重,直至垂危。
华阳公主病故之后,独孤贵妃始终不能从失去女儿的悲伤中解脱,忆女成疾的她在第二年的五月就去世了。
再次遭受打击的代宗精神恍惚,久久抱着爱妃独孤氏的遗体不肯放手,不让安葬。朝中的元老重臣没有办法,一个个跪地哀求,好不容易才劝代宗同意将独孤氏收殓。装殓之后,代宗还是没日没夜地守在独孤氏的灵柩前,食宿不离,长达数月,以至形销骨立。无论朝中大臣如何相劝,代宗就是不让把爱妃独孤氏下葬。如此长达九年之后,独孤氏的遗体变坏,实在不能不下葬了,代宗这才在群臣的百般劝说下下旨为她建陵安葬。
代宗虽然勉强同意为爱妃独孤氏治陵下葬,但为了能时时感受到爱妃生前的音容笑貌,他竟然要把爱妃寝陵选在宫中就能看见的长安城东,以便能天天望见爱妃。但代宗毕竟是一国之君,整日这样神魂颠倒、精神恍惚地对着爱妃独孤氏的寝陵发呆,怎么能有心情治理国家呢?由于群臣轮番进谏,苦苦相求,代宗才十分不情愿地将独孤氏葬入庄陵。出殡时,他不顾皇帝九五之尊的身份,竟然违反祖制,白马素衣,紧随在灵车之后,满朝文武则步行相送。此情此景,真的感天动地。后代宗为追思爱妃,特追封独孤氏为贞懿皇后。贞懿皇后入葬以后,代宗又将华阳公主迁入庄陵,使她能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陪伴自己朝思暮想的母亲。
唐代陶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