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礼俗
(一)衣冠
1.发型。在清朝,男人留长发,扎辫子。女人分少女、妇女、老妇。未结婚的姑娘叫少女,头发由前往后梳成一根大辫子,前额上梳刘海。结了婚的叫妇女,头发往后梳,在后脑勺上盘螺髻,前额梳刘海,头上插钗或插花。老年妇女头发盘螺髻,前额不梳刘海,但在喜庆节日时,头上插钗或插花。中华民国时期,男人剃光头或蓄小平头。少女梳单辫或双辫,少数剪短发,少妇有梳螺髻的,也有剪短发的,老妇盘螺髻。
2.冠戴。清末时期,男人戴黑色红顶的瓜皮帽。中年妇女在寒冷的冬天,戴夹式箍帽,用珠子缀在前额中间。老年妇女扎黑色绉纱(亦称包头)或戴帽子。中华民国时期,冬天男人有的戴皮帽,有的戴罩钟帽,也有的戴猴头帽,还有的戴礼帽。颈上围针织围领,手戴手套。女人戴夹式箍帽,耳朵上戴银耳环。有钱的妇女打扮得花枝招展,手腕上戴有金、银、玉镯子,手指上戴戒指。孩子戴的是六片或者是八片的瓜皮帽,小帽顶上有个小红顶子,帽子前额上有一排装饰品,正中间是个弥勒佛像,左边右边各有三个吉祥物。小孩脖子上戴项圈,项圈上有锁。手腕上戴银镯子,镯子上配有铃铛。脚上戴脚圈,脚圈上照常配有铃铛,孩子学走路时,脚圈上的铃铛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晚上睡觉时,听到铃铛响,就知道孩子醒了。
3.服饰。1949年前多为自产土布,亦称老布。有白老布、紫花布、柳条布和蚂蚁布之分,豪富之家才穿绸着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得到发展,土布逐渐被市布、线布、卡叽布、涤棉、的确卡、涤纶、毛涤、毛料、呢绒等等所替代。
清末、民国年间男子多着大襟长衫、劳动时穿捆身袄和对襟短衫,豪富之人长袍加马褂。裤均为褶腰大裆裤。女子多为大襟短衫。下身系裙,如百褶裙、筒裙。老年为黑色,青年为红绿色,平时多不穿,遇喜庆才穿;白喜事一律着白裙。此期间,富家女子穿长旗袍,农家女子在女衫外常系桃花围裙,配以银链。新中国成立后衣着变化大,男子有中山装、列宁装、青年装、西装、夹克衫等等。女子服饰名目繁多,不胜枚举。但一般老百姓生活还较贫困,哪怕服装质地是白织土布,也非常爱惜,穿的时间都较长,正是俗话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真正是到了改革开放后,衣质服饰才大为改观。
4.女子首饰。新中国成立前戴金银耳环,金银手镯,金银戒指,玉发簪等等。20世纪50—70年代妇女未佩首饰。80年代复佩金戒指、金耳环和金项链。
5.守孝服饰。亡父(母)上山前,孝子、孝女、孝媳穿白褂,披散麻,女子还系白裙,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佩麻球,周年之内穿白鞋,佩白纱巴,翌年春节孝子穿白衣。
6.鞋袜。清末,湖口的男人脚穿布袜,千层底的双梁或单梁布鞋,均为手工制作。冬天穿棉鞋。鞋的颜色大多是青、黑、蓝。布袜为白色。女鞋款式是前尖后圆,鞋面绣花,手工制作,那时女人裹足,不用穿袜,用裹足布裹着,有“三寸金莲”之称。中华民国时期,妇女开始放足,男女都穿自制布鞋。男女的袜子均为机织纱袜,少数人穿力士鞋或皮鞋。
7.纹饰。纹饰有金、银耳环。金、银、铂金项链,还有玛瑙、珍珠、木制项链、贝壳项链等。戒指有金、银、宝石、铂金、玉石、玛瑙等材质的。手链也有金、银、铂金、珍珠等材质的。也有不少妇女爱戴玉手镯。儿童饰物主要有银项圈(又叫颈箍)、银鼻圈、手圈、脚圈等。旧时儿童会戴颈箍,目的是保护孩子,不让鬼怪侵害,也是一种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