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分析:政策、理论、案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主要原因与政策建议

水泥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水泥行业是能源、矿石资源消耗大的资源密集型高耗能产业,同时也是高碳排放行业。水泥行业具有有限的运输半径,存在规模经济、产业链短、产能易于扩张的产业特性。根据调研,我们认为中国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是全方位的,属于严重过剩范畴。造成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原因既有政策性因素,又有技术经济性因素。建议通过“中央要管住地方政府冲动之手”、“坚持市场手段,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运用环保节能标准严格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完善技术质量标准、加强粉磨企业管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等方式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

虽然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适度产能过剩是充分竞争和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但严重的产能过剩不仅影响投资效能和存量资产利用效率,造成社会资源的损失、浪费,而且会导致企业恶性竞争、效益下滑,诱发经济运行的系统性风险,严重时甚至产生经济危机。

基于水泥行业的产业特性,课题组在与中国水泥协会进行专题座谈2013年9月11日,与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忠、数字水泥网总裁陈柏林、中国水泥协会总工王郁伟等座谈。和对北京市、河北省十多家水泥企业(包括大、中、小规模和各种所有制)实地深入访谈的基础上,认为当前中国水泥行业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化解。

一、水泥行业的产业特性与产业经济特征

(一)产业特性

水泥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水泥行业是能源、矿石资源消耗大的资源密集型高耗能产业,同时也是高碳排放行业。水泥行业具有如下产业特性。

1.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运行周期直接相关,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性

统计数据表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经历了水泥产量和人均消费量超前于经济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回落至相对稳定水平的历程。在完成工业化和基础建设后,发达国家人均水泥消费水平基本维持在500kg/年。例如,日本水泥产业产能峰值1991年达到1亿t,年人均消费750kg,之后的20多年时间,国内市场需求量下降至4000多万t,水泥生产线从98条减少到54条,企业数量从20多家缩减为10多家。

2.生产工艺技术成熟

水泥生产经历了立窑、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湿法窑工艺,20世纪50年代发展为新型干法水泥窑(悬浮预热器窑和预分解窑的统称)工艺。新型干法工艺在热效率、耐火砖等部件、能源消耗、大型化、熟料质量等方面都很优越,成为主流技术,目前已占发达国家水泥生产设备的95%以上。我国2000年后(尤其是2005年后),新型干法工艺得到快速应用新型干法工艺单位产品煤耗比立窑低20%以上,电耗低10%以上,劳动生产率更是后者的3.6倍。在低能源价格和低人工成本年代,两种工艺生产成本相差不大,立窑还略有优势。但进入21世纪后,立窑劣势凸显,新型干法工艺的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高劳动生产率优势突现,迅速在市场上淘汰立窑工艺。,已经占我国国内产能的90%以上。

3.产品标准化,难库存,产业链短

普通水泥一般按强度等级分为32.5、42.5和52.5。储存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水泥储存超过6个月,强度等级就会降低,按降号处理。。水泥产业链非常短,基本上以水泥熟料和水泥为原料,制成水泥制品(如建筑用砖、水泥构件等),缺乏中间环节和中间品。

4.重资产行业

新型干法工艺前期资本投入大,且生产1t水泥造成的设备折旧成本是立窑生产工艺的6倍。以日产2000t新型干法生产线为例,需要投资8亿元,建设周期三年,调试期半年。

(二)水泥产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和区域市场特征

水泥产品同质化使得规模扩张带来的经济效应明显,而产业链短造成资金投资多体现在产能扩张上。例如新型干法工艺已经从2000年日产2000t规模发展为近几年的日产12000t水泥熟料生产线,目前日产4000t规模及以上成为规模主流,且已经占到水泥产量总量的60%以上。

水泥的运输半径短,属于典型的区域竞争产品。生产技术成熟,主要原材料分布广泛,水泥产品又是质量大、附加值低的标准化产品,有效期短,不适于长期储存和长途高成本运输,直接决定了水泥产品具有有限的运输经济半径。公路运输经济半径一般为150~200km,铁路运输经济半径一般在300~500km,水路运输经济半径一般在600km。当超过此距离运输,将会大幅度增加销售成本,失去市场竞争力。

二、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水泥产量已经连续20多年居世界第一,2012年占世界总产量的61%。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泥技术装备出口国和水泥工程承包国。

尽管在实地企业访谈调研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绝大多数企业认为我国水泥产能严重过剩,但也有企业认为水泥行业不存在产能过剩。根据调研及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我国水泥产业产能过剩是全方位的,属于严重过剩范畴。

(一)从总量和产能利用率看,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明显

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水泥生产能力达到30.7亿t,水泥产量22.1亿t,水泥产能利用率73.7%。73.7%的产能利用率是整体平均水平,比较集中反映了水泥大省(如安徽、浙江等)的实际情况,如具体到不同的区域,不少省份实际产能利用率低于60%。再考虑到目前正在建设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约290条,全部建成投产后,水泥产能将达36.3亿t,整体产能利用率会进一步下降至60%左右。

(二)在能源成本下降、行业管理效率不断提高的有利条件下,行业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产能过剩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

水泥行业近几年面临较有利的经营条件。其一,煤炭价格不断降低,为水泥企业经营创造了较好的赢利基础。由于水泥价格基本稳定,每吨能源成本的较大幅度下降直接转化为水泥企业的利润。其二,水泥行业技术进步、管理效率提升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调研访谈中,不少水泥业界人士认为中国的水泥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技术工艺、技术水平、技术装备、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劳动生产率等多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例如,2000年,日产4000~5000t水泥生产线的人数在3000人左右,而目前相同规模的生产线人数仅需280~300人,管理效率提升10倍以上,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了20%多。

在如此有利的经营条件之下,水泥行业企业亏损面却在不断扩大。2010年行业企业亏损率为20.17%,2012年上升为24%,2013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为30%,行业亏损企业多达1167家。2013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净额716亿元,占总货款比例达四分之一,应收账款周转率12.6次,是2008年以来同期的最低水平;流动资金周转率1.86次,是2007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资产负债率61.1%,是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间接带来行业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应收账款比例提升、资产负债率提高的多方面负面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三)从年人均水泥消费标准看,我国水泥产业产能过剩严重

发达国家年人均水泥消费水平基本为500kg,历史消费峰值没有超过1400kg。我国由于水泥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建设和建筑,表现为年人均水泥消费标准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例如,2012年我国年人均水泥消费为1570kg,远高于发达国家500kg的平均水平和历史上的消费峰值。目前全国年人均水泥消费居首位的是浙江省,为2070kg,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此峰值,可以初步认为浙江省水泥产量已经临近峰值,可以作为全国峰值的参照。我国即将达到水泥产能36.3亿t,年人均水泥消费将达到2600kg,超过浙江省峰值水平530kg,由此可见,产能过剩非常严重。

(四)产能(供给)增速、投资增速远超产量(需求)增速,产能严重过剩不仅表现为当前,而且必然持续一段时期

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了近些年水泥产能远超水泥需求的担忧。从表3-1近十几年水泥生产能力增速和产量增速的比较中,可以发现:水泥生产能力(供给能力)基本上一直以远超产量(需求能力)的速度增长,“十五”期间产能增速与产量增速的比率平均值为3.84,“十一五”期间比率的平均值为3.04,2001—2012年年均比率3.16。水泥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亦远超产量增速,“十五”期间投资增速与产量增速的比率为3.68,“十一五”期间上升为5.53,2001—2012年年均比率为3.6。2001—2012年期间,水泥建设总投资额高达10172亿元人民币,年平均投资增速达31.6%。正是这种连续超需求增量的过度投资和过度产能扩张,带来目前水泥行业的严重过剩。

表3-1 水泥产能增速、产量增速与投资增速(2001—2012年)

资料来源:中国水泥协会、数字水泥网。

调研中,有企业反映不能简单从产能的增加看待产能过剩,还应积极地看待水泥需求量的增加和潜力。基于水泥行业与经济周期的关联特性,水泥需求(产量)与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增长有直接关系,可以较科学地进行需求的估算。课题组通过表3-2比较了水泥需求(产量)增速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GDP增长率,分别得出两个比率(B/A, B/C)。粗略地发现这两个比率放到较长时期中,数值较稳定,水泥需求增速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率约为0.6:1,水泥需求增速与GDP增长比率约为0.9:1。按照“十二五”规划和十八大提出的中国预期经济增长速度粗算,即假设中国今后一段时间GDP增长率为7.5%~8%,水泥需求量年增长率则为7%~7.5%,中国即将达到的36.3亿t产能,在不再增加任何产能的理想情况下,需要7年时间才能达到供需平衡。水泥产能严重过剩不仅表现在当前,而且必然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表3-2 水泥产量与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比率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水泥年鉴2011》整理。

三、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主要原因

水泥行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受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水泥企业对市场预期过于乐观,盲目投资,加剧了产能扩张,随着需求趋缓,供过于求矛盾凸显;有竞争水平因素,行业无序竞争、重复建设严重;有地方政府导向因素,过于追求发展速度,过分倚重投资拉动,通过廉价供地、税收减免、低价配置资源等方式招商引资,助推了重复投资和产能扩张等。调研中,政策因素和技术经济因素是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

(一)审批政策带来的“末班车”效应

国发2009年38号文件《关于遏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函》后,地方政府为赶政策“末班车”,纷纷“突击批”水泥建设项目。自38号文生效后,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新建生产线629条,在不到3年时间里,新建生产线数量占到过去存量的63%,占全部生产线数量的38.4%。新型干法生产线截至2012年年底已经多达1638条(见表3-1)。

(二)地方政府变相核准水泥项目

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国发38号文后,尽管国家发改委有严控水泥投资的政策,但地方政府存在变相核准水泥项目的对策。据调研企业反映:有的地方政府通过“造假批”方式修改水泥项目批准日期至国发38号文生效执行日期前;有的地方政府不落实、不执行38号文要求的一系列遏制水泥产能扩张的政策,相反,继续通过各种非市场化因素的优惠条件(包括能源优惠价、土地等)招商引资,鼓励水泥行业的投资行为,以提高地方GDP,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

(三)行业利润率仍较高以及行业进入门槛不断降低,形成“大家办水泥”效应,持续加剧水泥行业产能扩张

水泥行业的有限运输经济半径产业特性,直接决定了水泥竞争的区域性特征。区域竞争表现为区域间主导企业的竞争以及区域内价格相对稳定,从而避免了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和价格战,保证了区域内企业的利润。如表3-3所示,2009年以前水泥行业整体销售利润率一直处于较稳定水平。而另一方面,水泥行业的进入门槛已经大幅降低。2000年,2000t水泥生产线需要投资8亿元人民币,项目建设周期需要3年,项目调试半年;到2013年,相同规模的生产线仅需要投资2亿~3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也缩短为1年,项目调试2~3个月。

表3-3 水泥行业销售利润率(2002—2012年)

行业整体利润率较高、行业进入门槛不断降低,再加上行业中优秀企业利润率较高的示范作用,以及水泥行业资源属性隐喻的投资风险性相对较小,导致外行业跟进投资水泥企业和项目,形成“大家办水泥”效应,导致新增水泥产能不断扩大。

(四)水泥行业普遍存在设计富余生产能力,也是造成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

调研中,水泥企业普遍提及水泥项目生产线设计富余生产能力对产能扩张的影响。水泥项目生产线设计在额定规模和额定运转率的基础上,往往进行富余度扩容设计,以应对市场急需时的生产供应要求。因此,水泥生产线1t的额定设计能力,往往可实现1.15~1.2t实际产能,实际富余度15%~20%;设计运转率额定为85%的,实际运转率往往超过90%。

四、化解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政策建议

根据调研中对产能过剩主要原因的分析,本课题组建议通过“中央要管住地方政府冲动之手”、“坚持市场手段,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运用环保节能标准严格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完善技术质量标准、加强粉磨企业管理”等方式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

(一)中央要管住地方政府“冲动之手”

根据前述分析,水泥行业中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冲动和利用中央政策的效应是造成产能加速扩张的主要原因之一。水泥行业由于消耗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矿山)且属于存在明显的负外部性行业,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严峻,在现行财税体制、GDP导向的干部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必然过分追求短期利益,忽略或排斥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质量。而且在现行体制下,环境监管机构易受地方政府干预,进而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资源浪费或破坏。建议:在现行体制下,中央政府不能通过简单地下放审批权(核准权)到地方政府,而必须多措并举、强化监管来“管住地方政府冲动之手”,使地方政府之“手”回归到为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创造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上,减少地方政府继续对经济活动的微观介入。

(二)坚持市场手段,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

水泥行业已经具备了通过市场手段、市场机制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条件。第一,水泥行业投资增速已经连续两年多出现下降,企业投资和市场扩张趋于理性化(见表3-4)。第二,有限经济运输半径导致水泥行业具有区域寡头垄断特征,国内水泥区域市场格局越来越明朗化,目前领军企业(龙头企业)区域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前20家水泥企业熟料产能占全国新型干法水泥总产能的52%,前10家占到40%。并出现区域内企业联合抵制地方政府盲目招商引资的现象。第三,中国水泥行业国内企业已经具有国际竞争力。中国建材集团已经进入世界500强。在技术成熟、市场布局形成的背景下,中国水泥行业的世界级企业会在现有企业或现有企业之间的整合中更多产生。因此,完全可能通过市场化手段鼓励水泥行业企业间整合重组,对企业兼并重组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兼并重组的财税、金融、土地方面的支持,通过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和市场的优胜劣汰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表3-4 水泥投资增速变化(2001—2013年6月)

(三)运用环保节能标准严格淘汰不达标产能

对于水泥行业,国际上政府监管通行的做法是运用环保节能标准并严格执行。因此,建议开展一次集中性的环保和质量标准大检查,对不达标企业根据环保和质量情况,进行整改或关闭停产。同时,建议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上限,研究明确水泥行业更为严格的能源、资源单耗指标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通过合规合法方式倒逼超标产能淘汰和退出。

(四)完善技术质量标准,加强粉磨企业管理

首先,工信部2010年颁布了《水泥行业准入条件》,但至今仍为自愿执行,应尽快强制执行该准入条件。其次,我国现有水泥产品仍以32.5水泥为主,混凝土等级以C30为主,这与经济发展和建筑质量要求很不匹配,也不利于节能减排。发达国家基本都是42.5、52.5水泥和C50混凝土,应加快修订水泥产品标准和相关设计规范,推广使用高标号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再次,水泥生产企业中,水泥粉磨企业数量多达1800余家,占水泥生产能力的近1/3,占产量的30%左右。但粉磨企业目前管理较乱,存在着无证企业占比大、完全不考虑标准、纳税差异大、用工成本差异大等突出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水泥粉磨企业管理。

(五)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

面对水泥产能过剩,无论是中国水泥协会还是各省的水泥协会,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例如,中国水泥协会通过“中国水泥行业大型企业负责人圆桌会议”、《共识意见书》、《水泥年鉴》等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双向服务、行业自律、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与行业内企业共同应对产能过剩危机。再如,面对产能过剩带来的产品价格走低,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出现恶性竞争时,地方水泥协会发挥市场协调功能,通过协调地区内企业间轮流减产限产方式,协同区域内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通过倡导区域内行业集中度提高和区域内公平竞争,消除了产能过剩的大量消极影响。在化解产能过剩的“四个一批”解决措施实施中,应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多方面作用。

(执笔人:范保群、许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