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打春牛
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这是流传在江南地区的民谣,这首民谣唱的是立春的一个重要习俗:打春牛。什么叫打春牛呢?就是在立春那天鞭打春牛,打走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
打春牛的习俗有一段非常久远的历史。传说中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发明了农业。之后的三皇五帝都把农业生产当作头等大事。到了周朝时,务农之事被提到朝议上,不仅制定了关于农业的历法,而且每年全国各地都要举行一次迎春的仪式。这个迎春仪式非常隆重,立春的前一天,各地的官员首先要全身洗得干干净净,穿着素服。不坐轿子不骑马,他们得一步一步地走到郊外。等乡民们聚齐了,就开始摆桌子上供品。大家除了烧香叩头之外,还要用泥土做一个土牛,摆在供桌前面。然后一个人扮作勾芒神(勾芒神就是春神,主宰农事),举起鞭子鞭打土牛。这就是打春牛。
最开始的时候,挨打的春牛是土做的。过了很多年,人们不打土牛了,打纸牛。做纸牛不是扎纸牛那么简单,还要在纸牛的肚子里装上五谷。打春牛时,纸被打烂了,里面的五谷就哗啦啦一下子流出来了,这象征着五谷丰登。
又过了很久,人们对打纸牛不再感兴趣了,开始打真正的春牛了。这里面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一个大官犯了罪,被贬到一个小地方当一名小官。他上任那天正好是迎春之日。地方官和民众正在郊外举行迎春仪式。只见勾芒神正在使劲地鞭打一只纸做的春牛。他觉得非常很好玩儿,就写了半首诗,名字叫《春牛榜子》。诗是这么写的:“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
大黄牛带着大红花,在挨打。
他上任后,就不再做嘲笑人们打春牛的诗了,而是认真地关心起农民的耕作。他常常脱下官服,穿上便服,走到田间地头,和农民一起谈论农作物的收成情况,有时还亲自向老农学干农活。他把迎春仪式挪到立春那天。这天既不垒土牛,也不糊纸牛,而是搬来一个犁杖,还牵来一头“哞哞”叫的大黄牛。他让衙役把一个竹筒立在地上,竹筒里装着一根绒鸡毛。人们觉得很奇怪,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他呵呵一笑,解释说这样做是想看看到底什么时候立春,因为俗话说“立春时刻阳气升”。果然,等到立春的时刻,那根绒鸡毛缓缓向上浮动,徐徐地飘出了竹筒,飘飘然飞上天了。在绒鸡毛飘出竹筒时,他在大黄牛身上抽了一记响鞭。于是牛拔腿走起来了,犁也动起来了,春耕开始了。他犁了一遭又一遭,直到太阳落山了才回衙门。晚上,他非常兴奋,诗兴大发,就提笔在以前写的那半首《春牛榜子》后又添了两句:“岁首常思盘中餐,脆鞭一响打出春。”于是从这以后,人们就把立春这天叫“打春”,打春牛的习俗也流传得更广了。
【博闻馆】
古人怎么打春牛
有一句民谚是这么说的:“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立春通常是六九的第一天,立春那天打了牛,牛才会卖力地给你干活。古代生产力低下,耕牛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劳动力。
立春时鞭打春牛,寓示着鞭走寒气、促进春耕。据说这一习俗起源于西周时期,在唐宋两朝非常兴盛。特别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打春牛的风俗流传更为广泛了。在山东民间,人们把土做的春牛打碎后,就争先恐后地抢春牛土,这叫做“抢春”。如果谁幸运地抢到了牛头,那么这一年最为吉利。制作春牛是很有讲究的,牛身长三尺六寸五,这象征着一年有365天;牛尾长一尺二寸,象征着一年有12个月;牛的四个蹄子象征着一年有四个季节;打春牛的柳条是春天到来的标志;柳条长二尺四寸,代表一年24个节气。到了明清两代,打春牛的仪式变得更加隆重。据清人的《燕京岁时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在老北京的庙会里,在卖黄历的同时也会卖春牛图,春牛图上在前面牵牛的男子,就是勾芒神。
男人在打春牛时,女人也不闲着。她们要“戴春”,就是在头上戴着色彩鲜艳的纯幡,也戴着裁剪成春燕、春蝶形状的饰物,非常应景。老人和孩子们则不忘“咬春”,他们要吃萝卜、春卷和春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