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很强调对一个社区、一个群体文文化认同和文化创造力的重视,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的一个基本精神。但是大家也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历史社会里面形成的,应该说是历史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但是在今天,在一个变化的社会环境之下,这种在历史社会里面普通的文化现象,变成了今天的遗产,这个遗产如何在今天进入我们生活?它为什么要进入我们的生活?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融入日常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历史社会形成的遗产,这个遗产的重要性应该说主要在于它形成的传统,可以在文学,可以在戏曲表演,可以在手工技艺种种方面体现,如果说我们不让它回到生活中去,它很可能就成为一个生活标本,就不能变成一个文化资产。我们的文化遗产要变成文化资产,必须回到生活中,否则就是有认知价值的一种博物馆似的藏品,这也不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要求。
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某个社区或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做创造,为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这里面强调的是“被不断地创造”,是对创造力的尊重,我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活中的变化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所以它的再创造是公约的基本要义。如何再创造,当然不是说我们随意去改动它,再创造的过程必须遵循历史的、文化的逻辑,在生活中自然地发生改变。当然有一些手工艺产品可能因为材料的问题、技术的问题或者是消费者的口味问题,可能有一些人为的改变,但是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随意去进行改动,应该在生活中自然的做信息调整。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文化遗产,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变成文化资产,如何变成文化遗产、如何回归社会,这需要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和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获得生命力,才可能取得增进社会认同的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部的工作目标,实际上它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不在乎是几个产品,不在乎是几个技艺,不在乎是几个表演,最重要的是我们强调自己的文化传统,强调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延续与文明的传承,这是我们中国政府、中国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文化多样性的时候,强调自己文化身份的重要追求,就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增进我们的文化认同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生活中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会有一些困惑。比如说年画可能在以前是一个消费品,但现在非常强调年画是文化遗产,要申请联合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年画在今天的环境里面已经不是消费品了,不是日常生活的消费品,已经变成一个艺术品,这种艺术品跟大众生活之间关系的疏离,在年画里面非常的明显。包括剪纸,剪纸可能是以前生活的艺术,剪纸里面有很多的生活题材,会强调有民俗的审美内容、有民俗的幸福祈求的内容,这些传统题材是在传统社会里面、在民俗社会里面,可能就是一个教科书,可能就告诉大家、告诉我们的孩子,这是什么故事,讲得是什么道理,我们从小就接触这些东西,自然而然就养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认同。而今天的剪纸呢?很多的剪纸艺术家热衷的是比赛,是获奖,而且是用了很多很新潮的题材内容,可不可以用,可以,但要看它在生活中的服务性,它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功能或艺术功能。还有,传统的相声遗产的流失问题,为何如此,我们相声离日常生活远了,它不评论生活,不发表意见,就弱化了它的文化艺术服务社会的功能,当然就没人关注它了。怎么样既传承民俗文化传统,又能贴近当代生活?这里面就要思考如何操作的问题。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来是生活的艺术,离开了生活的故土之后,会变成一种纯粹的标本,纯粹的被动欣赏的东西,它的价值和地位就会下降,所以我们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必须与日常生活结合。怎么样去跟日常生活对接,怎么融入日常生活呢?我想有几个途径。
第一是要融入教育的全过程,所谓教育的全过程就是一个人从生到死都会接触到教育问题,我们从幼儿园开始,或者从出生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都会关注它,从你开始学说话、开始观察外面世界的时候,我们就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影响它。比如说我们通常说口头故事的问题,民间故事的问题,我们大家知道,小朋友特别喜欢听故事,听奇幻的故事,一个故事听多少遍都不觉得老套,要反复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一些经典的民间故事的讲述,就可以对幼儿进行影响。我们通常说三岁看老,三岁之前的养育过程非常重要,我们其实在今天社会里面,很少关注幼儿的文化影响,往往只考虑他吃得怎么健康,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考入什么学校,最后什么名牌大学毕业或者国外留学,没有关注人的养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重要的方面是关注人养成的东西,所以从幼儿开始就进行,后来在小学、中学、大学,到他成人生活过程中,我们用多种方式,从家庭到学校、到社区,用教材、用活动,一整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陪伴这个人成长,我想这个全方位的教育关注,可能对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的培养,对年轻人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要融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前一直也在提,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老百姓更易于接受,而且老百姓觉得你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跟他们期待的也是非常一致的,是非常容易接受的。所以老百姓喜欢的一个公共文化产品,包括京东大鼓,还有一些其他的艺术形式,包括我们说的那些庙会,包括我们说的北京的岔曲,都是我们身边的、我们的先人传下来的,我们感觉非常的亲切,如果把它作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会更有影响。所以群众文化生活应该积极地吸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让它变成公共文化的一个部分,这样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保护和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再一个就是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还可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一个地区的文化微循环的方式。文化是很大的东西,但是每个区域、每个群体有自己特定的文化传统,这个文化传统在地方人来讲是非常亲切的,非常有归属感的东西,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强调的文化认同的东西,以它为主题做一个文化的微循环,是文化的自足,对当地老百姓来说,也是文化认同的一个方式。前段时间我们对湖北郧西进行考察,这个地方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水源重要涵养地,如果发展其他产业会污染水源,在工业被限制以后,地方应该怎么去发展呢?就靠文化。所以就培育七夕文化,这几年连续做这个工作,成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是一个县级地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是对现代文化建设的补充,把它变成一个吸引游客的文化产品,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第三个融入的途径应该是日常生活的整体融入。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去。比如我们围绕节日做文章,节日本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重要平台,节日里面有仪式,有传说,有美食,有服饰,乃至节日信仰这些内容,所以传统的节日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时间。还有人生礼仪,我们重视养育礼仪、成年礼仪、婚嫁礼仪、丧葬礼仪、祭祀礼仪,我们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关注人生,觉得这种文化是自己的文化,是从生到死都离不开的文化,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肯定会有非常好的效果。当然,这里面可能有的东西不能完全对接,不能完全开发产品,不能完全融入,但是我们应该强调,把那些利于对接的,跟现代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部分进行发扬、充实。
还可以举个例子,比如伦理文化问题,传统文化里面特别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伦理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项目里面都体现这个原则,伦理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如果讲封建社会的等级要抛弃,人跟人之间良性的互动、尊重,一个人有自己的职分,这是秩序的保证,一个社会没有伦理感,没有职分感,社会是乱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社会重新有序化,所以这个伦理的问题值得强调。节日里面,礼仪里面、戏曲表演里面,很多都会强调伦理问题。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物质享受,还是社会团体精神提升的重要文化资源,就看我们怎么去利用它,怎么去发展它,怎么去对它进行创新。当然这个题目是非常大的,怎么去真正有效、全面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还需要我们去努力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