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成长战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规模扩张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一汽集团基本上还是一个单一的工厂。在1986年之后,随着整体发展规模的扩张和国内许多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需要,一汽集团开始向外扩展,扩大产能规模、扩充产品线、引入关键要素资源,靠近消费市场,提升综合竞争力。

一、自主扩建

作为国有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没有自主的投资权。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才开始逐步拥有包括项目投资在内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并最终转变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一汽集团作为国家主要的汽车生产企业,它的生产规模直接取决于国家的需要。一汽集团根据国家政策及需要,在其原有和下属企业的生产基地基础上改建、扩建,扩大生产规模和能力。原先的建设重点是载货车,现在建设重点则是轿车。主要项目是第二厂区、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现“长春西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基地。一汽集团,不仅在本部扩建生产规模,同时其合资企业也在国内增加生产布点,包括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天津丰田汽车公司、长春一汽丰越汽车公司等。

二、并购重组

一汽集团作为中央国有大企业,最早的汽车企业,它在业内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拥有很多的政府政策支持与资源优势。汽车产业是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许多地方政府愿意将其所拥有的国有企业与一汽集团进行合作。同时当时的国家政策也支持横向经济联合。相对来说,并购能够以低成本迅速增加生产能力。并购成为一汽集团扩大生产规模的主要方式。但是行政性的重组难以实现深度联合,更谈不上整合整合起来的企业集团联系松散,各子公司只能在所辖地区、部门利益格局所允许的空间活动,各自的管理和生产计划基本上都是独立的,企业集团总部对子公司在决策上并不具有控制力。银行信贷的属地管理体制更加剧了问题的难度。现行的信贷资金被分割到成百上千个行政区域,哪个地方都很难满足企业集团的资金要求。企业集团母公司所在地获得的贷款不能投向在其他地区的子公司,企业集团不能在集团内部进行资源配置,也就谈不上进行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了。,其结果是有集团之名,无集团之实。

(一)商用车

1.并购重组目标

对于商用车业务,一汽集团进行并购重组的目标主要在于调整产品结构、盘活社会存量资产、实现上下游产品一体化、扩大市场份额和进入新的市场等。

自建厂以来,一汽集团一直靠“老解放”过日子。改革开放之后,结合“六五”(1981—1985年)换型改造,推出CA141新车型,同时派生出几十种变型产品。一汽集团通过重组,利用已有的国内生产资源,发展轻型和中型载货车及改装车和专用车,进行系列化发展。

“七五”(1986—1990年)期间,一汽集团输出技术、管理,通过资产划拨、合资、买断等方式,重组多个地方的轻型载货车企业,并进行内部的资产优化和专业分工,盘活社会存量资产,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规模经济。

对于中型载货车,一汽集团为了掌控发动机技术,先后兼并了大连柴油机厂和无锡柴油机厂两个专业发动机厂。根据它们的实际情况,从生产到质量、从技术到管理进行全方位支持和投资,提高它们的生产效能。同时,为适应中型载货车的平头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载货车基本是长头车,西欧和日本的平头载货车开始影响我国。长头车的主要优点是:发动机在驾驶室的前部转向桥上,驾驶室在变速器上,这样能够方便地操作换挡;安全,一般碰撞事故后人员容易逃生;发动机维修方便;操作机构简单(不用翻转驾驶室),前轴轴荷分布合理,不像平头车吨位大了要加复杂的双前桥等。长头车的主要缺点是整车长度较长,后面的货箱长度利用率降低。与长头车比较,平头车视野开阔,提高了及时发现意外情况、主动预防事故发生的能力,能够使货箱长度增加。,兼并拥有从日本引进平头驾驶室生产技术的青岛汽车厂。当时一汽集团上了5吨车、6吨车及其变型车系列、轻型车系列,正在建设轿车基地,非常缺乏资金,尤其是外汇额度。青岛市正好有外汇额度,于是一汽集团与青岛联合引进三菱汽车FK驾驶室模具。由于 FK技术不能转让第三方,所以青岛汽车厂并入一汽,改名“一汽青岛汽车厂”。冲压件互供,两地组装平头驾驶室及平头汽车整车等。1994年9月27日,第一辆CA150P在青岛汽车厂下线。1997年7月,一汽在长春总装配厂正式投产CA151KP 6吨柴油平头车。 通过这些重组,使产品生产的上下游一体化,实现载货车的柴油化和平头化。

中国幅员辽阔,产品从产地进入全国市场在运输上困难很大,成本也很高,最好的办法是产地销。一汽集团通过全国主要市场的重组布点,利用这些工厂的区位优势与生产能力,迅速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进入新的市场。

2.并购重组模式

一汽集团并购模式主要包括有偿兼并、无偿转让、资产行政划拨、股权重组、新设合并、新设成立、租借生产设施合作等。

专栏1-1

公司的并购重组模式

1.“有偿兼并”:吉林模式

1986年,按照国家“七五”计划,一汽集团与吉林市、长春市、哈尔滨市三个城市的五个工厂共同建设6万辆轻型载货车生产基地。其中,哈尔滨工厂原隶属中央,通过财政划转可以顺利操作,而吉林市、长春市两地的四个工厂由于隶属地方,在直接的资产联合方面有困难。

一汽集团先后通过“松散联合”、“紧密联合”、“投资分利”方式进行管理,但都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在1991年7月以“承担债务、分期补偿”方式收购吉林轻型车厂的全部产权,这被称为“吉林模式”。而后以同样的方式收购了其他联营企业1990年7月,一汽与吉林省机械厅以承担债务方式兼并东北齿轮厂(专用车厂)达成协议。1991年3月1日,一汽与长春市政府签订有偿兼并长春轻型车厂、长春轻型发动机厂、长春齿轮厂协议书。1991年9月4日,一汽与大连市政府达成有偿转让大连客车厂协议。,在财务、组织管理、技术和产品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

2.无偿转让

1993年以后,国家实行税利分流政策,企业兼并一般采用无偿转让方式,由此进入一汽集团的主要单位有四平专用车厂(1993年2月)、四川专用车厂(1993年7月)、无锡柴油机厂(1993年10月)、柳州特种车厂(1994年4月)、成都汽车厂(1994年7月)、青岛汽车厂(1994年9月)、大连柴油机厂(1996年1月)、辽阳弹簧厂(1998年1月)、海南汽车厂(1998年1月)等。同时,以无偿转让部分资产和合资经营方式控股山东汽车改装厂(1994年11月)、凌源汽车公司(1994年5月)、延边汽车厂(1993年8月)、扬子汽车厂(1993年3月)、九台铸造厂(1993年12月)、顺德汽车厂(1992年8月)、云南蓝箭汽车厂(1997年3月)云南蓝箭汽车厂,前身是成立于1966年的“云南机械五厂”。它曾经是西南三省一市(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轻型车基地之一(80年代中期,中汽公司曾希望通过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三省一市联合组建“西南轻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共享引进的五十铃车型技术,分工合作生产)。1989年,云南蓝箭汽车厂引进日本五十铃驾驶室技术,以年产轻型载货车10万辆的生产能力,成为当时云南省的明星企业。短暂的辉煌过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新产品开发能力不强,从1994年起,蓝箭汽车厂连续亏损,濒临破产。1997年3月20日,云南省政府与一汽集团协商,将蓝箭厂的部分资产无偿划拨一汽集团,促成云南红塔集团与一汽集团联手兼并蓝箭汽车厂,重组后改名“一汽红塔云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对一汽集团来说,蓝箭汽车厂四大工艺齐全,是一个硬件设施较好的企业,正好可以填补它在西南地区没有轻型载货车生产基地的空白。在重组之后,一汽集团将其视为自己在南方的重要生产基地,纳入集团统一发展规划,进行企业内部改革,加快产品开发,使企业迅速起死回生。、成都一汽公司(2002年10月)及一汽深圳汽车公司等。

还有一批以行政划拨资产方式组建的合资企业,主要包括一汽东光离合器厂(参股28%)、一汽淮阴汽车改装厂(参股25.5%)、一汽贵阳汽车配件厂(参股25%)、一汽辽源汽车电器厂(参股13%)、鞍山汽车配件厂(参股6%)、重庆汽车配件厂(参股5%)、一汽集团青海汽车厂(参股18%)、一汽集团新疆汽车公司(18%)、南方散热器公司(参股35%)、宝钢联合公司(参股3.77%)等。同时,一汽集团先后退出或减少一些企业。

3.资产行政划拨

资产行政划拨是一汽集团在并购中用得最多的方式,尤其是对于中央企业。1980年5月20日,长春汽车研究所长春汽车研究所的前身为中国重工业部机器工业局汽车工业筹备组建立的汽车实验室,1950年7月3日成立。当时主要进行试验研究、改进产品和培养人才。1956年3月更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拖拉机研究所”,同时建立试制工厂,成为当时一机部14个重点研究所之一。1957年12月9日,其中的汽车部分成立“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管理局汽车研究所”。是年底,迁往长春市一机部汽车制造学校。1958年合并汽车制造学校,并在6月3日更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研究所”。1960年,迁入春城大街,与一汽相邻。1964年,更名为“长春汽车研究所”。1973年,改由一汽领导。1978年年初,重归一机部直属。1979年9月又归一汽统一领导。工作重点是试验研究和基础零部件。(一汽创建发展历程:长春汽车研究所并入一汽.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与一汽设计处合并,成立“第一汽车制造厂汽车研究所(设计处)”,对外对内分别以“汽车研究所”和“设计处”的名义行使职权。

1986年12月,无锡汽车制造厂与哈尔滨汽车齿轮厂划归解放汽车联营公司。1987年3月13日,机械工业第九设计院划归一汽集团。1958年5月8日,成立“第一汽车制造厂工艺处工厂设计室”。1958年12月,一机部批准组建“长春汽车工厂设计处”,对内称“第一汽车制造厂工艺处工厂设计室”,担当全国汽车行业的工厂设计任务,受一机部和一汽双重领导。1972年,长春汽车工厂设计处成为一机部的直属单位。1978年12月,一机部将长春汽车工厂设计处改为“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九设计院”。1981年,更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九设计研究院”。1982年,改名为“机械部第九设计研究院”。1987年,划归一汽(解放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保留原名号,同时命名为“一汽工厂设计院”。2001年,更名为“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被誉为“中国汽车工厂设计摇篮”。在国家“一五”至“六五”期间,完成包括一汽、二汽、重汽、北汽、天汽和南汽等我国主要汽车企业基地的规划、设计、改造扩建工作。(一汽创建发展历程:九院划归一汽的前前后后.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这些单位原来都属于机械工业部。1993年9月,原属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哈尔滨星光机器厂并入一汽集团,并改名为“哈尔滨轻型车厂”。1995年1月,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划归一汽集团。这些单位或企业的资产都通过财政部直接划拨。1998年2月,一汽集团以国有资产无偿划拨的方式重组成立“一汽海南汽车公司”。

4.股权重组

1995年2月8日,一汽集团以每股1.15元的价格(协议转让股价)收购沈阳金杯汽车股份公司的中方股东——沈阳市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国有法人股)所持有的大部分股份,获得51%股权。它意在阻止华晨汽车公司通过金杯汽车公司进入轻型客车市场,从而威胁其市场地位。重组后,公司更名为“一汽金杯汽车公司”。2001年4月,金杯汽车公司脱离一汽集团的发展架构,构造自己独立的产品体系。

2002年6月,一汽集团与天汽集团达成重组协议。通过股权转让,一汽集团获得天汽集团旗下的主要整车企业的控股权。

5.新设合并

1993年6月8日,一汽集团下属零部件厂一汽集团划入一汽四环公司的零部件企业包括变型车厂、护栏厂、车厢装配厂、橡胶制品厂。和一汽劳动服务公司及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长春汽车研究所中实改装车厂共同改组成立“长春一汽四环汽车股份公司”(简称“一汽四环”)。1993年4月5日,长春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同意设立长春一汽四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6月28日,注册登记。企业名称中“四环”,反映了一汽劳服集体企业现状、性质和特点。其基本含义有四层:一是企业是紧密地围绕在一汽主体厂建立起来的;二是为一汽中、轻、轿、微四大汽车系列产品生产配套服务的;三是具有独资、合资、联营、股份四种资产结构形式;四是要实现质量好、效益高、安置稳定、服务周到的四大目标。1996年8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一汽四环公司主营汽车装配及零部件业。它是一汽集团零部件产业平台上的支柱型企业,并承担集团所产汽车的售后维修服务和为厂区职工生活服务的业务。2008年12月8日,一汽四环公司更名为“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6.新设成立

2005年6月,一汽集团与瑞安云顶汽车部件公司成立“一汽瑞安专用汽车公司”,其中一汽集团占股20%,以汽车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品牌等入股。首期总投资6亿元,年产量规划1万辆,二期规划产量10万辆。

2005年8月,一汽集团与呼和浩特市政府及内蒙古亿阳汽车销售公司合作建设“解放”牌重型载货车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30亿元,规划产能6万辆。

2006年1月,一汽集团与四川省成都安达特种车辆公司成立“一汽(成都)客车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生产中高档公路和城市公交客车。

2010年12月21日,成都市政府、成都市新都区政府、一汽集团和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四方签署“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成都)10万辆商用车项目”。在成都原有工厂(成都分公司)的基础上,新增投资约10亿元,新增10万辆商用车生产项目,包括4万辆轻型载货车和6万辆中重型载货车。2011年11月30日,成都分厂搬迁改造项目奠基。2012年2月,项目开工建设。

7.租借生产设施合作

2005年9月29日,一汽红塔汽车公司与广州东方宝龙汽车工业股份公司(简称“东方宝龙”,600988.SH)下属广州宝龙集团轻型汽车制造公司宝龙轻汽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2000年的广州市龙豹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高、中、低档商务/旅行车、越野车,并拥有上述车型的底盘开发制造权,于2002年年初具备完全自主产权的TBL5028、TBL6500 MPV开发成功。(简称“宝龙轻汽”)就全面合作达成一致意见。一汽红塔汽车公司与东方宝龙公司合作是想借道切入乘用车市场。此次合作,一汽红塔汽车公司看重的是东方宝龙公司所拥有的生产轿车的技术平台,以及即将申请到的轿车生产牌照。它们双方颇有渊源。一汽红塔汽车公司生产的“一汽霸菱”MPV、“自由风”以及一款SUV都是借用东方宝龙公司的底盘技术。合作协议规定合作期限为三年,经双方同意可延长合作期。宝龙轻汽公司提供生产设施及技术支持,一汽红塔汽车公司提供流动资金,组织生产。双方原本希望在此基础上可寻求资产重组合作可能性。但是由于宝龙轻汽公司未能按规定支付银行贷款利息及供应商货款,致使资产被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增城人民法院查封,资金链中断。一汽红塔汽车公司于2008年2月(提前6个月)终止《租赁合作协议》。

(二)乘用车

在乘用车领域,一汽集团并购的企业是海南马自达汽车公司和天津夏利汽车公司。

1.海南马自达汽车公司

海南马自达汽车公司(简称“海马汽车”)的前身是海南汽车制造厂。1988年9月,成立海南汽车冲压件厂。1990年9月,海南汽车冲压件厂更名为“海南汽车制造厂”。它是以1988年购进的福特汽车公司菲律宾冲压厂和装配厂的全套设备为基础,引进美国、英国和日本的自动焊接及涂装等工艺生产线建设的汽车企业,年设计生产能力5万辆。

1992年1月,海南汽车制造厂与马自达汽车公司及伊藤忠商社共同出资组建海南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中日双方占股份分别为75%和25%。由于各种原因,海南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一直都没有正式注册。合资公司引进“马自达323”轿车、旅行车、面包车和MPV系列车型。海马汽车公司利用海南进口零部件,组装整车。由于中央限制地方办汽车生产企业,没有进入国家汽车产业目录,所以只能私装汽车岛内销售,不能出省。虽然有些盈利,但没有前途。

1998年2月,一汽集团以国有资产无偿划拨的方式实现资产重组成立“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加入一汽集团,海马汽车公司不仅可以获取资金、人才、设备、品牌、信誉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还可以间接获取轿车生产的许可证。

2004年7月,一汽集团重组成立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一汽海马”),其中,海南省政府持有2%,一汽集团与海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各持有49%。一汽海马汽车公司成立后,纳入一汽集团的发展规划之中。由此,一汽集团将其制造基地拓展到华南这块国内最大的轿车市场。但是实际上,一汽海马汽车公司基本上还是独立运行,并不受控于一汽集团,并且与一汽集团渐行渐远。2008年6月28日,海马投资集团股份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一汽海马汽车公司已经一次性偿还一汽集团负债本金及资金占用费共计5.69亿元。一汽海马汽车公司成立时,一汽集团作为它的另外一个股东,以在海南形成的净资产(包括对一汽海马公司的债权5亿余元)出资,所以一汽海马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对一汽集团长期负债5亿余元。一汽集团和一汽海马公司于2008年6月25日达成《债务承担与偿还协议书》,一汽海马公司一次性偿还所欠一汽集团的全部款项。至2008年,一汽集团失去对公司的控股权。2006年3月2日,海汽集团受让了海南国资委持有的一汽海马公司1%股权。2008年5月,一汽海马公司的当地股东(2006年变更为海马投资集团股份公司)取得海南省国资委所持有的一汽海马公司1%股权。一汽集团持股比例不变。

2.天津一汽公司

2002年6月14日,一汽集团与天汽集团签署联合重组协议。一汽集团与天汽集团通过股权转让方式重组。一汽集团受让天汽集团所持有的天津夏利汽车股份公司(简称“天津夏利”,000927.SZ)84.97%股权中的60%,即天津夏利汽车公司总股本的50.98%的股份。与此同时,天汽集团还将其下属的天津华利汽车公司所拥有的75%的股权转让给一汽集团。这两家公司同步更名为“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津一汽”)和“一汽华利(天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2008年,天津一汽公司以30万元的超低价格收购一汽华利(天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100%的股权。2008年4月完成交易手续,公司更名为“天津一汽华利汽车有限公司”。“天一”合作成为当时中国汽车业内的最大规模的重组行为。

一汽集团重组天汽集团之后,在轿车领域就增加了“夏利”和“华利”两个低端车平台,从而形成了从高端的“奥迪”,到中档的“红旗”、“宝来”、“捷达”,到低档的“夏利”和“华利”品牌体系。天津一汽公司成为一汽集团自主品牌经济型轿车生产基地。它先后推出“威姿”(2002年)、“夏利”A系列轿车(2003年)、“威乐”(2004年)、“夏利 N3”“夏利 N3”轿车搭载丰田汽车1.0L、1.1L、1.3L发动机,售价从43800元至59800元。定位于家庭收入每月3000元左右的私人购车者。N3,表示 National(“国民”)、New(“新型”)、Nice(“优秀—制造和服务的卓越性”), “3”表示“省钱”、“省心”、“省力”(“夏利”品牌的实用主义)。(2004年)、“威志”(2006年)、“夏利N5”(2009年)、“威志V2”(2010年)、“夏利N7”(SUV)。

2004年8月8日,第100万辆“夏利”轿车下线,成为中国第一个产销超过100万辆的单一轿车品牌。2005年,“夏利”单一品牌占据6.7%的市场份额。2007年,天津一汽公司销量超过18万辆,累计销量突破150万辆,同时启动40万台发动机新基地项目。2008年,因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年销量下降,为17.6万辆。2009年11月17日,第200万辆汽车下线,同时宣布换代车型“夏利 N5”上市。天津一汽公司首次挂上一汽集团的自主品牌商标——“鹰标”。

2010年12月,天津一汽夏利汽车研究院在天津开发区动工建设。研究院建成后,将形成每年开发两款全新整车、全新发动机和变速器的能力,成为具备整车及关键零部件设计、试制手段的经济型轿车研发基地。

天津一汽公司旗下的天津一汽华利汽车公司定位于微型乘用车生产基地,主要产品包括紧凑型SUV“达路·特锐”(2003年)和家庭休闲多功能轿车多功能轿车“一汽佳星·幸福使者”“幸福使者”的原型车是日本大发公司的“Move”。两大品牌。但是,公司的销量非常低。其中的“特锐”在2004年达到其最高销量4209辆之后,销量一路下滑,于是在2006年停产;“幸福使者”在2008年的销量只有970辆。自被天津一汽收购后,公司并没有改变其状态,2011年亏损1亿多元。当年,15万辆整车生产能力建成投产。

在一汽集团“十一五”的100万辆自主品牌规划中,天津一汽公司承担40万辆经济型车重任。但是,2006年以后,“夏利”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急剧衰退。“夏利”的销量已经从2005年的单一品牌销量冠军滑落到在2008年的第9位。2011年,“夏利”在6万元以下自主经济型轿车销量排名第一位。其主要原因在于后继新产品没有实质性的进步,而且品牌形象不断受挫。“夏利”轿车的优势主要在于低价、维修方便和油耗较低,但是“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少”。同时,公司的产品定位,无论维持现状还是向上发展,都遭遇明显障碍。天津一汽公司继续坚持经济型轿车的产品和市场定位,那么其道路将越走越窄。虽然“夏利”一度因价廉物美畅销全国,但盈利能力低于吉利汽车公司、比亚迪汽车公司等民营企业。同时,“夏利”所处的细分市场空间也在不断萎缩。随着越来越多自主品牌新军的加入和合资品牌的下探,经济型轿车领域的竞争形势已日趋严峻。同时,天津一汽公司也难选择向上延伸产品和品牌。在一汽集团的自主品牌阵营中,一汽夏利已被定位为经济型轿车的生产基地。在其之上,一汽集团已经拥有发展势头迅猛的“奔腾”系列,不需要天津一汽公司的“同门相争”。在2010年9月18日的成都国际汽车展上,经济型轿车“威志V2”上市。这是中国一汽品牌战略发布以来推出的第一款经济型轿车。“威志 V2”锁定的目标是一线市场,试图摆脱此前“夏利”和“威志”品牌主攻在二、三线市场的局面。

2009年,天津一汽公司销量为21.2万辆。2010年,销量为25万辆。2011年,销量为25.4万辆,低于当年轿车市场6.6%和乘用车市场4.2%的平均增长率。其中的主导车型“夏利N5”和“威志V2”销量突破11万辆,同比增长26%。

“十二五”期间,天津一汽公司将积极拓宽产品系列,形成包括从 A000、A00、A0到 A全系列产品,以及CUV、SUV、Cross等新的车型,同时兼顾国内外市场需求,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十二五”战略目标——到2015年实现产销60万辆。

专栏1-2

天汽集团的前世今生

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天汽集团”)的前身是天津汽车工业公司(简称“天汽”),它于1982年3月由天津市第一机械局所属的内燃机公司、汽车公司等企业合并设立。1945年,成立天津汽车制配厂。1946年10月,生产出“飞鹰”牌三轮汽车。1951年9月,试制出两辆越野车和旅行轿车。1958年6月,仿造“伏尔加”轿车试制出“和平”牌小轿车。1965年试制出210型越野车、120型载重车、620型高等学校车。以后又试制出360型15吨矿用车、140型载重车、740型轿车和130型载重车。1978年,工厂更名为“天津汽车制造厂”。(夏利中国.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1984年4月,天汽公司从机械管理局独立出来成为天津市政府直属企业。1993年4月,天汽公司更名为“天津汽车工业总公司”。1995年11月,天津汽车工业总公司改组为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授权经营其所属企业单位的全部国有资产,并被列为全国100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和120家企业集团之一。

1973—1979年,天汽公司生产了63辆740型仿“丰田”轿车。1978年,公司开始改变产品方向,参照“北京130”图纸,生产轻型载货车,并根据国内大城市对单排轻型载货车限制的情况,率先在国内开发出双排座轻型载货车。当时,天汽公司与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南京汽车制造厂和沈阳金杯汽车制造厂被称为轻型载货车领域的“四大天王”。

20世纪80年代初期,天汽公司根据当时的市场行情,决定向微型车方向发展。1983年,公司被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联合定点为全国微型汽车大批量生产基地。1984年,公司与日本大发公司签订微型汽车许可证合同,引进大发 S70系列微型汽车设计和制造技术当时,天汽公司在大发S70和铃木的ST90车型之间进行选择。它们都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产品,它们的整车参数接近,车身和底盘结构也相近。但是,大发的S70的载重能力要高于铃木ST90约10%。并且,铃木公司的品种比较单一,而大发S70所用的CD发动机的排量由0.55L至1.3L,缸数可以由2缸到4缸,可以在汽油机和柴油机之间切换,因此非常适合发展多种车型的需要。同时,大发S70的系列产品中,汽缸体的缸心距相同,各种缸体可以在一条生产线上加工完成,汽缸体壁厚为4~4.5毫米,易于铸造,技术难度小,适合当时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大发的 S70系列微型车和Charade微型轿车使用同一系列发动机,这两种车型相关零部件的通用化程度达到40%,因此其技术装备更易于消化吸收和实现国产化。于是,最终选择了大发S70系列产品,包括平顶厢式货车、卡车和高顶厢式货车。(大洗牌:中国汽车谁主沉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被列入国家经贸委机械电子工业550项技术改造项目。同年3月3日,签署技术转让合同。1985年6月,公司以CKD方式组装“天津大发”微型车。大发汽车是厢式货车,尽管有很多设计缺陷,但是油耗低、经济适用、价格低。“大发”车既可以送货又可以坐人,为当时的城乡老百姓出行提供了轿车的替代品。从1984年9月至1999年,天汽公司共生产了30万辆“大发”,其中90%是供给全国各地的出租行业使用。“要发家,买大发,发发发”, “大发”车很快就得到了全国的认可。(我的汽车生涯:陈祖涛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公司利用现有生产设施进行技术改造,1988年形成年产2万辆微型汽车、发动机3万台能力,成为我国微型汽车业的领头羊。

1995年3月,天汽公司与马来西亚金狮集团旗下的金狮速奔产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天津华利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天津华利”)。合资后,天津华利公司曾先后试制并生产了“华利TJ6320G2”高顶车、“华利TJ1013F”小卡车和“华利TJ6330”新款车等。

“天津大发”微型车在初期热销多年,后来因其自身的功能缺陷及市场供给选择的增多,逐渐淘汰并远离人们的视野。2001年,天津华利公司参照日本微型多功能车的最新技术,设计了佳星——“幸福使者”多功能用车。2002年6月,天汽集团与一汽集团重组后,公司更名为“一汽华利(天津)汽车有限公司”。2006年10月,马来西亚金狮速奔产业有限公司将其所持有的公司25%股权全部转让给一汽集团,成为一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1984年7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北戴河会议指出中国汽车工业需要考虑国内的汽车市场需求,要大力发展质量好、成本低的中档以下经济型用车。1987年8月,国务院北戴河会议决定加快发展轿车工业,明确包括天汽公司在内的“三大三小”的轿车生产布局。

1986年3月18日,天汽公司与大发公司签订技术许可合同,采用 CKD方式生产“夏利”轿车,同时引进“夏利”时任天津市长的李瑞环说:“自己生产轿车,华夏得利,中国人得利,就叫它夏利吧!”由于天津汽车公司选择的技术许可而不是合资,所以其生产经营保持独立性。在产品的命名上没有采用国内其他合资企业的惯用方式,在车型名称之前加上中国合资伙伴的名称或其所在地。“夏利”采用了中文名称和汉语拼音。轿车和 CB型三缸发动机产品软件技术和部分工艺设备。1986年9月30日,第一辆两厢“夏利”轿车下线,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受益”的奇迹。1990年10月14日,第一辆三厢“夏利”轿车下线。

天汽公司在引进“夏利”轿车以后,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过程中,最终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平台。公司从中国国情出发,开发和生产让百姓买得起、用得好、品质和安全有保障、维修和保养方便快捷、“省钱、省心、省时”的经济型轿车(“国民车”)。在初期,“夏利”轿车着眼于出租车和私家车市场,填补了我国经济型轿车市场的空白,成为最早进入家庭的主力车型之一。

1988年1月1日,天汽公司专门成立天津市微型汽车厂。同年,天汽公司开展“夏利”轿车起步工程。1989年8月竣工投产,形成1万辆生产能力。1990年,开展技术改造工程,继续通过填平补齐方式对微型汽车厂、内燃机厂、汽车齿轮厂等工厂进行技术改造。1992年形成年产3万辆生产能力。“夏利”成立时的达纲规模是3万辆,但是由于当时中国汽车市场还没有成型,轿车消费以公款为主,私人消费还没有成为气候。排量仅为1.0L的“夏利”难以获得公款消费的青睐,只得依靠出租车市场维持。3万辆的产量一直没有达产。在汽车的发动机和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国产化之后,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由此扩大规模。1993年,产量达到5万辆。1994年规划建设年产15万辆轿车和15万台发动机的项目。它被国家计委列为国家“八五”重点工程。1996年,项目建成投产。当年,天津夏利实施“338战略”迅速扩大国内市场。“338战略”,是指公司在保证重点省市保有量的基础上,将市场开发的重点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向中小城市转移,向全国338个中小城市进军,开拓新的市场空白点。1997年,实施“Z913”工程换装1.3L发动机,并加长“夏利”的车身,扩大空间,美化外形。1999年,“夏利”搭载丰田8A发动机,大幅度提升了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环保标准。

1997年8月,天汽集团独家发起,在对其下属的天津市微型汽车厂、天津市内燃机厂、天津市汽车研究所进行整体改制的基础上,成立“天津汽车夏利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7月27日,“天津汽车”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0年12月14日,与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开发的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夏利2000”轿车下线。加入 WTO之后,为应对市场竞争,2002年1月12日,“夏利”轿车大幅度降价引发国内轿车价格大战。6月10日,“夏利”轿车出口美国,首开中国轿车出口先河。

2000年6月,天津夏利汽车公司与丰田汽车公司合资成立“天津丰田汽车公司”。当年7月,公司第一工厂奠基建设。2002年10月,第一款车型“威驰”轿车下线。目前公司已经建有三家生产工厂。

2000年前后,由于市场竞争的激化、轿车市场结构的转型、公司产品的老化,天津夏利汽车公司陷入发展低谷。2001—2002年,公司亏损7.9亿元。2003年5月12日起,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ST夏利”。2004年5月12日,恢复为“一汽夏利”。

2002年6月14日,天汽集团与一汽集团签署重组协议。通过股权转让,一汽集团获得天汽集团旗下的天津夏利汽车公司、天津华利汽车公司。目前,天汽集团旗下的整车企业主要是天津天汽集团美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运动型商务车、多功能商务车、轻型商务车和轻型货车四大系列产品。

3.一汽丰田汽车公司

一汽集团通过重组天汽集团,控股天津夏利汽车公司,从而成为天津丰田公司的中方大股东。2003年9月,天津丰田汽车公司改称“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天津一汽丰田”),并同步增加注册资本。重组后的天津一汽丰田公司中,一汽集团持股20%、天津一汽公司持股30%、丰田汽车公司持股40%、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0%。

天津一汽丰田公司拥有三个生产工厂,包括天津杨柳青的第一工厂、2005年3月21日投产的第二工厂、2007年5月28日投产的第三工厂。公司的主导产品是“威驰”2002年10月,“威驰”下线,它是丰田汽车公司在中国正式生产的第一款轿车。用“T-1”来命名天津丰田公司的第一辆车,挂上丰田的标志。(该车的“T”取自Toyota的第一个字母“T”和“天津”的“天”第一个拼音“T”, “1”则代表双方合作生产的第一款车)丰田汽车公司的用意在于“威驰”才是丰田汽车公司在中国的第一辆国产轿车,与其进行技术援助的“夏利2000”划清界限。(“夏利2000”参照丰田“Platz”车型)“威驰”轿车是专门为中国用户设计的一款全新产品,它是一汽丰田汽车公司商品阵营中的入门级车型。自投放市场以来产销量快速攀升,2003年就实现了销售5万辆的目标。2009年销量达到最高峰,为4.3万辆。(2002年)、“花冠”在国际市场上创造了单一品牌世界销量第一的“花冠”第一代诞生于1966年。2004年投产的“花冠”为第9代车型。2006年,推出第10代“花冠”,并于2007年在一汽丰田汽车公司投产,同时更名为“卡罗拉”。(2004年)、“皇冠”(2005年)、“锐志”(2005年)、“卡罗拉”(2007年)、“新威驰”(2008)、RAV4(2009年)。RAV4是丰田汽车公司微型多功能越野车家族中的基本型车,其名称来自 Recreational Active Vehicle with 4-wheel drive的缩写,意为“四轮驱动的休闲运动车”。RAV4于1994年在日本问世。

2006年,天津一汽丰田汽车公司发布“诚信服务”的服务品牌,体现其“专业对车,诚意待人”的服务理念。为使客户体验“从满意到感动”的优质服务,提高对售后服务的满意度,公司还在全国经销店范围内开展了“CS改善马拉松/超级SA全国总动员”活动。

2008年8月1日,一汽丰田技术研发中心成立。2009年6月18日,研发中心大楼动工建设。它主要从事现生产车型技术配合、换型车辆开发、零部件国产化推进、新能源研讨、车辆试验认证等方面工作。为将更适应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推向市场,推动自主品牌研发水平的进步,一汽集团和丰田汽车公司在2012年11月28日合资组建一汽丰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新公司建成后,初步形成产品设计开发、普通汽车试验、新能源汽车试验的能力。

2013年3月12日,一汽丰田汽车销售公司发布其合资自主品牌“朗世”。作为“朗世”品牌的首款EV纯电动车基于“丰田·花冠EX”车型平台打造。

4.四川一汽丰田汽车公司

2002年8月29日,一汽集团与丰田汽车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丰田汽车公司与四川旅行车厂的合资企业四川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在1998年11月,丰田汽车公司与四川旅行车厂合资成立四川丰田汽车公司,生产丰田“柯斯达”轻型客车。2000年12月,第一辆中国生产的丰田客车“柯斯达”下线。2001年4月,产品投放市场。它是丰田汽车在中国的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双方各占50%的股比,合资期限三十年,年生产能力为1万辆整车,3000台底盘。自投产后,“柯斯达”就一直成为国内高档中型客车市场的龙头产品。自20世纪80年代丰田公司推出的“柯斯达”第二代产品出口到中国,成为中国政府机关和涉外旅游的专用客车起,这款长7米的经典轻客就一直在创造无人匹敌的销售神话。“柯斯达”几乎垄断了中国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涉外旅游、机场 VIP等高端中小型客车市场。最近几年,“柯斯达”以更具亲和力的价格向中高端产品线拓展,并开始进入更低端的物流市场。(挑战者:中国轻客大战中柯斯达的竞争对手.汽车商业评论,2009(6).)四川丰田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成为全球商业经典案例。尽管人人都知道“柯斯达”的两大缺憾:一是发动机,遇到较差的路况时爬坡吃力,动力不足;二是骨架强度不够,无法加装厕所。但它依然价格坚挺,极少做传播却在中国市场畅销十几年,至今难觅竞争对手踪影——“柯斯达现象”。进入一汽集团。将四川丰田汽车公司纳入一汽集团,是丰田汽车公司对一汽集团提出的合资条件之一。按照中国现行汽车产业管理政策,一个跨国公司只能与两家中国企业合资。过去,丰田汽车公司的两个中方合作伙伴是天汽集团与四川旅行车制造厂。但是天汽集团和四川旅行车制造厂先后被一汽集团收购。这样,丰田汽车公司就变成只与一汽集团一家中国企业合资,从而腾出了难得的一个合资名额。它转为成都一汽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成都一汽”)2002年8月22日,一汽集团、成都市政府、成都工业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旅行车制造厂(成立于1958年,是成都工业投资经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签订多方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一汽集团与成都工业投资经营公司组建成都一汽公司。一汽集团持股80%,成都工业投资经营公司持股20%。2002年10月22日,成都一汽公司正式成立。与丰田汽车公司的合资企业,并于2005年7月更名为“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四川一汽丰田”)。四川一汽丰田公司主要面向中国西部,主打轻型客车和越野车。2008年7月5日,新工厂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36亿元,规划产能3万辆, 2010年5月竣工投产。在原有“柯斯达”的基础上,在2003年引入丰田汽车公司的SUV“普拉多”(2003年)。“普拉多”由“霸道”于2005年更名而来。产品更名是为了符合丰田汽车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使公司的产品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名字听起来都差不多。2010年6月22日,“新普拉多”上市发布。当年销量333辆,2011年销量2.2万辆,占细分市场1.4%。

2002年8月,一汽集团与丰田汽车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后成立“LC100项目组”。2003年2月21日,一汽集团正式命名LC100项目组为“长春一汽丰越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长春丰越”)。2003年7月15日,一汽集团与丰田汽车公司签署《SUV项目合资意向书》。同日,合资公司成立,生产中高档 SUV,先期引进车型“陆地巡洋舰100”系列4500MT、4500AT、4700AT三种车型。“陆地巡洋舰”(Land Cruiser)诞生于1951年。其后先后推出了 Land Cruiser 60、Land Cruiser 80、Land Cruiser 100等众多经典车型。2007年10月12日,Land Cruiser 100结束生产。当年12月11日,Land Cruiser 100的换代车型Land Cruiser 200下线。2009年11月2日,Land Cruiser 200正式投产。2007年,启用全新中文标识——“兰德酷路泽”。2007年12月,“兰德酷路泽200”系列上市。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初期年生产能力1万辆。2003年,“陆地巡洋舰”销量为649辆,2011年的销量为7253辆。

2004年9月,一汽集团与丰田汽车公司就生产“普锐斯”达成生产合作意向。2005年8月,签署《Prius(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许可合同》。同年12月15日,“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在一汽丰越汽车公司下线,并于2006年1月15日上市销售。“普锐斯”于1997年10月底问世,是世界上最早实现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2005年在中国投产的是第二代“普锐斯”。国产的这款“普锐斯”除了轮胎和玻璃是“中国制造”,其他所有核心和非核心零部件均依赖日本进口的 CKD车型。由于政府当时对用于CKD组装的零部件征收相当于整车税率的25%关税,加上其他税费综合税率可能高达40%以上,这直接导致了国产的“普锐斯”在中国的售价居高不下。但是,售价高企的“普锐斯”让消费者望而却步。“普锐斯”销量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不能享受中国政府的购置补贴。2010年5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只有采用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的国产新能源汽车,才能在首批公布试点的5个城市享受到私人购买补贴5万~6万元的待遇,采用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的普通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却不在政策鼓励之列。政策还对排量在1.6升及以下的搭载传统燃油发动机的小排量车型(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纳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2010年停产。2009年4月22日,“新普锐斯”换型。2011年12月19日,“新普锐斯”下线。2012年2月22日上市。为避免上一代“普锐斯”国产后因成本居高不下而在市场上“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丰田汽车公司将最大限度地推进非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2005年7月,四川一汽丰田公司通过资产并购方式,将同样生产 SUV车型的长春丰越汽车公司纳入麾下,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作为四川一汽丰田汽车公司除成都以外的第二个生产基地,改称“四川一汽丰田汽车公司长春丰越公司”。2008年10月,长春丰越汽车公司扩建新工厂。新工厂总投资38亿元,初期规划产能10万辆,规划总产能为20万辆。2012年5月14日,新工厂投入使用,“卡罗拉”同时下线,初期产能10万辆。

一汽集团和丰田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的产品都归由它们于2003年9月合资成立的一汽丰田汽车销售公司。2003年,销量为4.9万辆。2010年11月,一汽丰田累计销售200万辆汽车。2011年销量为52.8万辆,其中基本型乘用车39.9万辆,占细分市场3.9%。

三、零部件

一汽集团通过重组国内关键零部件企业,与关键原材料供应商结盟,获得相关的配套支持。同时,通过其旗下的专业零部件公司一汽四环公司和富奥汽车零部件公司进行内外合资合作,完善产品供应链。

一汽集团通过行政划拨方式兼并无锡柴油机厂无锡柴油机厂始建于1943年,是中国内燃机行业的先驱。2008年,获得中国内燃机工业“百年成就奖”。它曾先后隶属原机械部、江苏省和无锡市。1984年12月15日,一汽与无锡柴油机厂共同开发6110柴油机合资经营协议书签字。1992年12月18日,与一汽实行紧密联合。1993年10月,划归一汽,成为一汽的直属专业厂,更名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无锡柴油机厂”。当年生产1.6万台发动机。2002年,年产10万台。2003年1月,成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的分公司。2007年,年产20万台。和大连柴油机厂大连柴油机厂始建于1951年(时称“旅大机械五金总厂”),是我国最早研制、生产农用柴油机的生产企业。1953年,工厂第一代主导产品2100型20马力柴油机研制成功,自此走向了柴油机专业化的生产道路。1956年,工厂更名为“大连柴油机厂”。1983年6月,大连柴油机厂与一汽达成联营协议。1984年7月9日,中汽公司同意它加入解放汽车工业企业联营公司。1984年9月27日,大连柴油机厂与一汽达成合资经营协议。1986年9月11日,与一汽实行紧密联合协议签字。12月9日,工厂更名为“一汽大连柴油机厂”。1995年8月24日,大连市政府与一汽集团签订协议,从1996年1月1日起,大连柴油机厂无偿划归一汽集团。2001年,改制为一汽集团的分公司。2003年1月,成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的分公司。获得对于载货车发展非常关键的柴油发动机资源。同时,这两个企业在被一汽集团重组之后,市场竞争力也得到迅速提高。

大连柴油机厂的产品结构已经由原来的单一生产配套中型载货车柴油发动机模式逐步发展为轻、中、重三大格局,主导产品有 CA498、6110、6113、6118四大系列,功率覆盖85~340马力,可以满足载货汽车、客车、工程机械等各种动力需求。2004年8月19日,公司CA4D32-12柴油机通过鉴定,它是符合欧Ⅱ排放标准的国内一流轻型车用柴油发动机产品平台。2004年9月22日,CA6DF2L系列重型柴油机通过鉴定。2004年12月2日,公司CA4DC2电控共轨欧Ⅲ柴油机点火成功,它实现了 CA4D32柴油机的技术升级。2005年7月15日,公司自主研制的CA4DS2-18型柴油机通过了投产鉴定,达到欧Ⅱ标准,具备了达到欧Ⅲ标准的潜力,动力输出可达160~180马力。2009年7月15日,达到国Ⅳ排放标准的新一代轻型柴油机CA4DD成功点火,9月15日,整机试制装配顺利完成。2011年6月,公司首台CA4DH1-16E4R柴油机在产品试验室点火成功。

无锡柴油机厂依托一汽技术中心优势,形成了开放合作的自主研发模式,建成了产品开发流程和标准体系、产品开发过程管理体系等自主研发“五大体系”,搭建了节能环保技术、电子智能技术等自主研发“五大技术平台”,是柴油机行业唯一同时掌握 VCU、GPS、EGR、发动机制动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以及我国第一家研制成功四气门柴油机、第一家研制成功电控共轨柴油机、第一家研制成功两级增压柴油机并成功推广的企业。工厂的主导产品有7大系列,排量跨越2~13.0L,功率覆盖40~500马力。工厂拥有两大发动机基地、发动机再制造基地和改装车研制基地四大厂区,具备60万台柴油机和1.5万辆改装车的生产能力。

2003年12月20日,无锡柴油机厂开发出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先进的4气门“奥威”国Ⅲ排放标准,并具有国Ⅳ潜力的电控共轨大功率柴油发动机——CA6DL1-32E3。2003年12月正式投产,2005年批量生产。此后,无锡柴油机厂又成功开发9.0L、11.0L“奥威”发动机。2004年7月15日,第一台13.0L“奥霸”CA6DN1-42柴油机点火成功,2006年12月24日正式投产。2008年7月15日,我国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CA6DM(11.0L)大马力重型车用柴油机点火成功。2010年9月12日,无锡柴油机厂联合一汽技术中心设计的 CA6DN1-50E5发动机完成试制装车。CA6DN1-50E5发动机作为“解放J6”最高端动力,功率达到500马力,排放达到国Ⅴ水平,采用 SCR技术路线、BOSCH新一代电控共轨系统。2010年9月26日,联合一汽技术中心开发的国内功率最大的天然气发动机 CA6SN1-42E4N2成功点火。

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是唯一的机械工业部的油泵油嘴专业研究所。1995年1月加入一汽集团,同时保留“机械工业部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的名称及其为行业服务的职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油泵油嘴行业产品质量监督、发展规划、标准情报的归口单位。国家油泵油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内燃机和油泵油嘴认可实验室、江苏省内燃机检测站、江苏省油泵油嘴检测站均设在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内。机械工业油泵油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油泵油嘴科技情报网均由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负责。由此,它从原先狭窄的专业领域向一个综合的发动机研究所发展,在国内第一个开发出达到欧Ⅰ和欧Ⅱ排放标准的方案。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从机械式喷油系统涉足电控喷射的共轨系统,自主开发出其关键零部件——ECU,并在2000年装车成功。2005年,成功开发达到欧Ⅲ排放标准的高压共轨系统,并在9月装车成功,突破以德国博世公司为主导的跨国公司技术垄断。2010年,自主研发的高压直喷泵系列化开发成果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一等奖”。2010年10月13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电控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制造技术与关键装备的研发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高级专家组的评审。这一项目是目前工信部支持的国家重大高档数控与制造装备专项中最大的项目,可与大飞机项目并驾齐驱。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从实施欧Ⅲ排放标准一开始选择的技术路线就是以电控共轨为主,放弃了对高喷射压力直列式喷油泵的进一步研究。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提出最符合中国国情方案,即在老产品上做一些改进,采用高压直喷泵自主创新达欧Ⅲ排放标准技术路线。

一汽集团通过行政划拨,获取一些地方零部件企业的股权,主要包括辽阳弹簧厂。以行政划拨资产方式组建的合资零部件企业,主要包括一汽东光离合器厂、一汽贵阳汽车配件厂、一汽辽源汽车电器厂、鞍山汽车配件厂、重庆汽车配件厂、南方散热器厂、宝钢联合公司等。

2003年6月,一汽集团与宝钢集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在钢材供应、技术开发、加工配送、物流管理、汽车贸易等方面进一步合作,进行更多的汽车用钢实验攻关项目。同时,一汽集团、宝钢与日本住友签约共同投资建立一汽宝友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新建横切生产线、落料生产线和激光拼焊生产线。2011年8月10日,一汽吉林汽车公司与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签约,双方将合资建立一汽吉林宝钢汽车钢材部件有限公司。

四、规模扩张对企业能力的影响

一汽集团原本就是一个大企业,但是只是一个单一功能甚至厂区的工厂。随着业务发展的需要,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利用其优势市场地位和中央国有企业的性质,以比较低的成本进行全国性的大规模的扩张,大幅度地扩展了一汽集团产品品种、系列、生产基地,迅速地提高了生产能力,扩大了市场份额,已经发展成为全系列、全国布局的大企业。同时,补充了它发展所急需的关键资源,包括技术能力和关键零部件,打通了产业价值链。

在企业重组过程中,政府的行政行为和贪大心理的作用与影响,导致了一汽集团一些不太成功的并购,没能达成“1+1>2”的整合效应,反而背上了较大的负担。而且由于本身的技术能力有限,在乘用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领域,并没有形成较强的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