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本书共含论文五篇,附录(翻译)一篇。主要讨论近半个世纪来,历史研究上的一种发展趋势:“整体观”与“历史结构”及其运作的问题。这是近半个世纪来甚受社会科学关注、且是传统史学从来没有好好思考过的问题。
论文及附录皆已在台湾学术性刊物上发表过,今略作订补,合为一集;俾阐明本论集所论的一个完整体系。“附录”是译自《史学与社会人类学》一书的第一章《简论》,这是当时(三十几年前)我所知道的论述关于这两门学问的发展前景,而值得向关心史学发展的人介绍的一篇很好的文章;现在仍有参考价值。
历史现象的基本特性是“变”(即同一人、事、物之类,先后不一样),这也是史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这里所说的“变”,是指常态的、渐渐进行的“变”,其表征是“消长”与“延续”。这是本书讨论的重点:“变”何以产生?如何进行?进而探讨有何“变的轨迹”,借以作为预测“未来”的参考。
“结构”的特性是“整体”。所谓“整体观”,对史学研究而言,不是指历史之浑然一体的全部,而是指其中的系统,整体即指系统的整体。历史上的这种系统有两个幅度:一是纵的幅度(参看本书《整体观与历史研究——以中国古代封建制的变迁为例》一文);一是横的幅度(参看本书《再论整体观与历史研究——从历史表象到深层结构》一文)。其实,这两个幅度乃历史依结构的方式向前演变所呈现的立体整体性的纵、横两个切面,两者在运作上是一体的。本书《结构探讨法在历史研究上的时间幅度问题》一文,即在探讨以社会人类学(含社会学)上的结构功能探讨法(并时探讨法, Synchronic Approach)运用到历史研究(历时探讨法, Diachronic Approach)上时,关键的问题是“历时与并时如何融合?”该文即在讨论这些问题;文中提出由社会结构运作的迟延效应所导致的“历时回馈”的理论与方法论,并拟出“历史结构运作共相”的模型图及其运作方式来的一套论述。“历时回馈”是本文创用的一个“述语”,这是传统的结构功能探讨法所没有的观念,所以传统的结构功能探讨法无法说明跟整体相关的“变”。凡系统性的成套事项(变项)其循环变化,大致都是在“时、空一体”的情况下所呈现的、结构性运作的“历时回馈”现象。最常见的例子如:海水因日晒变蒸汽,蒸汽变云飘至世界各地,云在高空遇冷变雨落至各地,经山川河流“回馈”大海,周而复始。每次回馈都必含“时间”。自然现象跟社会现象中的消长,情形虽不尽相同(社会现象中的功能有时、空的相对性,容易变,甚至可能消失。但海水因日晒变蒸汽的作用——也是一种功能,很稳定,不会消失,除非太阳寿终),但在时空一体的情况下,其结构性“历时回馈”的机制,则是一样的。另外,该文引用到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的一种看法,认为:社会发展及历史演变有其“整体性”的局限,无法跳越。当时虽然还没有产生结构功能论(按,马克思逝于1883年,功能论主要创建人马林诺司基生于1884年),但马克思已从社会“整体”的观点看出了问题。而现在,本文对历史结构的论述则可为马克思的正确看法增加一项有力的证明。
本书《略论历史上的“偶然”与“必然”》一文,乍看好像跟整体观没有关系,其实有。该文从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的许多事例中,看出:经常发生的偶然会转变成为“必然”。这种情形如果只从个别的事件上去看,每件事都是“偶然”的;只有从那类事件的整体上去看才能看出它的必然性来。所以我称这种现象为“必然会有偶然的成功者”。
历史之有结构的征性,早就被一些研究社会发展的人“意识到”。不过,那只是“意识到”而已。要到20世纪中叶以后才陆续有些社会人类学家觉得,他们惯用的“并时探讨法”不足以认识社会发展的整体,而必须融入“历时探讨法”才能认识它的全貌。这才引发出历史结构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其实,历史之以结构的方式演变,道理很简单:历史是由活生生的社会向前演变留下来的痕迹,所以它本来就是由一个“动态均衡(这是新结构功能论人类学者纳入“历史变动不居”考量后提出的新观念,以取代旧结构功能论人类学者的“稳定均衡”观)、相对稳定(辩证法称之为“矛盾的统一”)的社会结构依时间顺序向前发展而形成的”;研究历史结构只是还原它的本来面貌而已。一个社会即是一个大系统,它的演变是由许多小系统整合运作而形成的。譬如,人体是一个活生生的大系统,它是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等小系统组成;那些小系统又包含一些更小的系统(结构),直到“细胞”。这些系统(结构)的整合运作才维持其健康的活性。生理学的研究主要即在了解人体这个大系统整合运作的复杂关系;这是“生命”自身的“生态”。从比拟角度看,我们也可以把研究“历史结构”看作是研究“历史生态”的一门学问。生态学研究生命的“活性”,“历史生态学”研究“历史的活性”。再把眼界放大,从“人类进化”(一种历史演变)的观点看,目前由各器官系统形成的“人体结构”(由它整体整合运作,以维持人的活性),只是它“演变过程”中某阶段的一种现象,它还会变,只是变得很慢。由“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结构”之有“演变过程”,也可作如是观。所不同的是,前者的稳定性大,后者的稳定性小。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却一直没有人在关于历史结构的理论与方法论方面提出有系统的论述来。据我的理解,这主要是由于在传统的史学研究上没有有系统的功能互动、回馈(结构运作的基础)等观念;而人类学家却又无法找到融合时间的历史实例(历时多变项的消长系统实例)来建构其理论与方法论。这也就是说,在不同学科之间,理论易懂,实例难找。本论集即是综合社会人类学家陆续提出的意见,加上我个人的见解,以历史实例去建构的尝试之作。
本书所收论文都是在不同时间撰成的;因所论问题互有关联,内容难免重复。订补时增加的注文,则以“补注”两字标明。
本书承中华书局费心出版;而且校样稿跟拙著原稿一字不差,对如此细心的编排,在此一并表达我衷心的感谢与敬意。另请参看拙著《从宗法封建制到皇帝郡县制的演变——以血缘解纽为脉络》中的《自序》(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本书所论是否妥当,望博雅教正;则抛砖引玉之乐,可共享焉!是为序。
2011年11月,于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