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如果葡萄酒会说话
葡萄酒是一个水很深的行业吗?喜欢葡萄酒的人就是装逼吗?喝葡萄酒就是有品味的表现吗?这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其实都带有主观偏见与刻板印象。
葡萄酒作为舶来品到国内,镀上了“洋气”“仪式感”“贵”“品味”的外衣,一时间成为精英阶层的身份标识。葡萄酒的普及也寄托于大众对意见领袖的模仿行为。然而,现阶段来看,这种模式似乎已经失灵。
葡萄酒爱好者,与众多垂直圈层一样,面临被“误解”的局面,如果要做到“破圈”,必须先着力影响互联网原住民,无论他们是娱乐吃瓜群众、键盘侠、还是某个明星的粉,强烈的表现欲望和好奇心,使得他们自带传播属性,只有在这个圈层具备坚实的拥趸后,葡萄酒才会有破圈的可能性。
九千岁、千禧一代的崛起——经济上,富足有余;精神上,迷茫不自知;他们欣赏的是“趴下的大神”,即大神不装逼,力图打破陈旧的“阶级体系”;做的事情,要特立独行、凸显个性;用的语言是“OJBK、CQY、RNB”比火星文更难懂的黑话;传播上,微博大V时代已经过去,一个“老鸡灯儿”就可以单枪匹马捧红王菊。
六年前,笔者开始接触葡萄酒行业,由于媒体身份的便利性,一时间让我短暂接触过行业里数一数二的大佬。不过,那时候的大佬,一则多为白酒经销商转型或扩张而来,二则葡萄酒行业里再大,放到整个酒行业都容易被淹没。
真正能够关注葡萄酒行业的营销、消费者普及方面的葡萄酒品牌企业真是少之又少。大多都是在自己的圈子里“自说自画”“自得其乐”——“春糖”“秋糖”准时参加,证明自己还活着;媒体约访来者不拒,免费的推广为何不要;经销商年会、出访活动必不可少,增强销售渠道对品牌的信心才是王道。我卖的是什么不重要、消费者的理解到哪儿了不重要、大众媒体对葡萄酒的一知半解也不重要。时机不对,似乎一切的努力都是枉然,最好的做法应是“顺其自然”。
面对年轻人,葡萄酒需要学会开始说“人话”!
如果葡萄酒会说话,他会告诉年轻人:你们喜欢谈论的星座,我也可以参与其中,成为你们的谈资。
如果葡萄酒会说话,他会告诉大女主:你们喜欢的香味,在我这里都可觅到,只要你细细品味和发觉。
如果葡萄酒会说话,他会告诉小镇青年:爱国情绪与葡萄酒的“红”更配~
如果葡萄酒会说话,他会告诉基层大众:辛苦了,小酌葡萄酒有益身体健康。
此书作为葡萄酒与年轻人沟通的媒介,无意说教培训,更不屑洗脑圈粉,只愿看过的人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体验不曾体验的未知、大胆尝试无数种的可能。
世界很精彩,葡萄酒可以带着你去看一看!
曾经的葡萄酒从业者现在的葡萄酒爱好者
斯芬克斯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