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延师
(一)私塾
1.概况
作为中国固有的民间办学形式,私塾有悠久的历史。人们一般都认为孔子在家乡山东曲阜开办的私学即是私塾,孔子是第一个有名的大塾师。孔子以前是国家办学,就读的都是贵族子弟,平民的孩子无缘入学。孔子办学,“有教无类”,不管身份,统统都收;而且学费低廉,“束脩”而已。所谓束脩,也就是一条腊猪肉。于是孔子就成了私塾的鼻祖。
私塾有多种:有塾师自己办的教馆、学馆、村校,有地主、商人设立的家塾,还有属于用祠堂、庙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兴办的义塾。私塾是私家学塾的简称,古代很少把“私”和“塾”两个字直接连起来使用。私塾成为一个社会常用词语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以示与官立或公立新式学堂的区别。古人称私塾为学塾、教馆、书房、书屋、乡塾、家塾等等。私塾学生既有儿童,也有成年人。按照施教程度,人们把私塾分成蒙馆和经馆两类。蒙馆的学生由儿童组成,重在识字;经馆的学生以成年人为主,大多忙于举业。根据私塾的设置情况,分为义塾、族塾、家塾和自设馆。义塾带有免费教育的性质,以出身清贫家庭的子弟作为施教对象。族塾依靠族产支撑,属于宗族内部办学。族塾往往设在宗祠内,不招收外姓儿童。富家大户聘请名师宿儒在家专门教授自己的子女,这种私塾称为家塾。自设馆是塾师自行设馆招生的私塾,不拘姓氏。过去,私塾多为蒙学程度,以自设馆居多。
说是“私塾”,有时也不一定是私,多少还有些“公”的成分在内。以此约略分之,大体不外以下两种:一是城乡有钱人家,为教育其子弟,请教师在家设帐,按年付教师聘金束脩;或教师自己在自己家及其他公共房屋,如庙宇、会馆等处设帐招学生来读书,按月或按季节交钱给教师,等于学费,这就是纯粹的私塾。如一个村庄合请一个教师,立个书房,教本村小孩,谁家孩子来读书,就交些束脩,来读书的小孩又多少送些“贽见”(即见面时礼金),这就是“公办”的了。另外如一族人办的义学,或用某项公款办的义学,也都有“公”的成分在内。
从教学程度分,私塾并不像现代的学校那样可分成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等等,其级别设那样明显。私塾是高低程度混在一起的,全看教师的水平,有的教师水平很差,只能在三家村的小书房中,教教识字课本《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教到《论语》就困难了,只能教程度极低的蒙学,稍微高些就不成。但是一般的私塾教师,大多是些不第的秀才,他是读完《四书》、《五经》,而且会作八股文的,这样的老师教的内容就比较多了,从教识字课,教《三》、《百》、《千》等启蒙课,一直教完《四书》、《五经》,教会作八股文,甚至教出名家,教出状元,也一点不稀奇。也还有中了进士,甚至做了官,然后又因种种原因,再做教师的。自然,这样的私塾教师,不但可以教会作八股文,而且可以把自己的考试经验传授给学生了。
2.教学方式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也叫“犁耙学”。一般是农闲时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这是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用戒尺打其手心。
3.湖口村塾
旧时在湖口乡村的私塾,一般都是蒙馆的性质,只有极少数是宿儒所办的经馆。孩子读书一般有以下几种程序:一是推荐学东,二是聘请先生,三是拜师,四是上学,五是先生的课程设置,六是供养等。
“学东”即一所学校的组织者或主办的人。他是由族民推荐而产生的。这样的人一般要具备以下条件:乐于并善于帮助别人,有组织能力和办事能力,德高望重,豁达大方等。学东产生后,他必须按照族民的意愿去聘请一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先生,以满足族民的夙愿。
聘请先生是一件既辛苦又细致的事情。说辛苦是由于不熟悉,需要打听、寻访。如路途遥远,步行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说细致就是要了解聘请的人的精神面貌、品行素质,即德才兼备、品学兼优。聘请工作一结束,接着就要落实办校的地方和学生读书以及先生日常生活(食宿)的一应事宜。另外还要为学校取个名称,如:“××村塾”。
接下来就是拜师了。在古时,拜师的规矩琐细,条条框框多。开学前,由学东领几个学生(不少于5个),带上礼物(三斤三包,即三斤鲜猪肉、三包果酥),前往先生住所,去拜请先生。所谓“拜请”也是有次序的:进门后,先由学东向先生行拱手礼,然后学生依次行跪拜大礼。拜毕,先生起身,由家人招呼学东及孩子们落座,家人上茶,摆上果酥,算是接待。稍事片刻,由家人将打点好的先生的行装挑子(即被褥、书厢、日常生活用品)搁置厅堂中央,意在先生准备前往。于是学东马上就小心翼翼地肩起挑子,作手势请先生启程上路。
民间开学定要择日。这开学的日子,“三六九”日(即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九)不行。俗话说,“三六九教牛”,兆头不好。意思是说牛笨,即使是会读书的孩子也要受到这日子的克撞,不会读书。所以开学的日子是很慎重的。开学第一天,由学东带头,家长集资共同接待先生,一天的用餐,以表热情、重视,名曰“敬奉先生馔”。席间,学东、家长轮番向先生举杯敬酒,酒过三巡,菜上五味,大家寒暄不断,热闹非凡。
开学第一天,学生要对祖师爷孔子的像(或牌位)行跪拜礼,还要拜先生。有的私塾规定学生以后还要坚持每天的“三到学一跪拜”。也就是早晨由家长把孩子送到学堂,督促孩子跪在先生面前行“三拜九磕”礼,上午和下午就不用拜礼了。这行跪拜礼,虽说是庸俗,可与现实的“见了老师问声好”、“老师早”、“老师再见”、“老师辛苦了”等等的问候语略有相同,异于表现形式。不过,有些琐事是孩子们每日不可少的。除了每日的跪拜礼外,还要轮流帮先生磨红硃水,搞卫生,烧水泡茶等。稍有不慎,先生还要加以惩罚。
孩子们读书期间,所学的内容也很单一,即语文一类,课本有铅印的装帧本,也有宣纸装帧的手抄本,课本都是《三字经》、《增广贤文》、《千字文》等之类。三年后,也有读《幼学》、《四书》、《五经》的,每日不乏读写。读有“点读、唱读、背读”之分,这一般安排在早晨。“点读”即学生将自己的书摆在先生的课桌上,一边读给先生听,一边用手指指给先生看。读错了音或点错了字,先生立即加以纠正,然后重复读点一次。“唱读”也要将书摆在先生前,只读不点,这是针对年龄大点的或基础较好一点的学生,亦不能读错。“背读”是学生同样把书摆放在先生面前,背对着先生背诵要背的内容,要求不漏字、不加字、不读错字音,背得流利、畅通,达到先生的要求,方可回到座位上来。反之,将要受到先生打戒尺的惩罚。旧时,先生体罚弟子不受到任何责任追究(当然不能伤害学生)。先生授课也分新授和复习巩固。新授一般安排在上午,下午乃是复习时间。新授的内容不多,以生字为例,一般以8—15个为宜。以句子为例,一般以6—10句为宜。旧时的课本内容很少分章节、段落,这些内容也就是一天的学习任务。先生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会认,会背,做到“四会”。先生教得认真,学生亦学得认真,二者都不能马虎。因为学生知道,马马虎虎不认真,是过不了先生的那“戒尺关”的。
在村塾,学生读书不设学制,也不分年级,一般按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区别安排教学内容。虽不分年级,但也按年度来区别安排教学。入学初,先生对学生的要求是:只要达到对所学的内容能够“四会”就可以了,不力求理解、掌握、消化。不像现时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层层理解、段段掌握、课课吃透。至第二年,先生就采用“点圈、开讲、三八一题”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所谓“点”,就是断句,用旧时教材内容,没有标点符号,先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用语气读出来,使学生通过这些语气阅读,能够有感情地朗读,从而理解句子,理解课文。“圈”就是拣重点字、重点句加以圈点,即做记号,使学生学习时引起重视。“开讲”即现时的讲读、分析。但有时不那么客观,一来是因为学生年纪小、不懂事,二来也不切合乡村实际。因那时的书本内容有些往往有些封建思想遗存,而更主要的是家长的要求并不太高,只要多识几个字就行。所以先生“开讲”也就是稍加引导,让学生觉得是那么一回事。
再就是“三八”是指时间,即农历每月的“初三”、“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八”,“一题”即一次习作。这个习作一般包括“诗、词、歌、赋”等。也就是每逢这些日子,学生都要写一首诗(或词、歌、赋)交给先生,长短不限,深浅不计,但要完成,以养成按时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内容不外乎乡村风貌、人与事物、个人联想之类。这时间的安排其实与现代的星期差不多,只是少了双休日而已。
旧时的课程设置,前面说了是单一的。但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全国各地陆陆续续办起了许多的学校。有孩童读的小学,有少年读的中学,也有青年读的大学,但都是国立的。由于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百废待兴,困难很多,以至学校也不能普及到每个乡村,每个角落,所以,众多的文明村落还在继续办着“村塾”。这些村塾在开设课程方面,改革旧时的传统,先生们也顺应时代的发展,增设了“算术”(包括珠算)课程。
“算术”即现时的“数学”。教学内容以加减法为主,辅以乘除法,但都很简单,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以应用。“珠算”就是用算盘计算数字。旧时,先生学教算术,遇到计算都是用珠算代替。所以“珠算”在旧时是盛行的。一些店家铺业、财主商行的账房先生都离不开珠算。
学“珠算”,在村塾里不外乎这几种步骤:
①认珠。算盘珠子有上下之分,上下珠数不一,中间用木樑隔开。每桥樑上有两颗珠,每珠代表数5,樑下有五颗珠子,每珠代表数1,梁上梁下共七颗珠子,叫“一桥”,一把算盘一般为十三桥,也有大点的十七桥。故有“七珠十三桥”之说。
②定位。与现时不一样,定位的次序都是从左起,依次是个、十、百、千、万……称量是钱、两、斤……旧时写字算账的人,一般都是左手打算盘,右手拿笔写,所以,俗话形容这类人“左手算盘右手笔”,意在说明这些人都是能写会算、精明强干的人。
③计算。珠算计算也要用到口诀。这口诀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如其中最简单的除法口诀:二一添作五,三一三十一,四一二十二等。用口诀计算,速度快、误差少。
学习珠算的内容一般是“百子图”、“见子打子”和“几归几除”。
“百子图”即珠算加法的一种学习方法,就是从数1加到数100;“见子打子”就是算盘上是几就加几。例如:算盘是1即加1,得2,复加2得4,复加4得8……以此类推。“几归几除”乃是现代数学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内容,因难较大,故童年时期一般不学。
旧时对私塾先生的供养主要指向先生提供薪酬(旧时称俸禄)和解决任教期间的吃饭问题。薪酬就是教一年书所需的工资。那时先生的年薪酬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先生的酬金一定,由学生人数的多少来摊派,人数多就摊得少些,反之就多一些;二是学生所提供酬金的数字确定后,先生年薪总额则由学生人数的多少而变化,一般不少于底薪的数额量。另外,提供薪金的表现形式也不同,有的是金元宝或银票,也有的拿五谷折抵。吃饭问题与现在也不一样,先生任教期间,他生活所必需的柴、米、油、盐等都源自学生。特别是菜,先生是不要自己做的。譬如上世纪60年代初期,在湖口张青石后村的一个村塾,其先生每天吃饭所用的菜都是由学生轮流供给,每个学生家一星期或十天,循环往复,有鱼、肉、蛋、煲汤、青菜等,都是些上好的菜。家长们为了让先生把自家的孩子看重些,往往会在轮番供菜的事情上抓住机会,狠下功夫,生怕怠慢了先生。
在村塾学习三五年后,就要结束村塾里的学习生活。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为谋生计将走向社会学一门手艺或种田,条件稍好些的学生进入高层次的学堂,继续求学,给自己创造将来参加乡试、会试或殿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