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第二版):用友ERP-U8 V10.1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项目1 会计电算化认知

任务1.1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认知

[任务单1-1]

[信息页1-1]

理论目标: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

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掌握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1.1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

在国际会计史上,会计电算化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195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一次利用计算机计算职工工资,开创了电子数据处理会计的新起点。但当时的计算机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价格昂贵,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上的应用,仅仅限于单位业务范围内一些数据处理量大、计算简单且多次重复的经济业务。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会计电算化发展到建立了会计信息阶段,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综合加工,系统地为经济分析、经济决策提供会计信息。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和数据库系统的广泛应用,形成了网络化的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还为企业全面应用计算机进行会计管理、预测、决策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会计电算化得到迅速发展,1987年10月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第十三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其中心议题就是讨论在会计电算化情况下会计师的作用。至今,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电算化已发展到了较为完善的程度。

在中国,会计电算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70年代到1983年以前这一阶段主要进行理论研究和试点工作。1979年财政部拨出专款,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试点,首先应用计算机进行工资、产值等方面的计算。此时的会计软件以模拟手工核算为主,各项业务的数据处理都是独立进行的,没有形成整体的会计信息系统。因此,这一阶段称为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尝试阶段。从1983年至1986年,社会对会计电算化的需求越来越大,应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单位越来越多,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内容已扩展到账务处理、银行对账、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销售核算、材料核算、成本核算、报表编制和其他等9个单项。计算机硬件不断完善,但会计软件开发不规范,国家没有明确规定,软件开发各自为战。因此,这一阶段称为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自我发展阶段。从1986年至今,财政部先后颁布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软件评审规则》《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社会上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化会计软件和会计专用设备开发研制单位,如用友电子财务技术有限公司等,全国的会计软件市场也已形成。因此,这一阶段称为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稳步发展阶段。

1.1.2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

从以上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采用的计算机硬件结构主要是单机系统,应用的范围也主要是会计核算业务;而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已进入网络信息阶段,形成了有机结合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2)会计电算化工作经过多年的普及,我们有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认识,会计软件得到广泛应用,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推动了主管部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工作,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工作的深入。

(3)西方国家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一般都经历了手工处理、机械化处理、电算化处理三个阶段,而我国是直接从手工处理过渡到电算化处理,这种跳跃式的发展,使得会计人员对机械化和电子化数据处理工具的掌握能力较粗浅,从而阻碍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程。

(4)我国地域广阔,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均衡,要跟上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20世纪末以来,互联网在全球IT领域掀起了第二次产业浪潮,发展迅猛。国际互联网将散布在全球各地的计算机和网络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网络系统。基于网络资源共享的电子商务(E-business)风靡全球,使经营、管理和服务变得及时而迅速。为适应此需要,我国会计理论界、会计实务界和会计软件公司纷纷响应,各种新的会计理念、会计软件不断推出。特别是企业资源规划(ERP)管理思想和系统的提出,要求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即当经济业务发生时,由业务单据驱动,根据会计分录模板由系统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并审核后记账,这样就实现了财务账和实务账的同步生成。财务人员只有从繁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才能不断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功能,在会计(控制)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将控制职能延伸到业务前端,从核算角色转变为管理决策角色,并在会计决策系统的支持下做出决策。

企业资源计划管理思想和系统的提出,给我国电算化会计提供了新的发展想象空间。

1.1.3 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比较

手工环境下和IT环境下账务处理流程有如下不同点。

(1)数据处理的起点与终点不同。在手工环境下,会计业务的处理起点为原始凭证;而在IT环境下,会计业务的处理起点可以是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或机制凭证。在手工环境下,会计业务的处理终点为编制会计报表;而在 IT环境下,会计业务的处理终点为自动输出账簿和固定报表,内外部会计报表则由报表子系统来完成。

(2)数据处理顺序不同。在手工环境下,会计核算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等,会计人员根据选择的核算程序将凭证登记到账簿中,此时的工作量很大,工作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而在IT环境下,会计核算程序已无意义,所有账簿都由计算机自动处理完成。

(3)数据存储介质不同。在手工环境下,会计数据存储在纸张中;而在 IT环境下,会计数据存储在有关数据文件中,需要时可查询或打印输出。

(4)对账的方式不同。在手工环境下,会计数据根据复式记账的原理,采用平行登记的方法,登记总账和相关明细账,然后定期将总账、明细账等数据进行核对,如果总账和相关明细账中的数据不相符,说明记账有错误;而在 IT环境下,只要会计软件中的程序正确,所有账簿都由计算机自动处理完成,一般登记的账簿不会出现错误,也就没有必要对账了。

(5)在手工环境下,会计人员如果需要会计数据资料,如急需某个账户资料、某张数据统计表等,要付出不少的劳动;而在IT环境下,由于计算机具有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会计人员只需选择所需功能,便可快速得到所需会计数据资料。

以上分析只是从账务处理流程来看会计工作在手工环境下和 IT环境下的不同。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异同归纳如下。

1.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相同点

(1)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目标一致

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最终目标都是加强经营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

(2)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都必须遵守相同的会计法规与会计准则

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都必须遵守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有关的其他法规和政策。

(3)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会计档案都必须按规定妥善保管

会计档案是会计的重要历史资料,必须妥善保管。实行会计电算化,大部分会计档案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即由纸质的会计档案变为磁性介质的会计档案,这时备份数据容易丢失,但档案又容易复制,这就要求管理更要到位。

(4)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都要求编制并输出报表

手工会计是根据一定的会计核算程序编制出会计报表,电算化会计是通过计算机程序和会计软件来实现编制会计报表的任务,两者最终都要求提供会计报表给管理者使用。

(5)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都要遵守相同的基本会计理论和方法

两者所遵循的基本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一致的,如复式记账的原理、固定资产提取折旧的方法等。

(6)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基本工作相同

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都要进行如下基本工作。

① 以原始凭证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并对凭证进行审核。

② 根据记账凭证过账。手工登账和计算机自动生成账簿都是为了存储资料。

③ 对以上资料的加工处理。手工汇总与对账操作,在电算化会计中则是由计算机完成各种运算并进行查询。

2.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不同点

(1)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所用运算工具不同

手工会计使用的运算工具是算盘、计算器等,工作量大,计算速度慢;电算化会计使用的运算工具是计算机,只要输入原始数据便能得到相应的会计信息,工作量比手工会计小,计算速度比手工会计快。

(2)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信息载体不同

手工会计的信息都是以纸张为载体,占用空间大,保管不便,查找困难;电算化会计一般以磁性材料为信息的载体,占用空间少,查找非常方便。

(3)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账户设置方法不同

手工会计按会计六要素设置六大类账户;电算化会计将全部账户给予一个科目编号,这个科目编号的第一位为会计科目的类别,前四位为总账科目,后面的位数则表示明细科目,这样的设置完全打破了手工会计下各种账簿的不同处理方式和核对方法,实现了数出一门、数据共享。

(4)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簿记规则不同

手工会计规定日记账、总账要采用订本式账册,明细账要采用活页式账册,账簿记录的错误可用画线法或红字法进行更正,账页中的空行、空页要用红线注销;电算化会计登记的账本只要录入的凭证是正确的,则登记的账簿肯定是正确的,电算化会计输入的数据要经过逻辑性校验,因此不需要用画线法来更改账簿记录,如果发现出错,只能采用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

(5)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不同

手工会计的会计核算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等,会计人员根据选择的核算程序将凭证登记到账簿中;而电算化会计中,会计核算程序已无意义,所有账簿都由计算机自动处理完成。

(6)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会计工作组织体制和人员素质不同

手工会计中,会计工作组织体制以会计事务的不同性质为依据,其骨干是会计师;电算化会计中,会计人员不但要精通会计专业,而且还要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形成复合型人才,其骨干是熟悉计算机的高级会计人才。

[理论测试1-1]

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会计电算化开始于20世纪( )年代到1983年以前,这一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主要进行理论研究和试点工作。

A.70

B.60

C.50

D.40

二、多项选择题

1.1979年财政部拨出专款,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试点,首先应用计算机进行( )等方面的计算。

A.工资

B.产值

C.固定资产

D.材料

2.西方国家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一般都经历了( )三个阶段。

A.手工处理

B.机械化处理

C.电算化处理

D.手工到电算化过渡阶段

三、判断题

1.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时采用的计算机硬件结构主要是单机系统。( )

2.在电算化环境下,会计核算程序已无意义,所有账簿都由计算机自动处理完成。( )

四、思考题

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是什么?