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基础设施PPP模式与中国企业投资能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私营部门投资拉美基建产业困境

基建投资的下降——尤其是在特定行业(地面交通业)或特定国家——已经损害了经济体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竞争力的提高、阻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①相对于发达国家以及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拉美国家的基建缺口越来越大;②除了电信业,其他基建行业的投资下降导致基建服务的质量堪忧。这两方面的不良趋势在拉美广泛存在(22国),在区域内发展程度较高(占拉美地区GDP比重较大)的国家尤甚,这使得该问题更加堪忧。

一、与新兴经济体的差距

尽管拉美的大多数国家基建行业经过了25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拉美基础设施水平与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相比仍差距明显,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基建资本存量上,也体现在基建服务的质量和覆盖广度上。正如表1-3所示,在1980—2005年,拉美与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基建资本存量的差距迅速扩大,差距主要在电力和电信业。另外,拉美在地面交通业的优势也被亚洲国家赶超。

表1-3 拉美和东南亚:基建投资存量

资料来源:作者基于能源信息局(美国)、美国能源部(DOE)、国际电信联盟、国际道路联合会(IRF)和拉加经委会(2004)的数据自行制作而成。

①发电量以千瓦时记。

②拉美22 国指的是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乌拉圭和委内瑞拉。

③拉美7国指的是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和秘鲁。

④东南亚指的是中国特别行政区香港、中国台湾省、韩国和新加坡。

⑤电信产业以每千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持有数量计(自1995年起)。

⑥地面交通以人均道路(公里)计。

1980—2000年拉美电力行业的人均发电量增长了57.7%,1980—2005年增长了80.8%;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人均发电量在1980—2000年增长了239%,1980—2005年增长了300%。如果只考虑主要拉美经济体,因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国产业增长孱弱,差距扩大仍然明显。1980—2005年主要样本国家的人均发电量增长了74.1%,1980—2000年增长了48.1%,这意味着拉美和东南亚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在1980年增加了35.8%,到2000增加到了206.5%,到2005年略微下降至206.2%(如图1-15所示)。

图1-15 亚洲和拉美:1980—2005年基建投资存量差距(单位:%)

资料来源:作者基于表1-3中数据自行制作。

1980—2005年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发电增量超过了拉美国家,到2005年,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发电量已为拉美国家的3倍,而1980年前者的发电量仅为拉美的36%。

电信行业情况类似,不同在于该行业基建资本存量差距拉大的情况有所遏制。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程度已经超过了拉美国家,差距为162.4%(如图1-15所示)。这时候的拉美国家每百人的电话数为4.1,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10.1。

由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基建的迅速发展,拉美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基建资本差距在80年代已达200.5%。电信行业方面,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基建资本存量增长是拉美国家增长率(56.6%)的4倍,双方的差距更是拉大到了405%。尽管在拉美电话业务渗透率上升到了6.2/百人,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则达到了32.4/百人。

尽管拉美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从开始的缓慢缩小发展到后期的迅速降低,在2000—2005年甚至逐渐下降至与1980年差不多的差距水平(126%)(如图1-15所示),但是至2005年年末拉美的电信用户增长仍然只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增长的一半,后者的电信现代化水平在生产结构和商业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有人将1990年起,尤其是2000年以后的电信业资本存量差距缩小简单地归结为大多数拉美国家电信业私有化的结果。毫无疑问,电信业私有化在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的影响举足轻重,但在别的国家,如巴拿马、委内瑞拉则微乎其微。一些国家的电信业结构并无显著变化但却获得了较大规模的投资,如哥斯达黎加和乌拉圭;而另一些保持原有的国有垄断经营模式的国家也获得了较大规模的电信业资本增加(Rozas,2005; Rozas,2008)。

差距缩小的真正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技术上,最近10年电信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②由生产力发展形式变化带来的市场组织形式的变化。随着光纤和宽带的发展,通信成本大大降低,图像的传输成为可能,传统电信业多样性提高。与此同时,付费电视、网络等业务逐渐成为电信运营商的新收入增长点。

此外,运营商通过引入“主叫收费(接听免费)”以及预付费模式扩大移动电话的用户范围。此类业务的影响在于它迅速破除了规模经济并且催生了细分市场,后者的出现使得一个市场内多个运营商同时竞争成为可能,也导致了竞争者们不断对这些细分市场进行投资以便进入新市场、巩固已有的市场地位或是拓展新产品、新业务。不管是对于公共部门还是私营部门的运营商,上述变化都促进了该行业服务供给的增加和业务的多元化。

与电信业不同,运输行业可能是在1980—2001年投资下降最为明显的行业。20世纪80年代初期,拉美人均道路拥有量(1.10公里/人)是东南亚经济体(0.58公里/人)的两倍左右。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发展,这一情况出现反转(如表1-3所示),到2000年,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比拉美国家人均道路拥有量高出50%。最为严重的是拉美的人均道路拥有量绝对值从1980年的1.10公里/人下降到了2000年的0.86公里/人。这意味着拉美各国不但没有建设新道路,反而连已有道路的保养都无法完成。2000-2005年,由于一系列的财政危机,拉美国家道路基建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已经扩大了50%。

二、低质量的基础设施

投资不足的结果之一是基础设施的质量不仅达不到国际标准,也达不到发展中国家标准。虽然基础设施质量难以用一个全球统一、精确的标准度量,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世界各国基础设施质量一览表得出一个大致结论。

根据这份排名,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包括近期刚刚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基建质量总体排名优于拉美国家。东南亚最靠前的国家和地区位于3~28位,分数在5.1~6.6分。没有任何一个拉美国家进入前28名,且分数在1.9~5分,排名分布于30~129位(如表1-4所示)。

表1-4 2007年拉美和亚洲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质量一览表

资料来源: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等,《2007—2008全球竞争力报告》,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2007。

拉美国家中最好的是智利(排名30),仅次于刚刚完成工业化的泰国需要着重强调的是马来西亚和泰国,这两国最近刚刚完成工业化且不属于东南亚新兴经济体在基建发展上的成就也超过了拉美。。乌拉圭和阿根廷分列61位和80位,得分分别为3.7分和3.1分。

此表反映的结论着实令人担忧: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相比,拉美基础设施质量不仅相对落后,除智利外的大部分地区还存在绝对水平落后的问题。

基础设施细分行业的情况与总体情况差不多(如图1-16所示),道路、铁路、港口、空运和电信基础设施方面,东南亚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评分普遍比拉美国家高,但是智利在道路和港口基础设施的质量上要优于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优于泰国);电力供应方面智利也比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省、韩国和泰国好;乌拉圭在电力供应方面也比马来西亚和泰国好。

图1-16 拉美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质量对比

注:7为最好,1为最差。

资料来源: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等,《2007—2008全球竞争力报告》,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2007.

拉美国家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基建差距主要集中在铁路、港口和道路基础设施质量上,而不是电力行业,因为8个国家(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秘鲁、乌拉圭和委内瑞拉)在电力行业获得了超过5分的评分。铁路基建质量的差距最大,即使是拉美排名最高的智利也只得了2.5分;港口方面也没有任何一个拉美国家超过5分;道路方面,只有智利的道路基础设施评分超过5分。总的来说,拉美国家的基础设施质量全方位落后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只有电力供应方面差距最小。电信行业的差距也有缩小的趋势,正如前文所述,电信是唯一出现投资率增长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