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哲学丛书:康熙初年的历法之争与儒耶冲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历法之争概述

康熙三年(1664年)七月二十六日,杨光先呈《请诛邪教状》参劾汤若望谋叛本国、妖书惑众、邪教布党。杨光先还附上了《天学传概》书一本,顺治十八年汉字黄历一本,他的著作《正国体呈稿》一本,许之渐书稿(为《天学传概》所作序言)一本。杨光先:《不得已·请诛邪教状》,第6页。

《正国体稿》的主要内容是指责西洋历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西洋历法窃正朔。他说,“大国无奉小国正朔之理,……事关国体,义难缄默”。第二,新法(西洋历法)缪乱。他说,“新法谬闰七月。……不应立春之日而立春,应立春之日而不立春。”杨光先:《不得已·正国体稿》,第37页。

杨光先上疏后,堂司官亲带光先至左阙门引奏,随令满丁十二名将光先看守在祠祭司土地祠。八月初五日密旨下部,会吏部同审。初六日会审汤若望等。1664年,西洋传教士汤若望被判处死刑(后释放,不久病死),利类思、安文思和南怀仁被判充军;李祖白等五名中国官员被处死,一时朝野震动,西洋传教士从皇帝的玛法(满语,意为“爷爷”)沦为阶下囚。此事发生后,清朝统治者宣布禁教。

至康熙八年十一月(1669年)事情出现变化,康亲王杰书等议政大臣在议复折中奏称,杨光先系妄生事端,殃及无辜,捏造无影之事,诬告汤若望谋叛。杨光先被革去了所有职务并被判处死刑,妻子流放宁古塔,后康熙念其年迈免死发回原籍林铁筠、史松:《清史编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卷113页。,途中“疽发背而死”。随后,康熙决定恢复汤若望“通微教师”(知晓历法的人)的名誉,照原品赐恤,给还教堂基地。但仍禁止传教士聚会,或散发《天学传概》等书以及铜像等物。此后,自康熙八年(1669)至康熙二十七年(1688)南怀仁去世,南怀仁主持钦天监工作19年。期间,国家的历法都由南怀仁主持编写。

纵观历法之争的全过程:历法之争的第一阶段,杨光先上呈《天学传概》(历法方面书籍)和《请诛邪教状》、《正国体呈稿》(反教方面书籍),从历法的政治属性和天主教弊端两个方面入手,取得暂时的胜利。标志是,西洋历法停用和禁止传教。历法之争的第二阶段,历法具有的科学属性也十分重要,然而几次试验证明杨光先所用历法错误百出,后杨光先判处死刑。1669年传教士取得暂时胜利。标志是恢复使用西洋历法。不过禁止传教的政策却一直坚持下来。

历法之争为何在五年内出现急剧变化,不排除清朝政府内部政治因素对杨光先事件的影响。不过纵观两个阶段,变化的是对西洋历法的接纳,不变的是对天主教的禁止和排斥。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第一阶段否定的是西洋历法对历理的考虑不周以及杨光先所提及的天主教对中国正统观念的冲击;第二个阶段肯定的是西洋历法在历数上的先进,同时继续禁教表明清朝政府的确顾忌到天主教对儒教正统观念的巨大冲击。

所以,杨光先事件可以分为历法之争和儒耶矛盾两个层次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