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石灰烧制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古人于谦对石灰的描写,可见石灰烧制有悠久的历史,湖口的石灰烧制也是如此。傅垅乡凰山水库中挖掘的古代石灰窑遗址底板部凝结的石灰有近一米厚。古人又是怎样烧石灰的呢?我们无法知道,只知道现代人把石灰岩石烧成石灰的流程。
1.挖窑窝。窑有大有小,大窑可烧石灰5000余斤,小窑最少也可烧石灰2000斤左右。烧窑师傅选择土层较结实、上下落差2—3米的地方作为窑址,窑门一般向东南方向,在山坡或高坎处挖洞,从上至下。窑内呈上小下大不规则圆柱形,上部直径1.5—1.8米,下部直径2—3米,底下为火坑,长宽均为1米。火坑正面开有长40—50厘米、宽20—30厘米的窑门。
2.取石灰石。在近处用钢钻打炮眼(千锤万凿),用土炸药放炮取石。一般取颜色清淡,无白点(含镁最高)的石块挑至窑洞上方,敲成鱼鳞状最佳,便于烧透,但要留二块脚石,一块较厚且平坦的方石做脚石上的盖石,留三至五块石条做箭管石,便于盖石上方直连窑前身。箭管石之间留有0.2—0.4厘米的空隙,便于上火。
3.装窑。装窑人一般是老师傅,放石块自下而上,先放两块脚石,再放平稳的盖石,盖石后面及左右留0.2—0.3厘米的火路,然后放箭管石,前身翘后身低。上述是窑基台上的关键,牵连到石灰是否能烧成功,如果有一块石头烧塌,就前功尽弃,所以这几块石头尽量选“死老”一点的石头(含水量低)。再以后就按石头从大至小一层一层向上叠放,像农村小孩用瓦片搭宝塔那样,直叠至窑洞口。最上一层可用0.3厘米细石块盖顶,高出洞口0.2厘米左右。
4.烧窑。用山上取下的干毛柴,干小毛竹最佳,从烧火洞上慢慢送,柴火尽量向上翘。起初半个小时慢烧,为的是烤干石块中水分,当石块开始变红,洞口开始出火时要快烧(俗称大火)。在窑下部烧得由红变蛋黄色又至透明时,窑洞上要盖上一层湿黄草,就像煮饭盖上锅盖一样,要赶紧选择好干柴紧烧(俗称紧火),直至火苗把窑洞口的黄草冲开为止,最后温度达到1200度左右。一般大窑要烧两天一夜,小窑要烧一天一夜。
5.出窑。第二天下午或第三天先把出柴灰处封的砖头拆除,挖出所有柴灰,底板扫干净,然后在窑洞上自上至下一块一块将石灰取出,这叫管灰,即生石灰。如虽使用,要用水化开,变成熟石灰。一般100斤灰需要用柴160—170斤,100斤石灰石可烧灰55斤左右。
在没有水泥的古代,石灰是建筑房屋、桥梁不可缺少的材料。它较强的凝固性使得砖石砌在一起不至于倒塌。它雪白的外表又是室内粉刷的最佳涂料。它还是农村土葬的必需品,一座坟墓一般要用一两千斤石灰。棺材的周围都灌满石灰,外面再用土埋好,久而久之,石灰经雨水渗透,凝结成密封的石灰窖。由于石灰干燥防潮,人的遗骸能经久不腐。即使是现在水泥取代了石灰成了建筑材料,但农村的土葬还保留着用石灰的习俗。这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习俗应该会传承到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